第三十二章 換將(下)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8      字數:2632
  說到這裏,趙括轉過身來,麵對眾臣道:“譬如現在我趙國,若不決斷,恐有覆國之危。”

  趙豹在旁,則問道:“轉守為攻,說得好聽。請問馬服子,你前往上黨,有多少勝算?”

  趙括答道:“兵法雲:知勝者,知勝之道也。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知敵我雙方兵力多寡,而善應對者,勝;舉國臣民,軍中將士,同心協力者,勝;以有備之師對決懈怠之軍者,勝;將領深諳兵道,精於權變,君主知而信任者,勝;此五者,製勝之道也。”

  “故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如果石敢在旁,必會納悶。這個趙括答的話,都是兵書上的話,我也會說呀!

  藺相如在家養病,沒有上朝。上卿虞卿則問趙括道:“趙括將軍,你既要轉守為攻,不知所謂攻勢為何?”

  趙括道:“如爾所言,攻勢攻勢,攻之勢也。流水湍急,能激蕩磐石,正因其勢;猛禽博擊雀鳥,一擊而斃命,乃其勢迅猛也。故兵法雲:故善戰者,善於造其勢也。……”

  虞卿冷笑,對趙括道:“趙括,你隻知兵書,而無實際帶兵經驗,何以取勝?”

  趙括答曰:“虞卿此言差矣。凡戰法知兵者,方知其玄妙;用兵之法,存乎一心。其變幻如天地行雲,無窮無盡;若江河湖海,永無枯竭……紅、黃、藍、白、黑,不過無色,然五色之幻化交融,卻令人眼花繚亂……”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總之,趙括在朝堂之上滔滔不絕,眾大臣的的問題,每一個能難住他的。

  最後,趙王丹看著趙括道:“趙括,你可知上黨之戰,對我趙國有何當的意義?”

  趙括從容答道:“啟稟王上,上黨之戰,乃我趙國與秦國兩國,生死攸關之決戰。勝者生,敗者亡。”

  趙王丹點了點頭,對趙括道:“你可能擔任此重任?”

  趙括回道:“啟稟大王,若不能勝,臣必以死殉國。”

  趙王心頭一悸,趕忙對趙括道:“趙括,本王要的可不是你的屍骨。此戰既然為我趙國生死之戰,趙括,你若為上黨我趙軍統帥,一定要完勝而歸呀!”

  趙括在朝堂之上的表現,讓趙王丹最終下了決心。

  趙王從龍殿內的主坐上,慢慢站了起來,對趙括緩緩而道:“趙括聽令,寡人任命你為上黨大軍新任統帥,賜金五百,帛二百匹。即可率軍五萬擇吉日出征增援上黨,務必兩月之內擊敗秦軍。”

  趙括忙跪下叩首道:“多謝大王,趙括領命。”

  趙王從殿上走下,親手把趙括扶起,對趙括道:“趙括將軍,我趙國上下之軍民,皆為將軍之後盾,望你不要辜負我趙國上下軍民的期盼,能夠在上黨擊敗秦軍。”

  說到這裏,年輕的君王無不豪氣地繼續對趙括道:“時至今日,我趙國乃是山東各國之首。諸侯列國皆為我趙國和秦國,並列為天下之大國,且秦國亦畏懼我趙國。此番你帶軍出征,隻要擊敗秦軍,必能揚名與天下,寡人也必會不吝賞賜。”

  趙括再次抱拳躬身,對趙王丹道:“大王放心,我趙國自武靈王以來,北戰匈奴,東克燕齊,南馴韓魏,士卒勇猛彪悍,可謂是戰無不勝。此次與秦軍在上黨大戰,我趙國天時地利人和俱占,又為仁義之師,大敗秦軍,指日可待。”

  趙王任命趙括,為上黨趙軍主帥的命令傳出,趙國朝堂極為震驚。

  在府內養病的藺相如,一急之下,咳出血來。馬上前去王宮,想覲見趙王,給予陳說。但趙王不見,藺相如也無能奈何。

  藺相如知道換將此事,關係極大。回到府後,又親自給趙王上書諫言道:“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趙王丹現在主意已定,對上卿藺相如的上書,根本不予理睬。

  而趙括的母親,知道趙王任命自己的兒子趙括,為上黨趙軍統帥後,也大為著急。急忙到王宮求見趙王,趙王得到稟報,知道是趙括的母親求見,還以為趙括的母親是來感激自己的,就給予了傳喚。

  趙括的母親一見到趙王,就道:“大王,趙括不能做為我趙軍的統帥呀!”

  趙王丹一聽,都愣了,別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官越做越大,你這老太太是怎麽回事呀?

  就對趙括的母親道:“何為?”

  趙括的母親就回答道:“大王,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

  聽罷趙括母親的話後,趙王丹內心也有點猶豫,但命令已經下了,這個時候收回可不好看了。這讓趙國的臣民,如何看待自己這個君王?

  這個時代的官員和民眾,對君王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所謂“金口玉言”可不開玩笑的。

  再想到平原君趙勝的話,趙王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就對趙括的母親道:“母置之,吾已決矣。”

  趙括的母親也沒想到,自己都這麽貶低自己的兒子趙括了,趙王還是要任命趙括為大軍主帥。就跪下叩首道:“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

  趙王擺擺手,對趙括的母親道:“你的要求我答應了。如果真的是趙括出事,我不會牽連到你的。”

  就在趙括的母親麵見趙王的時候,長大夫樓昌,也把即將要出征上黨的趙括,請到了府內。

  對於趙括來說,此番能被任命為上黨趙軍的主帥,長大夫樓昌功不可沒。對於樓昌的邀請,自然沒有也不可能推辭。

  樓昌與趙括坐定後,對趙括道:“將軍此番前去上黨,老夫也擔責很多。不知將軍到上黨後,如何做,才能擊敗秦軍?”

  對於趙括而言,樓昌做為自己的恩人,同時又被趙王丹所器重,根本沒考慮到泄密的問題。就把自己去上黨後的想法,對樓昌推心置腹地全部道出。

  樓昌聞此,大喜。對趙括道:“如此,將軍必能擊敗秦軍,為我趙國立蓋世奇功。”

  待趙括走後,樓昌寫好書信,吩咐管家道:“速派人前往秦國,把此信交給我父樓緩。”

  武成王十二年,七月三日,趙括被趙王任命為上黨趙軍新任主帥。七月六日,趙括就率領著五萬趙軍,從邯鄲奔赴上黨。

  (今天有事出去,如果下午能趕回來,再加一章。如果回不來,就到明天了,請書友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