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遼東大戰(二)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7      字數:2996
  此時望平城西北方向的一個村莊——新置莊,正濃煙滾滾。這是東胡大軍進入到望平後,遇到的第一個較大的築有堡牆的村莊。

  東胡大軍在派人勸降無效後,開始了攻打。

  望著前方新置莊的激烈廝殺,東胡大臣赤烈著急地、對單於忽必答勸道:“大王,我軍善於奔襲,而不善於攻城。我們在附近的幾個小村莊,已經耽誤了兩天。到迄今為止,一個村莊都沒拿下。

  而從目前看,望平城外及周遭村莊早有防範,遼地官府把外麵倉庫的糧食和物資、已經提前運回到城裏去了,沒有來得及運送的也已經焚燒幹淨。

  大王,我們不能在這裏攻打這些村莊了!時間欲長,對我欲不利呀!而應發揮我東胡大軍特長,長途奔襲襄平等地,這才是上策呀!大王,我們不能再拖了呀!”

  看著攻打新置莊的軍隊,又一次退了下來。忽必答十分氣惱地在地上走來走去,聽到赤烈這麽一說,心中更加惱怒。

  沒有搭理大臣赤烈,反而對旁邊的部落首領拖布達說道:“拖布達,你不是說這個莊子有你不少原先部落的人麽?你親自前去勸降,告訴他們,隻要殺了燕人,開了城門,我赦免他們無罪。”

  拖布達忙答道:“諾。”

  然後騎馬向前方的新置莊奔去。

  此時的東胡軍隊與匈奴軍隊一樣,因軍隊全部騎馬,所以奔跑的速度很快。但攻城手段與中原七國相比,極其低下。

  因為沒有步兵,攻入中原的東胡騎兵,往往都是抓中原的百姓打造攻城器具,並驅使中原百姓做為前驅,來攻打城池。一方麵削弱守軍的鬥誌,另一方麵可以減少自己軍隊的傷亡。

  但這次來到遼地望平後,卻麵對了姬康所要求的“堅壁清野”。遼地各鄉村按君侯府下達的命令,要求在敵軍所經過的沿途,各縣鄉築有堡牆的村莊,戰鬥指揮全部由退役或殘疾軍人來擔任,並且要求必須堅決抵抗到底。

  東胡軍隊才發現自己原先的策略不行了,抓不到百姓,也收割不了糧食。而他們也隻能自己騎馬到城池下麵後,打造梯子攻城。

  這個新置莊就是如此,攻打兩天,傷亡較大,就是拿不下來。

  拖布達跑到新置莊前,對著城牆喊道:“上麵的人聽著,讓赤馬他們前來搭話。”

  這時,城牆上站起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正是馬馳。馬馳聽到拖布達的喊話,對拖布達喊道:“拖布達,你是在叫我麽?”

  拖布達看著這個自己原先部落裏的奴隸,大聲喊道:“赤馬,你們這些該死的奴隸。我當時打敗你的部落,俘獲你的時候,就應該把你絞死。

  你也是東胡單於的子民,現在大單於有令,給予你們恩賜。隻要你們打開城門,殺了燕人,大單於就可以放過你們的狗命,讓你們繼續做他的臣民。”

  城牆上這個被拖布達叫做赤馬的男人,哈哈大笑。然後“呸”了一聲道:“拖布達,老子現在姓馬,叫馬馳,我和我的妻子兒女,在這裏有自己的姓,有自己的名;

  在這裏我們有自己的房屋、田地,兩個孩子都到襄平學院學習了,不是以前的臭奴隸了。而是在我們燕國官府登籍造冊、一個堂堂正正的燕人。

  你們現在還想讓我們投降,繼續奴役我們的妻子兒女,門都沒有。老子可不能、給我在襄平學院裏學習的兩個孩子丟人,更不能夠給握過我手、把我當做是個人的、我們遼地的小君侯丟人。要城池可以,拿你們的狗命來換!鄉親們,你們說是不是?”

  整個城牆上眾人,都哄笑一片:“馬馳,你說得對,想讓我們投降,門都沒有。我們不能給孩子們丟人,更不能給我們的小君侯丟人。要城池可以,拿你們的狗命來換。”

  拖布達目瞪口呆,憤怒地答道:“你們就等死吧!”

  聽完拖布達這個部落首領的回報後,忽必答大怒,用手中鞭子猛地抽了拖布達兩下。然後不顧大臣赤烈的勸阻,麵朝新置莊,對著自己的東胡大軍,咬牙切齒地喊道:“給我攻。攻下後,雞犬不留!”

  隨著忽必答命令的下達,東胡軍隊扛著雲梯,如潮水般地衝向新置莊,廝殺聲再度響起。

  一天後,望平城內,縣衙。

  薄望和副將李奉,以及望平城的縣令祖亢,正在聽著一個探馬校尉匯報:““將軍、大人,現在東胡大軍已經放棄了攻打沿途的村莊,正直奔我望平城而來。”

  說到這裏,這個校尉眼眶發紅,語帶哽咽:“新置莊和附近兩個村莊的戰鬥十分慘烈,我在新置莊遠處看著,看到……看到新置莊的青壯年民兵全戰死了後,老弱婦女們上,老弱婦女們全戰死了後,孩子們……孩子們上……”

  探馬校尉的眼淚這時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大聲嘶吼道:“將軍、大人,我們的百姓,他們沒一個投降的,沒……沒一個投降的呀!許多婦女……許多婦女都背著自己還吃奶的孩子,撲向敵軍,與敵同歸於盡!還有許多沒長大……沒長大成人的孩子,都從牆堡上跳向……跳向攻城的敵軍。卑職要不是……要不是軍務在身……”

  請將軍和大人們,為這些……為這些戰死的百姓報仇呀!”

  說罷,跪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

  薄望含著眼淚,把大哭的校尉扶了起來,轉頭對旁邊的縣令祖亢道:“新置莊內有多少百姓?”

  縣令祖亢也眼圈紅著,說道:“按先前規定,撤往新置莊和被東胡軍攻打下的兩個村莊,共計百姓四千多人。”

  薄望抬頭,淚掉了下來。對副將李奉說道:“給君侯匯報新置莊之戰鬥。身為軍人,我們沒能……沒能保護好自己的百姓,深感有愧。現在……現在該我們上了,我們要給……給我們的百姓報仇。”

  看完薄望的軍情匯報,姬康眼圈有點發酸,強忍著眼淚,閉上了眼睛。

  緩緩對劇辛說道:“劇相,這些戰死的百姓全都是烈士。等戰事完後,收集他們的骨灰,葬在烈士陵園,並刻碑永世祭奠。並把新置莊此次戰鬥通告全軍,通告各郡縣百姓。”

  然後睜開眼睛,對劇辛大聲說道:“劇相,就憑我們遼地這些百姓,我們就能贏,而且必須要贏!”

  然後轉過身來,目光則久久地盯著牆上地圖的高句麗安城。

  在大將榮蚠率領的遼軍主力,即將與高句麗大軍在安城決戰的同時,在秦楚邊境,大將白起率領的秦軍也做好了出擊準備。

  同樣在五月下旬,大將白起率軍二十萬秦軍再度攻伐韓國。兵鋒直指韓國上黨地區與都城新鄭,連接的最後一個城池——野王。

  東胡單於忽必答,站在剛被攻克新置莊的廢墟上,與東胡眾多大臣的臉色一樣,一片陰沉。沒想到一個不到二千人的小小村莊,居然就讓東胡軍隊付出了三千多人傷亡的代價。加上附近打下的兩個村莊,就這三個小小的村莊,就讓東胡大軍傷亡了近六千人。

  而在新置莊之戰剛結束,趕來的部落首領都於呼,看到此狀況後,和自己的老友赤烈站在一起,臉色更是鐵青。

  忽必答從廢墟上,撿起一把把柄已經折斷,但染滿了血跡的鐵鍁。

  輕輕彈了兩下,鍁頭發出“錚錚”的聲音。拔出隨身的青銅劍,砍在鐵鍁頭上,隻冒出一溜火花,鐵鍁頭上被青銅劍砍過的地方,隻有一道淡淡的痕跡。忽必答看了看自己的青銅劍,發現自己隨身、精心打造的青銅劍刃上麵,卻有了個豁口。

  忽必答旁邊的東胡大臣們,都吸了口涼氣。

  這是什麽材質做的農具呀!居然如此堅固?這樣的材質在東胡足可以用來打造最好的兵器,而被代代相傳的。但在遼地這一個普通的村莊,居然是被打造為隨處可見的農具。

  而守衛這個普通村莊的還不是遼地的正規軍隊,而是被稱謂什麽所謂的“民兵”。就這樣,這些戰死民兵身上的裝備、武器,也被東胡軍隊瘋搶。最後居然這些農具,也被東胡各部落瘋搶。由此可見,遼地軍隊的裝備是如何的豪華了!

  東胡所有大臣,都沒有了剛來遼地的喜悅和豪情,心中已經全部蒙上了一片陰影。這仗,恐怕不好打呀!

  忽必答眺望著望平縣城的方向,站在廢墟上久久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