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靈台方寸山(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吾名儒生      更新:2020-03-02 18:36      字數:2358
  我的位麵物語最新章節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在這林深幽靜的大山之間,忽然有一個雄厚的聲音,唱著詩歌回蕩在這天地之中。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動靜,一路上風塵仆仆的石猴和晏子英兩個,都沒有被嚇到,反而倒是心中一喜。

  他們自離開花果山,到現在已經有十數年的時間了,其間曆經風雨,到處尋仙訪道,可惜卻始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收獲。

  說來也奇怪,明明在西遊記開始之後,到處都是妖魔鬼怪,仙真神聖的蹤跡。

  可現在這個時間點上,不管是東勝神州,還是南瞻部洲,卻是一點仙神的蹤跡也無,甚至都不見多少的妖怪出現。

  是以晏子英和石猴,才能漂洋過海,一路上並無遇見多少危險,安全的到達這裏。

  對此,一無所知的石猴,自然不會多想什麽,隻會感慨行路之艱辛。

  可對西遊之事,心知肚明的晏子英,卻暗自感到心驚不已。

  這一路上走來,雖然世人多談玄論道,向往修仙成道,但對於諸仙真神聖卻無多少崇敬之心,鮮少有人禮神拜佛。

  這讓他心中有些明悟,西遊之事,當中所摻雜的絕不僅僅隻是兩教的相爭,更多的則是為了,能夠讓世人禮敬神佛,傳播道統。

  難怪西遊之事,明明西天佛門主導,弘揚佛法,可道門人士,卻沒有多少阻攔之意,起碼沒有明麵上的阻撓,而是默許此事的發生。

  不過即便是心中有了這麽多的猜測,但是晏子英卻並沒有表露出來,因為在眾多大佬的注視下,哪怕他就是揭露西遊的真相又有什麽用呢?

  沒有人領情不說,自己還惹得一身騷。

  好不容易到了這,真仙隱匿之地,他可不想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話說,原本晏子英以為花果山就已經夠令人稱奇道絕的了,可沒有想到此山雖不知其名,可壯麗奇絕的程度,絕對遠超大部分的名山勝地。

  如斧似戟的高峰,並排而立,直戳天際,滿山巨木鬱鬱蔥蔥,清泉間響,幽鳥聲啼,生機勃勃,靈氣四溢,當真不愧是,仙人隱居之地。

  行走在深山老林之中,忽然聽到有人在山中放聲高歌,石猴和晏子英相視一笑。

  “賢弟,看來我等此行會有些收獲。”

  陪著石猴到處瞎逛了十數年,晏子英聽到這動靜,也是有些激動:“這深山中能知曉這黃庭的,必是道門中人,即便不是神仙之流,也定然知道這神仙洞府在何方。”

  “是極,是極。”

  石猴聞言大點其頭,深以為然。他下山之後,多年尋仙訪道,自然是知道黃庭經,乃是道門不二經典,一般人哪裏能知曉此書。

  “走,我們過去看看。”

  晏子英分辨了一下方向,一馬當先帶著石猴,朝著聲音的來處追尋而去。

  歌聲的來處,和他們二位相去不遠,七拐八彎走了沒一會兒的時間,就找到了深山中,高聲唱歌的人。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褪所製,身著木棉麻繩所編製之布衣,腳穿草履,手執一口鋼斧,擔挽火麻繩,乃是山中一砍柴的樵夫耳。

  “老神仙,弟子起手!”

  這麽多年過去了,也經曆了許多的事情,這石猴還是改不掉急躁的性格。

  一看到人,心中歡喜之下,連問也沒問,當下就急急忙忙的上前施禮叫到。

  那知這樵夫一聽石猴的話語,慌忙的丟下斧頭,轉身回禮,著急的否定道:“不敢,不敢。我不過是一衣食不全的樵夫罷了,怎敢當神仙二字。”

  “老哥,莫慌。”晏子英上前拱手施禮道:“我兄弟二人,欲往名山訪仙求道,不期來此山中,聽聞老哥閑唱黃庭,故有此誤。”

  這樵夫也奇怪,常人一看石猴,那一副毛手毛腳,毛臉雷公嘴的模樣,又會人言都害怕的不得了,可他卻視若無睹,沒有絲毫害怕之意。

  “嗬嗬,原來是這樣。”

  那樵夫聞言就笑了,釋然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是這山中的一位老神仙教我的。”

  “那老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有所不忍,故而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來散心,二來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們聽到了。”

  晏子英聞言心中卻是一動,暗中用起了望氣術,悄悄的朝那樵夫一看。

  果不其然,其頭頂之氣白中帶紫,貴不可言,再看其身體筋脈之中,已然有著些許的靈氣穿行其中,為其伐毛洗髓。

  在心中仔細品鑒一番,晏子英這才發現,那詩歌赫然便是一篇修煉的法訣,一篇專門為樵夫定製的法訣。

  雖然略有些粗糙,但是立意深遠,也頗為不凡。

  “……懇請告知那老神仙的住所,我等也好前去拜訪一二。”石猴拱手再度施禮道。

  “不遠,不遠。”那樵夫回身,指向自己身後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笑道。

  “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老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

  “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現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這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

  “多謝老哥指點,身無長物,僅有新衣一兩件,以聊表謝意。”

  拉住一心想要帶著樵夫,一起前去拜師的石猴,晏子英遞過了一身新布衣,口中感謝不已。

  倒不是他小氣,拿不出更多的錢財來酬謝,隻是看這樵夫乃是一憨厚老實孝順之人,怕是不會要他的錢財。

  “這使不得,不過順手指路而已。”

  即便就是一身衣物,這樵夫都連連推辭。

  “拿著吧!不過一身粗麻所製的布衣罷了,不值多少錢。而且這山中冷熱多變,我見你衣裳單薄,萬一病倒了,誰可以去照顧你的家人。”

  晏子英一把將衣服塞到樵夫的手裏,不容拒絕道。

  “拿著吧,趕緊拿著吧!”石猴也在一旁認真道:“一點謝禮,”

  “這……”

  樵夫聞言,遲疑了一下,見兩位盛情難卻,於是就道:“那……我就厚顏收下了。”

  兩方拱手示意,相辭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