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太極之平衡(求月票)
作者:吾名儒生      更新:2020-03-02 18:35      字數:2690
  我的位麵物語最新章節

  其實張三豐之所以這麽告誡晏子英,是因為在兩人交流武學的過程之中,他察覺到晏子英的心境上有一點問題,所以才會以上善若水來告誡。

  他希望晏子英能夠領悟到水麵須如鏡麵一樣,須得完整無缺,不起波瀾無有塵埃,才能照見自我,見心明性悟得大道。

  在張三豐看來晏子英心境雖然完整,但是卻如同起風了的水麵一般,波瀾起伏不定,內裏更是漣漪陣陣,從未有平靜之時,也就是道心不穩。

  此事不僅是張三豐,袁天罡也察覺到,隻有他自己全然不知而已。

  其實張三豐稱呼晏子英為學武的天縱奇才,倒不僅僅隻是因為他的學武速度,還因為他的悟性和瘋狂。

  是的,沒錯,就是瘋狂。

  為啥這麽說嘞?

  正常人學武是都是遵循武學秘籍,依著其中的道理來練的。可令張三豐吃驚的是,晏子英在和他學習太極功之中,明明因為筋脈皆通,進展迅速,很快就入門了。

  可是卻在這個時候,他和張三豐提出了,如果逆練太極會如何。

  是的逆練太極,晏子英這麽說倒也不是一時興起。最開始隻是腦海中一個一閃而過的腦洞,後麵想起了南宋武林五絕之一的歐陽鋒,他便開始仔細的思量起來了。

  這歐陽鋒在射雕和神雕之中雖是反派角色,也是天下有數的高手,欲求九陰真經而不得,最後更是被黃蓉算計,練了顛倒的九陰真經。

  到了最後雖然神誌失常,為人瘋瘋癲癲的,但是其人不愧是武學奇才,卻成功的逆練了九陰真經,至此功力大進。

  更是在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以古怪的武學力壓同為五絕的東邪和北丐,成為了天下第一。

  不過重點的是在歐陽鋒退場落幕的時候,他和正練了部分九陰真經的洪七公本就是冤家宿敵,見了麵自然要鬥個死活出來。

  到了最後兩敗俱傷,油盡燈枯之時,兩人各自揮掌運起了正九陰內力和逆九陰內力比試起了內力。

  但這時卻發生了奇妙的狀況,原來兩人各將九陰真經的內功正練、逆練到極點。而按易經中物極必反的道理,老陰升至盡頭即轉少陽,老陽升至姐姐便轉少陰。

  洪七公由正轉逆,歐陽鋒則反由逆轉正,兩人內力頓時合而為一,水乳交融。

  一人是在寒冷澈骨時,因對方內力傳來而如沐春風,另一人是在全身炙熱時,接受對方內力而頓感清涼,兩人當下混為太極之圖。

  恰在此刻,歐陽鋒刹時回光返照,心中一片澄明,恢複了理智,而洪七公更是一躍而起,抱住歐陽鋒豪邁說道:“好個歐陽鋒!好個歐陽鋒!”

  最後兩人相擁大笑同時辭世。

  這兩位人傑,兩位武學大師的落幕,給了晏子英一個啟示。

  太極功是張三豐晚年所創,而作為知道部分九陽真經的他,在創立太極功的過程之中,想必多多少少會有所借鑒。

  既然這歐陽鋒可以成功逆練九陰真經,那必然有其道理的。而九陽真經按照金大大所說,是依據九陰真經所作,那麽晏子英猜測這九陽是否也能逆練成功。

  如果九陽神功也能逆練成功,那麽作為誕生中受其影響的太極功,是否也有一定逆練的可能性呢?如果可以的話,他也希望嚐試一下,因為或許很可能這會是他所要的平衡。

  至於逆練武功會不會造成和歐陽鋒一樣神誌不清,作為武學小白的晏子英,表示自己身邊這不還有張三豐張大大麽,作為一代開山怪,想來這點問題還是可以提前避免的。

  秉承著不懂就要問的精神,晏子英向張三豐詢問了此事。

  這張三豐能夠被尊稱為真人,那自然不會是什麽自重權威的人,反倒是很耐心認真的給晏子英講解了為什麽武功不能逆練,以及練武走火入魔的危害,意思就是讓他按部就班的習武。

  雖說如此,可晏子英也沒有放棄,反倒是和張三豐說了關於歐陽鋒的事跡,以及解釋了自己為什麽會這麽想。

  聽了晏子英的解釋,張三豐倒是沒有馬上開口,而是仔細的想了想這件事。因為歐陽鋒的事,他隱約之間記得有所耳聞,而且在創立太極功的時候,確實是有借鑒過九陽真經。

  張三豐還真不愧是一代宗師,在陰陽方麵的造詣那可真是高啊,隻是稍稍這麽一琢磨,就發現從理論上來講,這太極功還真有那麽一點可能可以逆練。這一發現讓他來了興趣了。

  盡管這次的發現和張三豐的道路不符,但是作為一名開山怪,太極功的創立者而言,看到自己創立的武學還能有更多的道路可以走,內心還是很自得的。

  於是他便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晏子英。

  這讓一直在摸索太極功中平衡之路的晏子英,感覺眼前一亮啊。雖說結果不一定如他所想,但是好歹也有了方向啊。

  所幸九陽真經在手,他們準備先做個驗證,所以接下來兩人便開始推演逆練九陽的可能性。

  結果很喜人,這九陽真經果然如九陰真經一般,從道理上看是存在被逆練成功的結果。

  有了這個前提,晏子英便開始興致勃勃的和張三豐一起推衍太極逆練的功法。推衍的主力自然是武學宗師張三豐,但作為精通醫術和武術的晏子英出力也不小。

  終於在一個月後,將那太極逆練功法給推衍出來。這時候兩人才發現,這逆太極或者說反太極的路數太過凶險。

  如果說這逆練九陰有很大成為廢人和發瘋的幾率的話,那這反太極就是九死一生的局麵,一個不好那就是爆體而亡的下場,但相對的如果成功的話,那威力也是大得不得了,可以堪稱是絕世魔功。

  但是如果逆練太極功的同時,再結合正太極功,那便會發展出一條和正反太極都截然不同的道路來。

  那便是平衡,平衡到了極致,頗有萬物混成,歸於己身的影子。

  當然這並不是說正反合練的太極功要強於隻練其一的太極,三者都是同等的存在,隻不過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罷了。

  硬要說起來還是反太極的殺傷力和威力最大,正太極次之,但勝在循序漸進綿綿不絕,而正反合練則潛力最大罷了。

  不過這功法是推衍出來了,要正反太極合練的話,其中的方法卻還要斟酌一二,畢竟反太極非常的凶險。

  兩者合練那對於修習者而言,其先決條件便是需要對內力有極高的控製能力才行,其次在修煉的過程中必須一氣嗬成,要聚精會神,心不能亂,更不能有絲毫的差錯。

  不過這對於晏子英而言,並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其一他自己參與了此功法的創立,對內中的情況算是了如指掌,其二也是因為他還有殺手鐧。

  那便是能讓人處在超頻狀態的大腦超頻藥。憑借此藥,不管是控製力和注意力都不會有問題。

  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晏子英還特意的就陰陽二氣的變化之道向袁天罡請教了一下,為此袁天罡向他傳授了望氣術。

  袁天罡之所以能夠成為稱譽天下,流傳後世的大相士,一方麵是因為他高超的相術,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這望氣術。

  內力實質上也是氣的一種,自然望氣術也能有用武之地。而有了這望氣術,晏子英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故此有張三豐的護法下,在武當山閉關修煉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練成正反太極並且已經有了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