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太極神功
作者:吾名儒生      更新:2020-03-02 18:35      字數:2704
  我的位麵物語最新章節

  “太極之道渾圓如一,圓轉不斷,連綿不絕,恍若長江大河,抽刀斷水,滔滔不絕……”

  武當派後山的竹林深處,那裏有一座靜修小院,乃是其掌門人張三豐張真人的閉關修煉之所。

  平日裏此處是少有人來打擾,因此這裏綠茵遍地,卻是除了偶聞鳥鳴蟲吟之外,並無半點人聲,但是此時此刻卻有著一位年輕的道士在此小院之中。

  院內房舍之中,身穿著漿洗著古舊的灰色道袍,須發皆白的年老張三豐正在盤坐於蒲團之上,講解著他的畢生心血,太極功。

  而在他的對麵,青絲束道髻,身著嶄新靛藍色絲質道服的晏子英,正在聚精會神的聽著張三豐的傳授。

  一新一舊,一老一少,在這古樸的小院之中相印成趣。

  太極功乃是張三豐晚年所創,為的就是讓武當派能有一門屬於自己的鎮派絕學,按理說想要學,那必須得要派內核心弟子才行。

  但是晏子英不在此列,畢竟他可是有大恩於武當派,不要說是太極功,武當派內的所有武學他都可以學習。

  不過,這張三豐所傳的太極功是他自己所創的,內中帶有著屬於他個人的強烈氣息,是屬於他自己的道,是走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道路。

  和晏子英所求的陰陽平衡的道相去甚遠,但不妨礙他對此進行學習,畢竟他的境界還太低,倒是不用考慮道路的問題,不過這也說明,他在這裏待不了多久。

  張三豐的境界雖然高,但終歸是同路殊途,能指點的地方不多,所以剩下的也就隻能看晏子英自己了。

  對於一般人而言學武的最大阻礙不過就是資質,其次便是基礎功夫和人體筋脈兩大方麵。

  而這二者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這便是為什麽學武需要十數年之久,才能有所小成,當然那些開掛的主角不在此列。

  而由於晏子英本身就練武,雖然不是武功內力,但憑借十來年間勤練不綴,以差一點就到化勁的功底來說,基礎功夫是絕對雄厚的,再加之他精通醫術,對於人體筋脈更是熟爛於心。

  所以對於他而言,所缺的不過就是習武練功的具體方法而已,所求的再多就是武學宗師的心得體悟,以及每種武功所蘊含的武學理念罷了。

  本來晏子英對於自己練武的資質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期望,可誰知道一開始修煉內力的時候。

  卻發現自己身上除卻天地二橋,也就是傳說中的任督二脈以外的所有筋脈全都通暢無比,也可以稱得上是百脈具通了。

  對此張三豐表示驚歎不已,認為晏子英是天生的練武奇才。可他自己知道,壓根就不是這麽一回事。

  且不提那幾次奇遇所帶來的洗髓效果,讓他的身體素質遠超常人。

  單說武術練到了明暗勁巔峰之境,就足夠給人帶來質的變化。晏子英懷疑,自己這個偽百脈具通,就是因為練了武術的緣故。

  為了驗證故此晏子英說道:“真人此言倒是令人羞愧,我之所以能夠在不修內力的情況下筋脈皆通,全賴自小於一異人手中所學的一套拳法。”

  “哦。”張三豐聞言眼睛一亮,隨即又暗下去,因為無故打聽他人的武學算是一條不成文的禁忌,他自然不好意思詳細詢問。

  他雖是道士可本身卻是嗜武成癡,不然也不會成為自神雕俠侶時代之後的當今武林第一人,更不會在百歲之齡創出太極功,成為一代武林宗師級人物。

  不過張三豐雖然不問,卻不代表晏子英不說。

  如今他本身在武術一途就已經陷入了瓶頸,化勁之境看似觸手可及,可實際上他很清楚,如果沒有武學宗師高屋建瓴的指導,僅靠他自己隻怕沒個數十年的功夫是不行的。

  看著張三豐的表情,晏子英笑了笑,開始和他說起了武術內家拳的理念。

  “肩與胯和,肘與膝和,手與足和,擒是死的,拿是活的,擒拿有成,方進兵器,兵器乃手足之延伸,所謂人器合一。心與意合,意與氣和,氣與力和,內陰外陽,內外貫為一氣,一形不順,難練他形……”

  隨著晏子英的敘說,張三豐臉上的表情也開始逐漸的凝重起來,因為這是一個他從未想過的全新世界。

  這內家拳用的是勁力,雖然開始不如這武功內力,但境界卻是絲毫不輸於武學,發人深省。而且他看的出來這和武學是一脈相承的東西,隻不過是一個煉精,一個煉氣罷了。

  ……

  就在晏子英和張三豐相互交流武學的時候,明教一眾也匯聚一堂在商量著事情。

  主要是他們的教主張無忌召集楊逍等人,說一下這乾坤大挪移的事情。

  自那日趙敏偽裝明教眾人向武當派發難已過了好幾日,被晏子英順手救出來的六大門派高手,都已經服用了解藥,在那日之後的第二天除了武當派和明教的幾位高手之外,便都離開了武當山。

  許是被晏子英一頓埋汰,臨別之時那幾位掌門人都未曾露麵向晏子英道別,僅僅隻是讓幾位二代弟子出麵道謝告辭。

  其他幾派也倒罷了,到峨眉派周芷若出麵時,晏子英便讓她給滅絕師太帶個話,待倚天劍內的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取出之後,借來看一看,這救命之恩就算了解了。

  至於滅絕師太怎麽反應,晏子英就不知道了。他倒也不怕對方賴賬,一來呢那東西並不是峨眉派所有,二來呢就算她賴賬了,晏子英也有能力自己上門去拿回來,隻是到時候就不是那麽好看了。

  除此之外那華山派倒顯得頗有些小聰明,一手算盤打得很響。你道為何,原來此番遠征明教,自個沒理不討好不說,還把掌門給搭進去了,如今主事的是華山二老。

  這兩人古板迂腐不說,重要的還小氣巴拉。人都說大恩不言謝,他們倒好,直接拿了一本古籍說是派內流傳下來的珍品,胡亂塞給晏子英便急匆匆的走了,意圖就此了結此次救命之恩。

  一下子就把晏子英給氣笑了,若不是看到那古籍上寫著紫霞二字,他當場變臉給他們看。

  如今這中原六大武林門派,也就武當派能看,其他幾派都沒落了。

  而這張無忌之所以要聚眾商討,便是因為日前,晏子英找他要做一個交易。

  這張無忌生性純良,也並不是小氣的人,晏子英一找他要胡青牛夫婦的醫經毒書還有九陽真經,他毫不猶豫的就給了。但一說到另一項絕學乾坤大挪移的時候,倒是猶豫了。

  這也難怪,胡青牛夫婦身死了,他們的醫經毒書也算是無主之物,而那九陽真經更是張無忌從深山白猿肚子裏得來的,也是無主之物,而這乾坤大挪移就不一樣了,眾所皆知乃是明教的絕學,即便他是教主,也無權傳授給外人。

  當然,這點原因晏子英也是心知肚明的,單靠道義上聲援明教,就想拿到乾坤大挪移是不太可能的,於是他便想出了用糧食和甲杖武器等來換取。

  晏子英知道,這明教乃是抗元前線,即便他們的底蘊很雄厚,但是這戰爭一起,糧食和武器就永遠是必需品,就是再多也不嫌少。

  果然,晏子英一提出來這個交易,張無忌就心動了。雖然他這個教主不怎麽知道行軍打仗的事情,可他也看的出來,晏子英所提供的武器甲胄雖然不是神兵利器但也絕非一般的貨色。

  重要的是武器甲胄和糧食的數量堪稱驚人,而他所付出的不過是一本武學秘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