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變更
作者:吾名儒生      更新:2020-03-02 18:35      字數:2774
  我的位麵物語最新章節

  不過武如意比晏子英想象的還要果斷,在沉默了一下之後,她僅僅隻是稍稍一猶豫,就直接答應下來了:“是。”

  在一直為自己母女遮風擋雨的父親逝世之後,直麵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武如意。

  深刻的清楚在這世上無依無靠的母女三人,日後的生活將會多麽艱難。

  如果能夠有機會,讓母親和妹妹過的好一點的話,花多大的代價武如意都是願意的。

  見自己麵前這個小小的人兒沒思考多久就幹脆的做出了選擇,晏子英不禁有些意外,嚴肅的神色一下子就消失了。

  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晏子英直直的看著武如意道:“那麽你可願意做我的學生?”

  “願意,當然願意。”武如意聞言輕靈的雙眸一亮飛快的答應下來,她原本會以為要給人家做侍女之類的,沒想到會是學生。

  是的,學生。

  本來晏子英來這裏是為了試驗身體目前的承受力,到應國公府這邊也不過隻是收集癖好發作,想收個小美女入後宮。

  可後來先是遇見了袁天罡,又發現這武如意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不凡,一時間也動了愛才之心,所以才臨時改變主意,收她做學生。

  嘛,不過說是學生,實際上還是有點區別的,應該說是道童更為恰當一點,隻是現在要說的好聽一點,她身為國公府的二千金,其周圍人還是要點麵子的。

  畢竟在古代學生雖然不如徒弟和弟子那樣,與老師關係密切的幾如一家人,但也是十分有分量的一種關係。

  這邊母女三人的情緒剛剛才穩定下來,那邊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兩人卻都被袁天罡給嚇得癱坐在地上。

  因為如今這種情況,要是被其他人撞破了,這兄弟兩還能想辦法搞定,不外呼收買或者殺人滅口之類的。

  但是撞破這件事情的人,偏偏卻是大名鼎鼎的大相師袁天罡,這自然讓這兄弟兩無計可施。

  不比破四舊之後,強調科學的現代社會,在古代華夏身為名滿天下的奇人異士,大相師袁天罡的社會可不低。

  一生相人無數,不知道有多少大人物欠著他的人情,就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長孫無忌,都不敢跟他撕破臉皮。

  隻能好聲好氣,拐彎抹角的以李淳風的遺屬為條件來“請”他入宮,完成自己的算計。

  這等人物哪是家世已然沒落的應國公府所能拿捏的,就是武士還在世時,麵對袁天罡也都隻能客客氣氣的,就不用說武元慶兩兄弟了。

  手捏兩人把柄,又有袁天罡的招牌,晏子英所謀的事情自然是非常容易達成。

  若是隻憑借他自己一個人來,隻怕就不是那麽容易了,免不了要大動幹戈。

  有了袁天罡的背書,晏子英這位剛入門沒多久的師弟,很順利的就收下了武如意這位徒弟。

  同時,也讓武元慶兩兄弟投鼠忌器,根本就不敢再對楊氏起什麽心思了。

  在武士的葬禮結束之後,晏子英護送著楊氏母女從荊州離開去往長安。

  到了目的地之後,他便和武如意一起離開,去往袁天罡的道場。

  和袁天罡匯合之後,在他那裏先安頓下來之後,晏子英便瞅著時機離開了這裏,畢竟他身上還有問題要解決,暫時無暇顧及這邊。

  ……

  在從武媚娘傳奇位麵世界回到現世之後,晏子英並沒有立刻動身,而是開始重新思考自己之前的方案。

  原定的在武俠位麵世界獲得武學內功心法的計劃不變。

  本來他是打算去金庸所寫的射雕三部曲之中的第二部神雕俠侶之中,第一目標是大反派蒙古國師,金輪法王的根本功法,龍象般若功。

  龍象般若功,份屬密宗裏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共分十三層。

  其外功掌力強悍凶勁,每一層龍象般若功就有一龍一象之力。練到十層後具有十龍十象的巨力,每一招都重有千斤之力。

  毫無疑問,此種神功一旦練成對身體的強度會有巨大的增幅,因為力量的大小,是取決於身體的承受能力。

  而且這龍象般若功非常容易入門,第一層功夫縱是下愚之人,隻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即能練就。

  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如此成倍遞增,越往後越難進展。

  即便是資質不濟,隻要活的夠久,就一定能練到第十三層。當然有資質的人是不用花那麽久的時間。

  就比如說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此人是少有的武學天才,在不過中年之際能夠將該神功練至九層,十六年後又練成了第十層,可以說是天資過人了。

  所以,龍象般若功是很適合晏子英的一門武學。除此之外,還有一門武學也非常適合晏子英。

  那就是少林寺看家本領,七十二絕技之中的金剛不壞神功,威力絲毫不比龍象般若功差,隻是獲取難度要比之龍象般若功高上好幾倍。

  少林寺與密教金剛宗不同,畢竟是號稱天下武學的發源地,誰知道裏麵藏了什麽高手,就像天龍八部裏邊的掃地僧一樣。

  原本是這樣計劃的,先去神雕俠侶世界搞到龍象般若功或者金剛不壞神功,如果可以在順便拿走九陽神功,然後找個人一起修煉這些武學。

  他可不會自大的認為,自己會是什麽百年難得一遇的武學天才,自己獨自鑽研的話,很大幾率會走火入魔的,即便是有大腦超頻藥也是不行。

  畢竟晏子英從來都沒有接觸過武學內力這種力量體係,要是獨自一個人修煉的話,誰知道會變成什麽樣。

  修道之人講究財,侶,法,地,其中的侶指的就是伴侶,同行之人,同道中人。

  財,他不缺;地,他也有了;在拿到法之後,所缺的自然隻有侶了。

  不過這是之前的計劃,現在晏子英不準備這麽做了,因為他有了一個更好的目標。

  因為搞定了應國公府事宜之後,在和袁天罡待了沒幾天的時間,晏子英就發現自己之前所設想的有誤。

  如果不提那手出神入化的卜卦相人之術,那袁天罡和狄仁傑一樣,也不過就是沒啥超凡能力的糟老頭罷了,隻是兩人同樣都是學識淵博之人。

  和狄仁傑不同,袁天罡的道行極深,精通道教典籍,對於萬事萬物都有著很透徹的看法。

  如果說狄仁傑是人情練達,老練於各種的人情世故,洞徹人心的智者的話。

  那麽袁天罡就是感悟自然,精於推演世事變化,旁觀天地自然的隱士,兩人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和他交流不過數日的時間,雖然所講的僅是一些道教的基礎,晏子英就大有所獲。

  就這些收獲讓晏子英意識到,自己之前是想岔了,有些誤入歧途的意味。

  依之前他的想法,是認為自己的身體不夠強大,所以在能力全開重傷之後才會造成身體處於崩潰狀態,傷勢久久無法痊愈。

  他這才想到了,修煉武學增強身體強度解決問題。可長久看來,這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如今晏子英才明白,要想解決這種狀況,單單增強身體強度是不夠的。

  事實上並不是重傷導致身體瀕臨崩潰,而是因為他的身體失去平衡所導致的,既體內陰陽五行失衡。

  說起來很慚愧,這本應該是中醫所擅長的。

  精通此道的晏子英之前之所以沒想到,一方麵是因為一葉障目,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長久以來無可避免的受西方觀念所影響。

  更改了行動計劃之後,或許不用像之前那麽麻煩。

  即便是成功增強了身體強度也要修養一段時間,運氣好的話或許很快就能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