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春季賽前夜
作者:雨如鉛      更新:2020-05-18 09:57      字數:2479
  這場LGM跟FNB的BO3,以LGM最終2:0收尾。

  在春季賽馬上就要開打的緊要關頭,LGM的每一個隊員多多少少都在跟FNB以及TAS的訓練賽中受益匪淺。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裏,李秀二除了繼續每天跟大家一起打訓練賽,還終於在劉浩的強烈要求下,在一場晚飯後被他拖到基地的健身房裏去跟大家一起健身了。

  至於效果嘛···反正不咋滴,該長肉還是長肉,衛神打趣道,人家都說健身是三分靠練七分靠吃,你們幾個整天吃的那麽油膩,晚上還動不動就點宵夜吃。

  一天天的又是燒烤又是火鍋又是龍蝦田螺的,那能不胖嗎?

  倒也不能怪李秀二他們貪吃。

  實在是最近這段時間LGM一隊過得太順了,在這段的時間裏,他們跟LCS、LCK之中十幾個強隊打了訓練賽。

  有的打了BO3,有的打了BO5,林林總總的打了幾十場訓練賽,勝率極高,除了極少數訓練賽裏衛神讓他們放飛自我,選一些自己想玩而不是為了陣容的英雄時,才會偶爾輸掉一兩把。

  李秀二細算了一下,最近一周訓練賽的勝率大概在百分之90左右,著實讓他自己吃了一驚。

  雖然一方麵,藍星的LOL水平在不斷上升,但好在他憑借著這些時日從係統商城中購買的各種秘籍、技巧,甚至是他前世本就不錯的意識,加上來到LGM學習其他選手身上的東西,和最近跟多個不同風格職業戰隊訓練賽的打磨,也讓李秀二自身的水平不斷拔高。

  這也讓他明白,之前的一切,不管網吧賽贏了所謂的國服第一皇子也好,SOLO勝過了韓服王者的德萊文以及二隊上單李傑的劍姬也好。

  這些事情跟後來進入一隊後所遇到的對手,跟這些真正的強隊比起來,之前的種種不過就是小打小鬧罷了,並不值得吹捧。

  所以李秀二一直都向其他選手學習,希望自己能夠在職業賽場上走得更遠。

  明天就是春季賽揭幕戰了,李秀二結束了一天的訓練後,洗完澡安靜的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他想了很多很多,都是一些以前他沒有深思過的問題。

  比如,他能感受到自己實力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英雄池的拓展上麵,更體現在一些譬如大局觀、節奏感、出裝順序,以及不同的英雄出同樣的裝備所造成的不同的傷害等方麵。

  節奏感和出裝順序這兩點,是跟操作一樣,可以隨著比賽打得越多,就能越熟練的東西,俗話說熟能生巧。

  節奏感和對裝備的敏感程度,不同裝備所造成的傷害、所承受的傷害,對這些數字的直覺就是“巧”。

  就好比一個ADC,在第一次回家購買了暴風大劍,就能知道自己一下平A大概能打對麵多少滴血,如果第一次回家不是買的暴風大劍而是買的攻速鞋,就該知道自己每下平A之間的間隔時間,到底比之前縮短了多少。

  再有就是對裝備給自己所使用的英雄帶來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數值上,更體現在直覺上,這份直覺,有一部分來自於天賦,有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熟能生巧。

  玩AD,就得知道攻擊前搖和後搖,所謂“走A”就是建立在取消攻擊後搖的基礎上。

  打野就得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什麽事,是拿小龍還是拿先鋒?紅開還是藍開?這把節奏宜快還是宜慢?這波如果幫上或者幫中幫下,那麽在對麵打野萬一反蹲的情況下,2V2/3V3到底能不能打得過?

  中單就該知道什麽時候該推線控線,什麽時候該遊走帶節奏,什麽時候該發育打團。

  上單就得知道食物鏈,我這一把到底是工具人還是要站出來carry,從BP就直接決定了這一局的打法,因為總不能拿劍姬來打成大樹的打法吧,什麽時候該單帶,什麽時候該TP支援,心裏得有數。

  輔助也並非一定要全局死死的跟著AD,在不影響ADC發育的情況下,適當的遊走,或是配合打野入侵,野輔聯動會給對方帶來極大的壓力,承擔一部分先手開團的責任,也是輔助的必修課。

  一個優秀的輔助,絕不可以把開團的重任,全部放在中上野身上,尤其是均勢或劣勢的時候,C位的閃現極其重要,也許C位交閃開團,就不能打贏團戰,但是輔助可以,輔助交出閃現,開到對方關鍵點,即便自己死了,隻要打出足夠的控製,那麽其他的都交給隊友。

  在視野上的壓力會轉化到心理上,心理上的壓力則又會在操作上表現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麽有些比賽中會出現選手下飯操作的一部分原因。

  具體什麽時候該出去遊走,而什麽時候該寸步不離的保護好ADC的發育,既取決於下路所使用的英雄組合,也取決於這一局的局勢,以及整個團隊的戰術調整。

  這些東西,都是李秀二這段時間在俱樂部學習到的,有一些是隊友告訴他的,有一些則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但是無論是別人講的,還是李秀二自己靠經驗總結出來的,都大相庭徑,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多看多練多想。

  每一場訓練賽結束後,LGM一隊都會安安靜靜的坐下來,在教練組的幫助下,一起複盤,分析這一波的失誤源自於什麽方麵,那一波又能不能夠處理的更好。

  總之,在李秀二加入這支全新的LGM之後,一切都在慢慢磨合,李秀二對目前磨合的進度也還算滿意,至於趙高,最近很安生,訓練賽偶爾會上,但是上的場次不多,而且趙高上的場次發揮都不算亮眼,隻能說中規中矩,無過亦無功。

  自然是不能跟李秀二相提並論。

  職業賽場上不乏天之驕子,一個英雄沒玩多少把也能遊刃有餘,打出不俗的水平,但是更多的選手,則是通過後天的努力一步一步才有所成就的。

  總有人喜歡拿所謂“天才型選手”跟“努力型選手”進行比較,說的就好像他們日日夜夜身處某個選手的訓練室,每天都看著他們打了多少局rank,又打了多少場訓練賽似的。

  實際上,在電子競技的道路上,絕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還遠遠沒有達到需要拚天賦的地步。

  比如衛神告訴李秀二,在所有人眼中的國產中單的希望,天才選手TASnight,實際上他總是最早進入訓練室,又最後離開。

  在比賽上輸了的英雄,以及對方中單所使用的足夠出彩的英雄,他都會在賽後瘋狂練習,隻為了在下一次相遇時,能夠得到一個不同的結局。

  而這些都是在舞台之外,不足外人道。

  衛神還說了一句話。

  “努力決定下限,而天賦決定上限,但想要更高更遠,既需要有天賦,也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行,因為常人眼中的天才,他們也在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