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公祺稱帝
作者:善處憂難做      更新:2020-04-08 17:03      字數:1825
  當天下午,幾人又聚在一起聊天打屁,自從幾人重逢以來,不管有事沒事,幾人總要湊到一起,有時甚至夜宿荀府,好像跟隻有兄弟們在一起才最安心,跟這個時代的人多少會有些‘代溝’。

  幾人正聊得興起,卻聽門子來報,曹丞相差人來請尚書令過府議事。

  荀彧有點發懵,這都快黑天了,這個時候議什麽事,難道有大事發生?

  正疑惑間,又有人來報,管通來找曹仁將軍,有急事稟報。

  幾人對視一眼,都看出各自眼中疑惑與震驚,思來想去,都想不起這一年冬天有什麽大事發生。

  管通進來掃視諸人,看了看曹仁,說道:“將軍,有緊急軍情...”

  曹仁見此,說道:“都是自己人,說吧!”

  管通道:“是丞相府差人請將軍速去。”

  曹仁一挑眉,說道:“可有說過是何事這麽緊急?”

  “說是漢中變故,具體卻不知曉。”

  曹仁對眾人道:“漢中能有什麽事發生,張魯的五鬥米教也就糊弄少數百姓,還能翻出什麽浪花不成?”

  單心道:“看來沒那麽簡單,你和荀彧趕緊去吧,看看曹操那收到什麽情報。”

  曹仁和荀彧匆匆去了丞相府,司馬懿也回轉家中,隻留下單心和李殿偉。

  不管是李殿偉還是典韋,都是神經比較粗大之人,單心也沒法跟他商量什麽,實際以現在知道的情報,也分析不出什麽來。

  單心隻好去後院陪小貞玩耍。直到小貞玩得累了,趙雨和王雀兒帶回屋休息去了,單心還是沒等到荀彧和曹仁,隻好獨自回屋休息。

  直到戌時末,荀彧回來了,曹仁和司馬懿都沒有跟來,而荀彧帶來的消息卻讓單心也陷入了震驚,久久回不過神來。

  張魯於上個月稱帝了,立夏國,建號文成,改漢寧郡為南鄭,並設都於此。

  曹操收到這個消息已經是半個多月後的今天,並立即召集手下文武,商議對策。

  本來此事應該是明天早朝,當著天子的麵來商議的,但曹操是誰,他隻要召集自己人,商量好了應對之策,早朝時通知一下皇帝即可。

  眾人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武將的主戰派,以夏侯惇為首,主張開春立即點兵,殺奔漢中,將亂臣賊子一舉殲滅,也正好拿下漢中,留待將來進軍蜀地,總的來說,張魯稱帝對曹操集團來說,不僅不是壞事,還是天大的好事。

  而另一派,並不是與主戰派唱反調,而是主張聯合天下諸侯,共同討伐張魯,而且由於以文人居多,說起觀點來頭頭是道,讓夏侯惇等人無力反駁。無非是曹操現在主戰場在長江一帶,分兵過多容易導致江東孫權趁機過江,分兵太少又不能迅速拿下張魯,徒耗糧草,即使拿下了也要付出慘重代價,並且需要分兵駐守。綜上所述,以程昱為代表的這一派認為,與其讓張魯牽製住我們,還不如利用張魯牽製住所有人,畢竟大家都是漢臣,你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們在這平反,而你們坐收漁利。

  曹操聽後,已經有些偏向於後者了,但還是沒有下決斷,而是看著少數沒有發言的幾人,賈詡不用說,從來不主動表達態度,卻每每能在他需要的時候,提供最完善的對策。但令他詫異的是,曹仁和荀彧也沒有表態,隻好問道:“文若,可有不同意見?”

  荀彧道:“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張魯其人不過是蒙祖上餘蔭,自號五鬥米道‘師君’,但據我了解,此人雖有善名,卻無知無膽,絕不是個敢稱帝的人,此事背後或有隱情,還需多方打探,在做計較。”

  曹操點了點頭,又轉向曹仁,問道:“子孝自從江陵兵敗,話也少了很多,我已表明,江陵之圍錯不在子孝,反而功大於過,不知因何導致性情有變?”

  曹仁不明白曹操怎麽突然跑題,還是說道:“丞相,我隻是經此一役後,覺得凡事不能隻看眼前形式,要從大局考慮,謹言慎行,方為將帥之道!就如荀令君所說,現下我們情報不足,應該趁著冬季將至,多了解一些張魯那邊的情況,再商討下一步對策!”

  曹操聽了眉頭略皺,眼中精光一閃,瞬間又恢複正常,裝作不經意的說道:“嗯,子孝越發穩重了。最近子孝和文若走的很近啊,也是請教將帥之道嗎?”

  曹仁似乎沒感覺到曹操的變化,說道:“近日來確實與荀令君多有來往,那是因為我們有個共同的好友,現在正住在其家中,說來也巧,我這好友不光和荀令君相熟,更是與司馬懿和已故的郭祭酒相交甚厚!”

  “哦?能與你們幾個相交,定是不凡之人,為何不見其出仕朝廷,為國效力啊?”

  荀彧這時有些著急,趕緊接話道:“丞相,我們也曾勸過他,他也表示會出仕,隻是由於有些私事沒處理完,隻好先擱置了,相信以後會有機會的。”

  曹操重重吐了口氣,說道:“嗯,好吧。不過有空我倒是想見識見識此人,即使以後不能同朝為官,也好一睹其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