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論忠狗的養成
作者:天煌貴胄      更新:2020-03-02 17:54      字數:3210
  大明優秀青年最新章節

  能給大明當狗,無疑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君不見,朝鮮光海君李琿因為光海君跟建奴暗通曲款,還在朝鮮大力推廣朝鮮文字以達到去漢化的目的,最終被綾陽君李帶人拿下,灼瞎雙眼之後流放濟州島。

  君不見,鄭和第四次下西洋,蘇門答剌剛剛弑君篡位的偽王蘇幹剌因為惱怒明朝不承認自己,所以率大軍截殺鄭和船隊,然後被人拉到太廟遛了一圈後徹底涼涼。

  正所謂,西北玄天一片雲,烏鴉落在鳳凰群。滿街都是英雄漢,哪是君來哪是臣?

  大明帝國在朱老四的帶領下,用拳頭告訴了所有人,這個世界上到底誰是爹。

  阿魯台和瓦剌三兄弟對此也有很深的體會。

  阿魯台殺了朱老四派過去的使者郭驥,最終韃靼扛把子本雅失裏帶著七個護衛跑路還死在瓦剌的手裏,阿魯台稱臣;

  瓦剌因為大明賞賜了阿魯台而沒有賞賜自己,大怒之下就向著朱老四亮起來拳頭,打算用武力來證明,到底誰才是最能打的那個崽,結果被朱老四揍成了孫子。

  所以阿魯台和馬哈木三兄弟要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跟其他那些亂七八糟忙著貢馬的藩屬比起來,到底誰才是大明第一舔狗!

  邊市城不是遭災了麽?沒問題,咱們幾家先不打仗,把人派過去幫著大明爸爸清理道路。

  楊癲瘋不是說要修小城修路麽?沒問題,咱去別的地方抓勞工,就按他說的規矩來辦,爭取早點兒把路給修好!

  邊市城的學堂不是蓋好了,準備在草原上招收學生麽?沒問題,部落裏那些娃子們都弄過去,跟著學堂裏的先生好好學習。

  對於阿魯台和馬哈木三兄弟來說,邊市城的存在,除了能給自己帶來許多看得見看不見的好處之外,最大的好像就是能讓牧民的日子不那麽難過。

  牧民的日子好過了,大家就能撈到更多的好處。

  而對於那些普通的牧民來說,邊市城的學堂能夠招收草原上的娃子們放學,無疑是真正的戳到了他們的某個點。

  沒有誰願意讓自己家的娃子當一輩子的牧民,重複著祖祖輩輩都在重複的放牧,娶妻生子,再放牧,然後老死,或在遇上大白災的時候走入風雪之中,變成一堆不知名的枯骨。

  對於文化的向往,是所有民族共通的特性,除了熱衷於毀滅的建奴,就連吊打了大宋的遼國,其國主都感歎為什麽自己不是個宋人。

  草原上的牧民們也是如此,這些很可能到死都數不明白家裏到底有幾隻羊的牧民,一邊鄙視著漢人的武力不彰,一邊羨慕著漢人璀璨無比的文明。

  如今有了邊市城學堂,就意味著自己家的孩子也識字的機會,也就意味著孩子離成為那顏的距離又近了一步,自己家也有可能成為人上人。

  ……

  望著眼前一群群的孩子在操場之上奔跑玩耍,朱瞻基忍不住有些遲疑的道:“你確定,這麽搞,不會出現問題?”

  楊少峰道:“能出現什麽問題?你看看我準備的那些書目,包括書裏麵的內容,就連“襄公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這一類的內容都刪掉了,你覺得會出什麽問題?

  沒有兵家學說,沒有墨家學說,沒有法家學說,就連儒學裏麵的內容都大量刪改,強調以德服人,這樣教出來的學生除了成為腐儒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麽?”

  嘿嘿冷笑一聲後,楊少峰又接著道:“還有術算,裏麵除了最常用的那些,但凡是高深一些的內容都被刪改,就連韓信點兵和勾股定理都被刪改,你告訴我還有什麽用?

  是,他們會了這些術數之道,起碼以後能數得清自家有幾隻羊,也不用擔心以後在賣羊的時候不被人坑。除此之外呢?”

  朱瞻基搖了搖頭:“我擔心的並不是這個,而是這些人發現學堂裏麵教的淨是這些沒什麽太大用處的東西,韃靼人和瓦剌人會不會忽然翻臉?”

  楊少峰頓時譏笑道:“誰翻臉?阿魯台和馬哈木三兄弟?”

  指了指操場上麵的孩子,楊少峰冷笑著道:“這些人越順從老實,對於他們來說就越容易統治,他們會翻臉?”

  又伸手指了指遠處在忙碌著修建城池的那些韃靼青壯和瓦剌青壯,楊少峰嗬了一聲道:“他們麽?他們的孩子識字了,會寫字了,會算數了,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孩子不用跟他們一樣再接著放羊,有可能成為書記官之類的小官,更有可能成為那顏,你覺得他們會翻臉?”

  嗬嗬笑著向前走了幾步,楊少峰扭頭盯著朱瞻基道:“既然阿魯台和馬哈木三兄弟都不會翻臉,這些牧民也不會翻臉,你還擔心什麽?

  如果幾十年後,他們能夠順利的融入我大明,那我自然會慢慢的放開這些限製,慢慢的將更加高深一些的學問教授給他們的下一代。至於現在,這些就已經夠用了,足夠了!”

  事實上,不管是阿魯台和馬哈木三兄弟,又或者是那些普通的牧民,這些人對於現在的情況都極為滿意。

  能混到部族話事人的位置上,誰都知道楊少峰準備的這些教材其實是有問題的,但是同樣的,這些人也能看的出來,這種教材教出來的學生將是極為容易統治的順民。

  有這種好處,他們還會管其他的?

  至於那些牧民,誰會告訴他們這裏麵的彎彎繞?阿魯台?馬哈木三兄弟?楊少峰?

  事實上,隨著這些草原孩子的入學,甚至給邊市城帶來了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好處當邊市城學堂真的開始招收草原學生之後,牧民們幹活的用心程度遠超以往,甚至比那些漢人工匠師傅們還要用心。

  對於這種肉眼可見的變化,因為大雪而滯留在邊市城的朱瞻基也表示懵逼。

  如果說草原上的種種情況已經出乎於意料,那麽跟草原比起來,交的問題就顯得更加惡心人了。

  同樣是跟大明來回互懟了無數回,草原上的部族可以很開心的接受大明的學堂,可以很開心的住進城池裏麵,但是交那邊的情況卻又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如果說草原上韃靼和瓦剌的表現能夠打個五分,那交的表現就連三分都沒有英國公張輔在交殺到人頭滾滾也沒有什麽鳥用,降而複叛的情況依舊天天上演,張輔更是一把一把的往下薅頭發。

  來回打量了好幾次跟鹹魚一般癱在躺椅上楊少峰,朱瞻基忍不住歎了一聲道:“如果讓你去交,你會怎麽辦?”

  楊少峰搖了搖頭道:“大概會跟英國公一般的做法吧,或者比他更為激進一些,以殺止殺,殺到那些猴子知道害怕為止。”

  想了想,楊少峰又接著道:“當然,單純的靠殺肯定是不行的,還得再拉攏一批,就像是上次我跟你說過的均田地一樣,先讓那些野猴子知道我們是給他們帶來幸福生活的。”

  一聽楊少峰又提到了均田地,朱瞻基就直接岔開了話題:“萬壽聖節的事情,你打算怎麽辦?”

  楊少峰道:“我家有顆三百年的老參……”

  朱瞻基呸了一聲道:“臉呢?前幾天弟妹還說要送五百年的老參,到你這兒就成了三百年的?你就不怕皇祖父知道了抽你?”

  楊少峰嗬了一聲道:“這話讓你說的,什麽叫到我這兒就變成了三百年的?五百年的是我嶽父家的,我家隻有三百年的。

  還有,這些禮物吧,它都是虛的,哪兒有邊市城這麽一座塞上江南雄城來得有意義?

  雖然我不能把這座城搬到順天府去送給陛下,但是我能把它畫在紙上,然後再把韃靼和瓦剌同意修的小築和道路都給連起來,然後送給陛下。這就叫做千裏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對於楊少峰這般不要臉的說法,朱瞻基也唯有嗬嗬以對。

  過了好半晌之後,楊少峰才開口道:“要不然咱們把朵顏三衛給做了,然後拿這個當做禮物送給陛下?”

  朱瞻基愣道:“朵顏三衛?你想幹什麽?”

  楊少峰嘿嘿笑道:“你想想啊,靖難之初,陛下可是許了把大寧一帶賜給朵顏三衛的,隻是到如今都沒有兌現這個承諾,你說朵顏三衛的心裏就沒點兒想法?我覺得他們有。

  既然他們有想法,以後說不定就會為禍邊關,所以倒不如趁著現在直接把他們給做了,這樣兒以後就沒有麻煩了。”

  朱瞻基指著城外的方向,搖頭道:“你就指望邊市城的一萬騎?再說了,這時間上也來不及啊。”

  楊少峰嘿嘿壞笑一聲道:“回頭跟阿魯台說勞工不夠用,大不了把勞工的價格提高到六兩銀子一個,再暗示他朵顏三衛的事情,你說阿魯台會不會先下手為強?”

  被楊少峰的話給嚇了一跳,朱瞻基喝道:“你少胡來,如今這草原上已經被你攪的血雨腥風,你再把朵顏三衛給牽扯進來,後麵的事情到底會怎麽樣,可就真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