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
作者:龍竹l      更新:2020-04-06 21:16      字數:1865
  感謝“風之舞者5638”書友的慷慨打賞,振奮本書的鬥誌,精彩的爭雄和戰場,就要來臨了。

  ————————

  正值酷夏,太陽像火爐一般,烤著關中大地,哪怕有風吹拂過來,也顯得極其悶熱。

  接近黃昏的時候,燥熱煩悶的感覺才會退去。

  仁壽宮,處在岐州社水上遊的一片山林之地間,占地甚廣,風景秀麗,四周山巒起伏,瀑布傾瀉,河流清澈,匯聚到低窪之地,形成了一傾黛綠色湖泊。

  夕陽掛在山頭,餘暉映射下來,整片湖泊,半江瑟瑟半江紅,情景如畫,很有寫意的感覺。

  仁壽宮院內,樓閣林立,曲廊回旋,假山飛瀑,青磚黛瓦,雕龍刻鳳,特別是庭院向後延伸,直到坐落於半山腰的主宮殿,地勢較高,簡直金碧輝煌,富貴之極。

  已近七月天,楊堅的病情越來越重,已經無法下榻,經常昏迷了。

  他似乎知道了自己大限將至,命人頒布了傳詔之書,將三品之上的朝廷大員,左右仆射、六部尚書、禦史台大夫、九卿長官,以及在京留守的幾位大將軍召到榻前,垂淚向大臣們一一告別。

  同時,隋文帝心中大事未了,再三叮囑太楊廣,要克己節儉,善待天下黎民,穩固大隋基業。

  楊廣表麵含淚拜受,心中在想什麽,隻有鬼知道了。

  這些數十位肱骨大臣們,看到陛下楊堅如此消瘦,如風中殘燭,隨時有可能熄滅,大都伏地大哭,不管是真是假,至少看得悲憫感人。

  他們知道楊堅命不久矣,暫時都住在了山下的近臣宮苑之內,等待文帝駕崩歸天之時,好進行守喪事宜。

  ………

  仁壽宮一處角落的宮室之內,跪席而坐,圍著四個人,有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以及一位禁衛將軍夏侯毅、一位江湖劍客甄琅,正在秘密議事。

  柳述低聲道:“據我觀察,陛下的狀態很差,一天的進食量微乎其微,隻能以水和稀粥吊命,不出十日,定然要嗚呼了,這次諸多重臣都被宣召而來,長安城無人主持大局,正是翻盤的大好機會,我們蓄勢已久,該出手了。”

  元岩臉色沉穩,點頭道:“不錯,準備了幾年,不論在仁壽宮外,還是長安城內、外,都安插了不少伏兵,策反了一些禁衛首領,隻要控製了這裏,擊殺楊廣,挾持眾臣,到時候大局已定,再迎來楊勇太子,登基之事,便算塵埃落定了。”

  柳述臉色犯愁道:“隻是我擔心,楊勇被關押東宮地牢,那裏有數千長林軍把守,不容易得手啊!”

  元岩淺笑道:“嘿嘿,這個盡管放心,我元家早就做好準備,收買了長林軍中幾個首領,到時候,會窩裏反,同時東宮府內,還有接應的人,加上有一批死士趁黑殺入,救出勇太子殿下,還是有很大把握。”

  “倘若失敗了如何?咱們可有預防?”柳述有些擔憂道。

  “無妨,倘若勇太子救不出了,不是還有他的長子,長寧王楊儼嗎?隻要輔佐他上去,我們的利益便同樣可以達到,隻不過風險更大一些。”

  柳述點點頭,楊勇若被救出,完全可以假立詔書,控製朝局後,宣讀陛下要廢掉楊廣,恢複楊勇的名位,一切宮變的詬病和隱患,便消除無形了。

  倘若扶持長寧王楊儼,就難以服眾了,至少楊廣和楊勇的弟弟,漢王楊諒就不會同意,立刻起兵造反。

  “對了,詔書擬定好沒有?”

  元岩說道:“已經擬定好了,隻是缺少了玉璽蓋印,暫時無法生效,那玉璽一直被陛下近侍寺人看守,身邊有幾名忠心耿耿的龍影衛保護,要偷出來,非常不易,如果硬闖,隻怕會打草驚蛇。”

  柳述歎道:“如今能隨意靠近陛下的人,隻有二貴人,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了。”

  元岩有些顧慮,沉思道:“蔡氏不是咱們的人,那個陳慧兒,倒似乎能說動,畢竟當初就是楊廣為最高統帥,帶領大軍滅了南陳,她豈會不恨?加上軟硬兼施,曉之以利,加上脅迫,不愁她不配合演一場戲。”

  “那就好,隻要讓她假意裝出被楊廣調戲,到時候,你我在旁勸說,騙出玉璽,蓋上這擬好的詔書,然後隔離楊廣和他的那些布下,就算完成了第一步,外門的事,就不需咱們操心了。”

  夏侯毅在一旁粗獷笑道:“仁壽宮這邊的禁衛軍,就交給我了,有幾個裨將兄弟做策應,到時候按兵不動,控製禁衛軍不去援救,隻要私兵去攻打楊廣所居的行宮,消滅他的侍衛,擊殺了他,這邊就算大功告成。”

  “一旦有變,要當心楊廣那邊,派人去京城求援!”

  甄琅說道:“請放心吧,在仁壽宮去往京城的途中,都有我們的人埋伏,尤其那條峽穀道,都是一批黑衣死士埋伏在兩側山上,不管來去是什麽官員,敢闖就敢殺,他們眼中,沒有什麽朝廷官員,隻有活人和死人。”

  “甚好,傳出消息,明晚亥時,仁壽宮和長安城,同時動手!”元岩微微一笑,一切都在謀劃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