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遊戲內AI開發
作者:靜謐長夜      更新:2020-04-06 01:56      字數:2242
  林遲打開帖子,隻看了第一行文字,便饒有興致的眯起眼睛,陷入了思索之中:

  “大家好,我是來自摸魚攻略組的暗影刀,《戰爭天堂》內測玩家。”

  雖說名字聽起來透出一股不靠譜的氣息,但摸魚攻略組在遊戲圈裏,也算得上是知名組織了。

  這個攻略組曾經製作了不少單機解謎遊戲的攻略,以速度快,質量高而著稱,甚至還曾經創下了《生化危機15》噩夢模式全球最快通關的記錄,他們的極限速度直到一個月後才被打破。

  在林遲組建戰隊之前,摸魚攻略組也曾經向他拋出橄欖枝。不過被林遲以“時限太緊”的理由拒絕了。

  如果林遲沒記錯的話,摸魚攻略組裏的確有個ID叫“暗影刀”的家夥,負責深度研究遊戲劇情,寫出後期的詳細劇情攻略。

  ——所以,擅長解析劇情的摸魚攻略組,已經把觸角伸到《戰爭天堂》這款遊戲裏了?

  意識到這一點,林遲也頓時來了興致,立刻開始繼續閱讀下麵的內容:

  “現在腦內成像式遊戲中,最火熱的新秀無疑就是剛推出的《戰爭天堂》了,筆者所在的摸魚攻略組,在體驗了這款遊戲之後,也對這款遊戲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畢竟這種有劇情的大逃殺遊戲,在目前的腦內成像式遊戲中並不多見。

  一般來說,由於開發難度要比普通遊戲大得多,腦內成像式遊戲中很少出現複雜的劇情,之前出現的幾款多人殺戮遊戲,也都是把一批玩家扔到同一張地圖中,直接展開凶殘的廝殺。像《戰爭天堂》這種加入了大量NPC,任務和特殊劇情的殺戮遊戲,可謂是十分罕見的。”

  回想起自己之前玩過的幾款類似遊戲,林遲完全讚同暗影刀的觀點。

  ——在玩家的意識中直接建立起虛擬空間,無疑是非常困難的。腦內成像式遊戲的開發難度,要比老式的電腦和家用機遊戲,難了不止一個檔次。

  即使到了2035年,這類遊戲的開發難度,也依然沒有降低,在《戰爭天堂》出現之前,林遲甚至認為《劍刃》這類MM,便是腦內成像式遊戲能做到的極限了。

  翻過一張《戰爭天堂》的遊戲配圖,林遲把目光投向下方的文字,繼續閱讀暗影刀這個帖子的內容:

  “筆者不得不說,這款遊戲的複雜度的確是異乎尋常,每張地圖都有特殊規則的設定,更是令混亂程度又提高了幾分。

  在經曆了幾十局遊戲,充分體驗了這款遊戲的特點之後。筆者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款遊戲可能並非是使用現有的遊戲引擎開發的,而是‘遊戲內AI開發’的產物!”

  “這個結論倒是挺大膽的啊……”林遲笑了笑。

  他瞥了一眼下麵的新回複,果然看到了不少“一派胡言”和“淨TM扯淡”之類的回帖。畢竟傳說中的“遊戲內AI開發”,在遊戲界基本上就相當於是都市傳說一般的存在,對玩家們來說,和“半夜三點邊照鏡子邊梳頭可以見鬼”的可信度差不多。

  ——由於腦機接口製造的虛擬空間可以加快人的思維速度,除了用來玩遊戲以外,這種設備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腦力勞動中。

  編寫腦內成像式遊戲的程序員們,也經常會在虛擬空間內進行遊戲的製作,也就是所謂的“遊戲內開發”。

  人的大腦雖然性能強大,但也終究是有極限的,腦內成像式遊戲的十倍速度,基本上就是人類能承受的極限了。但是虛擬空間的加速遠不止於此,甚至可以達到一百萬倍的速度。

  在這種速度下,人類的意識會直接崩潰,就算有“天賦異稟”的猛人能承受這種加速,當他回到現實世界的時候,精神狀態恐怕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若是加速一百萬倍,現實世界隻過了一分鍾,遊戲中已經過了快兩年。

  在虛擬世界裏停留幾十年,數百年甚至成千上萬年,玩家的思維模式和性格,肯定都會發生巨變,直接變成瘋子的可能性也很高。

  不過對於AI來說,這種加速完全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意識,畢竟他們的意識完全寄存在服務器中,沒有實體大腦的束縛。

  現存的高級AI的運算速度,都是和計算機性能掛鉤的,可謂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代名詞了。

  ——雖說現存的AI的智力水平,還無法製造出一個靠譜的遊戲來。但一個空空如也的虛擬空間,倒是和生物出現之前的原始星球有些類似。

  如果給AI設定“創造世界”的任務,然後啟動最高的加速,最後將會發生什麽呢?

  這種聽起來有些瘋狂的構想,便是所謂的“遊戲內AI開發”了。

  事實上,這年頭的AI研究,實際上是處於“戴著鐐銬跳舞”的情況下的。

  為了避免AI進化出太高的智力,全世界現有的高級人工智能開發,都被嚴格的限製著,就連腦內成像式遊戲的製作組,在製作遊戲時也會有專人監督。

  讓人工智能處於一百萬倍加速下,也正是被嚴格禁止的項目之一。

  正因如此,這個帖子也被不少人視為一派胡言。不過,回想起“戰爭觀察者”對自己講述的故事,林遲倒是很讚同暗影刀的推斷。

  ——如果戰爭觀察者沒有胡扯,《戰爭天堂》的世界,可能真的是AI在一百萬倍加速的狀況下創造出來的。雖說現有的大部分超級計算機,無法達到這種運算速度。但是……

  “2033年8月3日,SPACEX公司的一枚“獵鷹”重型火箭,在月球上方失蹤,火箭上攜帶的兩枚商用衛星以及一台實驗用量子計算機,也一起消失在月球軌道上。”

  回想起這條科學怪人曾經調查過的信息,林遲若有所思的挑了挑眉。

  如果是量子計算機,要完成這種程度的運算,實際上也不是什麽難事。更何況脈衝娛樂公司發射到太空的,不隻是量子計算機而已,還有某些神秘的設備。

  ——那到底是什麽玩意兒?

  想起科學怪人提供的“黑盒子”這個名字,林遲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