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總裝完成
作者:北海牧鯨      更新:2021-01-24 16:08      字數:3540
  在當今這個巨艦大炮當道的風帆戰艦時代,理論上體型越大、艦載火炮越多則戰鬥力越強。

  這也是各方六級戰艦最初分級標準的由來。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希留斯帝國醞釀已久卻最終胎死腹中,號稱人類曆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傳奇戰艦——“海上王權號”。

  設計排水量5826噸,四層火炮甲板,各種艦載火炮170門,由“詛咒學派”承建。

  要知道目前各海權國家最強的一級戰列艦最多也不過110門艦炮而已,在希留斯高層的設想中,如果這艘“海上王權號”真的能夠從圖紙化作現實,必將成為真正的海上霸主,沒有任何一艘戰艦有資格做它的對手。

  船舶工程師們的思維,明顯局限於前裝滑膛炮這種武器的攻擊方式,力求最大限度發揮炮火威力。在精準度全靠運氣的時代,作為海上移動炮台當然是裝載的火炮越多越強。

  但這一切都隻是建立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之上。

  至少以艾文超脫時代的視野看來,戰艦的戰鬥力、戰場適應性與體型之間並非是正相關的關係。就算航母想要發揮戰鬥力都需要一整個航母戰鬥群配合,更不要說這個時代區區的風帆戰列艦了。

  從風帆戰列艦到蒸汽鐵甲艦,再到現代軍艦。艾文的大腦中有完整的技術升級路線,當然準備一步到位。

  至於船舶工業技術隻是一知半解怎麽辦?技術不夠巫術來湊。

  那巫術還不夠呢?氪金來湊!

  但具體的造艦步驟還是按照通用方式進行,船體構件加工→船體結構總裝→下水→舾裝→海試→建造完成。

  如果按照正常的造船設施標準去進行要求,哈特拉法港的船塢無疑是不合格的。

  建造時船體朝向大海保持1/20的傾斜,在這裏排列龍骨墩、腹墩並在上麵組裝船體。大部分船台考慮到下水時的需要,會預先確定下水台的位置,有的還設置了下水用的結構和軌道等等。

  在數年如一日的建造過程中,一係列設備、設施、修造步驟複雜至極,卻在此時被艾文使用巫術通通取代。

  而且他第一步的造艦計劃不是幾年而是幾個小時。

  呼——

  在生機勃勃的翠綠色光華環繞中,草木簌簌生發不絕的聲音在大型船塢中持續回蕩。

  一根又一根被剝掉樹皮、質量稍次的邊材,隻剩下烏沉沉芯材的“寶樹”,被重新注入了生機,不斷蠕動著與身邊的船材重新生長到了一起。

  在圍觀者們歎為觀止的目光中。

  先是徹底融合為了一棵橫躺著的巨樹,然後慢慢化作一枚由二十道粗壯根須支撐而起,離地一米的巨大紡錘形木繭,總長度已經接近了一百四十米。

  此時控製這棵“巨樹”的生長方向的權利,已經完全交到了艾文的手中,安琪隻是作為穩定“活化靈光”的輔助。

  對凡人來說幾乎無法精密加工的超凡船材,在他的手中就像是橡皮泥一樣柔軟。

  第一步,龍骨塑形。

  也就是標誌著造艦開始的第一步鋪龍骨。

  風帆戰艦之所以必須要有龍骨,是因為使用優良的木材進行拚接製成方木,作為縱向船底構件之後,非常便於木船建造以及保證後續的結構強度。

  這樣的龍骨延伸向艏艉兩端,再利用木板拚接,既是木板的端向連接部,也是船體骨架中最大的受力支撐,保證戰艦不會在風浪中散架。

  但是對現代軍艦來說,已經全部采用高強度的鋼鐵結構打造,承力已經分散到了整個船體,雖然還是叫“龍骨”卻已經不再是風帆戰艦那種意義上的“龍骨”了。

  在艾文對戰艦“v”形船底的設計中,除戰艦內部中內龍骨或中縱桁這些構件外,中縱線的船底板也是龍骨的一部分,叫做平板龍骨,艏艉延伸至與艏艉柱接攏。

  甚至大多數的現代大型軍艦,根本就是先分段建造再通過後期焊接而成,優秀的材料保證了船體的結構強度。

  就是不知道,當初能夠使用全金屬材質建造一百二十米長、排水量五千噸的“蒸汽堡壘號”,到底掏空了王國積累了多久的家底。

  簌簌簌簌

  支在半空中的紡錘形“木繭”隨著艾文的指揮,從船底開始一點點變形化作整體上的“v”形,內部中內龍骨、旁內龍骨、肋板、流水孔等等結構依次成型。

  在“數據化視野”的精準控製下,就算是小數點後兩位的偏差都不可能存在。

  當然。

  作為一種天然生長而來的材料,“寶樹”確實了逃不開木材的通病,內部其實是由許多木質部纖維平行排列而成,這些纖維彼此之間的連接強度,遠遠趕不上一整根纖維的內部。

  在這一點上,不像是鋼鐵在微觀層麵是一種結晶的狀態,而在宏觀上是完全連貫的,這決定了鋼鐵具有良好的宏觀機械性能和力學傳導性能。

  不過。

  對已經長成並采伐下來的木材,凡人雖然沒有絲毫辦法,卻完全難不倒艾文。

  在重新生長塑形的過程中,一根根比鋼絲還要柔韌的木質纖維,像蛇一樣自行編織交叉在船體結構內部化作了網狀的增強筋。

  就算是現代工藝也難以造就的特殊物理結構,使其比純粹的特種鋼鐵更加堅固且富有韌性。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榫卯結構,也不需要鐵釘鐵拐,更不用焊接。有隨意將船材搓扁揉圓的能力,就像由一棵活生生的樹生長出來的戰艦上,沒有任何的結構薄弱點。

  第二步,底艙構建。

  不需要風帆戰列艦那樣數十上百門的側舷炮,所以艾文取消了前後通透的火炮甲板,在水線以下采取了可靠性更高的水密艙設計。

  第三步,

  靈光閃爍中,就算是一眾旁觀者裏麵也沒有任何人舍得移開自己的眼睛。

  就這樣。

  “大樹”一刻不停地生長持續了整整三個小時之後,以翠綠色光華為標誌的【活化巧手】終於開始漸漸散去。

  原本由二十道根係支撐起來的“木繭”已經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幅樣子,那是一艘極具未來感的狹長戰艦。

  艦體表麵泛著啞光的黑色金屬光澤,根本看不出一絲絲屬於原本木質船材的痕跡。

  上層構造中幾乎沒有任何垂直的平麵部分,所有結構都略帶斜麵,好像由一片片巨大的菱塊組成。

  在上層結構中的戰艦中間位置,高聳形成一座達到接近十二米的塔樓,前後則低矮平滑,甲板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規則孔洞,明顯是為後期加裝的某些設備預留了位置。

  僅僅是從表麵看去,就幾乎完全顛覆了這個時代風帆戰列艦的設計理念,更不要說戰艦內部更加複雜的各種結構了。

  “雖然看起來有些怪,甚至連側舷炮孔都沒有,但要是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酷!”

  卡爾文的話引來眾人的一致讚同。

  先不說戰艦的內核,僅僅是超越時代的設計美學就已經征服了所有人。

  此時的艦體總長度為132米,舷寬16米,船殼最厚的地方接近一米已經與一級戰列艦相差仿佛,設計舾裝之後的滿載排水量為兩千八百噸。

  實際上,現代萬噸級軍艦的外殼鋼板厚度才1厘米多一點,就算大型海輪的外殼鋼板也隻是普遍在2到5厘米。艾文完全是仗著“寶樹”卓越的性能在欺負人,船殼的防禦力與一米厚的鋼板也不差多少。

  可以想象在這個年代就算是炮口初速933米/秒,發射的彈丸重量和射程分別為959千克、40千米的煉金火炮,也要見之傷心聞之流淚。

  畢竟,哪怕是特種的穿甲彈,破甲能力也是以毫米為單位,在一千米距離上能擊穿160毫米裝甲就已經足夠驚豔。

  就算是號稱世界最強的829a3型貧鈾合金穿甲彈,最大擊穿也不過900毫米。

  把甲疊到這種程度,這艘戰艦幾乎可以無視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常規武器。

  當然,“傳奇戰艦”的對手也永遠隻會是“傳奇戰艦”,到時候會遇到什麽樣的攻擊就完全不好說了。

  最後艾文神神秘秘地將兩根早就提前製造完成,表麵超凡靈光閃爍像鋼軸一樣的配件,插入船尾預留的孔洞中,再裝上兩片兩人高四葉草形的金燦燦槳葉。

  戰艦主體至此才算是徹底宣告完成。

  很久之前就以船舶工業和運輸業為支柱之一的遠帆領,顯然不會浪費寧芙這位巔峰生產力的代表,單以造船技術來說,哪怕在整個人類世界中這位大巫師也有一席之地。

  但這位雍容華貴的貴夫人此時看著古怪的戰船主體,不由疑惑道

  “艾文,這艘戰艦沒有桅杆和船帆嗎?用什麽方式驅動呢?”

  拉著安琪遠離這艘毛坯戰艦,艾文對寧芙神秘一笑

  “走,能不能動起來,我們去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啪——!

  打了個響指。

  青色的雲氣翻湧中,好像瓜熟蒂落一般二十道根須萎縮,戰艦也跟著消失不見,再出現時已經進入到【巫術花園】外圍的湖泊中。

  入水過程根本沒有發生任何波瀾,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機械移動中的損壞,這也是造艦過程中“舾裝”排在“下水”之後的主因。

  下一秒。

  船塢中的所有人,已經紛紛落到了這艘戰艦的甲板上,小心翼翼跟在艾文身後步入塔樓,來到被他稱作艦橋的地方。

  船體總裝完成並且順利下水之後,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戰艦舾裝。

  就跟獲得毛坯房之後進行裝修一樣,水電管路、地板、家具一一添加完備。對戰艦來說就是作戰、支持、航海係統的安裝,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步——激活船靈!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