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京城九營
作者:白袍將      更新:2020-04-05 19:06      字數:3435
  仇孝直說道

  “皇上下令讓魚公公做德王監軍,而魚公公之前在軍中呆了多年,經驗豐富,威望又高,讓他作監軍不怕德王胡來。今早衛侯到魚公公那裏難道沒有討論出征的事情?”

  蘭子義心中叫糟,原來這才是大事,剛才見到魚公公一時衝動先走一步,沒來得及通氣。

  蘭子義把剛才見麵的情況大致說了一下,

  仇孝直與仇文若父子聽著麵色頗有些不好看,仇孝直說道

  “王府有北軍蘭衛侯,東軍戚榮勳。衛侯雖然年輕,但在塞外追討馬賊的事情已經傳遍京城,隻這一件事情就說明衛侯乃是將門虎子,可堪重任;戚榮勳在東軍隨其父戚準進剿島夷海賊,這些年也曆練了不少手段。現在魚公公作監軍,一個經驗老到的統軍太監加上兩個年輕有為的將星,這麽安排怎麽看都不會輸。“

  蘭子義說道

  “皇上這麽安排想法是不錯,但這種安排要想發揮出最佳實力的前提是魚公公親自統兵。但有德王在先生覺得可能嗎?”

  仇孝直說道

  “以魚公公的威望和狠辣勁,帶兵還會讓別人指手畫腳?德王這次想要掀起風浪恐怕難。”

  蘭子義心裏明白魚公公是想通過蘭子義在德王這裏某位置,說白了還是想把籌碼壓在德王身上,一想到這個蘭子義心中就犯嘀咕,於是說道

  “魚公公那裏恐怕……”

  仇孝直問道

  “恐怕什麽?”

  蘭子義搖搖頭,說道

  “沒什麽,但願是我想多了”

  然後蘭子義問道

  “何時出征?“

  仇文若說道

  “按理來說今天魚公公見到衛侯應該會提到出征日期,隻是衛侯卻與魚公公鬧僵了。以我和我父親的身份是不可能知道出征的時間的。我們還在等衛侯你告訴我們出征的日子呢。”

  蘭子義撇了撇嘴,換了個話題免得自己更尷尬,

  蘭子義問道

  “這次出征調用那些部隊?這個你們應該知道吧?”

  仇孝直說道

  “隻知道是調用禁軍。依我看應該是京城九營。”

  蘭子義問道

  “京城九營?為什麽先生會這麽想?”

  仇文若說道

  “所謂京城九營指的是駐紮在京城的九支禁軍部隊,分別是京城東西麵的東西輯虎營,城南八裏營,城北鏡湖的赤蛟營,西北西南的南北神機營,東北東南的先登營,城中還有駐紮在宮城玄武門外,守衛武庫的武庫營。這九營當中赤蛟營是舟師,有水軍三千人;東西輯虎營是騎兵,各有五千人;南北神機營裝備的是鳥槍、抬槍以及各型弗朗機的火器營,各有三千人;其他四營都是步兵,每營一萬人。京城九營全部都是滿編滿員,每年工部新造兵器都是讓九營先挑,剩下的才會發給其他禁軍和鎮軍。”

  蘭子義問道

  “京城駐軍隻有六萬兩千人?太少了吧?”

  仇孝直說道

  “這隻是京營,京城周邊、大江南北都有其他禁軍駐守,全國各地的交通樞紐,地方重鎮都有禁軍,總量上來說禁軍數量占到大正軍力三分之一,如今西軍、南軍裁撤殆盡,禁軍數量很有可能比北軍東軍加起來都多。可是衛侯也知道,為了應對北邊諾諾和東邊海賊都往兩個方向調動了,尤其是年初北伐,大批禁軍調往北方壓陣,現在回調時間來不及,而且這些在外駐紮的禁軍也是靠軍功吃飯的,要是調他們回來未必會好好聽德王的話,打贏了也要爭功,德王不見得能撈到好處。既然怎麽看皇上都是向讓德王通過這次出征積累人望,那麽我以為出征肯定要用京營。”

  蘭子義聽著點點頭,接著又說

  “哪怕是精銳隻有六萬多人也還是少,更何況也不可能全都調出去,能用的人有四萬就不錯了。朝中有沒有人提到要調集其他部隊的?”

  仇文若說道

  “兵部有人提到過要調其他禁軍,但除了舊都那支部隊調往江北防守外其他駐軍都沒有動靜;還有人提出要調東軍,被司禮監明確駁回。至於衛侯的北軍……”

  蘭子義說道

  “我懂,北征諾諾打贏後北軍就已經有樹大招風的嫌疑了,朝廷想削藩都來不及,哪裏還會調兵。”

  仇孝直說道

  “東軍也有同樣的嫌疑。東軍與北軍一前一後分別打贏海賊和諾諾,朝廷,確切的來講是皇上,對待兩大藩鎮明顯有抬北軍壓東軍的樣子。要不也不會加封令尊為代公,而封給戚準的爵位居然還沒有衛侯你的高。”

  蘭子義聽到這裏心裏逐漸有了想法,雖然不知道何時出征,但肯定不會再拖,自己是肯定要隨軍出征的,那麽京營的詳細情況就得想法了解。

  於是蘭子義下意識的張嘴想喊桃逐虎,話到嘴邊又想起剛剛才把他們三兄弟大罵了一頓,又硬生生把話給咽了回去。

  仇孝直看到蘭子義欲言又止,於是問道

  “衛侯怎麽了?”

  蘭子義自嘲的笑了笑,說道

  “沒什麽。那麽九營各部都是從哪裏征兵?現在將領是誰?操練如何?薪水如何?兵士士氣如何?之前有沒有打過仗?兩位先生可知?“

  仇孝直與仇文若聽到蘭子義這一連串問題麵麵相覷,

  仇文若說道

  “我所了解的情況都是從檔案文書上了解到的,隻知道九營將士都是從其他禁軍部隊選拔上來的,至於其他問題文若實在不知怎麽回答。這些問題衛侯應當問桃家幾位少爺才對。“

  仇孝直說道

  “承蒙衛侯抬舉,我與文若得以輔佐衛侯。衛侯有疑問我們答不上來,是我們的疏忽,我一定努力補足,將來衛侯問起來不再像現在這樣不知所措。也不能事事都靠著桃家兄弟嘛,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事情。“

  蘭子義苦笑了幾聲,他當然知道這些事情該找桃家三位哥哥,隻是現在不太合適。

  蘭子義隨口問道

  “王爺在哪?“

  仇孝直說道

  “王爺自從聽說自己要帥兵出征,興奮的很,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周遊藝府上去聽課,好幾次還住在那不回來。老學究見王爺這樣倒是非常高興,四處說自己的品行終於感化了德王。“

  仇文若問道

  “衛侯,府中有些流言,說王爺與周博士的新婚妻子有染。“

  蘭子義擺擺手,苦笑道

  “是也罷不是也罷,王爺的德行大家心裏都有底,不必多說了,他出去幹什麽事情總比在府裏悶著想怎麽在行軍途中消遣強。既然出征在所難免,就趕緊吩咐園中準備吧。文若,你想法找到桃家三位少爺,讓他們趕緊做好準備,剛才我需要知道的那些問題,讓他們三人趕緊去弄。”

  仇文若點點頭,

  蘭子義又想起什麽,接著說道

  “問問三位少爺近況如何。”

  仇文若笑著點點頭,便與仇孝直出去了。

  蘭子義也睡意全無,翻出帶過來的兵書,關在書房裏苦讀起來。

  蘭子義一直讀到晚上月上枝頭,困意難耐才上床睡覺。期間仇家父子在院子裏招呼仆人準備衣物用品什麽的,哲兒還端來午飯,蘭子義不好意思的跟哲兒道歉,哲兒倒是開朗,並沒有太生氣,聽到蘭子義道歉就笑嘻嘻的走了。

  次日一早蘭子義剛吃過早飯,仆人就過來請蘭子義前往課堂敘事,原來是隆公公從宮裏趕來,不用猜也知道隆公公是來幹什麽的。

  蘭子義跟著仆人來到客堂,向隆公公行了禮後便入座了。

  隆公公玩弄著大拇指上的扳指,瞅著蘭子義說道

  “衛侯玩的開心嗎?”

  蘭子義心想這些宮裏的太監還真是消息靈通,自己這點破事到底傳了多麽廣。再想想這次父親為了避禍,自減羽翼,同意了章鳴嶽遷徙流民的計劃。之前隆公公明明還替自己擋下彈劾奏章的,結果頂撞過後章鳴嶽移民的計劃就通過了。要說隆公公不是有心報複,他蘭子義可真就不信了。

  蘭子義說道

  “隻是附庸風雅而已,多謝公公關心。”

  隆公公說道

  “還好你還記得回來輔佐王爺。如今有大事,正是用得著你才能的時候。”

  蘭子義抱拳做了個揖,說道

  “子義定不負公公所托。“

  幾句話的功夫府上其他三人都已經來齊了。隆公公問道

  “王爺去哪了?”

  吳幽思答道

  “王爺天沒亮就去周博士那裏聽課去了。”

  隆公公聽著點點頭,說道

  “現在要讓他帶兵出征,他卻想起來讀書了。也罷,總比每天吃喝嫖賭強。”

  蘭子義悄悄的苦笑兩聲,王爺那是過去讀書啊,但願事情別敗露了,要不然王爺肯定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死。

  隆公公接著說道

  “皇上已讓軍機處擬旨,命德王統軍,魚公公監軍出征,蘭子義、戚榮勳!你二人將作為王爺副將協助統兵。”

  蘭子義與戚榮勳聽罷一起抱拳應允。

  隆公公說道

  “後天大軍將在城西安遠門外誓師,今天下午皇上要在在寢宮接見軍機處幾位大學士,兵部各位大人,以及衛侯和戚指揮。你們二人準備一下。”

  雖然皇上接見,尤其是皇上臥病二十年的情況下能夠得到皇上接見乃是莫大的榮幸,但蘭子義更為關心到底有多少人出征,於是問道

  “公公,請問這次出征統禦那些軍隊?”

  隆公公說道

  “是京城的東西緝虎營,南北先登營,八裏營以及南神機營。這可是大正精銳中的精銳,衛侯作為副將有的是大展身手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