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買大開大
作者:白袍將      更新:2020-04-05 19:06      字數:3597
  章鳴嶽說道

  “來人,看茶。”

  蘭子義看著太監遞過來的茶水,沒有接,而是擺擺手推開,

  蘭子義說道

  “這裏是軍機處,子義何德何能竟然能讓章大人看茶?免了吧。“

  章鳴嶽說道

  “衛侯身掛軍勳爵位第一,德才兼備,上茶是應該的。”

  蘭子義道

  “那為何我進來坐了這麽半天才想起來上茶?”

  章鳴嶽笑道

  “剛才大家說話說得緊,都沒想起來嘛。”

  章鳴嶽接著說

  “衛侯剛才說要告我等私結朋黨之罪?“

  蘭子義道

  “章大人覺得不是嗎?“

  章鳴嶽笑道

  “正如衛侯剛才所說,無論是與不是聖上自有分辨。哪怕是文臣,如果不是禦史而枉議政事也是要治罪的,更何況我大正自立朝以來自有製度,文官可參軍事,武將不可幹預政事,衛侯你要是彈劾當朝大臣,無論最後能不能扳得倒,衛侯自己首先就要有麻煩。”

  蘭子義聽著眯起眼睛,既然武官不得參政,當時自己署名彈劾羅應民當算做怎麽回事?家父來信說羅應民已經得知彈劾內容,難道章鳴嶽當時就已經打算害自己?

  此時的蘭子義已經穩住陣腳,心中透亮,腦袋裏一瞬間已經想過無數念頭,現在自己用上仇孝直的計策已經抓住了章鳴嶽的七寸,所以他才會出言反擊。武官不得幹政這種事情說來籠統,告他們結黨營私,意圖謀反的話,使勁靠一靠算是為國盡忠,有回旋的餘地。

  於是蘭子義說道

  “子義身為大正臣子,為國盡忠乃是本分。如果有人意圖謀反,無論如何子義都得稟明聖上,哪裏能因為所謂的‘武官不得幹政’就坐視不理?德王為帝室貴胄,皇上血脈,被人栽贓陷害,我身為王府近臣就應當盡忠職守。章大人曾對子義說過要效法比幹,剖心挖腑以明赤誠,此等忠心天地可證,日月共鑒,哪怕粉身碎骨子義也在所不惜。奏章呈上,皇上自有斷決,章大人不必為此擔心。“

  章鳴嶽盯著蘭子義盯了好半天,眼中神色飄忽不定,絕大部分是憤怒,在憤怒之餘反倒是有些欣賞。

  軍機處中人員雖多,但這一時間無人說話,大家都在等章鳴嶽會如何決斷。

  過了會後章鳴嶽笑了笑,說

  “我們這些廟堂之人,自幼飽讀聖賢書,存的是敬天保民之心,行得是安邦定國之道。籍田本是人君順應天理,協和陰陽之事,結果德王出行在春意萌生之時行秋風蕭煞之事,無辜百姓慘死田間,身為大臣不可能不聞不問。“

  蘭子義道

  “那是暴民圍攻車駕所致,而且就算是禦林軍反擊也是戚榮勳指揮,與德王沒有半點關係。“

  章鳴嶽道

  “據我所知百姓攔截車駕是因為籍田時德王殘害老農所致。“

  蘭子義皺了一下眉毛,說道

  “那是耕牛受驚,意外而已,不是什麽王爺殘害老農。出這種事情誰都想不到,王爺也安排了人手前去撫恤農家。“

  聽到這杜畿說道

  “人命關天王爺為何不親自去,反而讓人去。“

  蘭子義答道

  “我已經說過王爺籍田時中了邪,當時已經神誌不清有些癲狂,哪怕如此王爺還是專門安排人手善後,仁愛至此,無可厚非。“

  聽到“仁愛至此“四個字,在場眾人都偷著笑,

  蘭子義自己當然也覺得這話無恥的自己都受不了,不過先不管這些了,撐過去再說。

  蘭子義接著說

  “子義疑惑的是身為大正子民,日夜為天朝禮儀熏陶,為何突然之間如此暴虐?聯係到兄妹攔車告狀之事,不免讓人猜想是不是杜大人背後操縱。“

  杜畿聽著挑了挑眉頭,沒有說話。

  章鳴嶽笑道

  “我也知道,德王德行高尚,無可詆毀。當日籍田事情紛亂,還讓德王他遭了邪氣,真是不應該。這種事情衛侯要說是杜大人背後操縱,絕對是毫無根據的,但要說這事是由德王所致,或是戚指揮亂下號令也難以服眾。“

  蘭子義聽著章鳴嶽的話,心裏明白怎麽回事。於是說道

  “子義一直都在說,是暴民滋事,圍攻車駕,禦林軍為保護德王著手反擊。“

  章鳴嶽說道

  “不錯,暴民滋事,圍攻車駕。”

  接著章鳴嶽掃了一眼軍機處,杜畿咬著嘴唇沒有說話,其他人也沒有意見。

  這時蘭子義說道

  “但有人攔車告狀確有其事,告的可是杜大人。“

  章鳴嶽問道

  “既然如此那告狀的人呢?“

  蘭子義答道

  “已經被杜大人殺人滅口。“

  杜畿說道

  “明明是被德王折磨致死。“

  章鳴嶽說道

  “兩位所說都隻是猜測而已。“

  杜畿說道

  “中堂,昨晚捕快親眼所見有賊人偷運屍體,仵作驗屍,那少女死前備受摧殘,死裝可憐,豈能放過凶手?“

  蘭子義問道

  “那賊人呢?杜大人你這是賊喊捉賊!“

  章鳴嶽則說

  “月黑風高,看不清楚也正常,杜大人回去問問清楚捕快,別胡說了。“

  接著又對蘭子義說

  “人死事大,我們就不要拿死人做文章了,趕緊將這對兄妹入土為安吧。王爺中邪,這幾日什麽也幹不了,杜大人為官公正,不會幹什麽喪盡天良的亂事。兄妹都是死於暴民圍攻的亂事,我等節哀吧。“

  蘭子義聽到這裏心中長舒一口氣,今天自進入軍機處以來便險象環生,好在終於不用擔心了。

  靠蘭子義三寸不爛之舌硬生生扭轉頹勢,沒有讓在做諸位大人抓住德王把柄,絕對是大功一件,回去可以好好吃頓飯,泡個澡,休息一番了。

  蘭子義心裏想著這些,招呼一旁太監端過來茶水,喝了一口後說道

  “雖然我覺得這事頗有不妥的地方,但人死事大,入土為安吧。”

  杜畿這時臉上的表情就好像再說“蘭子義你別得了便宜賣乖”,

  看到這種表情,蘭子義心裏居然有一種滿足感,大家都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但你就是沒有辦法收拾我。

  旁邊一直沒有做聲的戶部尚書劉瞻這時說道

  “既然德王中邪那就沒有必要在分管戶部、刑部和禮部了,六部本就為朝廷機要,指派親王代管既沒有前例,也不和規矩。”

  蘭子義一聽,知道事情還沒有完,暫時是不能放鬆的,打起精神說道

  “德王中邪風隻是暫時的,太醫已經看過,過幾天就會沒事。至於是否需要王爺管理各部,那是皇上的安排,皇上這麽安排自然有皇上的用意。皇室血脈單薄,如今隻有太子與德王兩人,讓德王代為執政,好好曆練也是皇上的良苦用心。“

  劉瞻說道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聖人怒曰是故惡夫佞者。社稷人民國之根本,三省六部天下樞紐,為有德者能據此位,為有能者能使雲行雨施,和合萬物,此等重器豈是可以當作玩具給人練手用得?“

  蘭子義道

  “劉大人是覺得德王沒有能力輔佐皇上、太子治理天下?“

  劉瞻說道

  “有沒有能力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學到的,無論天賦多高都會犯錯,而掌握天下權柄後犯得錯誤就根本無法挽回。德王應當現努力為學,待到學成之後在賢良端正之人輔佐下才有資格輔佐皇上太子。“

  蘭子義皺著眉說道

  “皇上臥床二十餘年,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太子監國,難道當時太子十五六歲時就合適,現在德王就不合適?”

  劉瞻說道

  “太子仁孝,雜加上有賢人輔佐,自然才堪大任,上次德王來戶部那副樣子,我可不覺得他現在有能力輔佐皇上。”

  蘭子義說道

  “你這是在詆毀王爺。”

  劉瞻說道

  “我一定麵見皇上稟明此事,王爺不應執掌三部。“

  蘭子義皺著眉頭,說道

  “皇上已經讓德王代理三部,諸位大人如有意見當時為何不提?君無戲言,現在各位大人提出來是想幹什麽?”

  劉瞻答道

  “當時我們極力阻攔,隻是皇上決意要讓德王主政。德王在戶部的所作所為大家有目共睹,現在又中了邪,更沒有能力執掌權柄。讓德王回府裏好好養病就好。”

  蘭子義道

  “王爺中邪隻是突發疾病而已,太醫看過,不需多少時日就能好。至於當日在戶部的作為,那隻是略微禮虧,德王隻是任俠放---蕩,現在有周遊藝先生教誨,過些日子定會德才兼備,各位大人不要把王爺說得如此不堪。”

  劉瞻看了看蘭子義,過了會後說道

  “此事我會上書皇上。”

  蘭子義歎了口氣,沒有說話。

  這時章鳴嶽道

  “今天衛侯、戚指揮來此也辛苦了,時候不早了,不如一起吃頓便飯吧。”

  蘭子義笑了笑,說

  “各位大人在軍機處用餐,子義怎敢打擾,我回王府吃就好。隻是與幾位大人談了一早終於弄明白的事情,就怕我剛一走,各位大人給皇上寫得奏章就會變成其他樣子。”

  章鳴嶽道

  “我們是朝廷命官,不是市井小人,不會做那種事情。”

  這時在一旁守候的老太監說道

  “衛侯請放心,軍機處裏所說的一字一句都有專人記載,每日專門分卷封存,送往庫房封存。剛才一卷已經寫好,按規矩需要幾位大人和衛侯、戚指揮簽字畫押,之後封起來。”

  蘭子義順著老太監指過去,看到在屋子角落裏果然坐著一個書記員登記。

  完成手續後,蘭子義與戚榮勳起身行禮而去,

  看著蘭子義出去後,杜畿對這章鳴嶽說道

  “蘭子義年紀輕輕,身手竟然如此了得。“

  章鳴嶽笑了笑,說道

  “隻是他已經不可能為德王所用了。”

  大家的點擊閱讀,以及推薦是對我作品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歡迎大家加入我的qq群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