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井之戰(八)
作者:風戀刀      更新:2020-04-05 18:25      字數:3613
  “外麵的戰局怎麽樣了,大周軍隊怎麽撤走了?”馬成輝問一個他最想知道的問題。他不相信大周會放棄天井關城,他也不相信趙匡胤和淩天雲會拋棄飛雀營的兄弟。但是局麵讓他一時間感覺到困惑,所以他這才急切的想知道真相。

  “不錯,我們大周軍隊的確先撤走了,但是這隻權宜之策。天井關易守難攻,我們大周一連發動了兩三次攻城,都失敗了,而且損傷無數。這樣下去不但天井關攻不下,還會白白的損傷我大周將士,所以撤退隻是暫時的。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李彥能打開城門恢複通關,到時候我大周的精銳勇士就可以混進城裏來。關於城內的情況我已經用秘密渠道傳了出去,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城裏鬧起來。”

  “如此最好不過了,我們要怎麽做。呆在這困城之中,每天都提心吊膽的,過的真憋屈。對了還有一件事,契丹的蕭禹景也在這城中,以他的武學修為,就算我大周軍隊攻下了天井關,如果那蕭禹景對我大周將士發難,估計誰也阻擋不了。”馬成輝不禁的想到了蕭禹景的存在,他急忙提醒到。

  “沒有想到那老不死的也在這關城之內,蕭禹景加上耶律無忌,這二人如果聯手,我大周軍還有誰可以抵擋得住。這情報應該及早送出去,城外的信息我也知道不多,不知道軍中有多少武修高手,陛下這次禦駕親征,如果陛下有什麽不測,那大周又將危矣。”袁小六聽聞也是心中一慮,憂憂而道。

  “想必淩公子與葉少俠二人也在軍中,如果他們兩人聯手,應該可抵擋住其中一人,隻是剩下的那人卻不知道要如何抵擋。陛下的身邊也不可沒有一名高手,這一點大抵用不著我們操心,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迫使那北漢大將李彥打開關通城。現城中的百姓雖然整日陷入恐慌之中,但是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但何況的是,北漢隻是想占城而已,也不能因占城而大失民心。”

  “你說我們要怎麽做,有什麽好好的辦法能讓李彥能早些打開城門?”馬成輝臉色凝重的說道,他知道了此次袁小六來的目的。

  兩人在這院落裏又交談了許久,袁小六這才離去,馬成輝一人在那院落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早已不是那落魄的山賊了,經過這些日子,他已然飛速的成長起來,雖然還沒有達到獨擋一麵的地步,但是他已然朝著那個方向進步著。

  李彥能當然無比的開心和欣悅,大周軍隊的離去對他來說結局已經定格了,隻有傳來了北漢皇帝攻破澤州和潞州的消息,他就成了北漢聯軍伐周之戰的功臣,如果耶律無忌可以為他說上一兩句話,那麽在整個北漢武將之中,他可了一人獨大了。

  “立刻快馬準備,將大周軍撤退的牒報傳給陛下。”李彥能必須將這個情報及時的傳出去,他急忙吩咐部下。坐在營帳之內,座下那些一直跟隨著一路走來的將領,他們的臉上絲毫不掩飾內心裏的喜悅。

  “報將軍,營帳之外有天井關城民的代表求見。”

  外麵傳來了一聲通報,而這聲通報也讓李彥能的內心平靜下來了,眼下重大的禍患已經沒有了,但是還有一個不大不上的事情要處理。從內心裏,他早就想打開城門了恢複通關,隻是他害怕有大周的探子混進城裏來。在他的軍營裏還押解著幾名大周的探子,所以他的運氣非常的好,偷襲成功還讓他有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就是抓住了幾名大周的探子。

  他並沒有從那幾名大周探子的口中套出什麽情報,那幾名大周探子軟硬不吃,還真的是鐵骨錚錚。隻是如果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大周的軍隊撤退了,他們還會不會堅持這樣的硬氣,他想知道當他們知道之後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讓他們進來吧,是要好好的談談了,此事也該要處理了。”

  李彥能也沒有想到一進這營帳之內就有數十人,除了有幾名年輕力壯的小夥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老人。有滿頭銀發的老者,也有滿步蹣跚的老嫗,這些人都帶著憤怒的表情,如火山噴發的烈焰般,讓他一下子又陷入了頭痛之中。

  “李將軍,兩軍交戰也不能禍及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吧,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北漢軍隊如此對我天井關城的百姓,難道要讓我天井關本地的百姓都絕種不成。”

  “無論是北漢還是大周,我等平頭百姓世世代代都居住於此,乃等如此做法簡直就是喪盡天良,有違天理。”

  “禍我百姓者,天理難容,必遭天譴。”

  ???????????

  李彥能還沒有開口,進入這營帳之內的天井關城百姓的的代表們就你一言我一言的憤慨高昂的說道。他們滿眼裏的憤恨,噴出的口水比那春雨淋下的場景還要壯觀幾分。一時間,讓這名北漢大將根本無法插上嘴。

  “好了”,李彥能見自己無法插上話,不由一聲大喝。接著他又向眾人說道:“各位稍安勿躁。爾等一進營帳之內就吵吵鬧鬧的讓本將如何處理。我北漢也是漢人,必然不會做出有違天理之事來。各位的來意本將很清楚,本將也再三思量著,必定會給各位一個滿意的答複。各位有什麽要求,煩請一個一個的說,好讓本將商榷商榷,如何?”

  眾人被那北漢大將的一聲大喝給震住了,紛紛的住了口,待聽完李彥能的話語,他們臉上閃過一絲意外之色。北漢國雖與大周國相互敵對,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北漢大將沒有將他們轟出去,還和氣悅聲的很。

  “李將軍,你們北漢軍助紂為虐,讓我天井關城內的多少女子失支清白與性命,難道你們北漢軍就不給我等一個說法嗎。我等隻有一個要求,就是打開城關,恢複關城外界的通行,還有嚴懲那惡賊,還我天井關等女子一個清白和公道。”

  一名滿頭銀絲的老嫗在一名壯年小夥子的攙扶之下,越過眾人巍巍向前。她一跺那手中的拐杖憤恨的向李彥能喝道,那滿頭的銀絲之下是一張絕然的滄桑麵孔,似乎將自己的性命早就置之身外了。

  李彥能一聽,臉色微微的一變,他心中不禁的冷笑,能打開城門通關就已經不錯了,這些刁民就然還要嚴懲耶律無忌。那耶律無忌可不是一般人能動得了的,自己哪有這個膽論耶律無忌的罪。這群不知死活的賤民,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了,如果不是大周軍撤退,他連城門都不會打開,更不會放一個平民出城。

  “李將要為我等做主啊,我家那閨女還未出閣,就遭遇此難,沒有天理啊。”一對穿著樸實的夫妻一到那老嫗的激憤之語,頓時發出哭天喊地般哀嚎聲。顯然在場的受害家屬並不少,而且都是滿腔的憤慨。

  一擺手,李彥能臉色一沉,他怒喝道:“通關恢複本將已經考慮好,你等還不知足一再為難於本將,若要論處那惡賊,那也不是本將的現職。你等還有什麽要求,速速道來,本將軍務繁忙,沒有時間處理你等這無理的要求。”

  見李彥能發怒,眾人又是一陣噤若寒蟬般身子篩篩發抖,隻聽得見幾聲抽噎起起伏伏。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而受傷的總是那些弱勢群體,他們哪有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家人血仇,他們又何處去伸冤。

  馬成輝混跡在人群之中,他的目光從那長相魁梧的北漢大將李彥能的身上掠過,最後落在了那北漢大將的身後,那站立得筆直的副將的身上。袁小六臉上露出絲苦笑,到現在為止,他還是沒有查出被抓的飛雀營成員的下落。

  高成德攙扶著自己的母親,他雙目裏毫不掩飾對北漢軍的仇恨,隻是他那點仇恨如海浪中的一朵浪花般,根本就引不起別人的注意。聽到李彥能這樣敷衍的推辭,他心裏不禁感到由衷的悲哀。如果有朝一日自己有機會,他必定會親手殺了這名北漢大將,如果不是這名北漢大將的指使,他心愛之人又怎麽會慘遭毒手。

  蕭禹景也一樣混跡在人群之中,他冷眼相望,對於這樣的熱鬧他本來就不想湊的,無奈被高家母子拉來。以他這樣的身份,被認為是一般的普通平民,如果傳出江湖之中,必定會被人貽笑大方。

  李彥能的耐心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成為這一城之關的父母官,他是一名大將軍,掌控數千將士的大將。馳騁沙場才是他的職業,攻城掠地才是他的功勞,而他對這些普通的平民也沒有什麽好感。

  看著那群平民離開了營帳,李彥能的心一下子就鬆了下來,抬頭之即,他發現了那攙扶著那老嫗的年輕看了他一眼。他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無盡的憤恨,他也看到了對方眼中對自己濃濃的殺意。但是這一切都被他忽略了,一隻螻蟻般的人物還沒有被他放在眼裏,如果在平時,他早就將那年輕人殺了。

  天井關城又一次沸騰了,這次解封開關來得如此般的及時,許多關城之內的百姓都已經斷糧了。仿佛知道這天井關城內百姓的心意般,暗淡的天空紛紛揚揚的下起了細雨,那淅淅瀝瀝的細雨劃過天井關城內每一個的心田間。如軟如柔的細雨,開始滋潤著眾人那早已枯竭的希望。

  天井關城內的街道開始熱鬧起來了,形形色色的人開始往城外奔去,當然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從那城外往城內奔來。街道恢複了以往的熱鬧,隨處可見陣陣的吆喝之聲,僅僅短短的兩日而已,這街道繁榮勝往。

  李彥能發布了開關通城之後,他的心中總有一些隱隱的不安,這份不安來自何處,他也說不上來。站立於那城門的牆頭之上,看著那些匆匆而行走的路人,頓時間他的心頭湧起了百般的滋味。

  城門之下,北漢兵設卡嚴防,進城之人經過一番嚴格的搜查才能入城,而這一兩日以來,並沒有發現任何的可疑之人。這讓李彥能的心頭稍安下來,澤州那邊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他隻能暫守著這座太行山天塹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