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風雲會帝都(二)
作者:風戀刀      更新:2020-04-05 18:25      字數:3666
  新帝登基,局麵一時風起雲湧,引得各國探子紛紛的湧進了這座千年雄偉的古都,簡直就是八仙過海各顯靈通。一時,關於這大周帝都汴梁發生的消息如那漫天飛舞的雪花般,飄落在了神州大地的各國之中。

  柴榮的登基也給其它的國家帶來了一些壓力,畢竟這位年輕力壯的大周皇帝可不是那垂暮將朽的郭威可比的。這位新皇帝的魄力比先皇郭威還要更盛幾分,不要說他立下的那些於國於民的重大決策,還是他任命那些年青的將領,可見其雄心壯誌。

  遠在數千裏之遠,那陰雨霏霏的奢華皇都之中,另一座繁華程度毫不遜於帝都汴梁的大都城金陵,在這金陵城中的皇宮之中,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南唐國主臉色平淡的看著底下文武百官的爭議。他並沒有發表任何的言論,隻是靜靜的聽著他們的表述,而他給到的結論就是兩點,主和派表示大周新皇登基應該派使者前去,以表南唐向望修好之意。而另一派則表示趁著大周皇帝剛繼位,還未坐穩,大周國事動蕩期間應該大舉進攻,以擴大南唐地域,而壯南唐國威。

  在朝的文武百官爭執不休,引得南唐國主李璟好一陣煩惱,他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那最小的弟弟,那小胖子道士李逍遙的身上。令他哭笑不得的是,那胖道士李逍遙微著雙眼,靠在一柱子之上假裝睡著了,還隱約可見從他口裏滑落而下那細長的口水。還有一條畏畏縮縮的人影在在群臣之中,就是他的第六子安定郡王李從嘉。對於這第六子第從嘉,他談不上喜歡或不喜歡,隻是自己的這第六子從不喜歡宮廷之爭,也不好權勢皇位之意,相反,對那些文人騷客添詞詩賦樂藝較是喜歡不已。

  “好了,肅靜。”李璟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隨手指了一名大臣,向他問道:“大周新帝繼位,我等是譴使示好還是趁機入侵,你來寡人說說。”

  那大臣看了看眾群臣,又看了看那威嚴外泄般的皇帝,他清了清嗓子,臉上頓時揚起了興奮般的神色。此時,正是自己表現的機會,卻見他不慌不忙,大肆吹噓了一通,卻是始終沒有說到什麽要點,而他的觀點也是不清不楚,但他卻硬是說了差不多半個多時辰。這位大臣說的口唾橫飛,猶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越說越興奮,而其他的眾臣卻是聽之索然無味,不覺大感失望,連那皇帝也聽不下去了。

  李逍遙不知道什麽時候醒了過來,他也饒有興趣般的聽著那大臣的誇誇其談,臉上不知道是暗自發笑還是想到了什麽可笑之事,那臉部上的肥肉不住的抽顫著。他那如此怪異的表情頓時引起了李璟的注意,使得這南唐的國主將目光又轉向了那胖胖的身影之上。

  “好了,華麗詞藻而無實用之說。” 李璟一揮手,將那名大臣打發下去了,他將目光落在了李逍遙的身上,眾大臣心中不覺暗自的一歎。這皇帝什麽都好,脾氣也好,就是對這名幼弟很是喜歡,難道真如世間傳言,這名胖胖的十三王爺真提皇帝的私生子,不然為何對這名十三王爺如此般的寵溺和愛護。

  李逍遙心頭一愣,他沒有想到李璟的目光會落在他的身上,他哪裏懂什麽治國大事,他能來上一次朝隻不過是心血來潮,想感覺一下這皇帝上朝是什麽滋味。可是談到了大周新帝登基之事,他倍感無趣,這才靠在那殿裏的柱子上假裝睡著。當他聽到那大名大臣亂七八糟的說辭,心裏不禁的暗自發笑。可是他真的沒有想到自己的皇兄居然將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而且在場的文武百官也全部看著他。

  “你們看本道爺幹嗎,你們說你們的,本道爺聽著呢。”李逍遙沒由來的一怒,朝那些百官們怒視道。在這皇宮之中能如此放肆的可能也隻有這名逍遙王爺了,這名幼小的十三王爺天不怕地不怕,連高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都不怕,更不要說什麽其他的文武百官了。

  “十三弟,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李璟看著自己那肆無忌憚的十三弟,他尷尬的笑了笑,自己怎麽就這麽犯賤,讓李逍遙來上朝,雖然這是南唐在新年後的第一次上朝,但是他不禁的暗自後悔,把李逍遙給叫了過來。以前這胖子除了消遣自己也不會幹別的什麽事,也許新年之後,那胖道士又要雲遊四海,要想再見麵又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所以他才會突發奇想,讓自己的這名最小的弟來來感受一下上朝的滋味。

  “那有什麽,打唄,如果你們認為可以打得贏就打唄,大周雖然新皇繼位,但是人家國兵強馬壯的。而他南唐境內,人人沉迷於江南溫柔鄉之中,試問一下,誰願意從這奢華的日子走向那常年累月征戰的艱辛日子。個個說得大義凜然,可於誰領兵去征戰呢,世間隻知我南唐富庶無敵,卻不知我南唐武風日漸下落,個個隻沉迷於秀色山水和紙醉金迷之中,這戰打得嗎。”

  李逍遙毫不客氣的將在場的文武百官給數落了一頓,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可不會給別人什麽好臉色看。

  “好了,關於大周之事寡人已有決議,新皇繼位,我南唐將派使者前往以示和好。命六皇子李從嘉為使團欽差,另在禮部派出幾名三品大員協助安定郡王出使大周,具體人員可自行分配。”

  李璟緩了緩氣,他一擺那尷尬的表情,朝在場的文武百官提出他的決意,這個決意似乎在他心中成形已久。他不知道自己的這一次示好能否給南唐帶來多大的和平時期,但是他覺得那年僅三旬有三的大周新皇帝絕對比那郭威還要難纏,這一次的出使大周,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是對還是錯,南唐雖然富庶天下,但是也經不起戰火的洗禮,也許此次的出使可以保得南唐又是幾年的繁榮。

  葉吟風完全不知道,離金陵數千裏之遠的別一座帝都汴梁發生了重大的事,他也不知道那場重大的曆史事件會對他產生什麽樣的影響。但他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武修而已,而且還不是一名很出色的武修,他隻不過是這金陵城裏的一名趁趁過客,隻是他沒有想到正因為這場重大的曆史事件,他這才開始真正的往武修巔峰的道路邁入正軌。

  賴狗兒一臉頹廢之色,他不敢看葉吟風的雙眼,而那老者則是長歎短噓,“老夫打了一輩子的鷹,卻不料被鷹啄瞎了眼睛。”從那老者的口中不斷的說出這麽幾句,自從那夏侯長庚與皇甫無命雙雙落入那燕子磯之下的長江之後,賴狗兒與他一起的那老者便回到羊皮巷的院落之中。幸喜的是,他們並沒有受什麽傷害,而且還吃好喝好,隻是二人心裏如掛著一塊重石般,無論葉吟風說什麽,他們隻覺得是他們害死了那傻大個夏侯長庚。

  年後的這些日子,葉吟風過得無比的愜意,本就生性淡泊的他隻好隨遇而安,而他能參悟的就是懷裏的一些亂七八糟的劍劍譜。他想到在那燕子磯裏的那場雨,自己看到那綿綿不絕的雨線,如絲如纖般的細雨,雨割如絲般的境界靈感還回蕩在他的腦海之中。所以這些日他他不住的推演著一些劍法。

  自己除了日夜修煉《太清訣》裏的內功心法之外,便是不時的練習劍譜中的劍式。而他如瞎子點燈般,有時依然沒有一點頭緒,也幸得那老者見識不凡,會偶爾提點他一二,否則他還真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般。一邊勤練劍法,一邊運功吐納不輟,葉吟風在這院落之中一呆就是十多天。

  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十多天裏,來了一名小客人,那就是那清風明月閣的小公主陸宛茹,隻是她來得趁趁,走得也趁趁,與她一起隨行的正是那南唐第一高手沉中俠。隱約間,陸宛茹提到了什麽大事,但這一切葉吟風並沒有在意。令他吃驚的是,那南唐第一高手沉中俠居然與那被賴狗兒救回來的老者相識,而且他們在那屋落裏也不知道談了一些什麽。兩人談得似乎非常盡興,不時的一陣豪聲大笑從那屋裏傳出。

  而陸宛茹則隱晦的告訴了葉吟風,她將要離開了金陵城,她的父母也會暫時的離開,而清風明月閣暫時於那副閣主葉敬軒全權代理。陸宛茹擔心的是,她們離開金陵城之後,那葉敬軒會對付葉吟風,所以她算是來提醒葉吟風,也算是來告別吧。臨走時,那種梨花帶雨般楚楚動人的粉琢玉雕般的小女孩讓葉吟風心中不免傷感萬分,他又不禁的想起了自己的妹妹葉如煙。

  葉吟風不明白的是,為何人總喜歡在新年的開始離別,大年初一是那高瘦的十三先生帶著四小離開了。再就是夏侯長庚與那皇甫無命縱身躍入那滾滾的長江之中,而此時,江南第一閣清風明月閣,那粉琢玉雕般的小女孩也要離開了。那日裏的誓言還曆曆在耳,雖然在別人眼裏這隻不過是一句戲言而已,但是葉吟風看到那玲瓏般的小女孩那堅定的眼神,他覺得這不是戲言,如果有一天,陸宛茹長大的,她會兌現自己的承諾的。

  李逍遙倒是來過幾次,不過幾次他都趁趁離去,葉吟風以為最後連這胖道士也要離開了,他的心裏又是一種傷感。自陸宛茹離開之後,他的心中如失去了什麽似得,心情一下子變得低沉起來。如果那胖道士離開了,也許他也不會在這金陵城裏呆下去了,但是何去何從,他的心裏卻根本沒底。

  這座千年奢華的古都並沒有因為部分人的離開而失去它煙雨般獨特的魅力,相反,在這立春時分,細雨如針般,密密如網,總個金陵城裏被包裹在一張巨大的雨網之中。這種春雨如絲般的愁緒最是讓人心醉,也最引是人的思緒。

  “趕緊收拾一下,本道爺帶你去外麵看看,這世界這麽大,不出去怎麽行。”

  這一天,胖道士難得的換了一身莊嚴的道袍,手中一柄嶄新的拂塵,一身青色的道袍,頭如戴著一小小的如意天尊布帽,如果不是他的年紀太小,如果不是他的身軀太胖,他簡直就是一名天尊老道。

  這是葉吟風來到金陵之後,聽到的一句讓他最心動的一句話,外麵的世界那麽大,他確實很想去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