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劍遊 第五十一章.圍城
作者:紅青衫      更新:2020-03-02 16:44      字數:2123
  趙直搖了搖頭:“小師弟隻是需要好好睡一覺,沒有什麽大礙。”

  王安措:“那本王便不自作多情了。”

  此時大戰落幕,顯然是王扶風慘敗,但趙南北這邊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如果不是王安措及時出麵,恐怕王扶風已經被趙南北弄成了一個廢人。

  不過趙南北還是很給這位在雪國有特殊待遇的皇親國戚麵子,既真的刀下留人了,也答應了王安措的邀請,去寧王府走一趟。

  不過“黃黨”的人和趙南北相繼告別後,便離開了。

  他們能幫趙南北在濁水做到如此,便夠了。

  至於接下來王安措要如何與趙南北過招,趙南北如何接招,便要看趙南北自己了。

  畢竟雖然大局上看上去是“黃黨”跟寧王分割濁水,但如果“黃黨”真的敢跟寧王魚死網破的話,最終結局不過也是寧王以慘重的代價吃掉“黃黨”,自此整個濁水盡歸寧王麾下。

  那名身著米黃色道袍的神秘道人將王扶風帶進了船艙內進行治療,趙南北則是和王安措並肩站在船頭,看著濁水兩岸的風景。

  朱雀、鍾魁、呂近舟、陳北樘則是站在二人身後。

  至於那些世家子,卻已經不知道躲到了哪裏,死了沒有。

  王安措也並不關心這些事情,那些事情王扶風傷好後自會處理。

  隻有笨書生宿文斌看著遠方甲板上觀潮的丫鬟朱雀怔怔出神,滿麵通紅,心跳加速,似乎從出生到現在從沒有見過如此美的人兒。

  一個時辰過後,戰船乘風破浪,終於來到了濁水主城碼頭。

  濁水主城一般人都習慣稱為濁水城,而春秋時的人則更喜歡稱之為寧城。

  可這寧城雖有寧字,在春秋時卻並不安寧。

  濁水位於雪國北部最難,過濁水而入南方。

  在春秋時候,雪國的版圖不大,甚至還未到濁水。

  那時候占據寧城和濁水是春秋時的吳國。

  當初的吳國占據濁水天險,與雪國一戰讓雪國吃盡了苦頭。

  甚至當時神劍無敵提出率領劍宗,需要

  一支軍隊輔佐,便可全力渡江圍攻寧城,卻也沒有軍隊敢站出來。

  最終隻有當時不惜命、帶著一批猶如亡命之徒似隻想著以生命換軍功,以軍功換富貴給家裏的士兵的趙武夫敢帶著人站出來。

  那時候的趙武夫還不是荒王,隻是一個小小的一萬七殺營統帥。

  然而即使是趙武夫的軍隊不怕死,又有神劍無敵率桃州劍宗相助,卻也沒能拿下固若金湯的寧城。

  當時寧城的主帥吳國第一名將淩見霄,卻是有著守城天下第一的稱號,而又占據了寧城這樣天下第一難攻的重城。

  幾乎當時大統皇帝都覺得進攻寧城奪下濁水無望,要改道而行。

  而趙武夫卻認為濁水寧城可攻,隻要將整個寧城、濁水圍起來,切斷其任何糧草支援、貨物支援、兵馬支援等等,使其成為一座真正的孤城,那麽寧城便會不攻自破。

  當時很多大臣持反對意見,那時候的春秋六國尚在,雪國如果在對吳的戰事上一拖再拖,及其耗損國力,到時候反而會讓其餘隔岸觀火的各國有機可乘。

  而隻有大統皇帝和神劍無敵明白了趙武夫話中的真理,讚成趙武夫對寧城圍而不攻的計策。

  濁水一帶因為地理氣候水質特殊,金屬、煤礦等物資都頗為豐富,唯獨糧產一向糟糕的一塌糊塗,終年都是靠從別的地方調運糧草到城中交換濁水豐富的鐵礦金石,才勉強得以讓濁水一帶的人民吃飽穿暖,不至於出現弄饑荒的出現百姓被餓死的情況。

  如今寧城被圍,吳國其它各地一時無法補給,如今已是要進入深冬時節,寧城內糧草必定不豐足,城中一旦出現糧庫空虛,又無外援的情況,必定軍心、民心渙散,不攻自破指日可待。

  戰事會拖,但卻不會拖上太久。

  至少在雪國能夠耗得起的範圍內。

  然而隻有大統皇帝和神劍無敵的支持,自然還我無法徹底決定這策略的。

  最終在大儒徐洛安的謀劃下,趙武夫拚掉了自己近乎一半兵馬,將寧城糧倉燒了個幹淨。

  這時候雪國上下皆覺得有機可乘,終於同意了趙武夫的策略,開始對

  寧城圍城。

  圍城持續了一個月,但在糧倉被燒的第五天,城中便已經出現了軍民皆無食可吃。

  到了第七日,軍人、百姓都不得不過上了吃樹皮、草根的日子。

  到了第十日,已經有饑民出現了生命危險。

  如此半月,甚至出現了父子相食、夫妻相殘慘絕人寰的現象。

  那時候的寧城,就像是一座人間地獄。

  寧城守將大將軍淩見霄不忍城中百姓受苦,最終於圍城二十日時,終於打開城門,迎戰雪國大軍。

  最終這位號稱守城天下第一的吳國名將,戰死在了雪國的鐵蹄和神劍無敵等劍修的飛劍之下。

  淩見霄死後屍首被掛在了寧城。

  而被神劍無敵和大統皇帝推舉為此次戰事指揮的趙翦趙武夫,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下達了白人屠最擅長的屠城令——城中除老弱婦孺外,男子高過車輪者,一律斬之。

  那一天,濁水寧城成了真正的人間煉獄。

  趙翦也背上了繼白人屠之後,一個“萬人屠”的罵名。

  事後憤怒無比的吳國濁水寧城人,認為是大將軍淩見霄一味的死守,才造成了寧城如此慘絕人寰的災難,若是早些投降,哪裏會使濁水寧城落得如此境地。

  濁水寧城父子相食、妻子相殘、人吃人的慘絕人寰之境遇和後來的屠城境遇,都歸咎於大將軍淩見霄身上。

  後來大將軍淩見霄懸掛於寧城之上的屍首,被憤怒無比的寧城人直接分食。

  再後來,濁水劃入雪國版圖,寧城也被雪國改名為濁水城。

  但每逢七月八當年的屠城之日,濁水上空便烏雲密布,隱約之間有萬鬼曆嘯,陰風大作。

  雪國人皆認為這是濁水城昔日死去的十萬冤魂在作祟,需要道教真人或者佛教佛陀以無上修為鎮壓。

  於是神劍無敵前往東華天下,請了一位來自道教聖地太玄宮的真人和一位來自佛教聖地小西天的真佛輪流坐鎮濁水城。

  鎮壓每年七月八的十萬冤魂。

  不過五年輪換之時,這位道教真人和那佛教真佛都會來一場鬥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