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子承傳道
作者:騎牛者      更新:2020-09-21 07:59      字數:4712
  子承被渡到儒塔,儒祖說道:“塔內為我的所有傳承,不僅僅是我本人的編纂,更多的是後人的補充,有些根本就不是我的意思,但是都歸入到我的名下g。馬半平說得對,與時俱進,任何學問學說都要不停地完善,但是,即便是完善曲解了總歸不好。後人講禮,讓人變得刻板,這就不好。後世人將儒學隻作為高堂治世之學,也是走了偏門,所以才會有那麽多趨炎附勢的讀書人。修齊治平,第一位是修身,但是,大部分讀書人讀書的目的不純,修個哪門子身?好像讀書不做官,不能躋身廟堂便是讀書無用,這種書不讀也罷!龍擇天讀書,學以致用,將學問用於融道,走的是實用的路子,讀書明智,讓天下也明智起來,讓人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這個世界需要每個人做什麽,治世是每個人的權利,而不僅僅是讀書人的權利。所以你看,當讀書成為讀書人的專門權利時,讀書人壟斷了話語權和思想,世上反而多了被愚昧被糊弄的人。龍擇天不同,把儒家道理最簡單化,每個人都聽得懂,所以,讀書的道理變成每個人約束自身的自覺行為,整個世道便變得好了起來。一些讀書人美其名曰要開智百姓,其實巴不得百姓什麽也不懂,任由他們解說儒家經典為己所用,還不是糊弄人的?這座儒塔有無數經典,各類學文浩若煙海,這顆星球上的人以進入塔內學習為榮,好在來到這裏學習的人果然是以修行自身為主,很少想要如世俗朝堂的想法,反而思想清澈澄明。你可以在這裏,將畢生所學傳道,讓這裏的人知道真正的儒家學問是什麽樣子!”

  子承問道:“我可以在這裏見到龍擇天嗎?”

  至聖先師道:“龍擇天不是死讀書的人,這座塔也不是他最終的天地,他的天地與道同在。他是學以致用的典範,過去在龍洲時就行萬裏路,以身傳道,潛移默化,以自身言行影響世界。到了這裏同樣如此,閑不住的人不會在一個地方死讀書,如今他在各大洲遊曆,這裏是中洲的中城,塔外邊是他的親人。你可以現在這裏傳道,然後走出塔外,學一學龍擇天,各地遊曆一番,傳播學問,增長自身的見識。”

  儒祖一招手,一位青衣小童來到跟前,說道:“這是書兒,書兒,這是我在龍洲奄城的後人,被我渡到這裏,暫且在這裏傳道,這些日子你幫幫他,畢竟進入塔內的學子都不是簡單人物,需要你給鎮鎮場子!”

  書兒點頭,道:“儒家之學可不是僅僅讀書,別說是六藝不是簡簡單單讀書一項,便是治世經緯一道何嚐不是融合大道之學?所以有些書呆子之所以煩人,恰恰是那些搖著羽扇胡沁章句,眼高手低的酸儒。這裏人不同,比如那個柳青華,教書育人以學典出發,套用實際,講透道理和不合規矩之處,又抨擊儒學的不和適宜,融道以寬,修正不合理,以實用匡正,使儒學不至於離實際太遠,變得可親,人人可以掌握,所以,學子們反而豁然開朗,知道儒學不是廟堂之學,而是真正的鄉民之學,非常受學子歡迎。所以,你在塔內傳道可要謙遜一些,莫要以為自己是聖人後裔,便可以獨家解說先祖學問,凡是不合心意的解說便叱為異端,那樣的話,縱使我有這個能力,也不好意思為你鎮場子。”

  書兒看了看塔內的新出現的洙泗館,笑道:“館內不僅有龍擇天的墨寶,更有不少雜書吧?那些把龍擇天罵的一無是處的雜書我倒是有興趣看看,想看看在那些書生眼裏,那位龍閣主如何的不堪!”

  儒祖笑道:“頑皮!那些書生用我的話罵我最鍾愛的學生,事情都是我惹出來的,本想一燒了之,但是,擇天卻與我心意溝通,讓我留下,說是不介意在護天星流傳開來。我是不同意的,畢竟都不是什麽好話,即使他不在意,我還是要麵子的。洙泗館暫時留在這裏,館內藏書巨豐,那些雜書暫時還是不要讓眾學子觀瞻,沒的壞了他們的道心。”

  儒祖化形而去,儒塔七層,留下了子承和書兒,二人進入洙泗館,書兒見洙泗館已經劃分四個區域,分別是儒祖親典、後世之學、龍洲雜學和龍閣主治世學說四個板塊。書兒直奔龍閣主治世學說,果然翻出上百本辱罵龍擇天的書生檄文和有心人編纂的龍閣主編年史,笑道:“好書,裝幀竟是如此精美,可見龍洲大陸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書兒專門看了那些雜書,邊看邊樂,不時擊節叫好:“好,寫得好,罵的痛快淋漓,龍擇天可不就是好色鬼?”。再看其他書,又笑,道:“有才,每個人可不都繼承了儒祖的衣缽,這引經據典極為合理,將龍擇天的假道學揭發的一絲不剩!”。再看,卻又罵了起來:“我啥時候成了他麽的他的私生子?還有慧兒靈兒!”。“獨孤無雙是被龍擇天強占?反過來說才接近事實!”。“跟老婆睡覺說的話怎麽會一字不差的讓別人知道,瞧瞧,一手抓著這個那啥,一手抓著那個那啥,這動作都描述出來了,你他媽的當時在床邊看著那?”。“這些書生果然該死,焚書坑儒,都該坑死!”

  子承歎氣道:“所以,儒祖極為失望,對那座天下的書生失望,自己打碎了所有留在龍洲大陸上的金身,算是與那些狗屁儒生做個切割,從此那些書生再也沒臉借用儒祖的名義招搖撞騙,他們已經臭大街,百姓們因為此事將他們釘在恥辱柱上。龍洲大陸的儒生想翻身,沒有百年都不可能!”

  書兒又拿了一本龍閣主編年史,厚厚的一摞書,書兒一目十行通覽一遍,歎氣道:“對靈兒和慧兒的記載比我多了一千字!”

  子承道:“畢竟儒塔出現的晚一些,但是你看,最最重要的節點,你可是一次沒有落下,而且角色極重,連大青牛地夔猿坤和石叮當都有所不如,這本擇天閣官方編纂的編年史,倒是很客觀,沒有忘了你們!”

  書兒孩子氣的一笑,道:“這本書可以作為入塔學子的必讀之物!”

  果然,陸陸續續分批進入第七層的學子們對有關龍閣主的史書極為感興趣,那本龍閣主編年史更是被有心人謄抄,拿到外界,刊印出版,登時從中城開始擴散,極為迅速的傳遍中洲,繼而傳遍護天星!

  子承傳道,果然規規矩矩,但是所傳之道均已龍閣主實際為契合,所謂如何學以致用,如何格物致知,如何修身齊家,如何治國平天下,無不以龍閣主的史實為案例,聽得眾學子如癡如醉,那個神秘出現在儒塔的異星讀書人,變成了學子們追捧的對象,就是另外那些學院的學子,也爭先恐後的來到儒塔,聽那個自稱子承的人講道說法!

  洙泗館內,龍閣主的墨寶和龍閣主的聖學成了學子們如饑似渴的對象,如果說以前對那個神秘的龍閣主印象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先知,那麽現在的印象是原來龍閣主也是個讀書人,隻是書讀得好,竟然憑一己之力,也不對,聯合了那麽多力量,在那顆星球上做了那麽多驚天動地的大事,縱使聖人也沒有在人間幹過那麽大的事情。所以學子們從對先知的神秘莫測到現在的可親可敬可愛,龍閣主成了血肉豐滿的人,這讓他們充滿了力量,誰說我們就不可以?

  子承傳道,名聲鵲起,從塔內傳到塔外,花不謝知道有了這麽一號人,而且從龍洲帶來了無數儒學經典及傳記雜書,便來到塔內拜見子承,二人彼此熟悉,又是老鄉,當然迅速火熱。花不謝提議,將洙泗館所有藏書重新刻印一邊在護天星轉播,畢竟,龍洲是儒祖故裏,乃是聖學正統,聖學在護天星傳播,也是光大儒學,是讀書人的分內之事。

  子承卻有些害怕,擔心儒家聖學若是不在正統教路上傳播會被曲解,再發生龍洲大陸上那些儒生們的悲劇。說道:“儒塔本就藏書浩若煙海,不差洙泗館這點東西,我並非小氣,但是,這些畢竟是我個人藏書,更多的是家學,若要用於傳道,我想親自走遍天下,口傳親授,確保大道之學不走樣,還請院長理解!”

  花不謝雖然不知道子承有何顧慮,但是,人家說得對,這些事私人藏書,沒道理硬逼著人家拿出來分享,何況確實有些人曲解誤讀聖學經典,甚至是故意的,造成了龍洲大陸酸儒腐儒眾多,為害不淺,若是子承願意天下傳道,以至聖先師親傳之人的名義傳道,天下正統,易服人心。說道:“先生天下傳道,我極為讚同,但是洙泗館和管內藏書如此巨量,先生帶不走,又如何傳道?”

  書兒道:“這有何難?”,書兒拿出一本書,一張一合,洙泗館被收入書內的芥子空間,對子承說道:“天地融和,微如芥子,此書乃是儒祖煉化,雖不如道祖乾坤圖浩瀚如環宇,但是,一城之地足可容納,子承隻需攜帶這一本書,便如攜書萬卷,行萬裏路不過等閑爾!”

  在儒塔停留數月,子承出塔,拜見了書院眾大儒,又見了龍擇天的親人,獨孤無雙等人對來自老家的子承自然十分熱情,一係列招待之後,獨孤無雙讓天鵬護送老人至中洲九曲城,找初一等人,此後便跟隨獨孤秀金玉天武德康衛無影及龍小雙等一眾學生遊學天下,也當做了卻子承老人傳道的心願。

  天鵬扶搖展翅,帶著子承來到九曲城,初一等人當然熱情迎接,這個來自老家的醇儒是師尊道學上的知己,當然另眼高看。就在九曲城擇天閣總部大院,子承傳道一個月,學子們趨之若鶩,仿佛開了另一道天窗,學業騰飛,再加上子承學究天人,龍閣主珠玉其中,振聾發聵,龍洲儒學和龍擇天的大名開始傳播與中洲之南,令人敬仰!

  獨孤秀也像是學生一樣,每場不落,那本龍閣主編年史被他翻閱無數遍,不禁感歎:臭名遠播不也是出名?

  其實,龍閣主編年史幾乎自西征北伐開始便與獨孤秀息息相關,實事求是的講,獨孤秀的形象相當正麵,與舊朝決裂,西征北伐消滅諸侯,再到抗擊武瀛,到後來的朝野之爭,獨孤秀冒著千夫所指清繳家族門派為龍閣主清除障礙,史書所寫無不令人震撼。雖然決口禹河,致使洪災泛濫兩岸遭殃死人無數被人唾罵,但是瑕不掩瑜,客觀上確實為拖住武瀛軍南下的腳步,為南方布防贏得了一定的時間。史書所寫,沒有刻意隱瞞,也沒有歌功頌德,平鋪直敘,讓人客觀了解曆史。

  武德康也並非十惡不赦之人,史書所寫也沒有將這個最大的敵人描述成為惡魔妖孽,特別是龍武之戰後期,武德康以常人難以企及的遠見卓識修複兩國關係,並成為龍閣主知己朋友,合作抗擊玉秀,打通龍洲新國東部海防線路,徹底將玉秀國勢力趕出東海之外,其功不但在於武瀛,龍洲新國也要記上一筆。所以,武德康看著這個編年史同樣欣慰,龍洲新國的人還是比較講良心的。

  實事求是說,金玉天是個悲劇人物,除了獨孤無雙一事為尊者諱,沒有一絲筆墨,金玉天從登基到推翻太後再到後來龍洲新國建立,這個皇帝在位幾十年實在沒有像樣的功績可以記載,若說是有,無非四君子新政維新一事,而且還慘敗了。但是,字裏行間體現出,金玉天這個皇帝是個好皇帝,雖然比較窩囊,但是一心為民,情懷高尚,是個值得龍洲人記住的人物。洋洋灑灑數百萬的史書,寫盡了各路風雲人物,讀之令人興歎!

  天鵬返回中城,子承便與獨孤秀等人一起,離開了初一的九曲城,向八海出發,一路並沒有飛行,而是一路講學傳道,傳播正宗的儒家道學,傳播龍閣主的聖人治世之學,當然無論何處,最受歡迎的還是那本龍閣主編年史,一路講學,一路傳道,龍閣主的名字深入人心,令無數人向往,那個在異大陸風起雲湧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所謂的聖人不就是這樣的人?

  八海之地,並非八海,乃是八座大湖分布在叫做八海這個地方,其中的八海城乃是八海之核心,位於眾湖圍攏的廣大平原,乃是魚米之地,豐饒無比,自古便有八海豐天下足的美譽,便是說隻要八海的稻米豐收,整個中洲之地便可足以豐衣足食。不像九曲之地山水環繞,八海之地大部分是平原,除了八座大湖,境內很少見山,水網密布,水路發達。八海之地原本有國八海國,但是,初十一三十三等人來到後,八海皇朝自動解散,其勢力自動歸入擇天閣門下,所以,與別處不同,八海之地的擇天閣就是入俗治世,十一三十三幾乎照搬了龍洲擇天閣,其各部衙門也都一模一樣,而且吸納當地人進入擇天閣,實行民治和自我管理,成效斐然。

  與初一的冷麵和粗線條不同,初十一和三十三則是極為精細之人,再加上不可多得的李出塵協助,八海之地竟然學辦起了無數所書院,而眾人的到來恰好有了用武之地。以子承為首的眾人講學,像是磁石,牢牢地將八海的人吸引到書院,傳道的效果更為顯著。

  子承傳道,龍擇天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