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年後
作者:瘋狂的K      更新:2020-04-04 09:29      字數:2448
  古代為什麽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那是因為古代的生產力不足,運輸能力不足,地域性太強,還有就是政權的原因。

  一年時間,並州在王漢開著掛的支持下,改革的效果初步顯現了出來,除了教育上進行改革,王漢還對養殖,種植做出了改革,提高生產力,剩下的也由王漢悄悄開掛倍增出來滿足,可謂是真正的做到了讓百姓吃飽穿暖。雖然發展的開端有些扭曲,比如土豆成為了百姓的主食之一,不過結果還是好的。另外王漢還辦了各種養殖場,大型果園。不僅自己辦,還鼓勵百姓養殖種植,官府還低利息貸款給有能力的人,即使養殖過剩也依然鼓勵,賣不掉或者養殖不下去就官府回收,一部分官府免費供應軍隊,學生和為官府修路修學校等工程的百姓,一部分則是拉進了王漢的養殖場裏,繼續養著,擴大養殖範圍。

  雖然很多人疑惑,王漢這樣做不是虧本了嗎(其實他們不知道,王漢的養殖場有王漢用倍增掛,除了耗費人力,根本不存在虧本的問題。),但是也有聰明人知道,王漢是把過剩的物資囤積起來,為今後做準備。

  曹操也知道王漢在為以後做準備,王漢做出什麽改革或是動作,他總是第一個跟著的,隻是剛剛開始改革一年,還要和王漢借了不少。過剩的一些物資不是給王漢還債就是換取其他的物資。

  曹操現在看著欠王漢的各種欠條也是頭疼不已,王漢的改革太快,他的經濟基礎也跟不上,不僅欠錢,還欠了各種物資,不過好在改革的效果是不錯的,民心所向,他也狠狠的賺了一把民心和聲望,軍心也齊,在各路諸侯中,除了王漢的並州,他算是兵馬最強,百姓最富足的了,不過自己卻欠了一屁股的債。

  曹操現在也已經看開了,天下共主的位置與他無緣,就算他今後得了天下,自己也要聽王漢的,誰讓王漢現在在百姓和士兵心中已經快要如同神一般了,哪怕自己是皇帝,不聽話百姓也能給他反了,士兵也會嘩變,怕是皇帝也坐不穩幾天,王漢一係列的動作改革說明自己也不會是王漢的對手,如果和王漢對比,自己根本就不是成為帝王的料。

  王漢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就能得到天下,自己和其他諸侯打生打死的也沒有王漢一個改革的效果好,他們打生打死的簡直就像是個笑話一樣。

  ————————————————

  從草原民族得來的牛羊馬,牛全部被免費租給了百姓,在土地問題上,王漢雖然沒有征收氏族豪強的土地,卻讓百姓自己在合適的地方開墾了大量的土地用來種植各種作物,然後從附近引水過來。

  馬匹則是用來運輸各種物資和做軍馬。

  羊則是大量養殖剪毛和做為肉食來買賣。

  道路的修建擴寬也方便了商品的貿易和物資的輸送。雖然改革還沒有完全結束,但一年已經有顯著提高,很多人都已經期待起各種改革完成的時候了。

  值得一說的是黃月英和黃承彥一起發明了木牛流馬,著實在運輸上幫了大忙。

  王漢為之大喜,不僅大量生產,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發明部門,讓他們發明有用的東西,還把蒸汽機動原理和火藥的製造方法告訴給了他們,對此,他們也模仿步槍子彈的原理,在王漢提出建議後,以現有的技術研究製造出了火銃,不過因為已經有步槍的原因,加上被王漢有意壓了下去,並沒有引起什麽波瀾,隻有王漢等少數人知道。並且對於民間的發明,隻要能夠有用,不重複,也會給予豐富的獎勵。

  另外,如今的時代還比較純樸,百姓現在能夠吃飽穿暖,被生活所迫而鋌而走險犯罪的人也少了,剩下的那些敢於犯罪者,王漢也是毫不手軟。

  ………………………………………………

  並州一年時間的變化讓諸侯們震驚不已,隨後便是懼怕,鼎山候簡直就是曠世奇才,各種改革下,如今的並州不僅兵強馬壯,百姓也是吃飽穿暖,安居樂業,還人人讀書識字,民眾也是上下一心,簡直就是國強民富的盛世,比之漢朝最鼎盛的時候最繁華的長安都要好,而這不是一個城市,而是整個並州都是如此,甚至有人分析說現在的並州能夠抗衡漢朝最鼎盛的時候,等到今後所謂的學校培養出大量人才後,情況隻會更好,更繁華,更強大。而他們的地盤內百姓不餓死也還是沾了鼎山候當初分糧種的光。

  如今並州的情況和自己地盤內的情況兩相一對比,傻子都知道到底是那邊好了,當初他們的抹黑反對指責鼎山候改革,如今簡直就是打臉,而且是兩邊一起打。現在不僅是他們的地盤內不少百姓悄悄去了並州,士兵也有不少當了逃兵去了並州,沒有幾個人不想一起過好日子的,即使他們想盡了辦法也沒能阻止人口和兵員不斷流失進並州。

  如今他們已經後悔了,就連氏族豪強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也想學著改革。不少地方的百姓甚至自己學著改革,可惜他們都沒這實力,也沒有王漢開掛給他們做後援,缺乏基礎和後盾的他們雖然改革提高了部分生產力,卻遠遠達不到並州那樣繁華強盛。

  諸侯們隻能看著鼎山候不斷改革並州,並州越來越強大繁華,後悔沒有像曹操那樣跟著,相互征伐都沒有勁了,不僅士兵沒勁,就連他們也沒勁,如今他們也知道,現在不僅並州鼎山候說了算,就是他們的地盤,鼎山候說話都比他們管用,恐怕不久的將來整個天下都是鼎山候說了算了,因為鼎山候不僅實力強大,而且已經得了全天下的民心。

  (王漢清楚世界發展的曆史,知道該如何發展,又有外掛支撐,他們怎麽可能是對手。)

  百姓們則是眼巴巴的期待著鼎山候能夠得天下,然後給他們也改革,甚至接連有百姓跑去並州請願讓王漢統一天下了,一些曾經反對改革的氏族豪強也有人來請願,還願意幫忙坑其他諸侯做投名狀,這也是天下大勢所驅,他們阻止不了就隻能順應潮流,這也是人性和利益。

  對此,王漢倒是不急,或者說急不來,畢竟現在並州的情況自己清楚,繁華的一半是靠自己開掛支撐的,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或者說並州還不具備支持全天下一起改革的條件。畢竟王漢也不能一直開掛來支撐。

  隻是令王漢奇怪的是,雖然自己沒有用外掛武力鬧出大動靜,但是並州這樣改革,世界意誌或者說是星球意誌居然沒有出現,相反,還風調雨順的,不僅無災無難,今年還大豐收了,最神奇的是百姓開荒,河流居然自然改道到了附近。

  王漢不知道,星球意誌也是希望自己的星球向強盛的方向發展的,隻是星球意誌不會像他一樣去區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