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找準市場定位很重要
作者:霞飛紅綃      更新:2020-04-04 05:38      字數:2256
  林鵬感歎道:“吳院長,有很多專家都認為,尾吊式發動機注定會成為過去式,您怎麽看呢?”

  吳院長點頭道:“的確,尾吊式發動機有它的缺點,現在除了支線客機和小型公務機,由於機翼下麵吊掛發動機位置不夠的原因,隻能將發動機放到尾部外,幹線客機,確實已經不再有這種設計。不過尾吊發動機的幹線客機,也是出了不少的名機啊!比如說我們國家曾經在中海組裝過的麥道90,就是一款很不錯的尾吊發動機幹線客機。可是麥道成也尾吊,敗也尾吊,正因為一直堅持尾吊發動機不適應市場,而被波音公司吞並了。”

  頓了頓,吳院長又道:“我們的支線客機ARJ21采用了尾吊式設計,這與目前國際上的幾款大型化的支線客機有明顯的不同,它們都是采用了翼吊式發動機的設計。當然一方麵的原因,是我們有麥道客機的一些技術,對這種尾吊發動機布局有相當的技術儲備,再一個原因是尾吊發動機,對支線客機來說,好處確實比較大,一旦采用翼吊發動機,如果設計成上單翼則是不可以接受的,噪音太大,如果設計成下單翼,要麽發動機直徑做得很小,要麽起落架要設計得很長,這樣看來都不是最佳的方案,所以我們最終采用了尾吊式發動機設計,現在看來這個設計並沒有什麽問題!”

  的確,對於大客機來說,發動機吊在翼下,應該是最好的方案,一是方便維護保養,當然也會帶來發動機離地高度不夠的問題,所以在波音737客機上就可以看到,為了抬高發動機離地高度波音公司設計師,就極端的采用了壓扁航空發動機短艙進氣口的方式。

  因此像波音737這種級別的短程幹線客機,如果說采用尾吊式發動機,也並非就一定是不如翼吊的。也就是說,將來ARJ21噴氣支線客機,發展出一百五十座的加長型,采用尾吊發動機也是可以的,如果換到翼下,勢必要采用小直徑的發動機,這樣的話由於涵道比小,經濟性就不怎麽樣了。

  而尾吊式發動機布局,發動機可以安裝大直徑的,把發動機涵道比做得更大,會更加的省油。

  尾吊式發動機布局,最早是法國人采用的,在快帆噴氣式客機上使用。這種布局在當時是很有優勢的,因為它可以保持機翼外形的幹淨,流過機翼的氣流不會受到幹擾。

  當然在當時,由於技術不夠先進的原因,在重心配置時比較困難,因為飛機空載和滿載時,重心移動距離過大,翼吊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說毛子的伊爾六二噴氣客機,采用了尾吊布局,為解決配重問題,就在機頭安裝了能夠裝下幾噸水的配重大水箱,這樣增加了很多死重,經濟性自然受到影響。

  後來尾吊式布局,被麥道公司發揚光大,麥道客機大部分都采用了尾吊式布局,甚至大型幹線客機也是如此。

  翼吊發動機布局,最早不是應用在客機上,而是應用在轟炸機上取得成功,才移植到客機上麵。M國戰略轟炸機B52就是典型的翼吊布局,在這個基礎上,波音公司就將這種布局用到了M國第一代噴氣式客機波音707上,後來這種布局就成為了大部分噴氣式客機采用的布局形式。

  翼吊式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機翼下氣流的幹擾,早期的時候采用的辦法是盡可以的吊得更低,遠離機翼下表麵。這在上單翼的飛機上沒問題,可是下單翼的客機就不太好設計了。

  後來設計師們終於研製出良好的翼吊發動機設計方案,可以使機翼與短艙間形成有利幹擾,反而還會使阻力降低。

  而尾吊發動機布局,在ARJ21噴氣支線客機上,通過一係列的手段優化設計,實現了最佳的氣動耦合,對升阻特性還有較大的貢獻,同時發動機的噪音對客艙的幹擾也做得比翼吊更小了。

  因此在這個基礎上,加長後做成一百五十座級的大支線客機,完全是不存在技術方麵的問題。

  所以聽了吳院長的話後,林鵬也感慨道:“是啊,我覺得翼吊和尾吊,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還要看我們設計團隊,如何把它們設計到最優化。這一次上級采納了我的建議,把咱們的大客機定位於三百座級的雙發寬體客機,我也不確定未來它是不是一定會成功,但是從空客公司以A300寬體客機發家的曆史來看,就是靠著市場定位的準確,同時還有技術上要先進,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成功的要素!”

  確實那時候空客推出A300寬體客機,就是瞄準了市場空白,跟先行者波音公司打了一個時間差。因為A300客機不但是雙發寬體客機,而且在航程定位上是六千到九千公裏,這是波音公司沒有的。

  林鵬作為一個重生者,還很清楚在中國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就是靠著SUV發展起來的。因為當時合資SUV不但款型少,而且價格都是非常昂貴的,普通家庭根本買不起。

  所以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廠商,正是瞄準了中低端,特別是低端SUV汽車市場這個空白,一舉就占領了這個市場,從而很多自主品牌汽車廠商都靠著中低端SUV車型生存下來,並且發展得越來越好,開始上攻合資SUV了。

  這就有點兒當年,農村包圍城市的感覺,迅速找準市場,然後快速發力,等到競爭對手反應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候哪怕是合資SUV開始大幅度降價,也競爭不過自主品牌SUV了。因為自主品牌SUV已經占領了大半江山,並且在設計和質量方麵都越做越好,合資SUV除了在三大件上技術要先進一些外,在其他方麵根本沒辦法與自主品牌SUV相比,特別是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上,中國自主品牌SUV把很多合資SUV遠遠甩在後麵了。

  因此在每個月的SUV銷量榜單上,排在前十位,前二十位的,就是自主品牌居多,占據了大半江山。特別是一代神車哈弗H6更是牢牢的占據著第一名的位置,無人可以撼動。

  汽車行業是這樣,那麽在商用飛機這個市場上,同樣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