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置辦學堂的計劃
作者:華光映雪      更新:2020-04-02 21:37      字數:2189
  第二天的時候,永平坊周圍開始起了流言,說是杜少清蒙騙老百姓,長樂之家裏麵建學堂的消息是假的,根本不可能建起來,那隻是吸引人來買房子的噱頭。

  售房夥計發現之後趕忙上報給了武照,小姑娘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明顯幹練了很多,淡定的笑道:“不用理會他們,如果這些百姓都是衝學堂來的,那等到我們真正開起了學堂,不愁房子賣不出去。”

  “東家,如果那些人要求退款退房怎麽辦?咱們錢都收了呀。”黃牛著急道。

  武照眉毛一動,聲音微冷道:“退!誰要退錢就給退,一個不要姑息。

  但是,退錢也有退錢的說法,今日退房不買的,我們全都登記在冊,是他們信不過咱們杜家建築隊,他日我們學堂開起來,沒房子賣他們也別來找我們。

  這些全都張榜告訴清楚,我倒要看看,有多少沒眼界的糊塗蟲。”

  黃牛重重點頭應諾,心說東家真霸氣,就該這麽回複他們,好好的房子便宜到家了,你們還舍不得掏錢,以後流落街頭也別來找我們了。

  “那散播流言的人呢?抓不抓?”黃牛提醒道。

  思忖了一下,武照搖頭道:“不要打草驚蛇,你派人盯住跟上,看看幕後之人是誰,但是不要管他們散播流言,這樣的消息就算沒人散播,也會成為百姓心頭的隱憂,現在也好,擺在明麵上,不算咱們杜家騙人。”

  最後真正來退房的,隻有三分之一的百姓,這些人的理由其說不一,有些是因為沒學堂的失望,有些是害怕自己的錢財被騙,總之出於謹慎就把錢撤了回來。

  剩餘沒撤回來的人,應該都是缺房子的剛需用戶了。

  幕後的漢王李元昌得意的在家狂笑不止,“三分之一的人撤出,這得多少錢呢?杜家的施工隊因為缺錢而停工,不知道現在一下讓他們吐出這麽多,還能建起來嗎?

  對了,家具的事情辦妥了嗎?弄了幾套?”

  管家恭敬道:“辦妥了,整整五套,沒花多少錢,一套兩貫,都是些沒見過什麽世麵的乞丐,稍微給點小利就動搖了,看來他們對杜家也沒什麽忠心。”

  “那是,杜少清自以為是皇帝的女婿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長樂之家好大名頭,那幫人用金錢可以驅使,但能買到他們的忠心嗎?笑話。”李元昌不屑的在家評說著杜少清。

  另一邊黃牛的小弟也已經盯梢查到了來自漢王府,就是當初假意買房子的王府管家在使壞,武照心中微微錯愕,想錯了?不是那隻老狐狸?漢王是誰?好像跟杜家沒什麽恩怨吧。

  夥計黃牛在旁邊擔憂道:“東家,屬下覺得他們說的似乎有幾分道理,咱們真的能將學堂建立起來?先不說學生們的書冊無處購買,單單是教書先生,去哪裏請來三十多個教書先生呢?”

  武照鎮定笑道:“書冊的事情大東家正在準備,現在還在保命階段。

  至於教書先生?長安城裏多少滯留不歸家的文人學子?這裏麵基本上可都是飯都吃不上的寒酸百姓,我們這裏五百戶一間學堂,到時候每戶每月給學堂出兩文錢,那這位先生就有一貫錢一個月的薪俸,你說會沒人來?”

  黃牛眼前一亮,暗道高明,沒想到東家早就算好了的。

  其實不僅如此,杜少清為了籠絡住這幫在長安漂泊的酸書生,在賣房子的時候可是下過力氣的。

  因為按照規定說,長安周邊範圍內的百姓可以購買房屋搬進永平坊居住,其餘戶籍的百姓不可,想買房,先自己去遷戶口,那也得官府給通過才行。

  但杜少清設立了一個席位,專門請人考察買房客的學識,如果是外地來長安謀生的學子,學識不錯的,可以幫忙辦理戶籍遷移,甚至私下裏有意向做教書先生的,購買房屋優惠更多,這一舉措還真的讓百十名識字的讀書人留了下來。

  外人並不知道,這些人,就是杜少清專門為永平坊截留的未來教書先生。

  幾天之後,長安城裏東市繁華地段,開起了一間上等商鋪,門外擺著幾套桌椅,很是吸引人的眼球。

  別人一問,竟然是最近火爆長安的家具,還是全套的,坐上感覺真的舒適,所以一時間購買的人還真不少。

  因為東市出入的多是有錢人,所以這裏的家具售價也不菲,雖然比不上杜少清精心加工的上等貨色,但也讓漢王李元昌大大賺了一筆,可是他的家具第二天就斷貨了,沒辦法,貨源跟不上,工匠做不出來呀。

  李元昌納悶了,為了這個,自己招募甚至購買了一百多名工匠,可是一天的生產速度,才十幾套,這東西效率這麽慢,杜家怎麽賣的?不行,還要繼續招人。

  管家在一旁建議道:“王爺,咱們每天這個速度,就算訂單排到三個月後,也跟杜家的家具廠差了老遠,奴才建議,不如依樣畫葫蘆,還在永平坊收購家具吧,即便是咱們不加工,就這麽倒一手也有一倍的利潤呢。”

  李元昌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這樣一來倒是省事了,於是從善如流就聽了管家的,還去找永平坊的住戶,不過這一次就沒這麽順利了。

  話說自從永平坊建好了一半的別墅,杜少清大手一揮先讓我們的工人全都搬進新家,吃顆定心丸再說,這些工人搖身一變從大唐的流浪人,變成了普通百姓,開始了居家過日子的生活,每一百戶設置一個老裏正管理村民。

  這天坊間傳出說有幾家合夥把家裏的家具高價賣了出去,別人見了有眼紅的,心說自己不拖家不帶口的,孤身一人也不挑環境,住習慣了討飯的苦日子,要這些家具似乎也的確無用,是不是也可以換成錢?一套兩貫呢。

  可是這件事還沒鬧起來,就被這裏的老裏正發現了,老人家過了一輩子苦日子,老成持重什麽沒見過?覺得這幫人貪小便宜不對,而且家具是公家給配備的,私自販賣不合規矩,萬一上麵發現,是不是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