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議政殿的反擊(二合一)
作者:華光映雪      更新:2020-05-09 19:19      字數:4341
  議政殿裏吵成了一團,皇帝李二悠哉悠哉的翻看著奏折,眾人請奏嚴辦考生狄迪,不置可否,隻說會有人過來給個答案的,等這就是,其實已經派人去請杜少清了。

  杜少清順路帶上了狄仁傑,跟李承乾一起走進了議政殿。

  不少人先是一怔,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位杜駙馬舌辯之名,不好對付。

  但是看到跟著那個小孩子,一個個又改為怒目而視,以為這就是那個睡覺的孩子呢。

  “好哇,想必這就是那個考場睡覺蔑視儒學的狂生了吧,真是好膽,竟敢來皇宮大殿?……”許多人吵吵嚷嚷。

  杜少清將狄仁傑拉到身後,挺身而出眼神狠狠的朝眾人瞪了過去,一瞬間全場鴉雀無聲,好像不大明白這位駙馬爺是什麽意思。

  李二沒有抬頭,微不可查的彎了下嘴角,眼神卻帶有少許複雜之色。

  “各位都是有身份之人,大殿上麵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不顧身份指責一個孩童?是名士所為嗎?

  這是我親傳弟子狄仁傑,不是事主狄迪,那是劣徒的親弟弟,今日沒來。”杜少清質問眾人。

  隨後拉著狄仁傑上前給皇帝行禮。

  狄仁傑恭敬的說道:“舍弟科考太過勞心本就在師公家休養,後來卻聽到滿城都是對他的風言風語,小孩子不堪打擊,被嚇到了,所以無法上殿解釋,學生身為長兄,願意代替舍弟接下一切非議。”

  好,這孩子說話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很好,李二十分欣賞。

  可來鬧事的眾人不認,沒有理會這個娃娃,反而質問杜少清道:“駙馬爺,那考生狄迪也是你的學生吧?鬧出這等醜事,你作何解釋?”

  杜少清嘲諷似的看向眾人,淡然說道:“狄迪不是我學生,是劣徒的弟弟罷了。

  當然,雖然其人跟我無關,但這件事我是有看法的,先不說他考場睡覺有沒有其他原由,就說事後朝野上下的態度,諸位難道不知,他不過區區九歲稚子嗎?

  跟一個九歲孩子處處為難,說的冠冕堂皇些,你們是在維護儒家文道尊嚴,可捫心自問,你們真的那麽幹淨?不是借題發揮趁機鬧事?”

  一群人被杜少清質問的說不出話來,是非黑白不是沒人明白,其實大家都一清二楚,但目的不同自然勢在必行。

  於是有人義正辭嚴的站出來反駁道:“駙馬爺為何無端妄斷我等,有道是論事不論心,我等也是因為長安城民憤四起,不得已才站出來伸張正義,維護聖賢的臉麵是你我讀書人的職責所在。

  若是這等時候不出頭,天下人如何看我等讀書人?”

  “是啊,讓人家知道,我們讀書的學子自己都看不上學問,還想讓別人高看一眼?”有人附和道。

  杜少清朝著皇帝問道:“陛下,您如何處置此事?”

  李二推脫道:“你是科考出題人,這邊還跟那狄迪攀點關係,怎麽處置不難,隻要你們雙方都能接受就行了,所以你們可以商量個方案。”

  反對一方立馬說道:“陛下,這樣的禍害必須嚴懲,但念在他隻有九歲的份上,也不欺負他,隻要取消他日後科考的名分即可。

  以此也好警告後來者,繼了前人傳承,就要有敬畏之心,豈敢放肆!”

  “什麽?如此一來,豈不是斷送了這孩子日後的前程?”李承乾驚呼道。

  那人正色道:“如此不修道德的頑童,還有個什麽前程?庸碌一生不為禍就是幸事了。”

  狄仁傑看著這幫人的嘴臉,心中不禁惱怒至極,小拳頭攥的吱吱響。

  杜少清伸手按住徒弟的肩膀,走上來一步笑著說道:“不知爾等見過那孩子沒有,怎麽就斷定他不修道德?僅僅憑著道聽途說嗎?”

  “民怨四起,豈會是空穴來風?”

  擺了擺手杜少清說道:“還是有些牽強附會,陛下,小狄迪受了驚嚇來不了,可當時是考場上,還有他人在場,親眼所見者不少,何不請當時的監考官來講述一下實情?”

  “哦?小狄迪受了驚嚇?嚴不嚴重?”李二竟然先關心的是這個,這讓所有人都感覺詫異,聽這口氣,好像陛下格外關心這個鬧事的學子呀?不會有什麽私情吧?

  杜少清微微一笑表示無事,岔開話題,執意請監考官上殿。

  李二派人去傳,不多時兩人奉命前來,並且其中一人手捧一個長方形錦盒,上麵還貼著封條。

  其中一人就是小萱萱的實際監考官,而另一個就是主監考,也就是當時認的師伯了,此人姓王,現任從四品下國子司業。

  先是那監考官詳述了一遍當時情形,沒有半分添油加醋,但睡覺是事實,所以反對者肯定是要借題發揮的。

  接著主監考站出來解釋道:“陛下,諸位同僚,當時我考場上見過那孩子,年僅九歲,看其情形的確是無心之失,畢竟小孩子體力跟精力都不如成年人,可以理解。

  所以就判他一個提前交卷,請離了考場,想必已經對這孩子起到了警示作用。”

  一個麵色陰鷙的中年人站出來反駁說:“不對吧,王司業,聽說你好像跟那孩子有舊,還是你親自帶那孩子入場,並且談笑晏晏很是親切,這些你怎麽不說?

  另外你說起到了警示作用,不見得,不少百姓在考場門口親眼所見,那孩子囂張跋扈的喊著,下次考試還睡覺,這又作何解釋?”

  這、這……

  “不會吧,應該是百姓以訛傳訛,那孩子挺好一個娃娃,怎麽會這樣?我是不信的。”王司業堅持道,嘴上強硬,但心裏卻在叫苦,心說小公主怎麽不知收斂呢?這不是平添禍端嗎?

  他哪裏知道,當時在考場門口,小萱萱也是被人逼得發怒了,氣急之下的無心之言。

  “你若不信,可以叫來當時的目擊證人出來問問就是,陛下……”

  正當那人站出來要借題發揮擴大戰果的時候,杜少清攔住打斷了他。

  “小孩子精力不濟你們也不認可?”

  那人不屑道:“精力不濟?誰知道是不是托辭?

  如果精力不濟,那就別參加科考,九歲就報名純粹是攪鬧添亂,為何不等長大了再參加?”

  杜少清拍了拍徒弟狄仁傑,後者會意站出來朗聲道:“各位長輩,學生狄仁傑,當日我也參加了科考,考試期間也覺得精力不濟,於是做完了試卷就提前交卷回去了,回到家中就蒙頭大睡,我可以證實舍弟的確是真的精力不濟。”

  你?嗬嗬……

  那人給了這麽一個態度,很明顯不屑於理會狄仁傑,但介於他是杜少清親傳弟子,那人也不敢多麽得罪杜少清。

  杜少清悠悠說道:“既然各位不認可這個說法,那我也不喜多解釋。

  咱們來說一說追責,你們說狄迪這孩子不敬先賢,這話緣何而起?在各位眼中,什麽是敬畏先賢?”

  “當然是……

  嗯,駙馬爺學識淵博,您的高見是什麽?”那人剛想回答,又怕中了圈套,於是反問杜少清。

  狄仁傑見此情況忍不住暗笑,一群烏合之眾,一個問題都嚇得隻顧防備,還興師問罪些什麽?

  杜少清伸出了兩根手指,“我這裏有兩種方式,其中一種呢,就是日日禱告祭拜文道諸聖,祈求他們保佑文道昌盛,不知這樣算是不算?”

  “當然,誠心祈禱祭拜先賢,正體現後輩敬畏之心。”不少人附和答道。

  狄仁傑搶著說道:“我每年都帶弟弟一起誠心給孔聖他老人家磕頭焚香,我們都很敬佩他老人家的,所以你們誤會了。”

  杜少清伸手拉回來徒弟,示意他別多話。

  李二等人有些沒看懂,杜少清扯這些做什麽?不會是在挖坑吧?看對麵這幫人的情形,說不定一隻腳已經在坑裏了。

  杜少清接著說道:“很好,那麽第二種方式,就是後輩傳人一心一意學好前輩學問,並且將之發揚光大,以此告慰先賢,不知道這種方式算不算?”

  這個……

  聽到這種方式,很多人沉吟了起來,用理性的角度判斷,當然算了,把學術發揚光大還不算,那什麽算?

  但有人出於謹慎答道:“傳承學術當然算是告慰先賢,但前提是不能對先賢大不敬,如果心裏沒有聖賢,卻用著聖賢的學問,這屬於盜竊,這種人可惡可恥!”

  哦……

  杜少清拉了一個長音,心說這老小子倒是不糊塗。

  “聖賢的傳承難道隻是運用文字的術法?而非其思想的內涵?

  修道德守禮法,這才是傳承,若無此立身,即便文章辭藻再華麗,又算什麽文人?”

  那王司業大聲附議:“不錯,駙馬爺此言不虛,我們學的是聖賢的思想跟兼濟天下的大宏願,而不是舞文弄墨的旁枝末節。”

  這話說到了實處,沒人反駁,也沒人敢站出來公然反駁,甚至還有人不自覺跟著附議的。

  有人站出來問道:“那依照駙馬爺的意思是?該怎麽定論那個孩子,該怎麽處置?僅憑你一家之言就揭過此事?

  先不說我們在場的答不答應,恐怕長安城的百姓都不會接受吧?”

  這時那王司業站了出來朗聲道:“諸位,我們都是讀書人,觀人心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看起字看其文。

  我把那名考生的答卷從閱卷官那裏帶了過來,請陛下審閱定奪,另外下官還有一件喜事要上報。”

  喜事???眾人不解,這是什麽檔口,喜從何來?

  李二好奇的追問道:“愛卿道來,何喜之有?”

  “下官剛從主閱卷官孔祭酒那裏借閱試卷的時候,他老人家讓我代為轉呈這個錦盒,並讓我稟告陛下,今年長安一地初試考生之中,出了好幾個答卷滿分的考生。

  臣恭喜陛下,我大唐再添英才。”

  滿分?真的?速速將錦盒呈上!李二下令道,內侍老高疾步上來接過。

  有人好奇問道:“王司業,你不是說那考生狄迪的試卷也帶來了嗎?讓我們看看,看那考生到底是真意外,還是假做戲?”

  王司業指了指上麵道:“狄迪的考卷也在錦盒之中,他也是答卷滿分其中之一,而且孔祭酒對他評價頗高!”

  什麽??

  所有人當場驚呆。

  李二有些激動的拿起一張張答卷,耐心的快速瀏覽翻看,不時能聽到他拍案叫好的聲音。

  過了許久,大家都麻木了,李二回過神來欣慰的說道:“大唐開國這麽多年了,科考舉行過多次,也有過初試複試之分,即便是初試的試題稍微簡單一些,但要說這滿分,恐怕一年也不出一個。

  今年竟然一下子出了這麽多個?老天眷顧,得天之幸啊!”

  “天佑大唐,大唐萬年!”不少人大聲喊著。

  李二抽出了小萱萱那張,笑著讓人遞過去傳看,他並不做評價,因為他想看看這些人吃癟的表情。

  果然,一刻鍾後,議政殿裏麵安靜了下來,沒有一個人說話,隻剩下這些一個個急促而沉重的呼吸聲。

  杜少清笑著問道:“諸位,不知這孩子文采德行如何?”

  眾人低頭不語,不知是誰帶了個頭,朝著李二恭敬行禮:“陛下,我等知錯了,先前誤會了這孩子,願意受罰。”

  隨後又對杜少清出言道歉。

  李二揮了揮手說道:“罷了,諸位都是我大唐棟梁,一個誤會而已,何須介懷。

  朕以為,像狄迪跟狄仁傑這樣的孩子,雖然年幼,卻有如此才能,有道是奇人奇行,我們勢必不能以尋常眼光待之。

  諸卿,以後考慮事情,最好還是不要偏聽偏信妄下決斷的好,聽說你們這番舉動嚇到了狄迪那孩子,是不是該去看望一番道個歉安慰一下?”

  “陛下聖明,我等這就去準備禮物登門道歉。”

  杜少清強忍著笑意,心說老嶽父李二還真不錯,這是替外孫女出氣趁火打劫呢。

  就在朝堂上的議論有了結論的時候,內侍老高接到了一名手下的急報,隨後連忙走到李二身邊耳語一陣,李二的笑容立馬僵在了臉上。

  眼神怪異的看向了女婿杜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