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再議科舉(二合一)
作者:華光映雪      更新:2020-05-09 19:19      字數:4279
  長安城南門外,李承乾出來給蜀王李愔送行,移民的事情安置妥當了,李愔著急回去主持修路。

  李承乾看著黑瘦的李愔有些心疼道:“小六,雖然你誌向遠大,可也要注意身體,你還不到二十歲,正長身體的時候,整天這般骨瘦如柴的,日子久了可不行。

  有些事情不必親力親為,指揮好了比你個人親自出力要快得多。”

  李愔重重點頭,感動的說道:“多謝大哥關心,小弟謹記教誨。”

  “你我兄弟,何必客氣?對了,怎麽醫館的師兄弟沒來呢?你沒告訴他們嗎?”李承乾朝著四周看去。

  李愔笑了笑說道:“我已經去醫館跟大家告過別了,都說要來送我,可師兄弟們那麽忙,我給勸住了,我都不知道大哥你要來,早知道也勸你不必送我了,你跟姐夫一樣,都說大忙人。”

  李承乾拍了拍李愔的肩膀鼓勵道:“你這一去不知道咱們兄弟什麽時候才能再見,我怎能不來?

  到了蜀中,有什麽困難給我捎個信,大哥在長安一定鼎力相助。

  另外有時間的話,你去西南吐蕃道看看你四哥,他是受了委屈才過去的,這一點我很是清楚,留他一個人在西南受苦,我們都很不放心。”

  “嗯,行,我一定抽空去探望四哥。

  既然大哥開口了,小弟真的有件事拜托大哥幫忙。”李愔接茬說道。

  李承乾愣了一下,隨後爽朗笑道:“這就對了,跟大哥我不必拐彎抹角,說吧,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了?”

  李愔連忙擺手:“咳咳,跟姑娘沒關係,我這個年紀,還不到娶媳婦的時候呢。

  這次我留了二十萬壯勞胡人百姓負責北線開山修路工程,他們拖家帶口的有五十萬的總人數,褚遂良是總負責人。

  口糧工錢方麵是姐夫讓商會打理的,雖然還有七叔給幫忙監督看護,但我怕長安城裏還有人故意使絆子,所以請大哥你幫忙留心一下,如果有人為難……”

  不等他說完,李承乾就滿口答應說:“沒問題,我從東宮派一個專人過去幫忙,隨時匯報情況,有任何麻煩大哥給你鏟平。”

  “那小弟先謝過大哥了!”

  一直將李愔送出長安十裏,李承乾才驅馬回城,一路上他心裏都在琢磨一件事,現在各方都步入正軌了,那是不是可以將改良科舉這件事提上來了?

  這一次,李二點頭同意了,並且交給李承乾一個任務。

  次日大朝會,太極殿上,李二提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唐國土麵積已經超越前人,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隨之而來的難題就是,人才急缺,各地基層官員不足。

  有那些個機靈的官員立刻順著話音站出來建議擴大科舉以便選才。

  李二點名房玄齡主持,房玄齡卻推辭說道:“陛下,老臣還要全力謀劃移民、建城等事宜,實在無力脫身,為國選才乃是大事,老臣不敢耽誤國事。”

  嗯……李二沉吟片刻無奈點頭。

  目光掃視向下方群臣,不經意的跟大舅子長孫無忌目光對在了一起,李二轉瞬就看向了別人,可他沒有再點名,想了一下朝著下方說道:“玄齡無法抽身的話,那就難辦了。

  諸位臣工,可有毛遂自薦者,或者誰來推薦一位合適的人選?”

  這個舉動就讓所有人遲疑了,大唐現如今並非僅有一位宰相,房玄齡後麵還有長孫無忌,再不濟也有魏征呢,為何陛下不往後點名,卻讓人推薦?

  就在所有人都遲疑的時候,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臣推薦太子殿下。”

  什麽???

  不僅李承乾驚呆了,就連所有大臣都愣住了,這位國舅爺沒病吧?負責科舉的主事人必須是為老成持重,且經驗豐富極有資格之人才行,太子雖然足夠尊貴,但畢竟太過年輕,這怎麽能兒戲呢?

  李承乾趕忙站出來說道:“多謝舅舅好意。

  父皇,兒臣自知才疏學淺資曆不足難當大任,此事萬不敢應下。”

  李二眯著眼睛點頭,微微加重語氣道:“是啊輔機,承乾畢竟太年輕了,這事他做不來的,換個人吧。”

  這時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論資曆論學識,趙國公都蓋壓旁人,以往也經常主持科舉事宜,臣推薦趙國公長孫無忌。”

  “臣等附議!”不少人站了出來。

  李二嘴角微不可查的動了一下,隨後笑著點頭說道:“很好,輔機確實是個合適人選。”

  這時卻有人站出來反對說道:“陛下,如果論資曆跟學識,臣推薦秘書監虞世南,虞秘監年高德劭,還是當世大儒,由他主持全國學子的考核,最合適不過了。”

  嗯??不少人都看向了這位舉薦人,心說這貨莫不是傻子?這時候站出來,不是伸著頭得罪國舅長孫無忌嗎?

  可虞世南大儒人望的確足夠,真的有人站出來附和。

  接下來太極殿朝會就精彩了,舉薦的一波接一波,不僅有長孫無忌跟虞世南,甚至還有魏征、許敬宗等等,僅僅一件事,就足以看出這朝局裏麵的團團夥夥,雖然共處一座殿上,卻不是鐵板一塊。

  半晌之後,議論聲漸漸低了下來,魏征站了出來:“陛下,老程年邁,體弱多病一日不支一日,恐也難當此任。”

  李二看著日漸瘦削的魏征,有些擔憂的關切說:“愛卿定要保重身體。”

  “多謝陛下關心,老臣也有一人要推薦。

  記得幾年前杜駙馬用百姓自發募資的方式在各大城池興辦學堂,已經幾年過去了,雖然不知道成效,但為我大唐增加無數識字之才是一定的,此次科考擴大,這些孩子勢必要報名參加。

  陛下何不讓杜駙馬來做這個主考官?”

  不等李二說話,就有人質疑了,高士廉說道:“魏相,杜駙馬雖然有才,但畢竟參與國事較少,而且太過年輕資曆尚淺,選才可是大事,萬一……”

  魏征不滿道:“年輕?資曆?高尚書此言不覺可笑嗎?

  杜駙馬出山這些年來,做下多少大事?挑出任何一樣是你我這般人能做成的?這些事又有哪一件不是國事?這樣一個一心為公之人,你卻說他參與國事甚少?

  至於說年輕跟資曆,如果年紀就是資曆的話,那麽當世最有資曆之人應該是神醫孫道長,請他來?”

  高士廉氣急爭辯道:“你……

  老魏,我不是在跟你抬杠,杜駙馬有能力不假,可科舉這種事他從未參與過,萬一擔不住,這可是耽誤了一屆選才,你能擔待得起?”

  魏征正色道:“有為國辦事之心,又有什麽是辦不成的?我相信杜駙馬,你不相信他是因為不了解,不信你問問旁人怎麽看法?

  虞老,您覺得杜少清的才識跟資曆能否擔當大任?”

  虞世南搖頭道:“少清是老夫門生,這個問題老夫該避嫌的,還是請陛下決斷吧。”

  李二笑道:“有道是舉賢不避親,愛卿是天下文宗之首,科舉的事你有足夠的發言權,當暢所欲言。”

  虞世南恭敬的給李二行禮,隨後朗聲說道:“論人品跟能力,我絲毫不懷疑少清,隻是正如高尚書所言,少清從未參與過科考,萬一不慎,這個責任誰也擔不起。”

  李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時李承乾站了出來,“父皇,如果所有臣工都因為怕擔責任而不敢接手任務,那豈不是什麽事都辦不了?

  如果朝廷因為怕所用臣工辦錯事而棄之不用,豈不是手下根本無人可用?

  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所以兒臣有個建議或許可以兩全其美。”

  “不錯,太子此言不偏不倚,足夠中肯,說說你的建議吧。”李二滿意點頭道。

  李承乾挺直了身體說道:“兒臣的辦法就是,擇一老成持重的大臣主事。

  同時因為這次科舉擴招還要麵向一大批從新辦學堂學成的新人,所以如果能讓新式學堂的創辦人杜少清參與出題跟閱卷的話,應該就能兩全其美了。”

  嘶……所有人都驚訝的看向了太子,這個想法可足夠大膽,好像是太子曲中求全的辦法,讓杜少清放開那個可以擔責的位子,卻拿下了命題人的實權,真是足夠圓滑的一招。

  李二撫掌大笑起來,“好!果然是兩全其美的辦法,甚好!那這主事之人,你推薦誰來呢?”

  李承乾看向了自己的舅舅,“虞秘監跟魏相都年事已高不堪勞累,父皇說過,舉賢不避親,兒臣推薦舅舅趙國公。”

  “嗯,很好,輔機負責科舉全局,杜少清負責主管命題。

  各位臣工,如果沒什麽異議的話,就這麽定了?”

  皇帝都這麽明顯的問了,誰還敢有異議?所有人都同意這個觀點,唯有長孫無忌緊皺著眉頭,李二父子不是不知道自己跟杜少清的仇怨,他們這般配合著要自己跟杜少清搭夥,到底是何意?

  可如果說讓長孫無忌僅僅因為心裏這點存疑,就拒絕這麽重要一個位子,那不可能,作為一屆主考官,這一屆所有經過他的手選拔上來的官員,都可以跟他結下一份師生情誼,這個拉攏人脈的機會,想必誰都不會放手吧。

  下朝之後,所有官員都陸續退下大殿,回去的路上,魏征湊到了虞世南身邊,不解的問道:“虞老,以你我對少清的理解,他可以毫無壓力的拿下科舉選才一事。

  您為何不扶他一把呢?他可是您老的得意門生。”

  虞世南嘴角抽了抽,顧左右而言他的答道:“都說你魏玄成耿直不阿,能從你口中說出讓我偏袒門生的話,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

  魏征也顧不上被虞老頭奚落的尷尬,堅持自己的觀點說道:“舉賢不避親,更何況少清是何人,你我最是了解。

  德才兼備百年難得一遇,我的身體日漸不支,您怕也是苦苦支撐,你我退出朝堂之前,能夠為天下文宗選一個能人領頭,您老顧忌什麽?

  是那長孫胖子嗎?雖然他主持修編了《唐律疏議》,但誰人不知,他所學頗雜,最多算是一個法家,做不了天下儒門士子的表率。”

  “哼,老夫一生曆經兩朝幾代帝王,何曾怕過任何權貴?

  現在你我最該擔心的不是文宗傳承,而是陛下今日的決定,趙國公跟少清不合,人盡皆知,讓他二人放一起,這次科舉,怕是要出亂子了。”

  看到虞世南一再轉移話題,顯然是避不想談,魏征隻能歎息一聲作罷,不再追問。

  而虞世南是有苦難言,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杜少清是自己的門生,雖然自己僅僅教過他三天學問。

  但也因此最為了解這個學生,外界傳言說杜少清才高八鬥,詩詞歌賦無人能及等等,其實都是吹出來的,多半因為當年那首春江花月夜。

  可虞世南清楚的知道,杜少清根本就對文學狗屁不通,那些詩詞歌賦也都是從那過世的神秘老師身上抄來的,如果真的讓他主持科考,先不說能不能辦成,恐怕第一件難題就是被人戳破謊言,聲名盡毀。

  既然如此,那為什麽他沒反對杜少清當出題人呢?

  那是因為出題人可不止一位,杜少清可以是出題人之首,但科舉選才分門別類考的很多,杜少清可以隻出自己擅長的就可以了,這樣不會出問題。

  另外一邊,李承乾興奮的將這個好消息親自去杜家通知了正在哄孩子的杜少清。

  杜少清驚訝的差點將手裏的小女兒給扔出去,讓我給天下考生出題???這是哪個蠢貨出的餿主意?

  李承乾黑著臉尷尬道:“是我這個蠢貨!”

  “你……你……你真是,真是,哼,罵你蠢貨一點不虧,被你坑死了!”杜少清無語的指著李承乾。

  李承乾隻能自己應下,他還未告訴妹夫實情,其實是老爹皇帝李二的主意。

  他不明白,為什麽杜少清這麽吃驚,用得著這麽大反應嗎?怎麽感覺他好像在害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