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轟動
作者:四癢化三鐵      更新:2020-04-02 20:52      字數:2217
  在楊易和趙詢兩人離去的翌日,歐陽克的屍體被小鎮上的人發現,幾個神秘人當夜在離小鎮數裏之外的義莊之內將歐陽克的屍體劫走。

  三日後,數騎快馬護衛一架負載著棺材的馬車西行而去,直奔西域白駝山莊,身在山主之內閉關修煉蛤蟆功的歐陽鋒盛怒出關,揚掌劈殺護衛棺材車駕的人後孤身一人殺奔中原而來。

  整個江湖都為之轟動了!

  白駝山莊少山主歐陽克身死邊關小鎮,而凶手卻銷聲匿跡。

  不過數天的工夫,各種各樣的傳言就流傳開來,有人說是丐幫幫主、和歐陽鋒同為天下五絕之一的九指神丐洪七公出手擊殺了歐陽克,也有人說親眼看見是東海桃花島的島主黃老邪出手將歐陽克活生生地打死,還有人說是大宋皇宮內的高手所為……

  流言沸沸揚揚地傳播,原本沉寂的江湖因此而變得熱鬧沸騰起來,直到有人看見白駝山莊山主,天下五絕中的西毒歐陽鋒一路殺進中原,江湖上的熱鬧和沸騰臻至頂峰,傳言這位殺人無算的西毒先是去了金國六王府,拆了完顏洪烈的半座王府並將其重傷之後一路南下,之後的日子裏,凡是和歐陽克稍有仇怨的江湖人一個都沒有逃過歐陽鋒的追殺,一時間江湖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對於殺掉歐陽克而引起的巨大影響,楊易並不關心,他和趙詢兩人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臨安城,未曾駐腳,徑直進入皇宮之內找到了剛剛和韓侂胄等大臣商議完軍備之事的趙擴。

  “啟稟陛下,殿下回來了。”趙擴剛剛批完一張奏折,站在外麵執勤的太監就充滿興奮地稟報道。

  啪嗒!

  手中的毛筆重重地擲於桌子上,趙擴滿臉的驚喜之色:“吾兒回來了?”

  說著就起身向殿外走去,趙詢這一番出使足足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走時臨安仍是初春料峭,可至今已經是蟬鳴陣陣的夏天了,每每想到大宋的出使重任要落到一個十歲的孩子身上,趙擴心裏都會不由自主地浮起擔心和想念。

  “吾兒可安好?”看到趙詢和楊易,趙擴臉色一喜,緊趕兩步來到兩人身前就要去扶跪下去的趙詢。

  趙擴語氣中濃濃的關懷之情讓趙詢雙目通紅不已,他連忙扶住趙擴,紅著眼眶說道:“幸賴父皇保佑,兒臣不僅平安歸來,更完成父皇的囑托同蒙古締結了盟約,這其中兒臣也遇到了一些危險,不過幸好有老師保護,這才化險為夷。”

  這時候,趙擴才注意到趙詢身後的楊易,雙手鬆開趙詢後來帶楊易麵前,身子微微一屈,鄭重地道:“多謝顯道真人護佑吾兒!”

  楊易微微一笑,同樣身子一躬回禮道:“陛下過獎了,殿下乃是皇家貴胄,自有大宋國運護佑,即便是沒有小道,殿下也會化險為夷,小道實在當不得陛下如此大禮。”

  “當得,當得!顯道真人不愧是紫虛真人的高徒,這等高風亮節實在是令人佩服!”趙擴心情高興,對於楊易自然是不吝讚美之詞。

  視線又回到自己的兒子趙詢身上,趙擴又道:“不知吾兒這一路有何見聞?可願意給父皇說一說?”

  這是要和趙詢秉燭夜談,共敘父子之情啊!

  趙詢臉色一喜,不過隨即好似想到了什麽,臉上的喜色為之一滯,他朝楊易看了一眼後對趙擴低聲說道:“父皇,我和老師在回來的路上遇見了一夥人,無意中得知了一個消息,事關重大這才不得不連夜趕路回到臨安,就是為了向父皇稟報並請父皇早做打算。”

  趙詢的話語中滿是凝重和憂心忡忡,讓趙擴心裏猛地咯噔了一下,他四處看了一下後說道:“既如此,你們跟朕來吧。”

  文德殿內,皇帝趙擴一臉的陰沉之色,聽完趙詢和楊易的描述之後,他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完顏洪烈一直都是他心中的大敵,此人掩蓋身份潛伏大宋,還是興元府那等戰略要地,如果真的如趙詢猜測的那樣邊軍或者官府中有大將或者高官投靠金國,那川蜀邊境可就危險了,甚至連大散關都有丟失的危險,這樣一來金國鐵騎便可長驅直入殺入川蜀,這對於一向躊躇滿誌要北伐雪恥的趙擴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更糟糕的是他們還不知道完顏洪烈接觸的是誰,整個川蜀和關外四郡邊軍中,高官大將數十人,上到四川宣撫使程鬆、副宣撫使吳曦,下到執掌各郡之地的郡官和邊軍各軍統製,想要查出誰通敵賣國簡直是難如登天。

  “父皇,此事還應早做應對,否則一旦北伐大事提上日程,相應的計劃必定會通知到川蜀邊軍之內,說不定會因此被金國得知,這樣一來北伐大業很可能失敗啊!”

  趙詢看著沉吟不語的趙擴,有些急切地說道,此刻朝廷內還在為北伐之事爭論不休,但趙擴決心已下,再加上朝廷之內的韓侂胄等主戰派大臣請命,北伐之事必定會很快被提上日程,大軍未動,糧草、軍備、馬匹等一應物資都必須準備好,這樣一來就勢必要通知各處邊軍配合,相應的計劃也會通報給他們,若是川蜀邊軍之內有人投靠金國,那北伐大計還真有些懸了。

  趙擴皺了皺眉頭,沉吟良久方才說道:“日嚴你不知道,在這大宋境內,唯獨川蜀之地有些特殊,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因為山路險絕,朝廷對川蜀之地的控製力一向比較弱,再加上蜀人一向排外,為了維護統治,朝廷不得不任命一些當地的世家子弟擔任官員,這其中猶以吳、褚、徐三大世家為代表,吳氏家主吳曦為四川副宣撫使,褚氏一族的族長褚青為左右軍統製,徐氏家族的徐景望是四川都轉運使,這這些年來三大家族安插了大量的族中子弟進入官府和軍隊,基本上已經把控住了整個蜀地的財、政、軍、吏大權。

  當年朕也曾想過改變這種局麵,現任的四川宣撫使程鬆便是被朕派去製衡三大世家的人,但這麽多年過去了,程鬆雖然還是名義上的蜀地封疆大吏,實則已經被以三大世家為首的實力架空,空有虛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