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貶官西北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更新:2020-04-08 20:56      字數:2178
  瓔珞離去了,白牡丹離去了,苦竹離去了。

  很多人都是離去了。

  三天後,八公主姬雪薇蘇醒過來,還是大宗師圓滿,隻是氣息變化著,似乎變得成熟起來,似乎長大了很多。

  “對不起!”李牧說道。

  “這不怪你!”姬雪薇說道:“我在昏迷著,可外界的事情,還是知道一二……二哥死了……人總是要死的。那時我七歲,母妃死了;在我八歲的時刻,一個弟弟剛出生,就是死了!”

  “再後來,我養的一個狗狗死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養狗了……現在二哥也死了!”

  姬雪薇說著說著,身上氣息變化著,似乎化為了無情的天道,天道無情,太上忘情。

  刷!

  下一刻,姬雪薇也是消失不見了,似乎從未出現一般。

  “這位公主變了,也領悟了……她變得更強了……”李牧歎息道。

  下次見麵,這位公主會變成什麽樣子,他也不知道。

  …………

  大幕落下,金陵又是恢複了平靜,世界又是恢複了安靜。

  風雨樓覆滅了,黑白二樓主死了,其中多數精銳也是死了,損失慘重,全軍覆滅也不為過。可李牧明白,這隻是一個開始,隻要風雨樓那位主宰不死,風雨樓還有死灰複燃的可能。

  書房中,李牧在寫著請罪奏折,奏折分為明暗兩個部分,一個暗處的奏折,寫著事情的經過,寫著事情的真相;一個是明處的奏折,寫到風雨樓來襲,燎原侯率領軍隊激戰逆賊,在激戰中與白衣樓主同歸於盡。

  燎原侯為國盡忠,其行為是何等的可歌可涕。

  壞事情都是白衣樓主幹的,好事情都是燎原侯幹的。

  燎原侯無罪,有罪的是白衣樓主。

  “送上去吧!”

  李牧說道。

  “是!”孫夢兮說道。

  “最近江湖上,有什麽大事情!”李牧問道。

  “世人都在說著,聖女瓔珞邁入天人的事情,不過她成為了天人,也不再是聖女了,而是太上長老!”孫夢兮說道:“與這個大事比較,風雨樓覆滅,燎原侯身亡等,隻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魔教聖女瓔珞,成為天人的消息,快速傳播到天下各個角落。

  頓時,天下震驚,天下駭然,有人歡喜,有著慶祝,有人憂愁,天下的棋局也在劇烈變化著,又是多了一個下棋人。

  …………

  “老二死了,魔教聖女成為天人……”

  北方,帝都。

  此時,江南已是春暖花開,已經是一個美好的季節,農民們開始忙著春耕;可在北方,還是嚴寒,大地還未解凍,天氣還有一絲絲寒冷。

  晴天之下,白雲悠悠,在皇宮後花園中,沒有花兒,隻有幹枯的樹枝。

  偌大的皇宮,各個殿宇華麗而典雅,顯得富麗堂皇,富貴逼人,隻是一些地方已經顯得陳舊,好久沒有修飾了,行走在其中,有一絲絲冷清之感。

  “殿下,心魔老人來襲,魔教聖女瓔珞,在生死大戰之中,明悟了本心,打破了生死桎梏,成為了天人,一道天子劍術,擊退了心魔老人!”一個官員稟告道。時間過去不到五個時辰,遠在江南的情報,就是傳到了帝都。

  “天子望氣術,談笑殺人,無上的皇道功法,與先天乾坤功,皇極驚世錄等等,都是頂級的皇道功法!”皇帝歎息道:“可惜了,瓔珞投錯了胎,錯生為女子,若是為男兒,必然為一代無上大帝!”

  官員道:“天下很大,有著九洲,我大周王朝隻是占據了東方的一角,在無盡的西方,海外,還有諸多國家。其中一些大國,論及麵積,人口等等,不遜色於我朝!”

  “這些暫時不說了!”

  皇帝說道:“瓔珞成為天人,速度太快了,超越了我的預料,昔日一枚棋子,成為了棋手,天下局勢多了變故!”

  天下如棋局,眾生如棋子。

  多數百姓都是棋子,先天武者算是大一點棋子,宗師算是重要的棋子,大宗師算是頂級棋子。就好似下象棋時,可以輕易的舍棄小卒子,卻不會舍棄車馬炮這等頂級棋子。

  隨著瓔珞成為天人,再也不是棋子,而是成為棋手。

  “下詔書,獎勵燎原侯為國盡忠,賜厲工接任爵位!”

  “金陵通判李牧辦事不利……貶官西北白銀縣縣令……”

  “是陛下!”

  …………

  幾天後,消息傳來,一褒一貶,褒獎的是燎原侯,貶官的是李牧。

  這次,從金陵通判,成為西北白銀縣縣令。

  白銀縣,位於西北的一個下等縣,那裏人煙稀少,百姓貧瘠,算是荒涼之地,比起江南大大不如,可謂是貶官了。

  可李牧聽到消息後,卻是鬆了一口氣……不怕皇上生氣,就怕皇上不生氣。

  現在生氣了,發火了,發火之後,一切也消散而去了。可如果現在不發火,憋在心裏,以後就是麻煩事了。

  孫夢兮不甘道:“主人有功,卻是貶官;燎原侯無罪,卻是褒獎。一點也不合理!”

  李牧略有所指道:“這就是政治!”

  大約是一個月後,新官上任,李牧交接了任務之後,開始北上而去。

  在離去的那一天,正是下著小雨。

  可一個個百姓,卻是紛紛到了路上送別,送了一把萬民傘,上麵有著百姓的名字。

  “我愧對百姓,在金陵任期內,有十八個命案,至今沒有找到凶手,萬民傘受之有愧!”李牧歎息道。

  後世看了太多精彩絕倫的推理和電影,見識了太多詭譎複雜的犯罪手段,以至於李牧認定斷案就應該是這樣子。

  可在金陵這一段時間,李牧才明白,在真實的案件裏,沒有奇跡,沒有轉折,沒有巧妙的安排,沒有精妙的密室詭計。

  隻有枯燥的搜索、查詢、錯過,反複地推敲,乏味到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要浪費生命,去追尋這個不確定的結果。

  很多案子,並不複雜,可現在還是沒有破了。

  ps:第二更了,求訂閱,求打賞,晚上還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