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不著急發喪
作者:顧如畫  夏南      更新:2023-11-17 15:14      字數:1885
  第289章 不著急發喪

    秦王妃一直待在秦王府的莊子裏,也聽到過消息,“妾身聽說過昨日的事,也派人送了禮物給顧世子妃壓驚。”

    端王妃宋氏到成王府田莊的事,瞞不過眾人的耳目。

    “你做的很對。等回城之後,你再派人賣顧如畫個人情,就說戶部今年該送往北地的糧草軍餉,已經全沒了。我有心周旋,隻是有心無力。”

    顧如畫將玄城子送到秦王手中,秦王收下這份人情。而北地糧草軍餉被挪用之事,成王府肯定也知道了。

    他讓人送這消息過去,隻不過是表態:若是成王府支持他登基,絕不會有糧草軍餉不發的事,他一定會按時批複,給北地運送糧草軍餉。

    “夏世子不在,告訴顧氏,有用嗎?”秦王妃就怕秦王這一番話,顧氏壓根不懂。

    “顧氏不懂,還有唐鶴年在,他自然會明白我們的意思。”

    “妾身明白了,今日回城妾身就讓人去送消息,再讓人單獨與唐先生說一聲。”

    秦王點頭,“祝氏那兒,回城後你送一對鳳釵過去吧。”

    鳳釵?

    這是許祝氏將來有貴妃之位嗎?

    孟氏又應了聲是,“妾身那兒有今年新打的七尾鳳釵,剛好送給祝氏。”

    秦王唔了一聲,他傷口未複原,強撐著說了這麽久的話,有些撐不住了,很快就沉沉睡去。隻留下秦王妃呆坐在邊上,為孟晦的身子擔憂。

    端王的馬車上,最是平靜,端王妃一人坐在馬車裏。

    端王騎馬跟隨在明宗龍駕邊,還未回宮,秘不發喪,但是他還是將一個孝子該做的禮節給盡到了。

    老忠郡王邀請馮正輔同乘馬車,讚賞地道,“端王純孝,堪為表率啊。”

    馮正輔看了一眼,含糊地唔了一聲。

    “端王爺一直說馮大人勞苦功高,朝中雖然設了左右二相,可是馮大人重任在肩,眾人有目共睹。聖上忽然……隻怕以後新君還有賴馮大人輔佐。”

    “朝中自有法度,本官也隻是盡自己本分而已。”馮正輔說了一句,打了個嗬欠,靠到了馬車車壁上,“昨夜一夜未睡,年紀大了,精力不濟。”

    “馮大人是國之棟梁,回城後還要忙碌,不如就在這兒小憩一會兒?”

    “如此失禮了,實在是支撐不住了。”馮正輔歉意地說了一句,一會兒就閉眼禁聲,好像睡著了。

    老忠郡王的馬車門簾掛著,他看著外麵微微搖頭,夏約讓自己做說客,顯然馮正輔是個老油子,滑不留手,壓根沒打算這麽快下注。

    夏約倒也沒失望,馮正輔若是這麽好拉攏,之前夏結、夏綽早就將他收攏了。幸好自己有白虎營在手,回頭請鍾達請其他三營主將喝酒,若是京營四營都支持自己,再有成王府的人幫自己拉攏一些文官,自己也算是眾望所歸,文臣武將擁護了。

    三位王爺各展所長,一長溜的車隊裏,時不時就有人從前麵跑到後麵,又有從後麵跑到前麵的。而跟在後麵的文武百官家的馬車裏,也很熱鬧,相熟的人家互相打探。

    顧如畫坐在成王府的馬車裏,就在皇室宗親的馬車後麵,屬於車隊靠前的位置。

    上路之後,也有一些官員派人到成王府這邊來。顧如畫是女眷,又是剛嫁給夏南才一年多點的,他們派人找了唐鶴年,打聽事情。

    其中有些官職低微的,對於暗香院的事也不清楚。唐鶴年將秦王說的玄城子的事透露了出去。

    顧如畫沒再露麵,有人求見也一律以太累不見客打發了。

    從白雲山回京,若是按龍駕出城時的速度,卯時出發隻怕都要等到天快黑時才能回城了。

    可是,雖然不至於快馬加鞭,但是一路上不許歇息,就連吃飯也都是各家在馬車裏自己吃些點心幹糧。

    出發時已經下令,誰家馬車若是半路停了,就讓開官道,自己回京。要是攔阻道路,禦林軍一律以心懷不軌處置。

    這種時候,沒有人敢跳出來反對,就連最嘰嘰喳喳的禦史們,也全都閉嘴了。

    白虎營跟在車隊後麵護送,前麵和兩邊有大內侍衛和禦林軍們,這一路沒有鬧出什麽事。

    到了下午,就到了京城城門。

    城門口,九門提督和京兆府的人已經城門口和前麵的一段官道清理出來了,沿路跪拜迎接聖駕,一路趕著回宮。

    進了城門,各家先回自己府上,端王和皇室宗親們緊隨龍駕進宮,秦王府和晉王府沒有跟隨,但是孟晦撐著病體,還是跟著進宮議事了。而晉王府這邊,沈觀文自然是與馮正輔一起,召集六部尚書一起議事。

    六部裏兵部尚書死了,暫時由兵部兩位侍郎代替。

    文武官員都知道聖上駕崩了,可是何時發喪,如何發喪,卻不是當前的急事。

    明宗接見眾臣議事的勤政殿裏,皇室宗親和朝中大臣們聚集,就像上早朝一樣,眾人先商議的自然是儲君人選。

    沈觀文以明宗說過晉王肖似朕躬的話,認為明宗就是屬意晉王。

    孟晦一派告訴大家祖宗規矩,立儲一向是立嫡立長,夏結乃是當之無愧的嫡長。

    老忠郡王則覺得端王仁孝,聖上駕崩時端王替聖上換衣梳洗,盡了人子的孝心,應該立為儲君。

    這三派各有各的理,勤政殿中吵鬧不休,幾乎大半個朝堂的大臣們都參與了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