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你也不爭取爭取
作者:溫羨眠雲延暄      更新:2023-06-28 11:27      字數:2345
  第125章 你也不爭取爭取

    一個癡兒有什麽來頭?

    殿內的官員狐疑,不過今年的榜首癡兒叫什麽來著?

    "趙中乾!"

    "咿,怎麽有點耳熟。"

    "是啊,是很熟悉啊,在哪裏聽過呢。"

    "那個,那個!!"

    "哪個?"

    "就那位啊,那位不也叫趙中乾!"

    "啊,他!"

    忽地殿內有人驚呼一聲,有人當即想起來什麽,麵露驚愕。

    還有人懵惑,京城還有誰叫趙中乾啊?

    "是定西王府的世子,便叫趙中乾,還是先帝給取的名字!"

    "是他!"

    滿殿的大臣們震驚,許久才緩過神,卻麵露哀傷,痛心道。

    "定西王為保疆土,護衛百姓,慘烈戰死,就獨留了一位世子。”

    “這位世子自小聰慧,天生神力,十六歲便有戰神之名。”

    “可惜啊,當年那一戰,定西王府的男兒皆戰死沙場,世子雖被定西王以身護著。”

    “還是重傷,昏迷了兩年才醒來,卻成了癡兒。"

    "哎!"

    對那一仗刻骨銘心的大臣們,不禁抹了眼淚,好好的神將,就此隕落。

    還如此淒慘地活著,曾想當年,世子可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將才啊。

    一想到這裏,年長的老臣們,就悲痛得不能言語,也不管什麽癡兒榜首了。

    年輕一些的官員,對當年的事情不太清楚,見他們都哀歎憂傷起來。

    卻是關心眼前的事情,"那今年的會試榜首,便是定西王府的世子?"

    "確實是乾世子。"

    說話的是周煜染,"本王已經叫人核實過了,今早,定西王府的人還來看了揭榜。"

    "那確實是乾世子了。"

    定西王府都沒有男丁,除了世子科舉,他們有什麽可看榜的?

    "可即便是乾世子,他確實是癡兒不假,還能考個榜首?"

    "也未必不可能。"

    聞聲,有人呆住,這話誰開口的?癡兒考榜首,莫不是個笑話。

    正要嗤笑回去,卻見是雲首輔的聲音,硬生生就給癟回去了。

    其他人想說什麽,也不敢和雲延暄對著來,唯有太子殿下皺眉問,聲音儒雅卻也帶著歡喜。

    "雲首輔何出此言?莫非乾世子已經恢複了神智?"

    "什麽,世子好轉了?不癡傻了?"

    眾人一聽,皆為定西王府感到高興,世子可是定西王府唯一的血脈,要真能恢複神智,可不是大喜事一件。

    "並未。"

    雲延暄見大家帶著期待的目光看過來,卻是搖頭,聲音還很溫和,"本首輔未曾聽說世子好轉。”

    “隻是世子雖癡,卻也曾經驚豔絕倫過,有些東西,是可以刻在血脈裏的。”

    “前朝不也有位癡兒,曾經位居宰相,卻病重癡傻。”

    “可即便神誌不清,卻唯獨會做一件事情,便是讀書寫字,還留下了千古名傳的詩詞。”

    “本首輔相信在場的諸位,都拜讀過這些詩詞。"

    聞言,殿內的大臣們皆靜默了,他們還真讀過。

    隻是,,

    "好,即便這位世子記得讀書,保留著刻在骨子裏的才華,那些紈絝呢?”

    “要是紈絝都能考進士,還能叫紈絝嗎?”

    “一些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如何能擠掉真才實學的學子們?"

    雲延暄聽著,朝著這人看去,見他雖躲避自己的目光,可話語依舊堅定。

    "外麵的學子,可還在喊著舞弊,滿京城的百姓,也都知道,我們朝堂讓一群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考了前幾名。”

    “那如何給百姓們一個交代?如何給寒窗苦讀的學子們交代?”

    “陛下,微臣代那些辛苦讀書的學子們請願,還望陛下能還給他們一個公平!"

    "是啊,陛下,科舉一向講究公平公正,可如今卻鬧了這麽大的笑話。”

    “我們得給天下的百姓,還有這些學子一個交代。”

    “絕不能讓他們的才學,就此埋沒,寒了學子們的心。"

    陛下聽著底下朝臣們的喊聲,臉色陰沉,看了看雲延暄,再看向崔渝時,後又盯著周煜染,沉默不語。

    還是太子殿下忽地開口說,"科舉乃國之大事,是該給天下學子們一個公平的施展宏圖壯誌的機會。”

    “如今卻引起學子們的憤怒,朝堂必要給出一個說法。”

    “此事,絕不能姑息,兒臣願意查清此事。"

    "太子殿下查此事,未免有些不妥當。"

    忽地一位老臣道,"崔大學士乃科舉的主審官,又是太子妃的弟弟,太子殿下理應避嫌,才不給學子們話柄。"

    "孤乃一國之儲君,如此分量,還不夠讓學子們置信朝堂的真心?"

    太子殿下卻是不相讓,"還是鍾大人覺得,需父皇親自來查才叫天下人信服?"

    "老臣不敢。"

    "既如此,孤,,"

    "太子皇兄貴為儲君,自是能代表朝堂。"

    忽地三皇子站出來道,"隻是難免有些宵小之輩,覺得太子皇兄會因為崔大學士牽扯其中,有失公允,傷了太子皇兄的名聲。”

    “儲君的名聲,也是朝堂的名聲,太子皇兄還需思量。”

    “臣弟也願意為皇兄分憂,不如讓臣弟來查此案。"

    太子殿下聽著,張嘴想說什麽,卻見太子太師朝著他搖頭,不禁皺了眉頭,有些不甘心,可到底忍下了。

    "陛下,臣覺得三皇子查此案,最為適合。"

    "臣等複議。"

    殿內有幾位大臣站出來支持三皇子,還有人保持沉默,也有人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祁相爺。

    以往這樣的大事,相爺可是有話語權的,可相爺一直沒有開口,陛下也沒有問。

    看來,相爺的確已經失了陛下的心。

    不過那慶國公竟也保持沉默,都不為兒子說句話?

    "怪事,昭王提了一句後,沒有再說,雲首輔說了幾句,也沉默了。"

    忽地武將的遠寧侯一臉古怪,總覺得有陰謀,就看向二皇子小聲嘀咕。

    "科舉涉及舞弊,可是大事,那四大世家今年不是有不少弟子參考,聽說考得也不錯。”

    “若是科舉舞弊一事證據確鑿,他們不僅得成績作廢,還背負上舞弊的名聲,不得再參考,這雲延暄和溫簾潯,竟還能沉默?"

    話落,也怪異地看向二皇子,"你怎麽也不說話,瞧瞧太子和三皇子多積極。”

    “若是能查清科舉舞弊一事,不僅能得陛下的讚賞,還能收獲學子們的心。”

    “如此好事,你也該爭取爭取的。"

    二皇子聽著,幽深的眸色越發深了,隻是淡然道,"舅舅,咱們武將,還是好好打仗,朝堂的詭計,讓那些精於算計的人去玩吧,咱們旁觀就可。"

    而且,有時候旁觀,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