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救災
作者:邊城九妹      更新:2023-06-25 16:51      字數:1623
  第一百零三章 救災

    第一百零三章救災

    雲嶺鎮靠著青雲嶺,那裏有綿延不盡的森林,已經形成形成一定的氣候環境,讓緊鄰著他的幾個鎮子,氣候相對濕潤一些。

    就是這樣冬天也是一場雪沒下,自開春到現在將近六月份,也就瀝瀝拉拉下了兩場小雨,潤了潤地皮兒。

    開春下的種子也是出的參差不齊,後來補種的也沒出來多少。

    能夠的著水的地方,大家日夜擔水澆地,苗看著還像個樣子。

    不過照這麽下去今年欠收是肯定的了,如果後期再不下雨,光靠人力挑水澆這點地,想有收成那是難上加難。

    再外往外圍打聽,縣城往南,幾乎滴雨未下。

    縣太爺雖得九妹提醒,也早早的著手去鼓勵大家修水渠,改種耐旱作物。

    可大部分人不相信,你縣太爺又沒拍著胸脯說,這天兒一定會有災情。下來說兩句我們就得聽,我們這些老莊家把式還沒你知道的多?

    所以依然我行我素,如今眼看著不行了。這雨真沒下下來,才知道急起來。

    當時讓各村各鎮組織人力修水渠,答應都挺好的,實際都在磨洋工對付對付。況且好多地方根本夠不上水源。原來有水的地方現在也慢慢的見了底。

    這下大家的心裏更是沒底了,一時謠言四起。請神婆神漢燒香拜佛求雨的花樣層出不窮。

    這時候人也大方起來,平時舍不得吃的雞鴨魚也都殺了拿來上供求雨。

    有的地方甚至還要獻童男童女去求雨,被人告到縣衙。縣令大人趕緊派人去阻止,才免了一場悲劇。

    還有的村子全身赤露跪在龍王廟前,幾天幾夜不吃不喝的求雨。虔誠是挺虔誠的,雨沒下來,人倒是又倒下去幾個。

    不管怎麽折騰,雨就是沒下來,旱情依然沒有得到緩解,而且還有加劇的趨勢。

    如今縣太爺愁的是嘴角起了一圈的火泡,雖說早早就給南方的朋友寫了信,要購買糧食。

    可要是一直這樣,河道水位下降不能通航,糧食還是很難運過來,一切努力都是白搭。

    正興衝衝的把對崔莊改造的請功折子剛送到京城,等著皇上金口玉言來幾句好聽的。結果老天爺就給來了個下馬威,隻得接著又上了一道請罪折子。

    誠惶誠恐的趕緊請罪,要不然一道欺上瞞下的折子下來,自己沒準項上人頭不保不說,沒準還連累了家裏。

    這邊又緊鑼密鼓的抗旱救災,可這是天災。老天爺不下雨,人力難為,自己能做的也是有限。

    不管有沒有用,每天也是要出去看看,沒準真能找到抗旱的法子。

    他跟沈先生提了幾次,看看九妹有沒有什麽辦法,被沈先生毫不客氣的給擋回去了。

    九妹還真跟他聊過,如果真的出現旱災該如何處理。

    九妹說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看災情到什麽程度。小打小鬧的民眾自會自己著急去救去拚,那是他們的命。

    嚴重一點的,作為縣衙最應該防的是那些因為水源打架鬥毆的事兒發生。

    要時不時下去巡視,時不時的敲打敲打,講明厲害,現在有困難,大家要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再嚴重一點的災情,其實就是已經沒有救治的必要了。

    但是這個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民眾沒有了活路,啥都有可能發生。

    這個階段要做的事就是穩定民心,做好輿論導向。

    鄉下人想法千奇百怪,最怕的是有人煽動。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暴動,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想這些,沒有時間去整事兒。

    不管有沒有用,都要做出十足的救災的動作。也是給大家一個信念,隻要我們去做了,就會有回報。

    當然實際行動也要有實質的東西拿出來安撫民心,那就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走投無路的時候,有糧能夠給他們裹腹。

    要說老百姓愚昧,也不盡然。他們最講究實惠和眼前利益,誰能讓他們填飽肚子,誰就是好人,他們也就不會動其他心思了。

    最嚴重的也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出現大規模的逃荒。不但上麵要追責,對整個雲嶺縣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兒,也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要想杜絕這一現象,在前期就要下足了功夫,那就是“糧食到位,民心所向”。

    不要讓有心人鑽了空子,隻要縣衙一直站在民眾前麵,引導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就不至於出現背井離鄉去逃荒的想法。

    讓他們相信,朝廷沒有忘記也沒有放棄他們。會跟他們一起抗過這段最艱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