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他們和微臣一樣相信陛下
作者:謝煜安容音      更新:2023-06-14 15:16      字數:2199
  第104章 他們和微臣一樣相信陛下

    “微臣不過是個商賈之子,陛下封微臣做了異姓侯,對微臣的家人亦是皇恩浩蕩,微臣感激涕零都來不及,怎麽會怨恨陛下?”

    謝煜安回答的毫不猶豫,語氣也很堅定果決,孝昭帝醞釀了滿腹的話,都噎在喉嚨。

    孝昭帝握了握拳,神情嚴肅了些,也不拐彎抹角了,開門見山的說:“鎮南軍中的事,三弟已經跟朕說過了,但他並未統領鎮南軍,對這些事了解的不是很詳細,現在朕就在你麵前,這裏也沒有外人,朕想聽你親口說。”

    孝昭帝特意屏退了其他宮人,就是想和謝煜安說說真心話。

    他想知道,他到底有多少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挪用糧餉,如蛀蟲一般啃噬著昭陵的國運。

    孝昭帝看向謝煜安的眼神含著期盼,然而他等了許久,隻等到一句:“兵符已經不在微臣手中,微臣無權插手鎮南軍軍中之事,這個問題陛下應該去問新的統帥。”

    謝煜安的態度算不上忤逆,卻擺明了不肯配合,孝昭帝即位這麽多年,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耐心被消磨了不少,忍不住拔高聲音:“朕從來都沒有說過要你交出兵符!”

    “君恩浩蕩,是微臣之幸,微臣更不能仗著皇恩浩蕩,不識好歹。”

    謝煜安這話看似把孝昭帝奉承了一番,實則十分強硬,根本不給孝昭帝商量的餘地。

    孝昭帝的表情冷了兩分,沉沉的說:“朕撤回禦醫並非是要放棄煜安,隻是煜安的眼傷一直沒有康複的跡象,繼續讓整個太醫院的禦醫為煜安診治也不會有什麽益處,反而會讓所有人一直盯著煜安的傷情不放,若是有細作把這個消息傳入敵國,隻怕會再起戰亂。”

    都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王做事是不需要向臣子解釋的,孝昭帝這個時候卻放低姿態,向謝煜安說了自己的考量。

    謝煜安沒有任何的情緒起伏,淡淡的說:“陛下英明。”

    孝昭帝皺眉,雖然齊王之前就跟他說過謝煜安的態度,但他姿態都壓得這麽低了,謝煜安卻還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難免讓他有些窩火。

    顧慮到謝煜安身上有傷,孝昭帝壓著怒火說:“克扣軍中糧餉之事,寒的不止軍中將士的心,更會毀掉國之根基,朕身為一國之君,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人逍遙法外,煜安信不過三弟,難道連朕也信不過嗎?朕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煜安就算不肯說真相,也該把心裏的顧慮說給朕聽聽吧?”

    若是換了其他人,孝昭帝早就發火讓人摘了腦袋了,隻有謝煜安坐在這裏,他才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微臣自然是相信陛下的,不然在戰場上也不會豁出命去殺敵,”謝煜安溫聲反駁,在孝昭帝開口之前又加了一句,“軍中將士沒有寒心,他們也都和微臣一樣相信陛下。”

    謝煜安臉上的抓痕還沒好,臉龐在躍動的光影中有些蒼白,他的語氣始終溫和平緩,沒有絲毫的情緒起伏,孝昭帝聽完卻猛然變了臉色。

    軍中將士相信孝昭帝是明君,所以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誓死捍衛昭陵,但他們的信任換來的卻是一次比一次劣質的糧草,這和在戰場上殺敵的時候被自己人從背後捅了一刀沒什麽區別,更可悲的是,他們一個接一個的慘死,幕後真凶卻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亡魂的呐喊不能被世人聽見,謝煜安就坐在孝昭帝麵前,他一句指責的話也不說,卻叫孝昭帝聽到了無數冤魂的謾罵控訴。

    陛下,我們都相信你,我們都願意為你和你的子民戰死,你又能為我們做些什麽呢?

    孝昭帝咬緊牙關,一字一句的問:“朕要如何做,煜安才肯說出真相?”

    謝煜安歪了歪腦袋,說:“天下之事,陛下有心想知道,有的是辦法,不是嗎?”

    孝昭帝已經一退再退,謝煜安卻還是不肯配合,孝昭帝氣得拍桌怒吼:“謝煜安!”

    君王一怒,遠非常人可以承受的。

    容音忙起身跪下,謝煜安坐在輪椅上沒有動,連神情都還是懶洋洋的沒什麽變化,他望向孝昭帝說:“微臣惹惱了陛下,陛下也可以用包庇罪將微臣打入大理寺,讓大理寺的人把燒紅的烙鐵往微臣身上招呼,微臣正好也能進去陪陪嶽丈大人。”

    謝煜安姿態悠然,根本就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孝昭帝怒到極致猛然清醒過來,謝煜安現在會坐在這裏,是因為他擊了神音鼓要為自己的嶽父告禦狀。

    也就是說,他現在唯一的所求就是為他嶽父洗刷冤屈。

    孝昭帝讓容音起身,自己也平複了情緒坐下,盯著容音看了一會兒問:“你父親是個什麽樣的人?”

    容音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的直麵天威,心髒跳的有些快,她握拳穩了穩心神才抬頭迎著孝昭帝的目光開口:“臣婦的父親叫容慎,二十年前曾中過狀元,那年的科考正好是陛下與翰林院的院史一起批的卷,敢問陛下對他可還有印象?”

    二十年前,孝昭帝還是太子,不過那時先帝的身體不大好,孝昭帝已經以太子身份輔政幾年了。

    容音的提示很有記憶點,孝昭帝思索了一會兒便想了起來,而後皺眉道:“朕記得你父親才學過人,怎麽這麽多年過去還隻是在翰林院做編修?”

    “回陛下,臣婦的生母難產早亡,父親因此備受打擊,頹喪了好幾年,後來在攬月閣遇到以為賣藝不賣身的歌姬,見她一介弱女子,遭遇家道中落仍出淤泥而不染,這才幡然醒悟振作起來,他心疼那歌姬,為那歌姬贖身,還納做續弦,外人都覺得不恥,他便也因此再無升遷。”

    孝昭帝的眉頭皺得更緊,昭陵雖然沒有律法規定不許官員嫖娼,但納歌姬做續弦,確實挺敗壞名聲的。

    容音繼續說:“臣婦的父親雖然多年沒有升遷,對編修之事卻從來不曾含糊,他對農事方麵的書籍非常感興趣,經常去城郊莊子和農戶求證書中之事,他對戶部侍郎並無怨念,絕不可能謀害他的兒子,臣婦和睿親王府的世子妃有過數次過節,臣婦鬥膽猜測,此案與世子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