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阿琰,你怎麽看?
作者:蕭琰 溫若雪      更新:2023-06-10 10:45      字數:2207
  第103章 阿琰,你怎麽看?

    明黃色的主帳內。

    景帝麵無表情地坐在中央,下首左側的梨花木椅上坐著寧王,雙腿還纏著白布;右側的座位坐著巧笑嫣然的衡山公主。

    見蕭琰搖著白羽扇入內,景帝掀起眼皮道:“隴山圍場接連出事故,這兩件事兒的底細,你有沒有查清?”

    蕭琰瞟了一眼寧王,拱手道:“東陽鄉主帳篷內出現猛虎的事兒基本明了,那檸檬草是內廷的總管太監張公公偷偷放的。他招供,說這事兒是寧王妃指使他幹的。”

    “哦?跟寧王妃有關係……”

    景帝麵色難看地瞥了一眼寧王,剛衡山公主已將黑衣刺客頭子的供詞和證物擺在他麵前,他不得不相信寧王的狼子野心。沒想到,連猛虎出沒的事情,都跟寧王有關。

    寧王麵色肅然,作揖道:“父皇,裴舒那日也跟兒臣說了,說怕諸位貴女們在圍場住得不夠舒服,就讓張公公將檸檬草分給各個帳篷,哪知他聽岔了話,將所有檸檬草都放進了溫三姑娘的房間,這才闖了禍。”

    景帝眸光一暗,這解釋雖然牽強,但也說得通。

    衡山公主雙手一拍,青娥軍女護衛將那黑衣人逮入帳篷內:“寧王,那此人又作何解釋?”

    女護衛將黑衣人嘴裏塞著的白布揪出來,就聽那位黑衣人抽泣道:“陛下饒命,屬下也隻是聽令寧王殿下,並不知當日會害了那麽多貴人!”

    寧王火冒三丈,手指著黑衣人嗬斥道:“你別血口噴人!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麽嗎?”

    衡山公主微微一笑:“寧王,你不要動怒,聽他如何說。”

    隻見那黑衣人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小的姓徐,是金吾衛的一名千戶。一月前,寧王殿下讓小的在金吾衛中安插一些眼線,說是要保衛皇上,小的照著做了。可到了隴山圍場……”

    “那些眼線忽然不見了,小的怕擔幹係,便去找寧王殿下請罪。王爺隻說,讓我諸事不要管,不然一家老小都會沒命。哪知,當日忽然出現那麽多刺客,小的在打鬥中方才發現,這些刺客就是寧王殿下安插的眼線!”

    寧王大罵道:“你胡說八道吧你!”

    “小的當時怕極了,後來其中一個刺客給小的允諾,說若是刺殺成功,以後給小的升任副指揮使。若是小的不應下,家人老小就都沒命了。小的一糊塗,就同意了!陛下饒命啊!”

    徐千戶娓娓道來,越說,景帝越掛不住臉。

    蕭琰搖著白羽扇,半眯著眼眸,眸光閃著一絲玩味。

    徐千戶從懷裏掏出半枚玉玨,顫抖道:“這是當日寧王賞賜的,說是我可調動在營地的禦林軍。”

    一時,所有人的眸光凝滯。那半枚玉玨,正是調動禦林軍的半張兵符。

    寧王摸了摸身上的兵符,果然不見了,什麽時候不見的?他氣得登時站起身,幾乎站不穩,低喝道:“他偷了我的玉玨!”

    衡山公主高聲喝道:“怎麽還在抵賴!人證物證俱全,你竟然還敢胡言?真要禦史台會審嗎?”

    景帝按了按眉頭,極度疲倦的樣子。他忽地怔愣地看著蕭琰:“阿琰,你怎麽看?”

    蕭琰淺笑頷首道:“此事幹係重大,若是非要禦史台會審,也不是不可。”這事兒,倒是鬧得越大,對他越有利。

    朝堂上,寧王與太子兩黨水火不容,他隻需坐收漁翁之利。

    衡山公主瞪了蕭琰一眼,旋即用無比難過的語氣,對著景帝說:“太子此刻,還一半時間都在昏迷呢!皇兄,若不是您有這麽個好兒郎,替你擋了一刀。現在昏睡不醒的人,可就是您了!”

    “誰敢汙蔑我兒!”一個驕傲又憤怒的聲音響起。

    常貴妃一雙嬌媚的眼眸冒著精光,撚著妃色裙裾直入主帳內,走到景帝身邊嬌嗔道:“一早得了信兒,有人要汙蔑我兒,沒想到此刻,陛下,您還真的在審問阿嬰!”

    一雙柔荑輕輕拍打著景帝的胸膛。

    原本十分嚴肅的景帝立時緩和了麵容,握住常貴妃的削蔥似的手指,“哪裏就是拷問了,說得也太嚴重了……”

    下首的徐千戶垂著腦袋,大氣也不敢出。

    衡山公主眸光一暗,是誰給常貴妃通的信兒?今兒若不是她來,怕是寧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衡山公主唇畔撕開一絲冷笑:“皇嫂,真是來得是時候呢!你正好聽一聽寧王幹的好事!”

    寧王好似有了個主心骨一般,麵色不似剛才那般激動,此刻平靜地看向衡山公主:“皇姑母,您可真是鐵了心,認定是我要行刺呢!事情都還沒搞清楚,您就往我身上貼罪名了!”

    常貴妃眼波一轉,怒目看著下首的徐千戶,高聲道:“你可知,汙蔑皇子可是要誅九族的!”

    徐千戶連連磕頭,不過幾下,便把磕頭的皮膚都擦破了:“小的怎麽敢,好端端地汙蔑殿下?”心裏頭卻在叫苦,這些人真是天上神仙一般,他們一鬥法,地下的百姓就要遭殃。

    常貴妃眸光流轉,眼含秋波地看著景帝,溫言細語:“聽說阿嬰在刺殺那一夜,跟溫家姑娘在岩洞裏躲了一晚,不若將她們請來問一問情況?”

    景帝頷首。

    不多時,若雪及溫苓便垂眸站在蕭琰的一側,微微見禮後,常貴妃蓮步走上前:“你們都說說看,當夜是個什麽光景?”

    若雪覷著一旁蕭琰自若的神色,心頭納悶:這個常貴妃看著,派頭倒是比皇後的還大!

    她與溫苓詳細說了一番當日的情景。

    常貴妃急忙哭訴道:“陛下,您看!當夜,阿嬰為了趕去救駕,被幾十黑衣人圍剿,若不是命大,遇上溫家姑娘及時救治,此刻怕是也沒了性命!”

    景帝頷首,旋即下令將徐千戶先押入大牢,回京後再到禦史台會審。

    景帝手心裏還握著常貴妃的柔荑,他歎息道:“都先下去吧,此事不要外傳!”

    若雪挑挑眉,這常貴妃竟有這麽大魔力,三言兩語把景帝哄得放過寧王?

    蕭琰瞥了一眼若雪,若雪心領神會地點點頭,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進入他的帳篷。

    若雪也頗感好笑,不知什麽時候竟然跟蕭琰這個魔頭培養了默契!他一個眼神掃來,她就知道,他有話跟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