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打入冷宮
作者:慕容清裴陌      更新:2023-05-27 17:42      字數:2195
  第328章 打入冷宮

    “近二十年來,霍家依靠著這處礦脈,手中積累的錢財富可敵國,不僅如此,霍家還從北夷買了一批蠻子,欲將他們培養成為死士,刺殺貴妃娘娘的人便有一半是北夷人。”

    方安仁說著,在幾人震驚的眼神下又掏出幾張紙,“皇上,這是霍家這麽多年來命令死士犯下的惡行,還請皇上過目。”

    龍椅上的皇上捂著胸口,眼睛瞪得老大,仿佛下一秒就要氣暈過去的樣子。

    好在李福全上前給他順氣,“皇上息怒,龍體要緊啊皇上!”

    “大膽!大膽!”

    皇上氣得說不出話,隻能重複著這些字眼。

    “拿上來,拿上來!朕倒要看看,霍家都背著朕幹了什麽好事!”

    李福全沒辦法,隻好讓一旁的小太監提前準備好參湯和藥,才把那些寫滿了霍家罪狀的紙張遞到皇上麵前。

    ‘大順六十二年冬,奉娘娘之命到蘇州府陸家給陸敬山下藥。’

    ‘大順六十三年春,奉娘娘之命縱火琅環軒,殺陸含頌及其子,偽裝其畏罪自殺。’

    ‘大順六十三年六月,繪製大順輿圖與北夷氏族印章,構陷陸氏通敵賣國。’

    ‘大順六十三年七月,在陸氏滿門抄斬前將其知情人毒啞。’

    ‘大順六十三年九月,構陷陸氏故交淮揚王氏。’

    ……

    霍家的罪狀寫了足足六頁,每一張紙背後都是無數的人命的金錢。

    其中,大順六十三年裏發生的事就占了一整頁。

    可這其實並不是霍家最早開始犯罪的時間,是方安仁特意將這一頁放在開頭。

    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順六十三年到底發生了什麽。

    隻看完兩頁,皇帝就看不下去了,“好個無法無天的霍家!”

    他氣得胸膛都劇烈地起伏,這讓一旁候著的李福全心驚膽戰。

    “皇上,吃口參茶緩緩。”

    李福全遞上參湯。

    此時的皇帝正氣頭上,哪裏有心思喝茶,他袖子一揮,把茶碗打落在地,“混賬!”

    瓷碗碎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李福全嚇得戰戰兢兢的跪地。

    一旁的刑部侍郎和統領也見狀跪地磕頭,不過皇上壓根沒注意他們。

    “來人!給朕派欽差大臣,快馬加鞭趕去西北涼州府,給朕看看到底是多大的礦脈,挖了近二十年還在源源不斷的開采!”

    “好個霍家!霍蓮君!毒婦!”

    “霍蓮君不必再審!欽差大臣的消息一旦傳回京城,直指下旨昭告天下,霍蓮君德行有虧,善妒且不仁,謀害後妃及皇子,不配母儀天下,褫奪中宮封號,打入冷宮!”

    “霍家悉數打入大牢,霍氏宗親,血緣關係即便出了五服也給朕押入大牢,秋後問斬,其餘奴仆皆打上烙印流放邊關!”

    刑部侍郎連連點頭,又問,“皇上,前戶部尚書霍老的靈位還在太廟,可要撤下來?”

    皇帝怒火中燒,“給朕砸了!好個霍瓊,怕不是活著的時候就打定主意把霍蓮君嫁入朕的府中,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砸了!霍氏罪惡滔天,也配供享太廟?”

    皇帝越想越憤怒,百萬輛雪花銀,足足一千多斤黃金,還有一條礦脈,他一個皇帝,這麽多錢自己是想都不敢想,國庫都沒有這麽豐厚!

    偏偏一個霍家就抄了這麽多銀子,怎能不叫人憤怒!

    最近已經連續七日沒有上早朝了,但光是聖旨就下了七八道。

    短短幾日就有不少的大臣下獄,更有甚者直接斬首於城門。

    一時間京城裏的官員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是下一個遭殃的對象。

    但並非所有官員都是這樣,比如裴陌這類的武官。

    還有些看得清楚的文官,他們知道了不少,那些下大獄的官員都與被抄家的霍氏關係匪淺。

    即便廢後的聖旨還沒下來,就已經有人捕風捉影。

    十日過後,廢後的聖旨終於昭告天下,隨之而來的是霍氏滿門抄斬的消息。

    就這樣,京城裏呼風喚雨的霍家就這樣退出了曆史舞台,隻留存在百姓茶餘飯後的談笑聲裏。

    不過,關於霍家究竟抄出了多少銀子,那是眾說紛紜,又說上千兩的,又說數以萬計的。

    總之,沒人能猜得對。

    這件事對於皇室而言就是一樁醜聞,即便事實如此,但皇室的臉麵總要維護。

    皇帝不願自己被一個霍家算計了半輩子的事泄露出去,於是特意敲打了知情的人。

    所以,沒人敢把霍家真正藏的銀子數目公之於眾,百姓也知道霍家貪汙。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了霍蓮君身為皇後,卻容不得人的罪行。

    一時間,各家酒樓茶館裏關於皇後陷害後妃的評說生意做的風生水起,說書先生成了最後的大贏家。

    “原來皇宮之中居然還有如妃這號人物,看來真是我等孤陋寡聞了。”

    “誒,這說書先生也沒說清楚皇後是如何暗害後妃的呀,這錢花的也太不值得了!”

    一旁的聽眾發笑,“笑話,說書先生要是能知道,還能站在你麵前給你說書?”

    又有人大笑,“就是啊,要是知道,怕不是要被這個蛇蠍心腸的霍氏女給滅口?”

    “哈哈,說的也是。”

    百姓並不為死去的如妃和皇子感到一絲悲傷,隻知道自己喝酒時又多了一樁談資。

    當消息傳到江南三府州的時候,那夜,天空中飄起了幾盞天燈,在大順,為逝者祈福才會點燃天燈。

    徽派建築的古色古香宅院裏,奶嬤嬤抱著一個男童,男童指著天燈問,“嬤嬤,祖父放燈籠啦!”

    奶嬤嬤笑著解釋,“那不是燈籠,那是天燈。”

    “陸,敬,山,嬤嬤,祖父不叫這個名字呀!”

    啟蒙了的男童看見天燈上的字,疑惑的問。

    上了年紀的老嬤嬤頓了頓,“那是老爺年輕時教書夫子的名字,老爺再給他的老師祈福呢。”

    男童恍然大悟,“原來祖父也有夫子啊!”

    嬤嬤失笑,“當然啦,每一個讀書人都有啟蒙的夫子,少爺也有。”

    “那這個陸夫子也會打祖父的手板嗎?”男童天真的問。

    嬤嬤笑了笑,“小少爺不如自己問問老爺。”

    陸家啊,嬤嬤記得,那一家全是文人,後來樹倒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