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329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作者:安初夏      更新:2023-04-22 18:53      字數:2229
  第331章 329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看著大家不解的表情,安初夏也沒有賣關子,說的的話卻讓八位將領更驚訝。

    “南寧城外的兵會少,那是因為嶺南國被攻擊了。”

    “什麽???”幾位將領不由驚呼。

    都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說這話的安初夏。

    “我來時,太孫殿下為了不讓南寧城被攻破,百姓和將士被屠殺或者淩虐。

    親自帶兵去攻打嶺南,使嶺南大軍回防救援,來解南寧城之困。”安初夏說的情真意切,臉上帶著濃濃的擔心。

    “你,你是說皇儲太孫,為了解困南寧城,親自帶兵攻打嶺南國。”

    安初夏輕輕點了點頭。

    沒有道理攬月帶兵深入嶺南拚殺,幫南寧城解了困局,還深藏功與名的。

    至少也要這些將領知道解救他們的人說誰。

    “這樣太冒險了,皇孫殿下是正統皇儲,總有一天要回到京城,拿回屬於她自己的東西,怎麽能讓她去冒險。”幾位將領滿臉不讚同的說道。

    將領雖然在邊關守城池,但都得道消息二皇女稱帝,卻遲遲沒有正規的聖旨昭告天下。

    就算他們這些將領沒有文官那麽心思細膩,也猜到了,二皇女這位皇位恐怕來路不正。

    也沒有聽說慶安帝薨世,這就讓更多人無法認同二皇女這個偽帝。

    不像攬月這個皇儲,可是在冊封成儲君後,朝廷就發了正規公文,昭告全國上下無人不知。

    就連百姓當季的農稅,也以立為皇儲的攬月之名減半,以示仁厚。

    因為攬月是被正規立為下任儲君,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會更認可攬月為正統皇位繼承人。

    所以這幾位將領聽到攬月這位儲君深入敵軍,隻為解南寧城之困,才會這麽焦急。

    薛大貴忽然站了起來,“大人,末將告退,我這就去準備。”

    想明白的薛大貴,知道太孫殿下正在帶兵攻打嶺南國,認識到他們這次埋伏阻擊,回嶺南援兵的重要性。

    一刻不敢耽誤的走出去準備。

    薛大貴走後,安初夏看向宋春林,“宋將軍,你去軍營裏給我挑選五十個力量比較大的士兵。”

    “是!”宋春林沒有問安初夏要這些人幹什麽,就出去照辦。

    安初夏眼中閃過滿意。

    她又問剩下在座的六位將領,“除了薛將軍帶走的五千士兵,還有傾向趙靜安的人。

    能聽我們號令的還有多少士兵。”

    這時有位姓王的中年將領走出來拱手回答道:“趙將軍上任統帥一職不久,追隨他的人,大多都是以前他做安平將軍時的手下。

    就算他做統帥後,有靠上去的將領,關係也沒有那麽親厚,恐怕真要出什麽事,那些人不會太向著他。

    現在退進南寧城的兵力,估算下來有五萬多人,老薛帶走他手下的五千人。

    趙靜安以前的安平將軍職位,比我們高,他統領的士兵有一萬人。

    剩下我們七個將領加起來,手中帶領的有三萬多不到四萬士兵。”

    安初夏點了點頭,這位像王的將領,把軍中的人員分配說的很清楚。

    “那你們說說,如果趙靜安反叛,他做安平將軍時帶領的手下,都會跟他一起反叛嗎?”

    幾位將領沉默了一會,其中一位姓李的將領搖了搖頭,“應該不會。”

    “何以見得?!”安初夏問道。

    “很多人跟著趙靜安都是想得到他的提拔,並沒有反叛之心,他們都是東陵國人。

    至親故人都在這裏生活,平時為了朝上爬,也許會有一些不純的心思。

    但是要是趙靜安真的想要出城投靠嶺南軍,恐怕一些人,不一定會跟隨。”

    安初夏聽到此位將領的分析,和自己所想不謀而合,眼神透出讚同。

    “李將軍分析的甚是有理。”

    “這幾天我聽到有人說我容不下趙靜安這個前統帥,已經正在想著怎麽對付他。

    還說本官已經要用他縱容手下搶劫百姓為由,要捉拿處置他,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我怕趙將軍聽信謠言真做出什麽事來,到那時還希望李將軍可以勸解一番。”

    李將軍一愣,想明白後笑著點了點頭,“是!大人。”

    安初夏眼神幽深,唇角帶著微笑,至於這謠言是怎麽來的,沒有人比她更清楚。

    “現在你們都回去吃飯吧!隻有吃飽了,才有力氣做接下來的事。”

    “是!”幾位將領也知道,趙靜安這幾天異常舉動不斷,有可能聽信謠言做出叛逃的事。

    以他們這麽多年對趙靜安的了解,此人心胸狹窄,陰險狡詐,他對這個搶了他軍權的安女君,必然是恨之入骨,又怎麽可能束手就擒。

    就憑這幾天,安太傅在軍營裏都遭遇到了幾次刺殺,就能想象到趙靜安多希望她死。

    這時幾位將領想到今天送進軍營裏十幾車糧食,好奇的問道:“不知大人從何處弄來這麽多糧食?

    讓我等不至於被困在南寧城餓死。”

    安初夏想到那位把糧食送來一臉肉疼的樣子,堪比自己收留的吳阿叔,不由莞爾一笑。

    “是誰雪中送炭,供應全城百姓和軍隊糧食,現在不便說,你們以後就會知道了。”

    “好大的手筆,真是好奇,是誰這麽大的財力,能供應一個城,食用十天左右的糧食。

    即使是稀粥,那也是要得幾十萬斤糧食。”幾位將領不由感歎道。

    不過這樣的感歎安初夏卻沒有,因為她知道那位精明如狐的大商賈,真正的財力遠不止如此。

    要是交通方便的話,糧食能隨便運出,以他的財富恐怕能供應一個城,一年的食物都不成問題。

    何況這隻是他在南寧城幾家糧倉,秘密存儲的糧食。

    這位並不大方的大商賈,這次能一次性拿出這麽多糧食出來,供應一個城。

    恐怕更多的是為自己兒子博得善名,為以後能坐上那個位置鋪路。

    安初夏不在多說這個話題,就算她不說,那位蘇老板以後,也會把這件事巧妙的透露出去,按在自己兒子頭上,博得一個宅心仁厚的善名。

    “吃飽以後,王將軍和李將軍你帶人,把城裏所有的百姓暗暗組織起來,送到離城門最遠的城北那裏藏好。

    我們今天晚上就行動,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這樣坐以待斃,主動出擊才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