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233立儲
作者:安初夏      更新:2023-04-22 18:53      字數:2125
  第233章 233立儲

    蕭靈歡從小就跟著淑妃這個祖母,被嬌寵著長大,平時就是五皇女這個母親說她,小姑娘都不帶怕的,何況安初夏這個半路教授她課業的老師了。

    “你算什麽東西,也敢來訓斥我,我可是皇室的小郡主。”蕭靈歡一臉嬌蠻的吼道。

    安初夏閉了閉眼,冷靜,冷靜,這些熊孩子是皇家子嗣,自己不能動手教訓。

    於是說道:“你給衡世子道個歉後,再罰你多寫十張大字~”

    小姑娘哪受過這樣的委屈,仿佛受到多大委屈一般,大喊大叫道:“你們算什麽東西,我祖母可是管理後宮的淑妃,外太祖可是大將軍。

    母親是要做儲君的皇女,父親出身成國公府,皇祖母可是說我是皇家子嗣裏最尊貴的皇嗣,你憑什麽罰我。”

    “我要告訴皇祖母你欺負我,讓她吩咐人打死你。”蕭靈歡抬腿就跑了出去,朝著淑妃住的惜月宮跑去。

    安初夏沉著臉看著蕭靈歡,一邊哭,一邊跑向後宮。

    已經是半大姑娘的攬月,盈盈秋水般的眸色,冷幽幽的看著跑出去的蕭靈歡。

    聲音擔憂的說道:“老師好像你要有麻煩了。”

    已經八歲的蕭玉衡也懂得了一些道理,他默默的走過來拉了拉安初夏的衣袖,昂著頭問道:“少傅,我是不是給你惹麻煩了?”

    安初夏摸了摸他摔倒時碰紅的額角,說道:“沒事,你去把課業做完,今天就可以早點回家。”

    轉過頭對著一臉複雜的攬月道:“…你也是。”

    攬月撅了撅櫻花般的小嘴,少傅明明是她的姑母,為什麽要對二皇姨母家的孩子那般親切。

    不過好在攬月從小就在皇宮長大,在四皇女的有意影響下,即使還沒完全學會喜怒不形於色,但最起碼也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情緒表露出來,還是能做到的。

    她還不想讓老師和母親發現,她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世。

    “少傅大人好大的膽子,就連皇嗣也敢體罰。”

    意料之中安初夏看見一身華貴的淑妃,帶著一群宮婢太監氣勢洶洶,拉著滿臉是淚看向她時,還做了一個鬼臉的蕭靈歡走進上書房。

    “微臣,見過淑妃娘娘!”安初夏淡定的給淑妃行禮。

    四十多歲卻保養很好的淑妃,一臉怒色的質問道:“安少傅,你不給本宮一個解釋嗎?為什麽要把歡兒罰站在上書房門口?”

    安初夏看了一眼,小小年紀滿臉得意的蕭靈歡,平淡的說道:“靈歡郡主,在課堂上搶衡世子的水晶糖,還把衡世子推摔倒。”

    安初夏指著蕭玉衡在摔倒時,額角碰撞出的紅腫:“淑妃娘娘覺得靈歡郡主這樣,不該讓她道歉,也不該罰她嗎?”

    “呃…這……”

    淑妃隻聽自己寶貝孫女說,安初夏罰她在上書房站著,並沒有提起她推人的事。

    不過就從潘貴妃失勢被打入冷宮,後宮就淑妃一家獨大,她也早就忘了在潘貴妃陰影下,是如何謹小慎微的在後宮裏生活的了。

    此時淑妃輕蔑的看著安初夏,高傲的抬起戴著各種金簪玉環華麗頭飾的腦袋,語氣淩厲的說道:“安少傅做人還是要識相點比較好,要不哪天發生點什麽事,就不好說了。”

    “勞淑妃娘娘費心了,微臣謹記娘娘的教誨。”

    淑妃在安初夏平靜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恨恨的說道:“最好是這樣,這次就算了,要是再有下次本宮不會就這麽輕易的算了。”

    安初夏知道淑妃不是不想處罰自己,而是她是臣子不歸後宮管,加上淑妃也不是正經的後宮之主,她是完全沒有資格管到安初夏這個從一品少傅頭上。

    就算淑妃並沒對安初夏做什麽,慶安帝聽說在上書房鬧出的事,也對靈歡郡主當時說的話蹙起了眉頭。

    慶安帝吩咐隱衛看看五皇女對靈歡郡主,做出傷害二皇女家蕭玉衡是什麽態度,結果隱衛回來稟報。

    五皇女在府裏正忙著寵幸剛收進府的一位侍君,聽說靈歡郡主在上書房發生的事,隻說會找機會幫她出氣教訓安少傅。

    慶安帝聽隱衛稟報後,威嚴的臉上神色難測,隻是當日禦書房裏的硯台和茶盞被換了一套新的。

    緊接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一次早朝時,慶安帝帶著身穿明黃四爪蟒袍的攬月進入金鑾殿。

    底下的文武百官看見此時場景都驚訝的瞪大眼睛,而三位皇女在驚愕過後,二皇女眼神閃爍了幾下,低下頭掩蓋住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五皇女直接惱怒的黑沉著臉,要不是站列在她身後的外祖父,一品驃騎大將軍許鎮遠及時拉住她,五皇女應該早就大鬧起來了。

    四皇女也被自己父皇這個操作驚的目瞪口呆,不明白自己女兒怎麽會被父皇帶進金鑾殿,還身穿隻有皇儲才能穿的四爪蟒袍。

    大太監容零展開手中的聖旨,尖細的聲音響徹大殿:“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為東陵江山永固,祈天地福佑,儲貳之重式宗祧,一有元良,以貞萬國,攬月郡主,器質衝遠,風猷昭茂,宏圖夙著,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繁四海之心,立為皇太孫,正位東宮,所司具禮,以時冊命,欽此。”

    隨著容零的聖旨讀完,朝堂上的官員再也忍不住竊竊私語,

    在金鑾殿內外上百個官員裏,恐怕也隻有安初夏明白點慶安帝為什麽,一絲風聲都沒透露,就忽然冊封攬月為皇太孫。

    如果慶安帝提前找大臣商量,恐怕聽到風聲的淑妃以其外家,會聯合朝臣反對越過幾位皇女,冊封皇孫一輩的皇嗣。

    此時慶安帝雖然年老,但皇權還算穩固,他這樣直接冊封自己心儀的儲君人選,除了淑妃和娘家許大將軍一黨,沒有幾個大臣會強力反對攬月做儲君。

    此時保持中立的官員,從最初的驚訝中反應過來後,臉上毫無波瀾,神色平靜如初。

    攬月做儲君對他們沒有任何利益傷害,他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要為了這事去惹慶安帝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