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201十年
作者:安初夏      更新:2023-04-22 18:53      字數:2114
  第201章 201十年

    五皇女回到京城找淑妃,讓她想辦法把司珩看上的安初夏弄死。

    淑妃得知安初夏就是把江洲攪得天翻地覆的女官,無緣無故當然不願去得罪。

    可淑妃不願做,五皇女就去找疼愛她們母女如命的外祖父。

    驃騎大將軍隻有淑妃一個女兒,聽說有人和自己高貴乖巧的外孫女搶男人,許鎮遠當即就怒了。

    這不就有今天早朝上,大理寺少卿呈上了不實的奏折被貶的事。

    安初夏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因為藍顏禍水被人記恨,這時她正忙著組織人手修建堤壩。

    這次的木樁和石條,還有緊實的黏土,都是按照修堤壩師傅嚴格的尺寸和要求,買來或者是從別的地方挑過來的土質。

    確保堤壩的堅固和每年基本的維修,加上安初夏在下遊的缺口處,建了一個水閘。

    如果洪水上漲太過嚴重,就可以從此處泄洪,這樣江州的百姓就不用每年受洪澇之苦。

    安初夏把如何種植,能夠提高稻穀產量和更加保暖棉花的事,密報給了慶安帝。

    民以食為天,得知此事利國利民的大事慶安帝大喜,封安初夏在密報中提到種植出,分苗插秧法的安瑾辰和潤生為七品司農小史,來年前去各地教種稻穀和棉花。

    安瑾辰和潤生在接到宮裏太監傳來的旨意,好長時間都處在懵逼狀態,還是潤鬆做了這麽長時間的公職,給了傳旨的太監茶水銀子把人打發走。

    “哥,我也當官了?”潤生不敢相信的說道。

    “臭小子,你哥努力這麽多年,才剛剛爬上一個從七品的小武官,你一下子就做到正七品,這是在向你哥炫耀呢。”

    “哈…哈哈!我就說小夏妹妹對我最好了,這不還給哥哥弄了一個官做。”潤生撓頭傻笑著說道。

    安瑾辰也沒想到就幫著妹妹種出那些糧食,有一天他們也會因為這些糧食,坐上有品級的小官。

    兩人做的這個小官,在東陵王朝歸工部管。

    翰林院散館後,陳翰選擇留在翰林院,墨子洛已經被分配到戶部,兩人在聽說這件事後,就來和安瑾辰順便也跟潤生,交待了好多官場上的事情。

    雖然他們也剛入官場不久,但好歹在翰林院裏混了這麽長時間,多少要比什麽都不知道的安瑾辰和潤生強。

    安師妹不在,照顧她的家人,陳翰和墨子洛一直做的很好。

    安初夏坐在正修建的堤壩上,吃著和民工一樣的飯菜,江芷柔也端了一碗大鍋菜扣飯吃著。

    在兩人旁邊還有一個女子,她就是來府城上任不久的嶽紅玲,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官。

    其他跟來的男官員看著三人大口扒著碗中的飯,嘴角抽搐了一下。

    肉片燉白菜,這些對民工來說已經是好飯菜了。但對他們這些官員來說,就連家裏的下人吃的恐怕也比這好。

    不過他們抬頭看向天空的太陽,為了下午不挨餓,他們也隻好大口的吃了起來。

    安初夏好心的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因為貪汙入罪,她這次親自帶人在這裏監工堤壩修固。

    因為大筆的工程款實在太像一塊肥肉,誰見了都想咬一口,能經住誘惑的人很少。

    安初夏截留下來的銀子並不是很多,她要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不夠的上報朝廷,看能不能在今年稅收上想想辦法。

    民工們從來沒看見過官府的人,這麽認真的對待過修堤壩這件事,看來他們這些百姓有望不用,因為每年水患去逃難了。

    以前官員不說一次不來,就算來一次也就是隨便看看,好吃好喝,看一眼就走。

    哪像現在這些官員每天都在,他們覺得有時候女官員,比那些隻會嘴裏說大道理,喝酒的男官員更靠譜。

    安初夏在江洲這裏當三年知府,帶領百姓種植出畝產翻了兩倍的稻穀,把辣椒和西瓜的種子也普及開來,散播到了全國。

    三年期滿調任洪州城做一省巡撫,這是師兄劉飛的父族所在的地方。

    在洪州城任職期間,安初夏幫師兄劉飛查明母親死亡真相,劉飛的母親當時摔在花瓶上,並沒有摔到要害,而是被人有意害死。

    證據確鑿,劉飛的父親把一切攬在自己身上。

    師兄劉飛去探望後,劉父病死在牢裏,謀害有功名在身的嫡子,劉父的愛妾和小兒子被判流放。

    劉家冷眼旁觀的其他幾房人,也因為他們的短視,在劉家大房倒台後,劉家也從洪州大族落寞成普通人家。

    安初夏每到一處當官那裏百姓的日子,都會得到改變,民間漸漸傳出她就是玉皇大帝派來的福官。

    她到那裏當官,哪裏就會糧食增產,百姓豐衣足食,商業興盛,城鎮更加繁華。

    安初夏曾經在管城當了一段時間的官,把管城的官場同樣帶來一次震動,還有和官府勾結的管城首富魏家,都一並收拾了。

    現在無論安初夏去哪裏上任,當地的官員內心都瑟瑟發抖,她簡直就是地方官場的絞肉機,去到哪裏哪裏的官員就倒台一大片。

    其實安初夏自己感覺真的好冤,這真不是她想要做的事,都是坐在金鑾殿上那個老皇帝。

    每次把她調任到一個地方,好像不連帶給她一封密旨,老皇帝就像吃虧了一樣。

    自己這把刀老皇帝是越用越順手,可是做刀的人,卻沒有拒絕的權利。

    站在京都城門口,穿著一身淺青色常服的女子,看著熱鬧繁華的皇城大街上,人來人往,不由感歎。

    從十七歲考上狀元,整整十年的外放,官至正二品總督。

    安初夏帶著跟隨自己十年的左望,衛雲城,柳香,吳婆母子帶著左望和柳香的兒女,已經坐著馬車回府了。

    走在京城大街上,看見酒樓,茶樓,戲樓,客棧,貨棧,娼妓,優伶,相公館,還是那麽人來人往陸續不絕,熱鬧非凡。

    在安初夏偏過頭的時候,驟然間看見一位滿臉是淚的女子,眼神幽怨的好像看著負心漢般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