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176建設威縣
作者:安初夏      更新:2023-04-22 18:53      字數:2265
  第176章 176建設威縣

    後來一段時間安瑾辰被翻好田地的幾家,輪流請去教種玉米,在之後的一年裏,安瑾辰常出現在幾處種玉米的田間地頭,指導大家怎麽除草施肥。

    雖然元德村的百姓都是種莊稼的老手,但是他們是第一次種玉米,還是沒有種過玉米的安瑾辰有經驗。

    安初夏這陣子苦哈哈的,被白雲朵抓去做了壯丁,站在縣學的教室裏,在給下麵十幾個學生講課。

    按白雲朵話說的,威縣這裏還有誰比她這個六元及第的女狀元學識淵博,不把安初夏抓來提升自己業績,白雲朵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教瑜業績好了,也是可以朝上提升。

    留在威縣讀書的十三個童生,在聽完安初夏給他們講解釋義後,讓他們原本還有些懵懂的知識點,如醍醐灌頂一般,忽然開朗。

    在得知這位縣令,就是他們聽說的那位六元及第女狀元,從此以後對安初夏更加佩服。

    夏天的雨水充足,安初夏打著油紙傘頂著毛毛細雨,走在許良策家的田莊裏。

    衙門裏的事,有王師兄她很放心。

    此時身邊跟著聽說要來這裏的杜冷霜,還有朱鐵花夫妻。

    看著膝蓋高一大片綠綠蔥蔥長勢很好的玉米苗,安初夏神色間也露出笑意。

    走到近前看見哥哥安瑾辰,褲腿泥了半截站在田裏,正在指揮許家的佃戶和長工,給玉米追著農家肥。

    安初夏走過去和安瑾辰並排站著,同站在一把傘下。

    “你怎麽來了?”安瑾辰看著安初夏問道。

    安初夏笑了一下,不讚同的說:“哥哥就算想幫我,也應該注意身體!”

    安瑾辰撓了撓後腦勺,發覺自己的頭發已經被小雨打濕了。

    “雨小,回去洗個熱水澡就沒事了。”

    安初夏沒再說什麽把目光看向田野,其中一個渾身濕透,跟長工一起幹活的少年,引起她的注意。

    “怪不得年紀輕輕,就能管理這麽大一份家業,看來也不是個完全養尊處優的大少爺。”

    站在田埂不遠處的杜冷霜,也看出那個少年就是許良策,趕忙過去給他打傘,兩人走過來許良策見到安初夏要給她行禮。

    安初夏抬手示意,表示免禮。

    “許大東家,倒也是個勤快人。”這句話安初夏說的誠心實意。

    “大人誇獎了。”許良策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被誇的臉頰有點紅。

    “哎吆!小祖宗,你掐我幹什麽,”不解風情的少年郎,被杜冷霜眼神一撇,立馬露出委屈巴巴的小表情。

    杜冷霜又探手給剛才捏的地方,揉了揉。少年眼中閃過一道狡黠的光芒。

    安初夏注意到許良策的神情,不由替杜冷霜捏了一把汗,就憑這小少年暗藏的心眼。

    同情的看了一眼高冷的杜冷霜,兩人之間,誰拿捏誰還不一定呢。

    在許家熱情的款待下,安初夏和安瑾辰吃完飯,就告辭離開了。

    京城皇宮朝堂上,慶安帝沉著臉把折子扔在地上,氣勢淩然的看著跪在大殿裏的官員。

    沉聲怒道:“南方水患,千頃良田被衝毀,百姓流離失所,你們告訴朕這是天災。

    那每年從戶部撥下去那麽多,修建堤壩的銀子,難道都是讓你們買紙去糊堤壩的。”

    “皇上息怒!”

    “那你們說說,江浙一帶的水患要怎麽處理,無家可歸的百姓要怎麽安撫。

    戶部銀兩每年都吃緊,這龐大的震災款項,要從何而來。”

    慶安帝神色不明的看著,底下領頭跪著的潘丞相,年年請奏要建設水壩的款項。

    每年南方水災的大小,全憑老天爺下了多少雨量,當他這個皇帝是老糊塗了,不知道那些錢是落在誰的口袋裏了。

    想到跟去冀北的人,稟報回來那個得用的女官,到威縣後所做所為。

    這麽有能力和魄力的官員,慶安帝想要把她調回來,派去南方治理那裏的水患。

    順便調查一下這麽多年,這些蛀蟲在修堤壩上,到底貪汙了多少銀子。

    被慶安帝惦記的安初夏,正忙著帶領全縣管轄內的人,怎麽致富奔小康,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

    看見邊城軍隊派來從威縣指定幾家豆製坊,給軍隊采購食材,安初夏通知許良策他們,要低廉一些銷售給保護百姓的軍士們。

    錢要賺,但良心也不能丟了。

    就從省城富商強搶豆製品配方案後,來威縣采購豆製品的商販們,都知道這是威縣府衙扶持的產品。

    聽說是幫助威縣脫貧的產業,至此後,誰也不敢打這個配方的主意。

    豆製品生意慢慢上了正軌,掙錢後,許良策,羅瑞生,馬翔三人,也按照當時的承諾,開始遇水搭橋,修建每一條通往村莊的路。

    以後隻要豆腐坊開著,他們都要拿出兩成的利潤,來建設威縣。

    百姓們看著一條條原本坑窪不平,泥濘不堪的泥土路,被花錢雇來的人,拉來石子鋪平,兩邊埋上石路牙子,這樣石子就不會輕易朝下滾塌。

    百姓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新來女縣令的政策,大家都覺得也許他們吃了這麽多年的苦,就是為了等來這位愛戴百姓,為人清明的女縣令。

    許良策三個地主也得到了大家的稱頌,威縣大商戶們,怎麽能願意看見風頭被幾個土敗主全占了。

    他們也找到安初夏說願意為自己縣城裏,做些力所能及的建設,出分綿薄之力。

    安初夏讓他們在縣城裏蓋起一個早市,這樣無論是來擺攤賣菜的村民,還是養家糊口的小販,都不會因為下雨下雪無處可躲。

    縣城裏的大街小巷,有著衙門裏的差役安部就班的巡邏,小偷小摸和地痞流氓,全都縮起腦袋做人,不敢再猖狂。

    百姓們安居樂業,商販們掙錢也容易,大街上被清理街道的人掃的幹幹淨淨。

    夏末的時候許良策他們給安初夏,送來一些玉米棒煮著吃。

    安初夏也讓人給衙門裏的官吏和衙役,每人送去幾個煮熟的棒子,多了她也沒有。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當初選擇種玉米的四大地主家。還有元德村的村民,看見飽滿的玉米穗,都後悔當初沒有選擇多種一些。

    玉米畝產千斤的消息瘋傳開來後,當初選擇不種玉米的百姓和地主們,都悔恨的直扇自己嘴巴子。

    罵自己目光短淺,現在才想起來,縣令大人沒有理由會害他們。

    不過此時已經悔之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