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1陳縣丞
作者:安初夏      更新:2023-04-22 18:53      字數:2219
  第141章 141陳縣丞

    隻看見肅然的大堂上正端坐著一個麵帶淡笑的女子,陳慶山在一霎間的震怒後眼神微閃,似乎想到什麽反而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裏。

    跟在他身後的幾個官吏看見安初夏挺直腰背,端坐在明鏡高懸下的座位上,憤懣的厲聲嗬斥道:“你是何人好大的膽子,還不快滾下來。

    那是咱們縣丞大人才能做的位置,你一個小小女子算什麽東西,還不快快下來跪地領罰!”

    安初夏眼神清淺的凝視著他們,不緊不慢的道:“恕在下孤陋寡聞,聽說過縣衙大堂明鏡高懸下,隻有縣令大人坐在這裏才名正言順坐!

    並沒聽說這個位置什麽時候縣丞,坐在這裏也這麽理所當然了。”

    那個帶他們來的收稅的官吏,身旁站著長臉嘴巴上有八字胡須的中年男人,應該是縣衙裏的師爺。

    身後跟著一群升堂喊威的衙役。

    那個師爺顯然為人很是精明,他看著坐在大堂上的安初夏一言不發,作為師爺他也知道這段時間,朝廷派來的縣令也該到了。

    安初夏勾起唇角看著底下的人,她知道那個臉色陰沉的陳縣丞,還有那個一臉刁鑽的師爺,應該都猜出自己的身份了。

    她還是一臉缺心眼的道:“要不在下寫信去京城吏部去問問,是不是朝廷什麽時候改了律法,在下不知道也未可知!”

    陳慶山和八字胡師爺聽到此話對視一眼,都皺起眉頭,眼神中的含義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苟師爺苟遠同連忙上前問道:“聽女郎能寫書信去吏部,不知道女郎究竟是何人?”

    安初夏自然選擇坐在這個位置上了,也沒打算再和他們故弄玄虛,坦然自若的拿出委任狀展開給他們看。

    陳慶山仔細看了一遍吏部下發的委任狀,這才滿臉不情不願的帶著眾人,給安初夏這個新上任的縣令行禮。

    “不知大人今天來上任,有失遠迎,請多恕罪!”

    安初夏卻對他們擺了擺手,對這事並不計較。

    她讓安子希把那個收稅官吏,不知道是忘了帶回來,還是丟在那裏不要了的鬥,放在大堂中央問道:“陳大人覺得這個鬥,可有什麽不同?”

    陳慶山心中一驚眼神狠狠瞪了,那個收糧稅的官吏一眼,怪他怎麽把這樣特製的大鬥落在外人手中。

    現在讓他怎麽回答,不過陳慶山終歸是在衙門混了這麽多年,和稀泥和睜著眼說瞎話的本事,他早已練的爐火純青。

    隻聽他說道:“下官眼拙,也很少見到稱量的鬥,並沒覺得有何不同!”

    安初夏聽陳慶山如此說就知道他這是要推卸責任,恐怕想要用這件事絆倒他有些不太可能。

    好在安初夏也在府衙裏主持過一段時間公務,對扯皮拉鋸這種事也見過。

    陳慶山在威縣做了這麽多年縣丞,安初夏也沒天真的以為一上來就能把他絆倒。

    “哦,是這樣啊!

    我也不太懂這些鬥的稱量大小,隻不過本官在路過元德村時,看見收稅的官吏和村民因為交糧稅爭吵。

    聽到村民在家用鬥稱量好的重量,扛來交稅的時候用咱們麵前的這個鬥,卻足足少了十一鬥糧稅,你說這奇不奇怪。”

    陳慶安咬著牙臉色變了變幾變,這才回答道:“也許是村民稱量錯了,也有可能是官吏收稅的時候拿錯了鬥。”

    安初夏心中冷冷一笑,這話是兩頭堵她的吧!

    不管是哪裏初的錯,反正把他自己摘的是幹幹淨淨。

    安初夏還是一副傻白甜的問道:“可是村民說,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往年他們在家用標準的鬥,稱量好要交的糧食賦稅,每次收稅的官吏用官衙帶去的鬥,稱量都似今天這般不夠。

    難道這麽多年你作為代管威縣,所有事務的縣丞就一點都沒發覺。”

    陳慶安被安初夏問的一時啞口無言,他要說不知道,這代表著他能力有限,沒有這個能力管理一縣事務。

    他要說知道那就是變相的承認,自己和那些官吏一同剝削百姓,這可是要入罪的,他傻了才會承認自己知道。

    陳慶安隻好咬著後槽牙道:“下官無能,不知道這麽多年來,縣衙裏還有這樣為非作歹,迫害百姓的人。”

    剛才帶著安初夏他們進縣衙大堂的官吏,剛從安初夏就是新上任的縣令中反應過來,就聽到兩人的對話,心中不由一驚!

    縣丞大人這話是要把他們這些收賦稅的官吏推出去頂缸,他正要說話辯解。

    就看見師爺兩隻細長的眼睛陰狠的看著他,嚇的官吏咽了一口唾沫,再也不敢上前為自己辯論。

    他們這麽多年跟著陳縣丞做的虧心事可不止這些,要是輕易的說出來,大家都別想好過。

    再說這個剛來上任的縣令,還是個女人能做多長時間縣令還不知道,他怕個毛呀!

    安初夏把底下人的表情動作盡收眼底,有些事欲速則不達,自己有的是時間和他們慢慢耗,真相總會浮出水麵。

    安初夏知道威縣離邊城守衛軍不遠,如果到了寒冬臘月軍隊糧食緊缺,朝廷軍糧又及時沒有運到,就會從這些臨近的地方采購糧食。

    本來整個冀北城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糧食的產量就不高,又有軍隊這個消耗糧食的大戶在,可想而知糧食在這個地方有多金貴。

    這次安初夏依然把重新要定製一批標準稱量鬥的事,交給了陳慶山,隻因為作為縣丞他掌管的就是糧司,征稅,不交給他交給誰。

    這次的鬥安初夏可以保證陳慶安不敢再動手腳,如果鬥子這次再做大這不就證明,以往官吏多收百姓糧稅的事他是知道的麽。

    如果這次鬥再出錯,他哪好意思坐在縣丞這個位置上不動。

    安初夏提出要把以前那些收稅的官吏抓起來問罪。

    被陳慶山和師爺苟遠同阻止了,理由是安初夏剛來,隻是聽遇到的百姓一麵之詞,不足為信,等調查清楚抓人也不遲。

    聽到此話安初夏一臉懵懂的點了點頭,十足一個從來都沒有經曆官場洗禮的新手官員一般,讚同了兩個人的話。

    陳慶山和苟遠同對視一眼,目中都露出一抹鄙夷,這就是一個女書呆子,考上狀元還被分配到這種地方做縣令,他們還怕她翻出什麽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