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
作者:夏海蒼鬆      更新:2020-03-02 12:08      字數:4096
  而曹操依舊是很清楚,石全其人對己方的態度如何,他多少都是知道的。不過其人到底能不能投靠己方,這他到底能不能被己方所用,這個大前提不是己方對他們遼東軍的勝敗,也不是他被擒與否,而是他的家人,是己方到底能不能保住他的家人,就是這樣兒。這確實,就是那最為重要的問題。所以曹操這個時候,他是依舊想到了這個,不過對他們兗州軍來說,

  這事兒也真是,不好辦啊。還是那話,他們要是能從襄平城那麽輕鬆就把幾個大活人,而且還是公孫康嚴加看守的幾個,給平安帶出襄平的話,那麽兗州軍就未必不能從襄平城內打開城門。所以對曹操來說,如果說是拿他家人讓石全來做什麽,還不如靠己方自己呢。畢竟

  己方保住他們家人,那個時候公孫康肯定也是察覺了,所以石全已經是不被他認可了,那自然石全在遼東軍那兒也沒什麽用。所以曹操是想了不少,覺得己方也不會為了那麽一個三流武將,就冒著那麽大危險如何如何的。要說除非是保住石全家人之後,然後讓他就範,並

  且公孫康還別懷疑什麽,至於說這樣兒的話,那風險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也太過困難,比那個進襄平去開城門還要難,這就是曹操此時此刻的想法。所以拿石全家人如何的這個,這個時候卻是讓曹操自己給否決了,他認為不是一點兒都不行都不可能,可己方實在是不能做啊。己方那麽幹的話,那還真就不如去從裏麵打開城門,而不是帶著石全家人如何如何,這

  後者絕對是沒前者來得更簡單容易。曹操選擇的話,他自然也是要選擇一個對己方來說更簡單容易,並且風險小的事兒,讓己方的將士去做,而不是讓他們陷入到險境之中。畢竟曹操是兗州軍之主,他就算再不為士卒想,可他卻也知道,士卒給他賣命,己方要靠著誰去爭

  霸天下。畢竟曹操不是袁紹,要是袁紹的話,他才不會去想士卒如何。而曹操呢,現實多了,而且他比袁紹會收買人心。袁紹他出身世家,曹操他家不過就是個豪強,所以這個身份也確實,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兩人對待士卒的態度,當然有所不同,他們的想法更是不一樣

  兒。袁紹自然是看不起他們冀州軍的士卒,至於說曹操,至少他就清楚,沒自己這些人馬,自己什麽也不是。你如今就算是家財萬貫,可又能保得住多久?而他雖說不知道“槍杆子裏出政權”這話,但是這個話的意思,曹操卻是很清楚。所以袁紹敗了,敗得很徹底,而如今曹操卻是成為了天下的大勢,兗州軍不下涼州軍,並且比江東軍要強。如果說袁紹有曹操這

  麽個想法,他也未必是真能敗成那樣兒,畢竟這個年代,還是比較講身份的。就說馬超,他不也得是對外說自己是馬援的後人,馬家的人。曹操也是說自己是曹參的後人,還不都是為了那個所謂的名兒嗎。你還沒有能力本事說把天下人都不放在眼裏,那樣兒的話,死得也

  更快了。所以不管是馬超還是說曹操,乃至於孫策,他們可都是把自己給說成是誰誰的後人。連孫策其實也一樣兒,說自己是孫武的後人。要說這個真假還確實是沒什麽考證了,畢竟馬超是有證據證明自己是馬援之後。至於說曹操,他也能找出來點兒證據來,可唯獨是孫策,他是真沒什麽證據啊。但是哪怕是如此,也沒人說你孫策的話就是假的什麽的,畢竟這

  事兒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了。你孫策是孫武後人還是說是誰的後人,那都是你自己的事兒,反正你這麽說了,大家就這麽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這麽回事兒吧。就像如今這個年代,大漢都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所以表麵兒上都是共尊大漢,可實際上,都是各自為政,自己說了算,皇帝那都無所謂。所以整個天下都如此,亂世就這樣兒,因此這也沒什麽大不了

  的。畢竟當老大的,哪有永遠都是說真話啊,那是傻子,不對,傻子也不是永遠都說真話吧。所以這其實基本上所有人都習慣了,對於自己主公說什麽,他們有的話,自然是要在意,很在意,可有的話,也就是一聽一過,如此而已。但是不管什麽,怎麽想,至少有一點沒錯,

  那就是如今這個時代,是特別重視你的名,哪怕是你家裏的名,那也依舊重要,出身確實是非常重要,在這個時候。所以袁紹手底下才是人才濟濟,哪怕就是袁術,他都那樣兒了,不是還有人死命效忠於他,這就說明問題。如果說你沒有個好出身,更是不讓手底下的人痛

  快,那麽誰給你做事兒?誰還能為你效力賣命?這就是很實在的一個事兒,那能為你效死命的,哪個不是有原因的,所以這個也真是,你沒做到,那麽就不用要求別人如何如何,哪怕他是你的手下,可沒有什麽規定說你手下人就得為你盡忠,那是玩笑。而曹操還能不清楚這事兒?他也覺得遼東軍比較失敗,至少在己方這兒,能為自己效死的將士,是比他遼東軍

  多很多,至於說遼東軍,他還真是沒看出來有多少。反正這個石全,那肯定就不是了。至於說其他人,還沒見到,所以不清楚。公孫康不用多說,他畢竟是公孫度的兒子,如今就是他做主,所以他不可能不為自己死拚。至於說如今還在襄平的那兩個,曹操是沒親眼見過,

  但是聽情報來說,和石全也就是半斤八兩,所以這遼東軍也真是,不足為慮。像公孫恭那樣兒的,同為公孫度的兒子,那他不死也沒辦法,就算是自己,也未必就能留下他。畢竟公孫恭也沒什麽大本事,己方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如果說他公孫恭的本事不錯,

  那自己可能會有點兒惜才,不過最後還得看人家是不是能來己方。說起來當時髙句驪一戰,可以說他公孫恭是已經有了必死之心,所以那樣兒的話,基本上也就不會再回頭了。曹操自認為己方戰力不錯,所以行軍打仗什麽的,還算可以。但是對上像公孫恭那樣兒的,心存死誌的人,他也是沒辦法。確實,曹操倒是不怕什麽,可主要還是,那麽一個人,就代表了什

  麽都豁出去了。確實,他公孫恭什麽樣兒,曹操多少都是聽說過的,而之前他公孫恭居然是不怕死,心存死誌,這個還真是,不得不說,他是讓自己也算是另眼相看吧。畢竟公孫恭他膽小不行,比他父親都不如,所以曹操也是沒怎麽看上他。當然了,公孫度的兩個兒子,

  公孫康雖說本事可以,但是其人太貪心,還不明形勢,所以曹操是更看不上。因此,公孫度的兩個兒子,確實是沒被曹操放在眼裏。但是就因為公孫恭最後身死在了髙句驪,這個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也算是個人物了,畢竟這雖說自己未必最後就真能放過他,可怎麽說呢,這他公孫恭要是投降的話,怎麽說都有那麽一線生機。可他最後身死,卻是把自己唯一的生

  機也給斷了。而自己對他身死,就是稍微感歎了一下,其他的倒是沒什麽,畢竟一個敵軍的將領而已,而且還是公孫度的親子,這個身份就比較敏感了。但是卻就因為其人身死,可以說當初從髙句驪那兒跑了的遼東軍士卒,這個時候肯定基本上都是同仇敵愾,就等著再對上己方呢,所以這不得不說,可真不是什麽好事兒。曹操不怕對上他們,但是真要是那樣兒。

  己方損失就要多了。如今石全所帶的人馬,應該也沒有當初在髙句驪的,畢竟公孫康那個性格,他肯定是要把好的都留給自己,所以沒那個髙句驪的人馬,那都是正常的。出現的話,倒是不太正常了。不過不管來與不來,和那些人早晚要再對戰,這一點,曹操是很清楚的。

  並且遼東軍也有他們自己的精銳,所以曹操也算是比較期待,這和他們精銳對上,不知道是一個什麽情況。要說遼東軍如果就是這麽個水平,像石全所帶的那樣兒,那曹操也會有很多失望,不過他知道,他們還有兩支精銳,因此,對於和他們的精銳對戰,曹操倒是比較期

  待。畢竟說起來他和很多諸侯的精銳對戰過,可卻沒和遼東軍的精銳有什麽交手,因此,曹操自然是想看看,到底遼東軍精銳如何,看看己方和他們對戰的結果。說起來曹操是沒有小看遼東軍,畢竟精銳是什麽吧,那都不用說了。但是要說他就如何如何高看遼東軍,那還真就不至於。畢竟兗州軍縱橫天下二十載,這有什麽沒經曆過,沒見過的,曹操更是。要說

  他遼東軍的精銳再強,還能強得過人家涼州軍的涼州鐵騎,還能比得上當年高順的陷陣營?那不開玩笑嗎,如果他們有那本事,不說公孫度早就進兵,就是異族,他們也不至於說和遼東軍打了這麽多年不是。有那精銳,對付異族,還不是手到擒來。關鍵是這遼東周邊兒

  可沒什麽像樣兒的異族異國,都是小魚小蝦而已,和人家鮮卑匈奴,都比不了。不要以為匈奴這麽多年已經沒落了,再怎麽說,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底蘊,確實不是那些小魚小蝦所能比的。匈奴是沒落了不假,可實力確實還有,當然比起最強盛的時候,他們

  是不能比較,但是和那些不怎麽樣兒的相比,他們依舊很強大,就是這樣兒。就是曹操馬超他們,也不敢說就小看了他們。所以遼東軍的精銳,曹操是沒見過,更是沒打過交道,但是從很多事兒上,就不難看出來,他們本事有限。要不然的話,最基本的,幽州有個白馬義從,他們哪怕是能和白馬義從抗衡,那名聲也早就傳出來了,人家白馬義從可是讓異族都害

  怕的一支勁旅。但是你遼東軍有什麽,就算是聽過,那也是從情報中得知的。而在天下,根本就沒什麽名兒啊。好歹你公孫度,遼東軍,還算天下有點兒名兒的,可你遼東軍的精銳……因此,曹操雖說也是期待,可他絕對不是什麽拭目以待,萬分期待什麽的。畢竟要是

  他們遼東軍精銳真像樣兒的話,那他肯定是另一種態度,而絕對不是這樣兒。不過事實告訴了自己,這到底實際情況如何,所以曹操就算是想興奮一下什麽的,他都沒這個基礎啊。所以期待歸期待,可卻絕對隻是個小期待,不是什麽萬分,不是什麽急切,更不是什麽拭目。

  當曹操再次把目光注視著戰場的時候,其實他就是稍微想了這麽一會兒,很快的,沒那麽久時間。但是曹操還沒有說就一心二用,所以仔細想的時候,他雖說眼睛也是看著戰場,但是心思卻沒在這上麵。因此,戰場上所發生的一切,他都沒那麽注意,而等他再次注意的時候,居然是發現遼東軍已經退了!這個確實,還沒被曹操所預料到,不是說遼東軍就不會退,

  實在是曹操覺得,這遼東軍不該退啊。不過他稍微一想,也知道了,這是因為石全太過小心。反正說好聽了是這樣兒,說不好聽,其人就是膽兒小,並且是真貪生怕死啊。所以這個,那就沒辦法了。攤上了這麽一個主帥,那就隻能是這樣兒了。而曹操來看,這對己方來說也

  好,畢竟如此一來,己方也算是能少傷亡些。當然了,對他們遼東軍,其實更是如此。至於說追擊,曹操根本就沒下令去追,直接就收兵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