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尚書令(修)
作者:落日薔薇      更新:2023-03-30 21:09      字數:6073
  第34章 尚書令(修)

  陸徜的傷不嚴重, 便沒去就醫,明舒向林大娘告了一會假,拿著傷藥找地方非替他上藥。明舒不能再進竹林境, 陸徜也不便去明舒的屋子, 兄妹二人就找了個偏僻的亭子坐著。

  “你看看你這手,舊傷沒好齊全吧,新傷又添。”明舒拉著陸徜的手,一邊給他上藥,一邊叨念抱怨。他的手, 手心手背都是傷, 之前在山上遇山賊時受的傷落下的疤痕都沒淡,就又添新傷,叫人看著心疼。

  陸徜沒吱聲, 她的叨念讓人心情愉悅, 似乎受再多傷都能被她三言兩語撫平, 疼痛都不算什麽了。

  明舒垂著頭認真上藥, 塗好藥膏又捧著他的手吹氣, 邊吹邊問:“疼嗎?”

  “不疼。”陸徜搖搖頭。

  “不疼才怪。” 她一邊回他, 一邊又笑起來,“不過我阿兄救了人, 是英雄!厲害得很!”

  抱怨完,她開始不遺餘力地誇。

  在她麵前, 陸徜沒有絲毫謙遜,一邊將她的誇獎照單全收,一邊翻掌反握, 將她的手攥在手心。

  “你的手很冰, 衣裳穿薄了?”他蹙眉道。

  “跟著林大娘跑來跑去的穿多了熱, 這會坐下不動才有些發涼,沒事。”明舒說歸說,還是把爪子塞他掌中汲取熱度。

  阿兄的手,很溫暖。

  “呆在書院可還習慣?”陸徜邊給她捂手邊問。

  “習慣。”明舒隻要不閑著就覺得都好,說完她又湊到陸徜耳邊悄悄道,“不過就是馬大娘晚上睡覺打鼾,打雷似的吵得我睡不著覺。”

  “我找師娘說說,看可否……”

  陸徜未完的話被明舒打斷:“阿兄,不用了。橫豎隻有幾天時間,我習慣習慣就好。”

  本來讓明舒留在書院就是挺難辦的事,雖然是因為三皇子和尚書令要來的緣故,但多少也賣了陸徜的麵子,況且何師娘和林大娘對她都十分照顧,她本就不想因為這些小事為難他人,更何況還要陸徜低聲下氣去求人,她更加不願意。

  陸徜還在思忖,明舒不依道:“我就是同你閑聊幾句罷了,你要去提了我以後再不同你說心裏話!”

  自家人,沒什麽不能說的。明舒想啥就說啥,並不遮著藏著,純閑談,並沒讓他出手幫忙的意思。

  她最後這話殺傷力過強,陸徜隻能道:“知道了,我不提,不過你若撐不下去記得同我說,別勉強。”

  “謝謝阿兄。”明舒甜甜笑開。

  陸徜看著她的笑顏,抬起手,遲疑了片刻,終於改成半攬她的肩頭。

  明舒微微一怔,聽他問自己:“還冷麽?”她旋即搖頭,回他:“阿兄在,不冷。”

  陸徜便環著她的肩,道:“謝熙之事,你查歸查,不要靠他們太近。”

  “怎麽了?”明舒聽出他語氣中非同往常的嚴肅。

  “沒什麽,隻是有些不太好的預感。”陸徜道。

  明舒點點頭,又問:“阿兄都不問我為什麽要調查謝熙嗎?”她隻說自己要查謝熙,卻沒向陸徜交代過為何要查。

  “我問了你能說?說了你會聽我勸?”陸徜反問她。

  “不能。”別人的家事,明舒還是要守口如瓶。

  “徒勞無功的事,我不做。”陸徜也想能管住她,讓她安分守己地留在後宅,但事實卻是,他管不住她,從小到大都一樣,她有自己的想法,心就像天邊的小鳥。越是接近,她這天馬行空的性子就越明顯,況且若能被他管住,她就不是簡明舒了。

  陸徜想通了,管不住,就隻能護著。

  他表情雖然嫌棄,但話裏卻有妥協的意味,明舒笑得更歡:“阿兄最好了!”

  兄妹閑話,時間悄然而逝,兩人午間各有要事,也不便再聊,陸徜掐算了一下時辰,催她去用飯。明舒收拾好東西,起身正打算離開,忽又想起一事,轉頭向陸徜正色道:“阿兄,你也離唐離遠點,越遠越好!”

  陸徜與唐離本就不熟,根本談不上遠離,不過她這麽告誡,他還是好奇了:“怎麽?你查出眉目了?”

  “反正你不許靠近唐離!”明舒搓搓手,那奇怪的觸感似乎還粘在手上。

  “知道了。”陸徜應下。

  ————

  陸徜把明舒送到她的寢區附近,才與她道別,回了竹林境。

  明舒站在原地目送陸徜走遠方轉身要回去,不妨旁邊有人喚了她一聲。

  “陸娘子。”

  明舒轉頭一看,竟是宋清沼。

  宋清沼怎麽也想不到,明舒看到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左右張望,仿佛做賊。

  還好,阿兄走遠了。

  明舒確認附近沒人後,才朝宋清沼開口:“宋公子,有事尋我?剛才在明禮堂情勢危急,我都沒顧上向公子好好道謝。多謝公子出手相救。”她說著行了個禮。

  宋清沼擺手:“陸娘子客氣了,宋某順手而已。”他不為這事而來。

  “那是……”明舒雖然與宋清沼對話,但仍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陸娘子留在書院,是為謝熙之事?聞安讓你查的?”宋清沼開門見山道。

  “宋公子是來勸我放棄?”明舒反問他。

  “我隻是不懂,姑娘也是明理之人,為何要陪著聞安胡鬧?”

  “一,我受她所托,拿錢辦事;二,胡鬧隻是宋公子的想法,我並不這麽認為。”明舒正色道。

  宋清沼離她三步之遙,平靜道:“那是你不了解聞安。聞安從小性子就拗,行事偏激,她查謝熙便罷,可連找煙花女子塞入謝熙懷中這般出格的事都做出來,這在三家間已非秘密,謝家對此已有微詞。這次她又把主意打到書院來,是不是非得無中生有查出些什麽把柄她才覺得真的放心?陸娘子覺得我沒替聞安著想,可你又替聞安想過沒有,她的肆意妄為會給她自己帶來什麽後果?”

  本來聞安縣主就已經有個手段了得工於心計的名聲,又在婚前做出這樣的事,若傳出去,外人如何看待不提,謝家又如何看她?往後若真有什麽矛盾,世人都站謝熙這邊,對她又有何好處?嫁人,哪裏是嫁一個人那麽簡單?

  未雨綢繆可以,但過猶不及。

  “我懂宋公子的為難之處,也明白你的顧慮。”明舒聞言開口道。

  她懂宋清沼的為難,一邊是表妹,一邊是結交數年的摯友,他站哪邊都不好,況且查來查去,聞安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設身處地去想,如果今日有人告訴她陸徜有問題又拿不出實質證據,她也定覺得是對方胡說八道。至於宋清沼的顧慮就更不必說了,不管聞安嫁不嫁永慶侯,日後總歸要出嫁,名聲壞了對她一點好處都沒有。

  “隻不過……宋公子,你、我甚至旁人都明白的事,聰慧如縣主,難道她看不明白嗎?雖然這樣調查自己的未來夫婿確實是過分,但我想縣主清楚自己在做什麽,也比任何人都明白會有怎樣的後果。正是因為她看明白了,卻還要豁出所有去做,才更證明她不是胡鬧。這世間有時並無兩全其美的道路,我們任何一個選擇都會導致一個也許無法挽回的後果,好的也罷壞的也罷,都得受著。兩權相利取其重,在縣主心中,關於謝熙品行的問題遠遠大於你說的那些顧慮,而如果查不出問題,冤枉了謝熙,那她自然也該承擔這件事帶來的惡果,但現在,她願意付出這些代價去查,那我就幫她查。這件事在我這裏,就如此簡單。”

  宋清沼本是來說服明舒的,但二人談了半天,他發現非但沒能說服明舒,反而好像要被她說服了……

  “可有些事,明明看得到後果,為何還要一意孤行?”宋清沼又掙紮一下。

  明舒其實不愛同人說這些大道理,不過宋清沼救了她一次,又是讓她心髒亂跳的男人,她才長篇大論了一番,聽他又問,她歎口氣,剛開始斟酌如何回答,前邊忽然傳來腳步聲。

  和人講道理的心思飛沒了,她兔子般縮到旁邊的大樹後麵,宋清沼被她的舉動弄得莫名非常,還沒等問出口,一隻手從樹後伸出,把他也給拽了進去。

  有了前幾次的經驗,陸徜的神出鬼沒深深印在明舒心裏,就怕他像上次那樣殺個回馬槍,那就完蛋了。她自己藏還不夠,怕陸徜發現宋清沼在這裏想太多,索性把宋清沼也拉了進來。

  宋清沼扶著樹站定,看著離自己半步之遙的明舒做了個噤聲手勢,一語不發。

  明舒探出頭去,看到走來的兩個陌生人時,才鬆口氣,腦後傳來宋清沼聲音:“你很怕你兄長?”

  “不是怕。”明舒邊答邊回頭,見他眼裏都是疑惑,便擺擺手,“跟你說你也不懂,你別問了。”

  她起先也納悶陸徜的態度,明明她與陶以謙結交,調查的是謝熙,這兩人都是男子,阿兄雖然不是完全讚同,卻也沒攔過,但到宋清沼這裏就不同了,阿兄的態度毫無轉寰餘地。她後來仔細琢磨了一下,可能是因為自己說的那句話——“我想嫁給他”。阿兄大概怕她見色起意,和宋清沼發生些什麽不清不楚的事,才那般嚴厲。

  想想陸徜也不容易,身為兄長,卻操著嚴父的心。

  她不能辜負。

  “好了,沒事了。”見路人走遠,明舒拍著雙手從樹後跳出,“宋公子,話已經說盡。謝熙這事我得查,但我保證不會無中生有,不會冤枉你好友,也不會給縣主帶去什麽麻煩,就這樣吧,我得走了。

  講道理的心被路人打消,明舒懶了。

  宋清沼尚未回應,她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你以後可千萬別來找我。”

  宋清沼本來沒事也不會來找她,但聽她這麽說,他下意識脫口:“我為什麽不能來找你?”

  說完,他微愕——這話問得好似他總來找她一般。

  “麻煩,總之你別找我。告辭!”明舒拱拱手,溜之大吉。

  “……”宋清沼無語。

  從前,都是女子死纏爛打想接近他,可到了陸明舒這裏竟然倒置,仿佛他成了死纏爛打的那個人。

  ————

  往後幾天,因著臨近皇子駕臨的時間,書院內的活一天比一天多,明舒也忙得像個小陀螺,在書院各處轉。不過忙歸忙,她倒是因此和書院裏各處的雜吏都熟稔起來,平日裏沒少借著辦差的空隙和人攀談。

  書院的差使穩定,環境又好,在這裏幹活的雜吏大多都是呆了數年的老人,對書院大事小事極為熟悉,閑談中不經意透漏的消息,給明舒提供了很大幫助,再加上這些日子她冷眼旁觀發現,謝熙待唐離表麵上雖與待其他友人沒有差別,但細微之處卻仍看出些許破綻。而這些無不透著與眾不同的親厚的破綻,也許連謝熙自己都沒有發現。

  縣主沒有說錯,有時候,在某些事上女人是比男人更細心敏銳,就連陸徜都未曾注意的東西,但她卻看出來了。

  明舒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結論,然而尚缺實質證據。她並未聲張,隻暗中觀察,就等著幫襯何師娘過了三殿下與尚書令蒞臨的大日子,將手中差事了結,她回到城中再另尋他人打聽唐離身份。

  十年前被鬆靈書院山長帶回的孤兒,如果要查應該也不難,隻不過若是扯出必定牽涉書院,少不得她到時再想個辦法解決這事,此都是後話了。

  時間轉眼就到三皇子與尚書令陸文瀚的前一天,整個書院除了備考的舉子之外,所有學生都被集中聆聽山長訓話。何師娘則帶著林大娘等管事在整個書院檢查,明舒就跟在她二人身邊幫忙,一處一處地察看,從明日皇子與陸大人要祭拜的孔聖廟到教齋講堂再到他們說話小憩的明心堂,以及他們參觀書院路線上的每個地方,都要保證不能出錯。

  檢查的過程中仍是發現不少疏漏處,何師娘急忙令人找補,明舒跟隨一旁,也忙得午飯都沒顧上吃,好容易挨到夕陽西下,山上一點點黑沉,何師娘才放眾人休息。

  明舒餓得前胸貼後背,抄小路回飯堂,打算先祭祭自己的五髒廟。

  走到飯堂附近的春暖庭時,明舒遠遠聽到陣叫喊。

  “別打了!世子,求你別打了,再打就鬧出人命了!”

  明舒腳步微頓之後很快循聲衝去,春暖庭中有人打架,周圍已經聚了不少人,圍觀的圍觀,勸架的勸架。明舒止步定睛一看,揍人的正是謝熙。

  他眉心擰得死緊,眼裏仿佛有怒火噴薄而出,對著倒地那人,每一拳都下了狠勁,劈頭蓋臉地揍。那人被打得抱頭蜷縮在地,不住哀嚎。四周不少紛紛相勸,其有一人甚至蹲到地上要阻止謝熙的拳頭,卻都無果,直到有人喊了聲:“先生來了。”謝熙方暫緩拳頭下落的速度。

  書院負責教管學子品儀的先生匆匆而至,看到這一幕氣得胡子都歪了。明日就是殿下駕臨的大日子,今天卻發生打架鬥毆,這簡直是不把殿下和書院放在眼中,他當下就怒喝二人住手,哪怕動手的人是永慶侯世子,他也沒留情麵,劈頭蓋臉一頓罵。

  謝熙任由先生罵他,眼睛依舊死死盯著地上的人,先生的問話他一句也沒回。

  先生無可奈何,又見四周人多,便帶謝熙回去再訓,又讓扶被打的那人先去駐校醫生。

  地上的人被身邊朋友扶起,站都站不穩,卻也隻盯著謝熙陰沉沉發笑。

  明舒認出他來。

  這人便是前幾天險些被匾額砸中的學子。

  那件事雖已經被書院定為意外,不過也在書院內傳得沸沸揚揚,當時差點被砸中的學子,除了唐離外,還有另一個叫楊子書的學子,就是被陸徜扶起的那位。

  明舒有印象。

  這楊子書的風評不太好。他才來鬆靈書院一年,雖然過了童試,卻沒參加秋闈,並非本屆舉子,與唐離是同窗。此人家中原是江南富戶,後來其父找門路疏通捐了個員外郎的虛銜,舉家遷入汴京,又費了老大力氣把獨子楊子書送到鬆靈書院來,可這楊子書在家裏霸道慣了,來了書院雖有所收斂,卻並沒變好,沒事就欺淩院中那些家境不好的弱小學子。

  如今也不知為何,他竟將素來以君子著稱的謝熙惹到這般田地。

  明舒大感疑惑。

  兩個當事人,一個跟著先生走了,一個被送去就醫,春暖庭的這出鬧劇落幕,四周看客也漸漸散去。明舒刻意放慢腳步朝前走去,兩個路過身邊的學子對話聲清晰入耳。

  “你說這謝世子為何下狠手?他與子書平日並無交集。”

  “這你就不懂了吧?楊霸王那人,逮著個弱的就可勁欺負,好像是得罪了唐離。這下可好,跌到石頭了,他活該!”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遠去,說話聲漸漸小了。

  明舒捏捏眉心——這關係,挺煩人的。

  ————

  翌日,就是三皇子趙景然與尚書令陸文瀚蒞臨之日。

  明舒起了個大早,去找何師娘和林大娘的路上,果然聽說了昨日那場風波的後續。

  雖然打人的是謝熙,但鬥毆事態惡劣,今日又有貴客駕臨,為防意外,二人同罰。楊子書今日被禁足於屋,而謝熙並非書院學子,本來昨日就要驅逐出院,因著時辰已晚,故多留一晚,待今日貴客離去後再行下山,故而他也被禁足在屋。

  今日可是所有書生都要到場,隨三殿下一同祭拜孔聖的日子,稍後還有經義詩文等考校,雖說考的多是即將赴試的舉子,但其餘學子亦有一展所長的機會。若是能得殿下與尚書令的青睞,那麽日後科舉之路,必定更加順暢,因此這是全書院所有學子都十分期待的日子。

  不能來此,對楊子書而言,是巨大損失。

  明舒邊聽邊感慨。

  所有雜吏都集中到小雪園外待命,院內學子亦正襟危坐課室之中靜候。何師娘在小雪園外與眾人把今日所有流程再對過一遍,

  太陽漸漸升起,整個書院春光明媚,皇子儀仗先行,車輦到山下之時,報信之人已經提前趕到書院。山長帶著所有書生往正門迎接,何師娘就帶著明舒等一眾雜吏在旁隨候。

  書院的正門大開,兩側皆是迎客盆栽,山長徐嚴領著書院先生站在最前,身後跟著排列整齊且統一著裝的學生站在門口,往左側就是靜候一旁的何師娘等人,明舒因為要跟著何師娘隨時聽命,因此站得也頗前,稍踮踮腳就能窺得門口一隅。

  足足等了半個時辰,明舒的腿都站得有些酸麻,皇子儀仗隊的聲響方由遠及近,眾人皆正衣冠,打起精神來。

  儀仗過後,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停在書院門外,車上下來二人,山長率先迎出門去。

  “鬆靈學院山長徐嚴,特率全院上下,在此恭候三殿下與陸大人。”

  隨著山長一聲迎語,眾書生齊道:“學生恭迎三殿下,陸大人。”

  所有學子躬身行大揖禮,在旁的女眷則垂頭行萬福禮。

  明舒跟著何師娘屈膝,眼睛卻悄悄抬起,朝外望去。因為學子們作揖禮,她的視線反而無遮無擋,第一眼就看到被徐嚴迎進的三皇子趙景然。

  嗯,殷淑君這個傳說裏的夫婿,生得還行——雖非俊秀,卻也眉朗目清,身上又有天家威儀,不怒自威,叫他區別於常人。

  這第一眼,明舒覺得尚好,趙景然和她想像中的皇子無甚差別。

  她目光又悄悄挪了挪,望見從趙景然身後走出的人。

  尚書令陸文瀚。

  出乎明舒的意料,她以為能坐到六部尚書令這個位置的人,年紀必定很大,肯定是個頭發胡子都花白的老頭子,但眼前這位身著緋紅官袍的男人,卻是剛過不惑之年的模樣。

  一個長得很儒雅俊美的中年人,歲月留下的痕跡帶來的並非衰老頹敗,而是另一股叫人不由自主信服的風範。和趙景然的少年威嚴不同,他微笑著走進山門,通身都是叫人如沐春風的風度。

  明舒瞧了瞧,眨眼再看。

  這位陸大人不止跟他們一樣姓陸,怎麽連模樣,都和她阿兄有些肖似?

  又是她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