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對簿金殿
作者:藍家三少      更新:2020-04-01 13:43      字數:3986
  安康生捧著血書,神情肅穆而凝重,一筆一劃一滴血,凝著邊關十萬將士的亡魂,承載著慕容家十數年的冤屈,多少人為之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到死都在惦記著真相大白的那一日。

  此時此刻,他手裏捧著的是十萬人的性命,是慕容九族的性命,也可能……是安康生自己的首級。

  勝負,在此一舉!

  畢恭畢敬的跪在金殿外,安康生高舉著血書,一言一行,悲壯高昂,“英州罪臣慕容氏之子,慕容安叩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英州慕容,這四個字對滿朝文武來說,如五雷轟頂,何其震撼,以至於金殿之上噤若寒蟬,無人敢說一句話,皆目光錯愕的盯著門口的少年郎。

  若是街頭遇見,興許不會辨得這般清楚,如今安康生提起了慕容氏,朝中的一些老臣才驚訝的發現,這少年人的眉眼和周身氣韻,委實跟死去的慕容將……軍極為相似。

  宋玄青坐在金殿上,緊了緊袖中的手,目色幽暗的盯著金殿門口的人,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以最孤注一擲的方式,等待他的抉擇。

  有那麽一瞬,宋玄青是慶幸的,也是相信慕容氏的,畢竟……他們若是叛賊,大周滅其九族,他們就該以最慘烈的方式來反抗,而不是出現在金殿門口,高呼喊冤。

  冤嗎?

  宋玄青心裏也有過懷疑,父皇不是個昏君,可也有私心,就好比現在的太後,嘴上說著不管,心裏卻是想掀了這一樁公案。

  “皇上?海晟低喚。

  宋玄青回過神,幽然歎了口氣,“讓他進來!

  “是!海晟行禮。

  安康生進了金殿,身為罪臣之子,按理說是沒有資格出現在這裏的,可他敲了禦鼓,至於為何能敲禦鼓,得感謝傅九卿派人送的燕王府的令牌。

  這令牌還是從燕王身邊的隨扈,衛明的屍體上搜到的!

  守衛禦鼓的侍衛不明所以,見著是燕王府的令牌,自然也不敢多說,誰知道敲響禦鼓的竟然是慕容家的人,這便有些滑稽尷尬了!

  當年,覆滅慕容氏的是燕王府一流。

  如今,依靠燕王府的令牌敲響禦鼓。

  時也命也,因果輪回。

  “皇上!安康生始終高舉著血書,眼中含著淚,亦包含堅強,“罪臣之子慕容安,攜父親臨死前血書,為已故父母,為慕容九族,為邊關十萬軍士喊冤,請皇上重查當年慕容氏謀反一案,聖上……明察!

  朝中亦不乏一些老將,曾經也做過慕容氏的舊部,隻是後來先帝滅慕容氏九族,誰都不敢再跟慕容家扯上關係,如今舊事重提,言未罷淚已動。

  那麽多條性命啊……

  血書被呈上,擱在了宋玄青的麵前,一字一句,鮮血鑄就。

  開言便是一句:臣慕容延俯首上啟,願吾皇萬歲,願大周江山永固,願臣之卑軀禦外敵之擾,護百姓之安,免天下於戰禍,臣,死亦不悔。

  安康生啟唇,血書上的行文,他日日看、夜夜看,早已爛熟於心,倒背如流。

  良將黃沙葬忠骨,至死不悔報君王。

  即便身陷險境,知道必死,慕容家亦沒有孬種,哪怕戰至一兵一卒,也沒忘記保家護國,那是他們慕容家的祖訓,是從小就刻在骨子裏的忠貞。

  字字血淚,滿朝文武隱隱有啜泣聲,連宋玄青亦是心頭震顫,可震顫歸震顫,他是君王,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不能因為三言兩語就把先帝定下的謀反公案推翻。

  除非,有十足十的證據!

  “慕容安,你可知敲響禦鼓會有什麽後果?宋玄青問。

  其實這是明知故問,禦鼓一響,贏則滿堂彩,輸則……血濺當場。

  “回皇上的話,知道!安康生深吸一口氣,“罪民已經做好了心裏準備,今日上得金殿,一則為慕容家和邊關枉死的十萬將士申冤,二則……罪民狀告當朝燕王!

  音落,一石激起千層浪。

  安康生取出袖中的狀紙,“一告宋雲奎,強搶臣妻;二告宋雲奎蓄意陷害,以至慕容九族被誅;三告宋雲奎出賣軍機,害死邊關十萬軍士;四告宋雲奎犯上作亂,弑君奪位!

  前三條,算是眾人的意料之中。

  隻是這第四條,委實把滿朝文武都驚住了。

  唯一麵不改色的,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打從靳月如實言說白玉觀音之事,宋玄青就已經明白了燕王的野心,謀權篡位是遲早的事!

  “放肆!宋玄青冷喝,“狀告當朝親王,大周重臣,若無真憑實據,朕定斬不饒!

  安康生點頭,“罪民有證據!

  敢來,自然是有證據,這麽多年的努力,一樁樁一件件,所有的證據都被一一呈上,一一擺在了金殿內,滿朝嘩然,宋玄青麵上的冷色終於有了鬆動。

  當年先帝斷定慕容家謀反,跟那些書信有很大的關係,至於先帝為什麽做出這樣的判斷,宋玄青直到現在都不是很清楚,母後亦從不提起。

  “傳燕王妃母子上金殿!宋玄青道。

  既然是要平反,就得雙方都在場,他不是先帝,不會一意孤行,也沒有那樣的狠辣手段,該殺的不該殺的,先帝都殺了,所以現在的宋玄青……隻需做個明君便罷!

  太監進安寧宮的時候,燕王妃正在後院,拿著剪子站在梅樹下,將梅枝剪下,一旁的拂秀,懷中抱著剪下的梅枝,正笑盈盈的抬頭往樹上瞧。

  聽得動靜,燕王妃手上力道失控,剪子竟是“哢擦一聲剪破了指尖,血珠子瞬時湧出,滴落在素白的梅花上,仿佛撕破了美人臉,紅白分明,顏色突兀。

  “王妃?拂秀驚詫,慌忙將懷中的梅枝遞給邊上的丫鬟,衝上來用帕子捂住了燕王妃的指尖,“快,快拿藥箱來!

  燕王妃推開了拂秀,帕子依舊掩著指尖,血色很快就透過了帕子,隱隱泛著豔色,“什麽事?

  “皇上有旨,傳燕王妃和小王爺上金殿。太監並不多說,這是海晟之前就交代過的。

  茲事體大,不敢妄言。

  “皇上為何突然傳召我與小王爺?燕王妃有些猶豫,與拂秀對視一眼,心裏有些隱憂。

  太監躬身立在一旁,隻等著他們啟程。

  “宴兒那頭……

  “王妃放心,已經派人去請了,您這邊請!太監行禮,率先在前麵領路,這是壓根不給他們質疑或者置喙的機會。

  無奈,燕王妃隻好以更衣為名,先行回寢殿,算是拖延一下時間。

  關上寢殿的門,燕王妃麵色瞬變,“是不是跟禦鼓有關?

  禦鼓響,眾人驚。

  燕王妃亦是聽得清清楚楚,如今皇帝派人來請她上金殿……婦道人家原就不該上殿麵君,除非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不得不讓她出麵。

  了不得的事情?

  燕王不在,燕王妃上殿,隻怕是……

  “王妃莫要思慮太多,也許皇上是有了王爺的消息,又或者是讓小王爺……拂秀頓了頓,許是覺得接下來的話有些不妥,便壓低聲音,“接任燕王的位置。

  心頭咯噔一聲,燕王妃張了張嘴,“你明知……

  是啊,她們知道,可皇帝不知道,許是真的要讓宋宴接任燕王之位。

  更衣完畢之後,燕王妃也不知怎麽的,忽然想起了梳妝台上的那個盒子,之前進宮的時候沒帶著,後來讓人去府內取來的,裏麵裝著那些金色的楓葉發片。

  “戴這個吧!蔥白的指尖撫過金色的發片,羽睫半垂,仿佛想起了昔年的美好,雖然有些事情身不由己,但宋雲奎的確是寵她疼她,這些年半分都沒有委屈過她。

  拂秀愣怔,這東西主子慣來收著,算是燕王與燕王妃的定情信物,主子怕磕壞了舍不得,怎麽今兒……

  東西並不精致,隻是這份心意足以讓人歡喜。

  “走吧!燕王妃起身。

  拂秀攙著她往外走,剛出寢殿門口的時候,隱隱看到前麵有人影閃過,“好像是小王爺?

  “是嗎?燕王妃眉心微蹙,這背影一閃而過,瞧著好像是宋宴……又好像不是,看得不是太清楚,待行至金殿外的青石台階下,她才看到上麵的宋宴。

  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瞧著宋宴走得穩健,亦沒有衝動之舉,燕王妃提著裙擺徐徐而上。

  原以為真的是皇帝要讓宋宴接任燕王之位,誰知在金殿上,卻見著一跪地不起的白淨少年,燕王妃心頭詫異,莫名有些心慌。

  許是做賊心虛,她下意識的繞開了安康生,避得有些遠。

  行了禮,宋玄青抬手,“給他抬個椅子,身子還沒好全,不能久站,免得到時候站不住!

  “是!海晟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

  椅子抬來了,宋宴謝禮之後便坐了下來,從始至終都保持著淡然自若之色。

  “燕王妃!宋玄青開口,“跪在殿中的這位少年人,複姓慕容,今兒一早他敲響了禦鼓,狀告當朝燕王也就是你的夫君,條條狀狀,陳列在朕的麵前,朕沒法子……隻能當一回青天大老爺,來一次禦前審案。

  心頭咯噔一聲,燕王妃驟然轉身,不敢置信的盯著眼前的安康生,“他、他……

  有些眼熟,似乎是見過的,好像是知府衙門的人?!

  慕容?

  複姓慕容。

  四個字,如同五雷轟頂,炸得燕王妃外焦裏嫩,險些站不住。

  多少年了?

  夢魘纏身,不就是因為慕容一族嗎?

  之前不曾想過那麽多,如今瞧著,這少年人還真是……越看越像慕容家的冤死鬼,果然,冤死鬼回來索命了,真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罪民慕容安!安康生不卑不亢,即便跪著,亦將脊背挺得筆直,不敢給慕容家的列祖列宗丟臉,“燕王妃,該還了!

  身子猛地後退一步,燕王妃呼吸微促,“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麽?

  “許是這個,能讓你明白些許!宋玄青將東西丟在托盤上。

  海晟親自端著托盤,疾步走到了燕王妃麵前,唇角帶著幾分似笑非笑,音色低低的開口,“王妃娘娘,您仔細瞧瞧!

  呼吸一窒,燕王妃猛地攥緊了袖中的拳頭,噩夢如潮般席卷而來,脊背上瞬時寒涼一片。

  托盤上是兩份東西,一份是她的親筆,一份是當年從慕容家搜出的密信之一,這些密信原被燕王悄然收走,畢竟是構陷之物,理該毀屍滅跡。

  誰知……

  不是都燒了嗎?

  為什麽還會出現在這裏?

  “燕王妃覺得如何?字跡可一樣?海晟笑問。

  燕王妃麵色發青,神色依舊柔弱,“我……不懂你們的意思!

  “朕也不是太明白!宋玄青撚著指間的扳指,“不如咱們都好好聽著,到底是怎麽回事?從頭至尾,一一細說。

  語罷,宋玄青指了指滿朝文武,冷戾的眸子,無溫的掃過眾人,嗓音涼薄而生硬,帶了些許嗬斥之意,“你們也都豎起耳朵,給朕好好聽著!

  座位上的宋宴,下意識的繃直了身子。

  安康生深吸一口氣,畢恭畢敬的磕頭行禮,“罪民領旨,請王妃和小王爺,好好聽清楚。

  生死在此一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