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九
作者:緣若水      更新:2020-06-08 10:56      字數:2280
  也就是說,隻要培養出大量的菌群,在溫度和濕度合適的情況下,哪怕是遠離了基地,也可以隨時大批量地生產這種生物柴油。

  按照靈兒的計算,十個立方米的罐體反應釜,有了充足的分解菌群,再源源不斷地加入粉碎了的有機物材料之後,每個小時就能夠生產出半噸左右的油料。

  最重要的是,這種反應完全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而且還是親氧反應,根本不需要徹底密封隔離,並且在反應過程中,細菌還會不斷地增殖,如果不是人為地為它們的基因加上了一把限製分裂次數的鎖以後,恐怕它們的數量會以指數級暴增。

  即使如此,靈兒依然采取了異常嚴密的防護措施,比如近一米長的投料口就設置了大功率的紫外線輻射燈,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菌群在幾秒鍾之內就會徹底死亡,從而堵截了分解菌從投料口泄露的可能。

  而分批次的物料,落到下麵以後,就會和富含有機質的類生物柴油培養液混合,在細致地攪拌和溫度控製後,使得它們的混合液溫度正好保持在二十八點四攝氏度,波動不會超過零點一度,正好是分解細菌活性最強的溫度範圍。

  出口則采用了選擇性滲透膜,不僅對於分子量有要求,還是多層厭水的,使得隻有分解後形成的生物柴油能夠從這裏流出去,而不會讓營養液裏麵的水分和細菌跑出來。

  畢竟在這個暗能量肆虐,生物遺傳信息dna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的時代,哪怕為這些細菌加上了基因鎖,但是誰也不知道,它們會不會,會在什麽時候,發生變異?

  雖然不像病毒,尤其是rna病毒一樣,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異,可是作為單細胞生物,它們變異的機會也比更加複雜的生物體大得多,更別說在這個連活人都會變成像喪屍這樣不老不死的怪物的時代了。

  基因鎖在外界的環境裏,可能會失效,從而讓這些分解菌可以無限繁殖,把本就無比茂盛的而植物,當做它們食物的來源,而分解後的廢物,那些生物柴油中,這些細菌繁殖能力更強,更因為它們來自實驗室,使得外界根本就沒有天敵,連噬菌體都難以在高油的環境中殺死它們,難以製衡它們的過度擴張,被像這樣的東西,如果不管不顧地直接暴露在外麵,極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生態災難。

  哪怕這個時代,野外已經不再是人類的天下,可是泛濫的生態災難,總有一天會影響到人類的身上,真到了漫山遍野的植物都消耗殆盡,變異生物菌把基地包圍起來的一天,基地能做的也就隻有守住自己的一小塊地盤,自保有餘,進取不足了。

  在理論上把各種防範措施做好,同時進行的菌種培養,已經步入了正軌,把從母株上分裂得到的菌種,加上基因鎖,再經過常溫脫水幹製以後,就可以密封在金質的金屬盒裏麵,等待運輸了。

  這種幹製以後的菌種,隻有在特製的培養液裏,才會再次複蘇,也就是說就算不小心把這些菌種遺失在野外,它們也不會自主複蘇,極大地保證了安全,而金盒封裝自然也不是為了顯示它們的貴重,而是為了金子,可以隔絕暗能量的特性,使得它們能夠盡最大可能,減少暗能量對菌體的影響。

  複蘇後的菌體,每一隻可以進行大約五千次的有絲分裂,然後菌體細胞就會直接破裂死亡,變成裂解有機物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七天的時間,也就是說每一隻培養罐,七天的時間,就要更換一次菌種,不過經過幹製以後,菌種的運輸也就變得非常簡單。

  與它們一同建設的培養罐,已經在在五公裏核心區的邊緣,排成一排,建立了十座五十立方米左右的培養罐,還有與之配套的容積達到一千立方米的五座儲油罐,按照設計,在原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這幾個培養罐,能夠在五十個小時左右,把這幾個儲油罐裝滿。

  所有這一切,都在外麵鍍著一層黃金,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金碧輝煌的光澤。

  與此同時,許多經過改裝的無人控製割草機,已經開始出發,到基地核心區的外麵,開始收割那些超過了兩米高,像一根根嫩竹的野草,和末世後越發泛濫的臭蒿。

  鋒利的刀刃會把它們割倒,然後收攏打包,再通過平板車直接運回來,再用大型粉碎機,把這些植物徹底打碎,磨成極細的漿水,磨得極細,連植物的細胞壁都被直接破開,真正的破壁,然後才會把它們直接輸送進培養罐裏,當做生物柴油的原料。

  眾所周知的,物料越細,菌群分解的時候,速度就會越快,這也是一個培養罐能夠在兩天左右,生產五百立方的生物柴油的原因之一。

  得益於末世後的生命大爆發,那些野草臭蒿長得又高又壯,隨處可見,離著基地核心不遠,省去了在路上跋涉的時間,隻不過一個小時的功夫,平板車極速往來,粉碎機轟隆作響,十個培養罐都已經裝滿了物料,開始了生產。

  菌群的分解反應,依靠的就是它們的細胞膜上的一種蛋白酶,蛋白酶在反應時,除了熱量,沒有任何的聲息,別看外麵有恒溫係統運轉著,在往複循環把熱量給帶走,其實裏麵的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進行,一滴滴比培養液密度更低的生物柴油在物料的表麵聚集起來,很快就變成了厚厚的一層,從出口處流了出來。

  自然這些生物柴油都通過管道,直接流進了深埋在地下的儲油罐裏,一名機器人士兵扭開閥門,用燒杯接出一杯生物柴油,放入一塊類似試紙的東西,試紙沒有任何的變化,證明這裏麵沒有任何的水分和分解菌的存在。

  讓人驚訝的是,這杯生物柴油就跟純淨水一樣,純粹而透明,沒有任何的顏色,如果不是空氣中那股特殊的柴油氣味,沒有人知道這裏麵竟然會是柴油。

  畢竟是在核心區,不需要監測,不過要是到了外界,沒有納米蟲實時監測的情況下,每隔幾個小時進行一番手檢,才能保證油品的品質。

  看著檢測報告,方文就知道這柴油的品質極好,它的凝點在零下八十度,也就是說按照末世前的標準,它完全可以勝任極地機械設備的運轉需要,這也解決了當這些柴油充當飛機燃料時候,有可能發生凝結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