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八 導彈
作者:緣若水      更新:2020-02-29 02:07      字數:2240
  方文低頭下了一個命令,高飛在八百米左右高空的兩架直升機就俯衝了下去,一直到六百米左右的改平後,就懸停下來,機頭正對著下麵的喪屍群。

  其實這裏離著喪屍所在的位置還有很遠,斜線距離至少在一千五百米以上,遠在暗能量聚合體的攻擊距離之外,就連自動步槍都沒有這麽遠的射程,完全不用擔心被它們襲擊。

  不過這個距離卻正好是機載電磁機槍的最佳射程,跟依靠人眼瞄準的手持式武器不同,人眼的視力畢竟有限製,就算是加上了瞄準鏡也是如此。

  而經過不斷改進的機載電磁機槍,都已經改進了電子瞄準係統,不再如過去一樣,完全依賴經驗和概率,還有極高的射速,對於敵人進行打擊。

  當然改進的也不止一項,畢竟普通的電磁機槍,最大的有效射程也不過兩千米,現在它所在的位置已經接近了極限。

  首先是加重過的電磁機槍子彈,質量超過了三十克,有更長的加速線圈,盡管帶來了更大的重量,還有更多的耗電,卻也使得彈藥能被加速的速度超過了十倍音速。

  全新的鎢鋼合金材質,使得它可以承受得住十幾倍音速的高速摩擦而不至於融化,而重新設計的形體,使得高超音速帶來的氣流擾動降到了最低,最終使得它的有效射程達到了十五千米,而不至於受到外界環境風雨濕度的影響,盡管它的最大射程已經超過了二十五千米,隻不過超過有效射程以後,它會飛到哪裏,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因為重量,還有耗能的關係,這款機槍並不適合由普通的士兵使用,然而對於重量和能耗不敏感的直升機來說,卻是最佳的搭檔,要知道就算在末世前,也沒有這種有效射程這麽遠的機槍,尤其在加裝了激光輔助瞄準以後,射擊已經可以稱得上相當的精確了,不再如過去一樣,靠概率和信仰來攻擊了,不然最早的機載電磁機槍,也不會主要充當防空武器了。

  如果不是機器人士兵在初級人工智能,還有新的通訊體係的支持下,得到了廣泛應用,下一步士兵們就應該換裝有半覆蓋或者全覆蓋的外骨骼機甲了。

  經過減重後,除了外觀尺寸,其實幾種無論材質還是構造都相差無幾的改型電磁機槍,就將充當外骨骼機甲的標配。

  隻不過它們和機器人士兵的弱點都一樣,沒有充足的特種鈦合金,麵對喪屍的暗能量聚合體攻擊時候,都沒有多少的抵抗能力,反而是機器人的話,隻是浪費一點時間進行工業化生產,死掉一隻,身後還有成千上萬的數目可以補上來,而人死了,就真的沒有了。

  反而在後勤方麵,利用虛擬幻境對於初級人工智能進行大數據訓練,人類的大腦有著獨到的優勢,所以在防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人口這樣寶貴的資源,顯然不會浪費在前沿陣地上。

  幾道幾乎隻能在電腦屏幕上看出來的綠色光點,就印在幾頭還能站立喪屍的胳膊和大腿上麵,緊跟著,一道電流聲傳來,幾乎在同時,數點血光在喪屍們的手腳上爆開。

  超高音速,超重彈丸帶來的傷害早已經超乎了想象,哪怕針狀子彈的直徑還不到三毫米粗,初時隻在擊中的部位出現一個極其細小的孔洞,連血管都因為彈體的高溫,而被直接封死,沒有一滴血流出來,整顆子彈就那麽輕輕鬆鬆,穿透了肉體,深深地沒入水泥和瀝青覆蓋的地麵,發出一聲聲的悶響,也不知道射入了多深,一點點漣漪般的震顫擴散開來,在旁邊廢棄物上震蕩起一片片灰白色的塵埃。

  幾十隻身強力壯的喪屍,竟然無一幸免,最多的是大腿,還有少部分是手臂,都被子彈擊中,還有一些則是軀幹,不過幸運的是,並沒有哪一隻喪屍的腦袋被擊中,隔著一千多米,還是漂浮不定的高空,這樣的精確射擊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偶爾有子彈從身體的一側擦過,就跟高能激光燒蝕一樣,也不管軀體還是四肢,那塊地方憑空就消失了一塊,如果能聞到,還能聞到蛋白質燒焦的焦臭味道。

  仿佛經過了特意的延遲處理,幾點孔洞,在幾秒種後才突然爆開,不管是堅韌的皮膚,還是依舊鮮紅的肌肉,以及裹在裏麵堅固的骨頭,都徹底變成了一團血霧,它們的胳膊和腿上,中彈部位,憑空消失了大概有十厘米那麽長的一塊。

  紅得有些刺眼的鮮血狂噴而出,在它們從懸空狀態落下的瞬間,仿佛憑空為它們把殘缺的肢體補好,然後隨著它們身不由己的跌落,殘肢接觸到地麵的瞬間,它們才真的察覺了一樣,發出淒厲的哀嚎。

  喪屍身上的血液仿佛特別的多,在它們翻滾掙紮的同時,也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片的血泊,從天上看去,小小的,竟如一片片淒美的桃花。

  沒有經過多少調整,第二波的打擊接踵而至,原本因為隻是手臂受創,還能站立的喪屍,兩條腿上再次消失了一塊,轉眼間,地麵上再也沒有一隻能夠自行站立的喪屍。

  尤其那隻疑似領導者的喪屍,它的四肢,已經完全看不到存在的標誌,就剩下一個光禿禿的軀幹,躺在地麵上。

  “繼續,麻醉劑!”飛行員耳邊傳來方文的命令聲。

  隨著方文的話語,直升機下麵的投彈倉直接打開,落下四顆細長的炸彈,隻不過這次操作明顯有些失誤,炸彈離著喪屍群在幾千米以外的地方。

  不過奇怪的是,並沒有任何人對這次的失誤發表意見,就那麽默默看著炸彈在空中自由自在地往下墜落,速度越來越快。

  眼看著炸彈的水平高度已經超過了四百米,細長的彈體忽然一頓,身上彈出來一片尾翼,還有更大的,兩片後掠式的機翼。

  然後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它們就從極速墜落,改成了平飛,並在持續加速中,很快就超過了音速,並且速度還在持續攀升中。

  原來經過這麽久以來的改進,基地終於把飛機上的炸彈,從自由落體炸彈,改成了導彈。

  之所以沒有從導彈的後麵看到推進劑燃燒的尾焰,不過是因為它的導彈發動機已經從小型火箭發動機,改成了電動渦輪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