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他要私仇公報!
作者:丫丫肖景雲      更新:2023-02-12 18:16      字數:2200
  第262章 他要私仇公報!

    都尉府外,蹲在牆角的李良看著眼前這扇熟悉中帶著陌生的大門,躊躇不前。

    曾幾何時他無需通報就能踏入此門,可如今……

    如今的他確實也不用通報,因為守門的士兵會直接把他攔下,連通報的機會也不會給他。

    別問他為何會知道,問就是天機不可泄漏。

    在趙都尉身旁當了幾年親衛的經曆,讓李良對趙都尉的日常習慣了如指掌。

    趙都尉每日晚飯後定會走出都尉府遛彎。

    看看時辰,趙都尉應該差不多快出來了。

    果然,在李良的腿蹲麻前,趙都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出了都尉府,身後還跟著兩個親衛。

    看著誌得意滿的親衛們,李良又酸又氣。

    想當初他還是趙都尉跟前第一人時,這兩人整日裏一口一聲良哥地巴結他,可如今…

    哎,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哩。

    李良暗暗捏緊了拳頭,能不能再翻身就看這一次了。

    咻——

    李良用生平最快的速度衝到趙都尉身前,單膝下跪抱拳,喊道:“報!都尉大人,屬下有要事相報!”

    眼前這道突如其來的黑影,把趙都尉嚇了一跳,還以為是惡狗要咬人哩,害得他差一點點就要忍不住驚叫出聲。

    待趙都尉回過神來,發現嚇他不是狗而是李良時,似是想到了什麽不好的回憶,眉頭一蹙扇了扇鼻子,往後退了好幾步。

    同時,暗歎一聲:好險。

    差一點點他就真被嚇得叫出聲,差點丟大臉了。

    趙都尉怒火中燒地瞪向李良:很好,看來這小子連百夫長都不想當了!

    求生欲極強的李良察覺到了趙都尉情緒不對,趕緊說明來意。

    “大人!阿壩縣的蠻人開始跟中原人做生意了!這不是一兩個寨的事,而是阿壩全部十八個寨都如此!若長此以往,蠻人恐怕就……”

    李良並沒把話說完,他相信趙都尉能聽懂他的未盡之意。

    果然,一聽到這個消息趙都尉立馬便被轉移注意,不再繼續盯著李良,而是看著李良的頭頂若有所思起來。

    趙都尉雖是個武將,卻不是個頭腦簡單的純莽夫,不然他也不會想到逼蠻人“造反”來立軍功這一絕招。

    他明白黎州軍存在的意義,一是為了鎮壓“不服管教”的蠻人,二是威嚇南緬國這種屑小之國。

    一的意義大於二。

    若蠻人被馴服了,哪兒還有黎州軍的用處?他趙都尉又將何去何從?

    此時,趙都尉的想法與李良不謀而合:絕不能讓阿壩的勢頭再發展下去。

    他雖不是讀書人,卻也聽過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

    一個小小的阿壩縣雖不足為懼,怕就怕星星之火卻有燎原之勢。

    李良一見趙都尉這神情便知他動了心思了,此時若不表現更待何時,趕忙提建議道:“大人,阿壩縣的白縣令攜同轄下蠻人一同造反,屬下請求帶兵出戰!”

    收拾蠻人之前先給對方扣上造反的帽子,這是黎州軍的傳統,而帶上阿壩縣令,則是因李良對白致清的私仇。

    他要私仇公報!

    可誰知往常在趙都尉麵前屢試不爽的伎倆這次卻不管用了。

    “蠢貨!”

    趙都尉氣得上前兩步狠狠踹了李良一腳。

    這小子真是又蠢又笨,當初是怎麽被他選為親衛的?他從前眼光有這麽瞎嗎?

    往常給蠻人扣造反的帽子能成事而不被朝廷懷疑,那是因為那些蠻人閉守自居,且當地縣令非但不管事還對蠻人又恨又怕,恨不得他們黎州軍能把全部的蠻人都滅了。

    可這次不行。

    阿壩縣的蠻人都跑去縣城跟中原人做生意了,那說明什麽?

    說明阿壩縣那個姓白的探花郎確有幾分本事,非但不怕蠻人,還與蠻人混熟了。

    這種情況下若說阿壩的蠻人要造反,這白縣令定不會相信,而黎州軍長年賺軍功的方法說不定會被捅破。

    至於把白縣令也算成造反之人,那更不可取。

    白致清雖然被貶到阿壩這種犄角旮旯當縣令,卻也不能忽視他是探花郎。

    探花郎那可是在皇帝麵前掛過號的!輕易動不得。

    而探花郎因被貶阿壩,對朝廷心生不滿而造反,這種事說出去可不會有人信。

    且就算有人信,朝廷也定會派人來查。

    趙都尉可不敢保證能把此事做得天衣無縫,若是被朝廷來人查出個一二三,他恐怕隻能被逼著造反。

    造反這條路可不好走哩。

    趙都尉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黎州軍不管是在士兵數量、裝備質量還是身體素質上均不屬上乘。

    若是造反,等著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李良這個蠢貨是要害死他哩!

    想到激憤處,趙都尉又抬腳踹了李良一腳,直接踹得李良懷疑人生。

    他明明隻是提了一個最正常不過的提議,都尉大人何至於這般生氣哩。

    趙都尉踹完人後,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傳統的造反套路不能用,可又不能放任阿壩的變化不管。

    他看了眼李良,語帶嫌惡地問道:“你再具體說說阿壩到底發生了何變化。”

    “是!大人!”

    李良激動了,隻要趙都尉還願意聽他說的話,他就還有機會。

    他細細匯報著他探查到的消息,重點說了白致清的身手很好。

    但趙都尉卻沒把這一點放在心上,在他看來白致清隻是一介讀書人,讀書人的身手能有多好?頂多會點三腳貓功夫罷了,定是李良貪功而故意誇大。

    不過,他倒是抓住了其中的重點,與蠻人做生意的是商隊之人。

    這些人頻繁出入黎州,是他們帶來了商品與蠻人交易,若是掐斷了行商之路,豈不就輕而易舉地把阿壩的變化扼死在搖籃裏!

    商隊行商是正當之事,黎州軍沒理由阻止,但深藏於黎州的“劫匪”可以啊!

    隻要“劫匪”幹上一票,把最大的商隊給劫了,把人殺光,看還有誰再有膽子進阿壩行商!

    趙都尉看了李良一眼,心道這小子雖蠢了些,但今日及時上報了軍情,也算是立了大功。

    讓李良重回親衛是不可能的,但升一升倒無妨,那便把打劫商隊這件小事交給李良去辦,辦好後升他為千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