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皇命不可違
作者:丫丫肖景雲      更新:2023-02-12 18:16      字數:2161
  第182章 皇命不可違

    說起這事兒,白子勳心中略覺不爽,伸出長腿踢了踢一旁的小茶幾。

    “散朝後大臣們都在議論,說是白致清得罪了樓大人,才會被派到犄角之地受苦。爹,你說白致清怎的這般糊塗!這才剛剛金榜題名,尾巴就翹上了天,居然去得罪樓大人!尚書大人豈是他小小一個探花郎能得罪的!”

    白子勳惱得不止是白致清把自己折騰去了阿壩縣,更怕沒沾到白致清的光反而還沾了晦氣,把他快要到手的兵部主事這一職缺給弄沒了。

    肅寧伯沒好氣地瞪了白子勳一眼,從座椅上起身,作勢欲往外走。

    “傳言未必為真,致清不是那種不知輕重之人。我得去問問他是何想法,黎州可不是好地方。”

    白子勳也跟著站了起來,怕他爹搞出些不利於他調任之事,說道:“爹!朝會上都宣了旨,這黎州白致清是不想去也得去!”

    肅寧伯的腳步頓了頓,兒子說的沒錯,若隻是吏部的任命還有轉圜的餘地,可白致清是在大殿之上受聖旨敕任,皇命不可違。

    這事兒難辦了!

    見他爹似是被勸住,白子勳才有心情感歎道:

    “可惜了,今日白致清在朝堂上的表現倒是入了不少人的眼,遇此大事仍沉穩自若不動聲色。白致清若是能留在京中發展,前途無限,但去了黎州,有沒有命回來都不好說。真是可惜了…”

    白子勳真心覺得可惜,原以為族中終於出了一個能幫扶他之人,卻沒想到白致清出師未捷身先死,這個助力恐怕就廢了。

    肅寧伯怒瞪了白子勳一眼。

    “淨說晦氣話!誰去了黎州都可能回不來,致清卻絕對回得來!”

    說完,肅寧伯氣哼哼地邁步往外走,走了兩步又折回書房拿了兩本話本子塞入懷中,又瞪了兒子一眼,大步離開。

    白子勳在他身後喊道:“爹,你去哪兒?不會是要去找白致清吧?都這個時辰了。”

    “老子要你管!”

    肅寧伯吼了一句,頭也沒回大步往外走。

    ……

    小院裏,一家四口正吃著晚飯,院外響起敲門聲。

    開門的是劉叔,見肅寧伯來了,不敢讓貴人在門外等著,立馬把人領去書房,再去尋自家老爺。

    “老爺,肅寧伯來了,小的領他去了書房。”

    白致清還沒說話,丫丫先雙眼一亮,“肅寧伯爺爺來啦?”

    莫非肅寧伯爺爺把答應送她的話本子帶來了?

    丫丫看了眼碗中才吃到一半的飯,說道:“阿爹,你先去招待肅寧伯爺爺,等我吃完飯,我再去找他。”

    白致清好笑地看了丫丫一眼,放下碗筷,拿起一旁的手巾擦了擦嘴,才說道:“肅寧伯找阿爹有事,你吃完飯自己乖乖玩去。”

    肅寧伯這個時辰上門,定是剛知曉他要去阿壩縣上任之事就趕來了,白致清心下有些感動。

    丫丫乖乖回了一句,“哦。”

    反正她不急,若肅寧伯爺爺真帶了話本子一定會找機會親手送給她噠~

    書房內,肅寧伯沉著臉坐著,氣壓有些低。

    白致清大步趕來,笑著問道:“伯爺,您怎的來了?”

    肅寧伯見白致清眼底有笑意,便放下了一半的心。

    “聽勳兒說你被指派去了黎州一個小縣城當縣令?”

    白致清笑道:“確有此事,去黎州阿壩縣當縣令,三個月內到任。”

    肅寧伯皺著眉,語氣稍顯凝重,“怎的這般突然?聽說是樓繼力薦你去此地當縣令,你可曾得罪過他?”

    說完也不待白致清回話,肅寧伯又繼續說道:“罷了,明日老夫陪你一道去尋樓繼,把事情說清楚,有誤會便得化解,讓你三年任期滿後便調去他處,否則你恐怕得一輩子呆在那窮困之地。”

    白致清心中甚暖,笑著搖頭說道:“伯爺放心,我與樓大人素未蒙麵,何來得罪他之說。這事沒那麽複雜。而且相比於翰林院,我更喜歡外放當官,為一方百姓做實事才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今日在朝上接了旨意後,白致清便想明白了,此事定是由他在殿試中寫的那篇策論引起的。

    當初在答題之時,他就曾隱隱有感,這篇策題恐怕不僅僅是考題那麽簡單。

    而今日之事也證實了他的猜測。

    很明顯朝廷想動黎州,隻是如何動卻是個問題。

    或許在殿試之前朝廷已有了決斷,而他寫的這篇策論卻讓朝中大臣看到了另一個可能。

    戶部尚書樓繼等大臣這才會把他這顆棋子放到黎州一個小縣城。

    若他能把策論中所書的可能性變成現實,把黎州這盤死棋盤活,那他便是朝廷的功臣,日後仕途非但不會受影響,反而會平步青雲。

    而他若隻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那便也沒了價值,隻是多了一顆死在黎州的廢棋罷了,於朝廷而言毫無損失。

    這步棋對朝廷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隻要皇上不蠢便不會拒絕。

    但這隻是白致清自己的猜測,空口無憑之事不言於口。

    肅寧伯盯著白致清看了一會兒,才說道:“也罷,既然你這般說定是想明白了。老夫雖沒去過黎州卻也聽過,黎州蠻族民風彪悍還陰險得很,你此番相去還須得萬事小心。”

    肅寧伯拉著白致清聊了好一會兒他鎮守北疆對付胡人的經驗,在他看來黎州雖是大慶朝的土地,可那土地上的人卻是非我族類,就得用暴力手段鎮壓才行。

    白致清了解肅寧伯,知道這老頭子頑固得很,心中雖不認同他的看法,卻也沒加以反駁,若反駁了反而會傷了肅寧伯對他的拳拳愛護之心,便笑著點頭應下。

    ……

    三日後,白致清一家乘坐著馬車離京南去。

    出了城門,十裏亭中有故人相送。

    白致清沒想到肅寧伯會親自前來,更沒想到還有許多同年來相送。

    在京中備考期間,白致清多流連家中,甚少與這些同年相聚,說起來並沒有交情特別好的同年。

    他原以為這次被“貶”去黎州,在這些同年眼中應是毫無結交價值,本身又情誼不深,應該無人來送他。

    看來是他把人看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