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起了收徒之心
作者:丫丫肖景雲      更新:2023-02-12 18:16      字數:2179
  第170章 起了收徒之心

    盧太醫正伸著脖子往門外看的,從他身後傳來世子夫人的聲音。

    “盧太醫,這位就是您等的小神醫。”

    小神醫在他身後?!

    難道他剛才看漏了一人?

    盧太醫驚得猛一轉頭,轉得太快把自己脖子給閃了,“哎喲疼疼,老夫的脖子,老夫的腰。老了不中用了。”

    他一手捂著腰,另一手捂著脖子往屋內走,“小神醫在哪兒呢?”

    丫丫笑嘻嘻地說道:“老爺爺,我好像就是您口中的小神醫哦。”

    “你?!”盧太醫歪著身子走到丫丫跟前,圍著這個身高隻到他腰部的小豆丁繞了好幾圈,半分沒看出她哪兒像小神醫。

    盧太醫疑惑地看向世子夫人,用嘴努了努丫丫的方向,問道:“她就是你口中的小神醫?那張藥方是她的?”

    “是的,盧太醫,雲瑤就是小神醫!”世子夫人一臉與有榮焉。

    盧太醫滿臉不敢置信,上下打量了丫丫許久,嘴中喃喃著:“這怎麽可能?!這孩子才多大?看樣子也就六七歲,怎麽可能開得出如此精妙的藥方!不可能,絕不可能!”

    丫丫毫不生怯地直視著盧太醫,她算是聽明白了,這個老爺爺定是被她的醫術給驚豔到了,卻又因她年幼而心生輕視。

    丫丫雙手叉著小圓腰說道:“老爺爺,您可不能以貌取人哦。雖說我也認為我目前的醫術還遠遠稱不上神醫,我阿娘才是真神醫。可那張藥方確實是我開噠,我阿娘都誇我藥方開的好呢~”

    這小娘子的娘也會醫術?

    盧太醫轉頭疑惑地看向老夫人和世子夫人,見她們沒反駁,而這小娘子又說得信誓旦旦,心下便信了幾分。

    心道這小娘子應是家學淵遠,治陰陽兩虛症的方子應該就是這小娘子的母族傳下來的。

    一般醫藥世家的藥方多是傳男不傳女,像小娘子家這種情況倒是有些罕見。

    盧太醫原本還期待著與小神醫切磋討教,此時見丫丫年幼,便歇了切磋的心思。

    不過,就算這小丫頭家中有祖傳藥方,能因病製宜對症下藥便足以顯出這小丫頭天賦不錯,盧太醫反而生起愛才之心,有了收徒的心思。

    便想著考較丫丫一二。

    “小丫頭,口說無憑,若你能再給肅寧伯夫人開出一張新良方,老夫便信你一回。”

    丫丫覺得這老爺爺有些莫名其妙,她又不需要他信,敷衍地回了句,“哦,您高興就好。”

    說完,丫丫便不理會盧太醫,轉而看向老夫人,仔細打量著她的氣色,說道:“老夫人,我看您氣色恢複了不少,也不太咳了,看來這些日子有在乖乖吃藥,值得表揚。”

    丫丫不自覺用上了阿爹表揚她時的話語,語氣頗為欣慰。

    被一個孫輩的孩子如此表揚,老夫人的老臉一僵,羞怒中又隱含著一絲她自己也道不明的欣喜,心情頗為一言難盡。

    丫丫也不管老夫人是何反應,繼續說道:“確實該換個方子了,您把手伸出來,我再給您把下脈。”

    老夫人這次倒是自覺了很多,丫丫一讓她伸手,她便乖乖聽話伸出手,而且也不像上次那般轉頭麵壁,反而還時不時偷偷打量丫丫。

    丫丫垂下眼簾仔細感受指尖下的脈搏,過了十幾息後就收了手。

    “老夫人,從您的脈象上看,喝了七天藥後您除了咳嗽好些,口幹減輕,小便順利,大便成形,病症確實減輕了不少。我再調整下方子,這張新方子您喝上半個月,半月之後再根據情況調整。”

    盧太醫一直在默默關注著丫丫的一舉一動,見她隻把了十幾息脈就把老夫人的身體狀況摸得一清二楚,訝異極了。

    這一手本事,盧太醫自愧不如。

    在盧太醫看來醫術是經驗的累積,看過的病人越多,經驗越豐富,在判斷病症的時候才更不容易出錯。

    可這小丫頭才六七歲,就算是從娘胎裏就開始學醫,也學不了幾年,如何能有這般實力?

    醫者看病四要素,望聞問切,問病人的症狀是必不可少的一點。

    可這小丫頭根本不需要問,光憑一個“切”就能摸清病人的病情,這也太神了吧!

    盧太醫都有些懷疑是否是肅寧伯一家與這小丫頭合起夥來騙他。

    不過他心裏清楚,他們沒理由這般做。

    這小丫頭確實有些本事在身上。

    匪夷所思,真是匪夷所思啊!

    他恐怕沒資格當這小丫頭的師父……

    丫丫瞅了盧太醫一眼,見他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傻笑,覺得這老爺爺真是奇怪得緊。

    不過她也沒過多關注盧太醫,轉頭看向綠枝說道:“漂亮姐姐,給我準備筆墨紙硯,我要寫方子。”

    綠枝笑道:“小神醫,文房四寶早就備好了,我帶你過去。”

    “好噠。”

    丫丫跟著綠枝走到書桌前,原本想站著寫字,卻發現自己還是太矮了些,便爬到椅子上,才開始提筆寫字。

    盧太醫也湊了上去,兩眼一直盯著丫丫手中的筆尖看。

    待丫丫落筆寫完第一個字,盧太醫便確認上一張方子確是丫丫所寫。

    兩張方子筆跡同屬一人。

    丫丫的性子被家人養得越來越大氣,字如其人,丫丫的字也大氣得很。

    之前盧太醫看到丫丫寫的藥方,見字體大氣,筆鋒卻又稚嫩,還以為是個粗通文墨的學醫少年,沒想到是個豆丁大小的小娘子。

    真是看走眼了呦。

    等丫丫寫好方子收了筆,正打算拎起藥方吹幹,卻被盧太醫先行取走藥方。

    在丫丫幽怨的眼神中,盧太醫泰然自若地仔細研究手中藥方。

    前一張方子他早就牢記於心,一眼就看出這張新方子調整了哪幾味藥材。

    減了三味藥,又新增了兩味藥,同時還有近二十味藥的份量進了調整。

    盧太醫看得認真,一時半會兒間沒看透這張藥方的妙處,忍不住開口問道:“肅寧伯夫人的咳症已減輕,為何這一味半夏卻從半錢加到了一錢?”

    丫丫一臉【連這都不知道的表情】看向盧太醫,侃侃而談:“半夏雖主治咳疾,但在藥方中還另有他用,半夏與柴胡相使,與生薑相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