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家人進京
作者:丫丫肖景雲      更新:2023-02-12 18:16      字數:2173
  第150章 一家人進京

    可誰知劉母的屁卻真是放個不停。

    一直吹,吹得她菊花都有些痛了,吹得眾人都懷疑自己的鼻子要被熏廢了。

    啊呸!這屁實在太臭了!再好看的熱鬧也不看了!

    再說,光憑這老太婆的臭屁都可以讓他們聊上好一陣了,他們可是親鼻聞過臭的呢!

    觀圍眾人一哄而散,打算忽悠不在場的人也來聞一聞。

    而丫丫在給壞姥姥下完藥後,便立馬用另一隻手捂牢鼻子,還不忘給阿娘和哥哥使眼色,讓他們做好準備。

    隻不過就算她們捂著鼻子也沒用,劉母的屁實在是太臭了,臭得丫丫都想割了自己的臭子。

    她想不通為何會這樣,之前她惡作劇般地給白銀寶下過毒,雖說放出來的屁臭,可也沒壞姥姥這般臭。

    丫丫決定了以後若是再給人下屁屁毒,一定要第一時間開溜,不然幹的就是阿爹說的那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

    反正她現在就覺得自己有點蠢。

    丫丫捏著鼻子衝著劉母說道:“壞姥姥!我家不歡迎你,你快走!快把臭屁帶走!”

    劉母此時完全被自己的屁給震驚到了,又羞又驚,雙手捂著屁股,仿佛這樣就能堵住不斷往外蹦的屁似的。

    劉母心中哀嚎,這下她是徹徹底底沒臉見人了,剛才圍著看熱鬧的人不止是白家村的,也有她劉家村和其他村的人。

    今日這屁一放,她恐怕就要在東城縣出名了!

    她想不通明明好好的,為何就突然開始放屁了呢?還臭得要死,關鍵是一直放不停,就算現在也還沒停下。

    天譴!

    對!一定是天譴!

    此時,她的斜上方傳來一道清冷的聲音:“剛才你若早些走說不得天譴還不會追上你。看看你現在的模樣,先是啞了,接著是不停放屁,再繼續呆下去,不知道會不會斷了氣呢?”

    此時因沒了旁人,劉施語倒是大大方方地拿天譴嚇呼劉母。

    劉施語的話與劉母的猜測不謀而合,嚇得她連一旁的雞蛋都忘了拿,捂著屁股就跑。

    跑出兩步後許是想起來這趟非但沒沾到便宜還賠了雞蛋,有些心痛,又折回來一手拎著雞蛋,一手捂著屁股跑了。

    劉施語補了一句:“若還想活著,以後就別來了。”

    嚇得劉母的腳步又快了幾分。

    一路上噗噗聲不絕,臭氣更是飛傳十裏。

    這一日,白家村的人都覺得空氣都是臭的。

    不過劉家村的人更慘,一直臭了好幾天。

    而關於劉母的傳說也在東城縣傳開了,隻不過人們對於她到底是癩蛤蟆成精還是黃鼠狼成精一直爭論不休。

    ……

    白雪皚皚,寒風蕭蕭。

    今年的冬日好像特別冷。

    但丫丫卻一點都不覺得冷,身上穿著阿娘為她做的全套小棉襖,棉布是自家工坊織的,裏麵充的棉花是自家農莊種的。

    而且這些還不是普通的棉花,而是棉絨,也就是緊緊長在棉籽上的那一層最短的棉花,纖維雖短卻更蓬鬆更柔軟,保暖性更強。

    衣服是阿娘做噠,不過款式卻是哥哥設計的,穿起來特別舒服,也方便活動。

    如今村裏好多孩子穿的都是她身上這個款式呢,但丫丫覺得他們穿的都沒她的好看。

    她身上這件棉襖是鮮豔的大紅色,顏色是用她自己跟著阿娘去山上采的紅樹根染的。

    不止紅色,她還在阿娘的指導下找出了好多好多不同顏色的植物,讓工坊裏的姨姨用來染布,染出來的顏色特別正。

    林氏布坊的林伯伯都誇她家的布顏色特別好看,穿起來又舒服。

    聽說她家的布特別受歡迎,供不應求。

    放年假時,她給盧夫子送了兩匹自家織的布作為年禮,讓盧夫高興地都合不攏嘴。

    丫丫覺得這樣的日子可真好。

    不過最讓她高興的並不是這些事,而是阿爹答應她明年春天要帶著她去京城呢!

    阿爹說他要去京城趕考,京城離她家好遠好遠,路上要走好久好久,一去就得去個大半年。

    阿爹說他會想她還有阿娘噠,所以便要帶著她還有阿娘一起去,嗯,也順便帶著哥哥去漲漲見識。

    當阿娘答應阿爹的提議要一起去京城時,阿爹連樂著好多天呢。

    但丫丫知道阿娘答應去京城不是為了阿爹,而是為了找回碧磷石。

    不過,丫丫覺得阿爹這樣想也挺好噠,這樣想大家都高興~

    ……

    過年元宵,白致清便帶著一家人前去京城趕考,家中隻留了幾個下人照料,而地裏和小農莊的事則托付給白二郎照看。

    為了這次出行,家中又添置了兩輛馬車。

    三輛車,一輛載著一家四口,一輛載著生活用品及幾個貼身仆人,還有一輛載著自家產的細棉布,及一些精品棉絨布。

    馬車上準備的棉布是送禮之用。

    這次前往京城,除了趕考,村長還讓白致清去白氏族長家裏,也就是肅寧伯府去拜訪。

    一來,肅寧伯是族長,族人進京本就要去拜會。

    二來,白致清是白家村這一支唯一的舉人,村長希望肅寧伯能多加照顧一二,最好是能替白致清打點京中關係,看能不能多打聽些本次春闈的消息,也能助白致清一臂之力。

    再者,村長頗有些親戚間攀比的心思,自家雖不如親戚家富裕,但自家孩子比親戚家孩子會讀書。

    白氏一族日漸衰落並不止體現在白家村這一支上,主支亦是如此。

    肅寧伯世子年紀與白致清一般大,原也想考功名,如今卻還是個秀才,實在不是讀書的料,如今隻能萌祖蔭在太仆寺混了個主簿的官職,雖是正七品,卻是個管馬的。

    堂堂白氏一族的宗子也還是比不過他白家村出身的浪子,一想起這事,村長心裏就樂嗬。

    寒風料峭的初春,白致清一家人在全村人的歡送下出了村,承載著村長的無盡期望向著京城行駛而去。

    剛出發的前幾日,丫丫還興奮地很,整日趴在車窗上看窗外的風景,可沒幾日她便失了興致。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越往北走越冷,下過雪的地上積雪未化,一路過去都是荒蕪景色,沒啥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