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收獲棉花
作者:丫丫肖景雲      更新:2023-02-12 18:16      字數:2198
  第125章 收獲棉花

    讓石蘭幫忙把藥材磨成粉後,丫丫便高高興興地出門投解藥去了。

    用的還是老辦法,避著人把解藥悄悄下到了水缸裏。

    隻是當丫丫下午去上學時,發現白玉成還是請了假,讓她有些懷疑是不是藥沒起作用?

    因心裏記掛著自己配出的解藥藥效,放學後,丫丫還特地拉著哥哥繞到了白富貴家。

    可一到他家,卻發現一個人都不在。

    丫丫一拍小腦袋,她應該去村中茅房看噠,除了她的新家建了特別好的茅房,其他村民家中都沒有茅房。

    除了小孩子比較隨便外,村裏的大人都去村中的公用茅房嗯嗯的。

    丫丫轉頭看向哥哥,“哥,咱去茅房看看!”

    白墨凜:“不去。”

    丫丫拉著哥哥的手撒嬌,“哥哥~去嘛~”

    “,,好”

    白墨凜咬了咬牙應下,自從上了族學,他時不時反省自己上輩子到底做錯了何事,曾經一分鍾幾千萬上下的他,如今卻穿到大慶朝當免費保姆,,

    “嘻嘻~”,丫丫就知道她一撒嬌哥哥準沒轍。

    到了村中茅房附近,白墨凜打死都不靠近,丫丫衝著哥哥做了個鬼臉,獨自一人捏著小鼻子慢慢靠近。

    果真看到白富貴一家都在那兒,不止他們一家,那些說她家壞話的嬸嬸們也在。

    一群人都捂著肚子麵有菜色,但白富貴一家情況有些特殊。

    這一家子時不時會臉色一變急匆匆往茅房跑,可才跑兩步,又臉色一鬆,就停下腳步繼續在外捂著肚子。

    不過,也不總是放空炮,來幾次假的,偶爾也會有一次真的,讓他們一家根本不敢離開茅房。

    丫丫有些看明白了,她的藥確實起了點作用,但好像作用有限。

    吃了藥後腸道會給假信號,但好歹拉得不那麽頻繁了。

    這個效果嘛,丫丫雖覺得有些好玩,但她本人並不太滿意,與她的初衷相差較遠。

    於是丫丫又回去折騰解藥,下了解藥後又再次觀察療效,完全把白富貴一家當成了小白鼠。

    這麽來回幾次之後,白富貴一家倒還真讓她給折騰好了。

    隻是那些碎嘴的村中大娘們卻仍拉著肚子。

    這些大娘並不傻,早就猜到她們定是喝了白富貴家不幹淨的水這才鬧肚子,原本大家一起受難,而且這水還是她們自個兒舀來喝的,便也就這麽算了。

    可如今她們還鬧著肚子,白富貴一家卻好了。

    這下大娘們不依了,定要白富家給個說法,有些臉皮厚的甚至直接拉在了白富貴家院子裏,鬧得好一陣雞飛狗跳。

    白富貴一家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倒黴透頂了。

    丫丫表示很滿意這個結果~

    ……

    轉眼便是一月後,到了棉花收獲的時節。

    之前被白富貴破壞的那六畝地經過搶救,救活了過半的棉株,如今已經可以收獲了。

    成熟的棉鈴炸裂開,露出雪白的棉絮,看著甚是喜人。

    隻不過這些棉株的產量遠遠無法與丫丫用異能催生的相比。

    之前在自家小院中的那一批棉花,一株能結上百個棉鈴,可地裏這些棉花,卻隻稀稀拉拉地結了十來個,而且棉鈴還小了一大圈。

    白墨凜讓人定製了一批統一大小的竹筐,選在白致清及他們兄妹倆休沐那天,顧了二十個村民采棉花。

    按筐算工錢,采滿一竹筐十文工錢,為了多掙一些錢,村民鉚足了勁卷起來,一天不到,六畝地的棉花就全部采摘完畢。

    丫丫帶著石蘭和阿娘哥哥一起留在家裏收棉花,阿爹則和下人們去田裏監督村民采棉花。

    在家的四人分工有序。

    丫丫負責檢查棉花采摘質量,看是否有人濫竽充數。

    白墨凜負責給錢。

    劉施語則負責鎮場,省得村民欺她一對兒女年紀小便偷奸耍滑。

    而石蘭負責把丫丫悄悄取完棉籽的棉花塞進之前就準備好的麻袋中,再把棉籽收好。

    石蘭先前從未見過剛采摘下來的棉花,見棉籽與棉絮完美分離也沒覺有異,隻認為棉花不嬌氣好侍弄。

    結束一天的棉花采摘後,家中的儲物間塞了不少棉花袋。

    別看棉花體積大,看著滿滿一屋,可這東西極輕,借了秤稱過重,一共才收獲了四百多斤棉花。

    也就是說一畝地約有七十斤的產量,若沒有白富貴這麽一出,產量應該能翻倍。

    白致清雖說有過心理準備,知道大批量種植比不得丫丫催生,可這產量真是差太大了。

    之前十五株就收獲了十斤,如今一畝地實收約一千株卻隻有七十來斤產量。

    家人們不知道的是,能有目前的產量還是丫丫認真選了種的前提下,若是普通棉籽來種,連現在的一半產量還達不到。

    雖說丫丫一步步讓村民按著棉花的習性進行勞作,但大慶朝的種植技術落後,遠比不上科技世界,能有此產量實屬不易。

    就算是大慶朝南方的棉田一畝地也隻能產個七八十斤。

    產量雖不如預期,可到底是收獲了,家中有了進項,一家人仍高興地很。

    次日,白致清從縣學下學後,便去了林氏布莊找林掌櫃。

    林掌櫃一見到白致清就熱情地迎了上來,“白秀才,你今兒咋來了?等等,你先別說,我先猜猜,是不是你家地裏的棉花收獲了?”

    白致清微微有些訝異,“林兄,你怎知我家種了棉花?”

    除了白家村民知道他家種了棉花,白致清從未對外提起過此事。

    因想著棉花在北方稀缺應該不愁賣,白致清也沒與林掌櫃等潛在買家預先溝通過。

    雖說初始的棉籽是從林掌櫃手中獲得的,但當初林掌櫃並不看好他能種出,不可能憑著那幾粒棉籽就料到後來之事。

    林掌櫃笑道:“白秀才,你可是咱東城縣的名人,種棉花這麽大的事,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了。”

    大慶朝的百姓向來對誌異傳說頗為熱衷,茶館說書人還為白致清編了一出《一朝遇祥瑞得點撥,他日從浪子變秀才》的故事。

    白家村中有個三天兩頭泡在茶館中的白小栓,白致清一有什麽大動作,白小栓轉身就給說書先生提供新素材。

    關於白致清的故事儼然已經成了一篇連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