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作者:未妝      更新:2023-01-14 19:05      字數:3248
  第一百五十章

  殿內安靜無聲, 左右各生了兩個炭盆,紅羅炭徐徐地燃燒著,不不時發出輕響, 空氣中彌漫著清苦的藥味,景明帝躺在床榻上, 微微闔著眼,容妃坐在一旁, 正低聲和他說話:“皇上今日可好些了?”

  景明帝應了一聲, 正在這時,一名內侍自外麵進來, 恭恭敬敬地道:“啟稟皇上, 純妃娘娘求見。”

  景明帝聽罷,眼睛仍舊未睜開, 隻是淡聲道:“讓她進來。”

  不多時, 純妃便款款進來了, 她先是向景明帝行了禮,細細地打量他,噓寒問暖了幾句,才恭順地問道:“皇上,臣妾親自為您熬了山參湯, 於養傷大有裨益, 您要用一些嗎?”

  景明帝看向她,無可無不可地道:“拿過來吧。”

  純妃親自從婢女手中接過湯盅,緩步上前,卻有一名內侍過來, 告一聲得罪, 便躬著身子打開盅蓋, 取銀針在參湯裏試了毒,又用一個小碟,盛了些湯喝了。

  如此又靜待了片刻,純妃倒是一直很安靜,隻立在榻邊,態度不急不緩的,容妃坐在一旁,便用一雙眼盯著她平坦的肚腹看,來來回回仔細打量,像是要看出一朵花來。

  純妃自是有所察覺,頓時覺得渾身都不自在起來,忍不住伸手遮了遮,又略微側過身去,試圖避開她那灼灼的目光。

  誰知景明帝忽然開口道:“純妃,你入宮多久了?”

  純妃一愣,不知他問這話是什麽意思,但還是答道:“回皇上的話,臣妾十八歲入宮,如今已有兩年之久了。”

  “嗯,”景明帝微微闔目,道:“兩年,是很久了。”

  他又道:“這兩年,你在宮中過得如何?”

  語氣有些意味不明,令純妃心中倏地一跳,不免惴惴起來,輕聲道:“承蒙皇上愛護,臣妾過得很好。”

  “既然過得好,”景明帝驀地睜開了眼,目光如箭地看向她,道:“那你袖中藏著什麽?”

  純妃被嚇了一跳,手一抖,那盅碗就掉在地上,摔了個四分五裂,精心熬製的一盅參湯也灑了,沒等她反應過來,容妃就揪住她的衣袖,往袖袋裏一掏,摸出一個怪模怪樣的東西來,隻有手指那麽長,跟竹棍兒似的。

  純妃臉色煞白,驚惶萬分,險些跌坐下去,容妃沒看她,隻好奇問道:“皇上,這是什麽?”

  景明帝看了一眼,隨口道:“一個小玩意罷了,你若喜歡,就拿去玩吧。”

  容妃笑眯眯地道:“那臣妾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

  話分兩頭,卻說寧王世子死了,消息轉眼就傳遍了整個行宮,長公主去探望寧王的時候,他像是一夜未睡,滿麵憔悴,胡子拉碴,一雙眼睛通紅,顯是仍在悲痛之中。

  寧王妃在旁邊已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眼看都要昏死過去了,見了長公主來,一把緊緊抓住她的手,哭訴道:“姑母,我命苦啊!”

  長公主亦是失去過孩子的人,見她如此哀痛,不禁也紅了眼眶,扶著她,安慰了幾句,又道:“王妃節哀,為今之計,還是要先找到凶手,為汶兒報仇。”

  聽罷這話,寧王妃愣了一會神,又瞅了寧王一眼,掩麵痛哭起來,旁邊的寧王忽然冷不丁道:“我知道凶手是何人。”

  寧王的神色陰鬱,尤其是被那通紅的雙眼襯著,讓人看了心中有些發怵,他語氣陰沉沉道:“昨日汶兒在路上被人暗算偷襲了,我派人去查了查,姑母可知道幕後主使之人是誰嗎?”

  見他這番神色,長公主心中陡然升起幾分不好的預感來,驚疑不定,問道:“是誰?”

  寧王看著她,一字一字道:“是太子。”

  空氣一下子就安靜了,旁邊還有不少官員,都聽到了這話,一時間麵麵相覷,皆是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震驚之色,長公主當即霍然起身,道:“絕不可能!”

  寧王亦跟著起身,道:“姑母不信?”

  長公主擰著眉看他,勉強放緩了語氣,分辯道:“我知道你痛失愛子,心中難過,可有些事不能張口就來,小五他身為太子,又是長輩,為何要和汶兒過不去?還派人暗算他,你自己聽聽這話,合乎情理嗎?”

  “我知道姑母與太子向來情誼深厚,”寧王的話中意有所指,聲音冷冷地道:“姑母不肯相信,也是正常的,畢竟他是太子殿下,身份非同一般,而我兒隻不過是丟掉一條性命罷了。”

  聽了這話,長公主氣得雙目微睜,既驚且怒道:“蕭晁!你三十好幾的人了,不是三歲小兒,說話做事要講究一個證據,豈能空口白牙,在這裏胡攪蠻纏?”

  寧王也跟著提高了聲音:“姑母放心,是不是胡攪蠻纏,我自會向皇上稟明,討個公道!”

  他神色激動地道:“我已派人將那些賊人都抓起來了,人證俱在,就是他蕭晏害了我孩兒性命,休想逍遙法外!”

  周圍人的喁喁私語也都停了下來,隻不錯眼地看著這對姑侄對峙,一時間誰也沒敢先開口,空氣近乎凝固住了,安靜無聲,靜若死寂。

  過了一會兒,長公主大步從門裏踏出來,她沒有再和寧王爭辯,可心中的怒意卻是愈熾,火冒三丈,隻覺得對方簡直是不可理喻!

  蕭晏是她看著長大的,那孩子的脾氣有時候不怎麽樣,卻絕不是那種心狠手辣之人,更不會無端端要人性命,退一萬步說,哪怕他是真的做了什麽,那肯定也是對方有錯在先。

  除非寧王把事實一樁樁擺在長公主麵前,否則她絕不會相信是蕭晏害了蕭汶,再說了,證據也還能偽造呢!非得經刑部大理寺一審再審才行!

  長公主向來護短得緊,雖然兩個都是侄子,可到底親疏有別,她偏心蕭晏,豈肯聽寧王在那裏大放厥詞,平白無故地汙蔑蕭晏?他死了兒子又怎樣?死了兒子就有理了麽?

  更何況,她一貫是幫親不幫理的。

  於是長公主當著那許多官員的麵,把寧王大罵了一通,憤然拂袖而去,等下了台階,忽然見那廊下不知何時站了一行人,各個手持金槍,看著像是龍虎衛,可龍虎衛由五軍都督府所管轄,每逢大禮,皆從駕儀衛,怎麽會在此處?

  長公主的步伐一頓,當即有些驚疑不定,她敏銳地嗅到了一種危險的氣息,這感覺並不陌生,一如二十多年前宮中的那幾次變故。

  長公主心中的疑惑愈多,她方才一時激動,現在想想,寧王的態度是有些奇怪的,他似乎認定了就是蕭晏害了蕭汶,哪怕長公主說要先讓刑部調查,看其中是否有隱情,他也不肯答應,隻口口聲聲說要請皇上裁奪,讓蕭晏付出代價。

  寧王一門心思要咬死了蕭晏,這才惹怒了長公主,然而寧王平日裏並不是這樣的性格,他總是表現得很謙和寬容,溫良恭順,和剛才簡直是天壤之別。

  長公主看著那一隊龍虎衛,心中隱有預感,快步回了暖翠苑,才一進去,便問下人道:“枝枝呢?”

  “郡主在花廳。”

  長公主迅速地穿過長廊,到了花廳,黎枝枝正在和蕭晏說話,見了她來,立即站起身:“您回來了。”

  長公主飛快地叮囑道:“我現在就讓人備馬,帶你回京。”

  乍聞此言,蕭晏似有所覺,問道:“姑姑,是出什麽事情了嗎?”

  長公主看他一眼,皺起眉,神色凝重道:“我覺得寧王要生事,情況有些不對,總而言之,還是盡快離開為妙,你們先走,我現在去見皇上。”

  “姑姑別急,”蕭晏迎上她疑惑的目光,頓了片刻,才繼續道:“來秋獵之前,父皇曾給過我一道聖旨。”

  ……

  縱然是行宮,也處處修得恢宏巍峨,寧王站在宮簷下,看著遠處的金頂琉璃瓦,今日的天氣不太好,天空陰沉沉的,看起來要下大雨了,那漫天的黑雲仿佛要自天上壓下來似的。

  正在這時,一個武將走了過來,他臉膛微黑,下頷有須,若是長公主在此處,一定能認出來,此人正是龍虎衛的指揮使劉保,他皺著眉,問寧王道:“王爺,這時候不早了,還要等到幾時?”

  “急什麽?”寧王負著手,看著遠處的宮殿,語氣淡淡地道:“時機未到,再等等。”

  “還等?”劉保有些不耐煩,粗聲道:“從昨夜等到現在,我的人都已經累了,皇上不是重傷了麽,您還有什麽可害怕的?咱們直接殺將進去,奪了皇位便是,當初皇上不也是這麽做的?”

  聽了這話,寧王在心裏大罵他沒腦子,麵上卻還是好聲好氣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沒有耐心,如何能成大事?”

  劉保雖然著急,卻到底按捺住了心中的迫切,笑道:“王爺自然是成大事的,下官一粗野武人,不懂這些,隻聽吩咐就是了,既然還要等,那下官就先去歇息,眯一會兒,等時機到了,王爺再派人來叫我。”

  寧王:……

  但凡有得選擇,他當初絕不會挑這個沒腦子的貨色,可沒腦子也有沒腦子的好處,就是容易忽悠,不需要提防。

  寧王便擺手道:“你且去吧。”

  這一等,便到了傍晚,直到天色擦黑,那雨終於落了下來,起初是數點,緊接著,豆大的雨珠接二連三地打在瓦上,發出悶響,逐漸變得密集起來。

  昏暗之中,遠處忽然有一星火光升起,飛快地穿過雨幕,在夜空中炸開,發出一聲巨響。

  那火光映亮了寧王的雙目,這是約定的信號,時機到了。

  作者有話說:

  還有一更,老規矩

  自尋死路的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