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相思相念無相見
作者:淩雪薇沈羲遙      更新:2022-12-23 12:07      字數:9655
  第六十二章 相思相念無相見

    那晚,我剛服侍他睡下,看他在睡夢裏麵上也未放鬆下來的堅毅線條,心中微微發酸。我無從得知前朝出了什麽事,便無法去勸解他。

    唯一能做的隻有悉心服侍,為他準備喜愛的食物,在他沉思時備上一盞冷熱正好的六安茶,在夜深時輕輕剔亮燭火,準備一些可口的點心。床上的帳子裏懸了安神的安息香,枕芯換成平心靜氣的決明子配幹菊花。天氣逐漸熱起來,怕那份熱氣引出他心中的焦躁,在他安寢前,所有的被褥全部懸在小配殿的冰桶前。一切隻為了讓他在我這裏能夠感到哪怕一點點舒心,一點點放鬆,或者,一點點安寧。因為,前朝一定不安定。

    為沈羲遙蓋好錦被,將胳膊小心地從他脖頸下抽出,卻輾轉難眠。暗夜裏格外寧靜,能聽到風輕柔地吹拂著院中的樹木,聞到風送來的清涼空氣。很靜,這樣祥和的安寧令周身漫上放鬆,眼皮沉重起來,正要沉沉睡去,外麵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皇上,皇上,邊關急報。”張德海的聲音透出焦急,我猛地睜開眼睛,沈羲遙已翻身坐起,麵上還帶著突然被吵醒的憔悴與迷蒙。不過那迷茫隻一瞬,他已經恢複了帝王天生的沉著清醒。

    沈羲遙轉頭,在我麵上輕輕一吻就匆匆披衣走了出去。我跟著他走到門邊,見外麵不止張德海一人,還有幾個身穿盔甲的男子。沈羲遙反手將門關上,又回身一臉的凝重地看著我,他的聲音輕若微風:“去睡吧。”

    我欲說什麽,他雙手一展,“唰”地一聲,一道金黃的幔帳隔絕在我們中間。我手抓著門上的雕花緊貼在上麵,外麵的說話聲一字不落的傳進了耳中。

    “皇上,臣等該死,沒有守住靖城。”一個略帶蒼老的聲音,微微顫抖著,帶著恐懼與不安。

    “嘩啦啦”一陣鎧甲聲後,是如同死寂的沉默。

    “孟將軍……城都丟了,你回來做什麽?”沈羲遙極其不悅的聲音傳來,之後,“哐當”一聲,什麽東西被摔在地上,驚起窗外樹上棲息的鳥兒,“撲棱棱”扇動翅膀飛遠了。

    即使隔著那道厚重的幔帳,我依舊能感受到外間那令人窒息的壓抑。

    “臣該死。隻是回鶻早前都是秋日來襲,不想此次竟……”孟姓將軍吞吞吐吐盡是借口。我突然想到,這孟將軍恐是麗妃之父了吧。

    沈羲遙自然不想聽那些無用的說詞,他的震怒顯而易見。

    我隻聽得他將桌子奮力一拍,幾乎是咆哮地怒斥道:“你隻想回鶻秋日才犯,去歲它反常地沒有侵犯,朕提醒過你要多加注意,你還反失戒心!朕多次修書給你要你時刻準備它突襲,又調撥大量的糧草與你以備不時之需。你卻還……還將城失了!”沈羲遙實在氣極,那聲音裏少了平日的沉穩。

    “你竟還有臉回來!一個戍邊大將,城在人在,人亡城都不能亡!你可好,跑回來了!那邊給朕連連敗退不成?攻進京城你就滿意了?”沈羲遙的腳步聲在外麵空蕩的大殿裏來回踱步,我的心也緊緊揪起來。

    “張德海,將孟翰之以玩忽職守之罪打入天牢!召兵部即刻去禦書房議事!”他厲聲道。

    “皇上開恩,皇上饒命啊!”孟翰之求饒著。

    我搖了搖頭,身為守將竟棄城自己跑回來,還指望皇帝會給他一條生路?給了他的生路,那誰又能給靖城裏被敵軍俘虜的婦孺百姓一條生路呢?不過,我想到在宮中的麗妃,想到孟家強大的根基,與其在靖城戰死,也許,孟翰之更願意回到京城苟延殘喘地活下去吧。

    一陣兵甲之聲,孟翰之被侍衛帶了下去。他求饒的聲音在暗夜裏格外淒厲。但是,這份淒厲卻並不令人憐憫。

    屋內半點聲響都無,我豎起耳朵聽著,隻有輕輕的“沙沙”聲,那是沈羲遙的皂靴在波斯長絨毯上來回踱步的聲音。

    似乎過了很久,他滿帶了猶豫的聲音,輕輕的,卻如驚雷般傳入我的耳朵。

    “你親自去……悄悄把羲赫帶來。”

    我緩緩地順著門跌坐在地上,使勁揪了衣襟按住胸口,以防那顆跳得厲害的心蹦出來。

    羲赫,這兩個字勾起我多少回憶。兩年,我們已有兩年未見。皇陵的風沙,是否會減損他的風姿?

    我看著身上玉色聯珠事事如意杭綢睡袍,杭綢綿軟透氣,穿在身上最舒服不過。肌膚也因這段時間的保養愈發瑩潤如玉,雖不複當年的飽滿,卻別有一番清麗風情。這樣的我,是養在養心殿中的金絲鳥,有著沈羲遙給的“事事如意”。

    心底的愧疚如海草般瘋長,我突然覺得眼前的雕梁畫棟,錦衣玉食都那般刺眼。我應該留在繁逝,與羲赫一樣經受風吹雨打,荊棘滿懷,即使相思相念無相見,隻要身處同一境地,時時想著對方就該心滿意足了。等到帝王的怒火熄滅,等到該贖的罪贖清,哪怕兩鬢已斑,容顏已改,但再次相見才不負當初的情深意切,不悔多年的人世艱險。

    眼淚順著麵頰緩緩滑落,終在腮邊凝成冰涼一片。我聽見腳步聲走近,是沈羲遙。我慌忙擦幹淚水,幾乎是奔到床邊,在他開鎖的一瞬間裝作已熟睡過去。

    一隻溫暖的手輕輕覆上我的臉,我緊張極了,怕他感受到未幹的淚痕。但就在他想要撫摸的同時,門外傳來李公公的聲音。

    “皇上,大臣們都到了,皇上想在哪邊接見?”

    “禦書房。”沈羲遙丟下一句,手也收了回去。我聽見“哢噠”的上鎖聲,接著,屋裏隻剩寂靜。

    我的心並沒有因為沈羲遙走出去而平和下來,相反卻越跳越急,直到約莫一個時辰後,張德海的聲音從門外響起,我才知道那種心跳是源於何處。

    “皇上,裕王覲見。”

    有輕微的腳步聲,接著,張德海“咦”了一聲,想來是因為沈羲遙不在正殿的緣故。

    “裕王爺您先稍候著,老奴去問問皇上在何處。”張德海的語氣十分客氣,聲音也很溫和,連稱呼都和往昔一樣。就仿佛羲赫始終是沈羲遙最親近的手足,大羲最尊貴的裕王,從未有半點改變。

    “有勞張總管了。” 那是羲赫的聲音,依舊清雅如水,平和淡然,隻是略帶了沙啞。想是那皇陵的風沙,無情得摧殘著這個如玉如月的男子,可是,內心的高貴博雅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張總管,可知皇上召我來所謂何事?”羲赫的聲音再次敲擊著我的心,我閉上眼睛,抓緊了寢衣。

    “這……”張德海遲疑了下才道:“之前有邊關急報,皇上聽後十分憂心。”他頓了頓低聲道:“孟將軍失了靖城,又跑回京城,皇上震怒。”

    “棄城逃跑!”羲赫的聲音裏除了震驚,還有明顯的擔憂與焦急。我想,他此時一定也是皺緊了眉頭,滿麵憂慮,就像他的皇兄一樣。

    “裕王爺,您先稍坐。”張德海恭敬道:“老奴去去就來。”

    “張總管請自便。”羲赫的聲音恢複了平和。

    很安靜,安靜到我甚至能聽見窗外落葉輕微的聲響,還有在暗夜裏花朵綻開的一瞬那令人喜悅的聲音。我靜靜看著阻隔著視線的厚重的幔帳,突然明白了“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悲戚。隻是,詩中的男女可以看得見彼此,內心也算有個依托。而我此時,寧願減壽十年,寧願隔著天河,隻要我能看見他,便就足夠了。

    伸出手去,素白的手指已摸上雕花門欄,幾乎在下一瞬我就會敲響門板,讓那邊的他打開這道柔軟的幔帳,走進我的眼前。

    眼睛酸澀難耐,那份淒婉哀涼衝擊著我,但我終放下手,隔著那幔帳,手在空中靜靜畫出一個輪廓。心似被粗大的繩索緊緊捆綁,緊到每一次輕輕的呼吸都伴隨著心痛。

    我狠狠咬著自己的臂膀,徹骨的疼痛襲來,也令我清醒起來。

    眼下隻要我一聲呼喚,我們就能看見彼此。即使隔著這道門,隻要看見對方就會滿足了吧。可我不能,如果真的我這樣做了,毀了的不隻是我一人了。

    我的淚滿溢出了眼眶,心痛卻無處傾訴。我想大喊出內心的苦,可張了嘴,卻化作無聲而悲涼的弧度。自古愁多番自笑,也就如此了吧。

    “羲赫你到了!”沈羲遙的聲音突兀地響起,打破了這片寧靜。此時我已完全冷靜下來,雖然揪住寢袍的手一直沒有鬆下,但終平複了心境。

    “小民參見皇上。”羲赫的聲音平靜,不帶一絲一毫感情。

    沈羲遙沉默了片刻,隱約有怒氣道:“朕並未褫奪你的王位官銜,對外也不過聲稱你外出遊曆,怎麽你倒是將自己的出身撇得幹幹淨淨?”

    羲赫沒有說話。

    沈羲遙見他不語,歎了口氣道:“皇陵那邊確實艱苦。才兩年多,你竟消瘦至此染了白發,,起來吧。”他的聲音裏有作為兄長的關愛,也有作為帝王的體恤。

    “多謝皇上掛念。小……小民去守衛祖先陵寢,在祖先那裏好好懺悔,是應該的。”羲赫堅持自己還是百姓,同時,他沒有將沈羲遙當做兄長,隻當他是皇帝。所以我想他此時怕還是跪在地上的吧。

    沈羲遙仿佛被他的頑固激怒:“確實是應該,你所做的,朕沒有即刻殺了你,就是愧對祖先!”

    “皇上……”羲赫的語氣裏多痛苦:“一切都是小民的錯,是小民一廂情願,死纏爛打非要留在她身邊,硬要她與小民做一對夫妻。還請皇上隻責罰小民,不要再怪罪她了。”

    “一廂情願?死纏爛打?你覺得,朕看過你們的親密,聽到村民說你們多恩愛後,還會相信?”沈羲遙壓抑了兩年的怒火再度被引燃。

    “皇上,無論怎樣她本無錯。”羲赫的聲音帶了些須激動:“一個女人,認為父親被自己的丈夫害死,又被人設計小產,還沒一天就被送出宮,若不是受人憐惜,恐怕已被鴆酒奪去性命,連屍骨都收不齊了。”羲赫的聲音逐漸平和:“她那樣的女人,本該過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日子,應該被捧在夫君的手心裏寵愛,不經受一點風雨。可在這皇宮中,她都經受了什麽?”

    羲赫毫無懼怕,甚至帶了豁出去的勇氣:“她並不適合在皇宮中。她雖高貴,但不該淪為政治的犧牲品。她雖美貌,但不該被沉重的鳳冠壓得抬不起頭。她雖聰慧,但是鬥不過妃嬪的算計。她值得一個男人窮盡所有去愛,但皇上您,做不到!”

    “你!”沈羲遙的語氣裏壓抑了無窮盡的怒火,我甚至擔心下一刻他會讓人將羲赫處以極刑。

    我的心跳到嗓子眼,來不及消化羲赫所說,隻擔心他這樣會引來殺身之禍。

    “朕今日找你來,不是為了跟你爭論當初。”約莫半盞茶功夫,沈羲遙的聲音再度傳來,此刻他語氣平靜,聽不出心緒。

    “小民僭越了,還請皇上原諒。”羲赫道:“不知皇上傳小民來所為何事?”

    “回鶻突然來犯,孟翰之失了靖城,你怎麽看?”沈羲遙聲音嚴肅起來,帶著擔憂。

    羲赫之前已聽張德海說過,可還是忍不住震驚:“靖城是邊塞重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靖城之後是百裏平川,得了靖城連帶能得到大片土地。”他遲疑了下:“隻是小民想不通,靖城易守難攻,孟將軍也是老將,怎會輕易失城?”

    “這你要問他了!”沈羲遙極其不悅。

    “皇上,失了靖城,那就必須死守康城。不知如今守將是誰?”羲赫焦急道。

    “是你曾舉薦的宋明成。”沈羲遙答道

    羲赫似稍稍鬆了口氣:“宋明成倒可托付,隻是想必回鶻早有準備才突犯的,宋明成擅長守城,康城暫不必擔心。不過要想徹底趕走回鶻,必得先收複靖城。”

    “你看何人堪此大任?”沈羲遙的聲音明亮些許。

    “若論戰績經驗,唯有淩鴻翔合適。”羲赫想了想道。

    “南疆最近有些不太平,他駐守西南此時不宜調離。”沈羲遙無奈道。

    “那……黃石安也勉強可以。”羲赫想了片刻說到。

    “黃石安凡事欠考慮,對付狡猾的回鶻並不合適。”沈羲遙一口否定。

    “這……大將裏恐怕再無合適人選。難道皇上想啟用新人?”羲赫疑惑道。

    “這種節骨眼可不是曆練新人的時候。”沈羲遙的語氣裏竟帶了絲笑意。

    他停了停道:“其實你也清楚大羲將領雖多,可能臨危受命的卻少。且大多將領駐守邊關,牽一發而動全身,輕易不能調動。這次回鶻突襲不正是因為淩鴻翔被調離?”沈羲遙語氣中透出焦慮,話中暗藏了玄機。

    “所以……”沈羲遙沒有再說。

    “皇上的意思是……”羲赫似是明白了什麽:“可小民是帶罪之身。”

    “你去西南之前一直在西北軍中曆練。那些部族之前也多因你與鴻翔的威懾才沒有大動作,此時你去最適合不過。至於有罪,”沈羲遙停了停:“那就戴罪立功吧。

    “戴罪立功。”羲赫重複了下,我聽到他跪地的聲音,同時,也改了對自己的稱呼。

    “臣謝皇上,定不負皇上重托。城得人在,城失人亡。”他說得堅決果毅。

    沈羲遙的聲音難得溫和:“朕不要你亡,朕要你收服了回鶻,要你戴罪立功做回堂堂正正的裕王。”

    “張德海,傳朕口諭,封裕王沈羲赫為定國將軍,率十萬大軍三日後啟程,收複回鶻,以慰朕心。”

    “臣領旨,吾皇萬歲萬萬歲。”羲赫叩拜下去:“臣這就去準備。”

    “且慢。“沈羲遙略有遲疑:”臨走前,你還有什麽心願嗎?”

    我被他這話一驚,心願,他問羲赫有什麽心願是何意?難道……我不敢去想,但隱隱期望沈羲遙不會做出我擔心的事。

    “皇上,”羲赫沉默了片刻道:“請皇上保重,臣定不負皇上所托。”

    “這話你說過了。此去凶險,你就沒別的想說?”

    “臣……無話再說。”羲赫的語氣裏點點痛苦。

    “臨走前,你就不想再見她一麵?”沈羲遙的語氣並非揶揄與試探。

    “臣……”羲赫掙紮了下終於道:“她見到的不該是現在的我。”

    “皇上,”我聽見輕微一聲響,想來羲赫又跪在地上:“皇上,您原諒了我,就也寬恕她吧。她是您心中的仙子,您又如何忍心讓現世的風雨塵埃玷汙了她呢?”

    “你之前說的,朕給不了她的愛。”沈羲遙一字一頓道:“你錯了,朕給的了。”說完這些,沈羲遙的聲音提高些須:“羲赫,此行小心。”

    我早已情不自禁站在門前,幾乎豎起耳朵,想將那個我魂牽夢縈的聲音一字不落地銘刻在腦海裏。淚水忍不住滴落,串成晶亮的線打在碧藍色金龍出海錦毯上,激起深藍色的浪花。

    我幾乎沉浸悲傷中不能自拔,所以,即使眼前的門被打開,我也全沒顧忌。我隻知道,那個我記憶裏清朗溫雅的身影,就在那“砰”的一聲門響之後,離我遠去了。

    淚無聲滑落,無法控製,也不想控製。

    金黃的幔帳被拉開,越過沈羲遙的身軀,朗朗月色下,一個灰白瘦削的身影漸行漸遠,終被這茫茫夜色所掩蓋。我不由努力睜大眼,幾乎用盡全身氣力去追尋,甚至,我帶了一絲絲期盼,期盼他能回頭,即使他看不到我,但隻要我能看到他的臉龐,此生就此了斷也甘願了。可是,無論我將眼睛睜得多大,都是徒勞。

    但我終算是看見了他,即使是背影,也該心滿意足了。

    此時的羲赫,已在沈羲遙的默認下恢複了身份,擔起與生俱來的重責。我信他一定能凱旋歸來,一定能再次成為那個傾代絕世的裕王。而我,我也要用盡心思,帶著震懾人心的最美麗的笑容,正大光明地迎接他的凱旋。

    哪怕,身份已相隔兩重天。

    回過神,就看見沈羲遙冷冷的眼神裏,有絲絲不悅。

    “看夠了?”他的聲音比他的眼神更不悅。

    我低頭,強壓著內心巨大的悲傷,換作莞爾一笑:“原來,皇上也會吃醋呢。”說著嬌笑起來,心卻隨著那身影逐漸遠去了。

    “你在……”沈羲遙仔細看著我,突然邪魅地笑起來:“你在試探朕?”

    其實,我相信他知道我是否試探,我為什麽站在這裏,我的眼神中的眷戀與不舍,是不是裝出來的。

    但是,沈羲遙的唇覆上我的唇,有冰涼的觸感。他的手同時環抱住我,那麽緊,勒得我骨頭都疼起來。我知道,他知道真相,但他寧願糊塗。

    這個吻很久,雖然我感受不到一個吻中應有的柔情蜜意,但沈羲遙幾近掠奪的吻還是令我喘不過氣來。良久,他終於放開我,嘴角彎起一個微微的弧度。

    “是的,朕是吃醋了。”

    我輕輕側過頭去,微微下低,用那張有著完美弧度的側臉對著他的眼。還有,那抹若有似無的微笑。

    “皇上吃醋……”我頓了頓:“我還真擔不起這份罪責。”微笑依舊,帶了淡淡揶揄。

    “你怎會當不起?”沈羲遙親吻我的脖頸,呼吸軟軟拂在耳畔,“你不是一直,都在令我吃醋麽。”

    他突然咬住我的耳垂,我隻覺得一陣生疼從耳朵上傳來,不由“唔”了一聲,就在這一聲中,沈羲遙將我推倒在床上,開始他帶了瘋狂的侵占。

    我趴在枕上,在他一次次動作中,淚水無聲滑落麵頰。

    大羲十年是動蕩飄搖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沈羲遙遇到了他即位以來最大的困境。

    一個月後,邊關兵報在羲赫到達康城後日日傳來,多是喜憂參半的消息。沒有人想到孟翰之曾私下將先前朝廷調撥的十萬石糧草半數賣給了邊境百姓。

    在平安時期這本是善舉,畢竟那不毛之地作物難以生長,百姓也確實需要糧食裹腹。至於他由此中飽私囊,刑部會做出裁決。

    可在戰時,那五萬石軍糧就尤為重要。而朝廷以為軍糧充足,待沈羲遙得到奏報再調撥糧送往前線,這段時間裏戰場上的配給難免不足。

    就在沈羲遙要調去邊境時,河間傳來旱情。今年的莊稼在暴曬下全枯萎,河間這一年將顆粒無收。而大羲三分之一的糧食皆由河間地區產出。

    同時,隴中來報,黃河改道,十戶九傷,那漫漫黃泥水下是曾經平靜祥和的座座村莊。

    一時間,前方戰場上兵糧配給不夠,敵軍固守靖城,短期內難以攻破,需要糧草支持。後方旱澇兩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更是需要糧食來應對。

    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沈羲遙每日眉頭緊皺,國庫雖有存糧,卻無法同時滿足各方需求。同時,大水之後的疫情也令人必須做好準備。

    每日我都會看到他在養心殿與大臣商議解決之道,該做什麽,該派誰去,該如何盡快有效的解決。

    每每此時,我都安靜地坐在那道厚重的帷幔之後,聽他的治國方略,領教他的天資才智,也感同身受他的憂慮。那把龍椅,坐起來並不如眾人所想的舒適自在。

    在其位,謀其事。皇帝也不好做。

    國事危急,沈羲遙沒有翻牌子的興致。這樣一來,我便日夜陪在他身邊了。

    幾乎每晚我都會聽到他無意間沉重的歎息,看到他難掩的疲憊神色。每晚他都會批閱奏章到深夜,時常趴在桌上睡著。一個時辰不到又會醒來繼續看奏折,敲定最合適的人選,確定所需的錢糧。慢慢地,隨著軍情加緊、災情加重,他開始徹夜不眠,孤燈長伴,為了給前方製定最快最有效的解決之道。

    這樣的情況下,對我的看管放鬆了些。除了素心可以在清晨及傍晚陪我在禦花園偏僻處散散步外,那把鎖住我的金鎖也隻是象征性地掛在了門上。於是,我也終於可以想辦法去做一些事。

    政策頒布下去,河間鼓勵百姓打井,打一口朝廷獎賞二十兩,免之後三年徭役賦稅。

    隴中修建堤壩,將大水分流開去,組織百姓重建家園,又派了醫官及時控製疫情。

    西北禁止糧商哄抬糧價,否則沒收財產,同時朝廷以高出民間的價格收購糧草再低價賣給民眾。

    同時,各處都分發了可供一時之需的錢糧物品下去先解燃眉之急。

    但是天災人難定。那些良策一道道施行下去卻所收甚微。沈羲遙緊皺的眉頭沒有一天能舒展,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隻能寬慰他,再好的藥也不能一劑到位,總要一些時間。更何況應對戰事災情,光是送糧傳令就需要時間,更何況實施。但我相信,也請他相信,再過段日子一定會出成效來。

    這期間,沈羲遙去了幾趟蓬島瑤台。我想他是要籠絡淩家做一些綢繆。因為需要淩家的時候到了。

    大水過後,疫情由於控製的及時,未大麵積爆發。

    河間百姓打井收到成效,還來得及種一茬莊稼,能解了過冬的糧食問題。

    而羲赫也終於收複了靖城,雖然艱難,但還是勝了。

    可就在剛剛能鬆懈一點時,戰場那邊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派去支援前方的二十萬石糧草在郝連山處被敵軍截走,而國庫中的存糧因調給災區,短時間無法湊齊二十萬石。

    可戰事已到最激烈的時刻,糧食不到,軍心不穩,體力不沛,羲赫好不容易收複的靖城難免再落敵手。

    沈羲遙每日眉頭深鎖,常常獨自踱步在養心殿中,那“咄咄”的聲音一下下敲在我心上。

    終有一日,午膳時沈羲遙舉起了銀箸,又擱了下。

    我夾了塊清蒸鱸魚放在他盤中,他搖搖頭:“朕一想到前方將士們挨餓作戰,災區的百姓等著糧食度過危機,還如何能下咽?”

    我看著桌上僅有的四道菜,三道都是清淡的素食,心間思慮了許久的話終於說出:“皇上,國庫裏雖是沒有幾十萬石糧食,可大羲還是有的。”

    三日後,我正在窗下繪一張傲立群芳,工筆繪出的一大朵正紅色重瓣童子麵一枝獨秀,傲立於群芳之上,其他花色隻用了粉、黃、白、玫紅,突出那正紅的豔麗無雙來。

    素心站在一邊為我研磨一邊笑道:“娘子的畫真好,比宮中畫師還好呢。”她歪了頭:“我看宮裏的畫大多有詩來配,娘子不如請皇上提一句?”

    我沒有說話,徑自取過一支細羊毫,在一側寫上“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光一道映朝霞。”的詩句,那簪花小楷雖荒廢了許久,但寫起來卻並不生疏。

    細細吹幹,我看著這張畫滿意地點點頭,朝素心笑道:“你覺得如何?”

    素心稱讚道:“我雖不識字,但娘子這筆字卻極好,看起來大氣端莊。”

    我不知為何這日心情十分好,便道:“若喜歡就送你了。”

    素心滿眼驚訝:“娘子說真的?”

    我將畫紙一推:“騙你做什麽。你今後離宮了,得裝裱一下才能放的久。”我歎一口氣,興致突然泄下來:“隻是不知你何時才會離宮啊。”

    素心微微低了頭道:“素心不想這些,能在娘子身邊伺候就是素心的福氣了。”

    我看著那朵童子麵,花朵豔而不妖,柔而不弱,華而不俗,聲音堅定如鐵:“放心,你不會等太久。”

    素心還未接話,隻見張德海一臉喜氣走進來,神色間頗恭敬。

    “娘娘,”他一改往昔稱呼,滿麵笑容道:“皇上有旨,請娘娘即刻隨老奴上蓬島瑤台。”

    我渾身一顫,蓬島瑤台,這四個字帶給我內心無與倫比的震撼,沈羲遙要我上蓬島瑤台,這預示著我終於朝著目標,邁到了最後一步。

    當下卻隻帶著平和笑容,仿佛張德海隻是來通報沈羲遙要與我共進晚膳一般,點了點頭道:“知道了。”

    素心吃驚地看著我:“娘娘?蓬島瑤台不是?”

    我點點頭:“素心,想來你馬上就可以離宮了。”

    蓬島瑤台,沈羲遙曾花費重資修建的天宮,窮盡天下奇珍異寶,耗費能工巧匠無數心血,甚至因它的修葺一度被認為是奢靡之君。蓬島瑤台建成之後,沈羲遙親筆題詩:

    “名葩綽約草葳蕤,隱映仙家白玉墀。

    天上畫圖懸日月,水中樓閣浸琉璃。

    鷺拳淨沼波翻雪,燕賀新巢棟有芝。

    海外方蓬原宇內,祖龍鞭石竟奚為?”

    在我入宮前一年,沈羲遙下令將其設為禁地,無皇帝手諭任何人不得上島。為此,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這曾算作沈羲遙一世英名中的一個敗筆。

    但是,當風華絕代的淩相之女入宮為後,享盡帝王萬千寵愛,之後皇帝將其賜給孕中的皇後,又被世人看作是帝後恩愛,龍鳳呈祥的標誌。不再被認為是奢靡之舉,反倒被人津津樂道。

    之後,淩相病逝,皇後在悲痛中小產重病,遂長居蓬島瑤台靜養,因太後與禦醫的囑咐,皇帝無法踏足蓬島瑤台,一下便是兩年。蓬島瑤台,在世人眼中又變成了皇帝的傷心之地。

    這座島上仙宮,是一個奇跡,不僅僅是建築的奇跡,也是一段奇跡般愛情的見證。

    但事實上,蓬島瑤台留給我的,除了最初的幸福恩愛之外,剩下的隻有無盡的苦痛回憶。而那份幸福恩愛,也是建立在我對羲赫的愧疚,對家族的責任之上的。

    那是記載了我的歡喜和眼淚的地方,是見證了我平生重要時刻的地方,是我永生都難以忘懷的地方,也是我重歸後位最關鍵的地方。

    坐在船上,隻有張德海一人搖櫓,我將目光望向遠方浩淼的水麵,此時時值正午,劇烈的陽光令人眼睛都難睜開,無法直視前方。我揉一揉被日頭晃花的眼,當手放下時又再次見到了那座島嶼,一直克製住的平和心境終被打破,心跳得厲害,使我不由就捂上了胸口。

    燦若白玉的台階依水而建,金碧輝煌的宮闕憑水而立,如夢如幻,宛如仙境。

    突然有一種時光倒流之感,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清晨,與沈羲遙在煙波亭無意相遇,隨後被他帶來了這裏。

    我想起他對我莊重地說:“我將這裏送給你。”

    那次,他沒有用“朕”字和“賜”字,可口氣卻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哪怕麵對仙子,也帶了不容其違抗和置疑,這是與生俱來的皇者風範。

    “你是天上的仙子,這蓬島遙台就該你所有。”

    “我不管你是凡人也好天仙也罷,既然你又被我遇到,這次,我就不會讓你再離開。”

    “天宮的仙子,怎能向凡間之人行禮?”

    閉上眼,往昔種種一一浮現在眼前,仿佛昨日才剛剛發生,之後一切都是我的夢。等一下,當我的雙腳踏上那漢白玉的台階時,沈羲遙還會如當年那般,一襲白衣勝雪,站在台階盡頭,向我伸出手來。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是否是就不會發生之後種種?

    “娘娘,到了。”張德海將船停在埠頭,回身對我笑道。他的笑容柔和,好似三月暖陽一般。那笑容裏,沒有大內總管對皇後的恭敬謙卑,反是長者對小一輩的關切,是看到小輩心願得償的滿足,以及欣慰。

    我頗感動。我知道,自我回宮後,他不時有意無意在沈羲遙麵前提及我的好處。哪怕,我從未拜托過他,當年也未給過他什麽好處。

    我站直了身子,朝他微微施禮:“張總管,多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