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覽盡經年恩仇事
作者:淩雪薇沈羲遙      更新:2022-12-23 12:07      字數:7054
  第四十一章 覽盡經年恩仇事

    就在這時,一個溫柔卻充滿威儀的聲音傳來,那聲音我並不十分熟悉,卻能憑著那份氣勢,猜出聲音的主人來。

    “赫兒,你等等。”隻有滴答的雨聲,我再聽不見別的什麽,惠菊也隻是安靜地坐在我身邊,仔細吹著手中一碗紅棗桂圓粥,再喂到我口中。

    門被關上,隔絕了外麵的人來人往。周圍越發安靜起來,安靜得我慢慢恢複了身體的感知,之前的種種便浮現在心頭,讓我感受到了異樣與驚心。突然,我心中一跳。一件我一直覺得很重要卻沒有想起來的事終於在腦海中出現。

    “惠菊”,我用有些顫抖的聲音問道:“惠菊,玲瓏呢?”

    惠菊的身體明顯一顫,半晌才抬了頭看我,我能看到她眼中滾動的淚水,一種不祥之感蔓延周身。呼吸急促起來,我的手不由得抓緊了胸前的衣襟。

    “難道……”我掙紮著不願說出自己的想法,隻是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蕙菊。

    惠菊看了我一眼,搖了搖頭:“娘娘,小公主就在隔壁屋裏躺著,她也被救上來了,太醫正在診治,隻是……”

    我直直地盯著她的眼睛,身上的力氣即將被抽幹般:“隻是什麽?”

    惠菊眼圈一紅:“隻是,太醫說她的情況不是很好。”

    我跌靠在床上,不是很好,是不是就意味著不好,就意味著沒有了希望?

    玲瓏還那麽小,我跌進水中尚費了那麽多的氣力才醒轉過來,她一個還在繈褓中的嬰孩,又如何去克服那無邊的黑暗。

    “娘娘莫怕,太醫雖說不太好,可是依舊還是有希望的。”蕙菊見我麵色都變了,連忙補充道:“方才奴婢又去看了看,小公主已經醒了呢。”

    我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突然覺得十分疲憊。移動了一下身子,想下床去看看玲瓏。腳甫一沾地,隻覺得腿上酸軟無力,掙紮著想站起來,突然,下身一陣撕扯般的疼痛傳來,我的額上滲出汗,驚恐地看著蕙菊。

    蕙菊也驚訝地看著我,許是見我的麵色越來越蒼白,連忙伸手扶住了我:“娘娘,你怎麽了?”

    “疼……”我隻來得及說出這麽一句,眼前一黑,便癱倒在地上。

    有溫熱的液體自身下流出,帶了無邊無際的疼痛,將我淹沒。

    待我再次睜開睛眼,寢殿內卻有了淡淡的血腥味道。

    我掙紮著喚了一聲:“蕙菊。”隻覺得口唇發幹,說不出話來。

    “娘娘,娘娘……”蕙菊幾乎是立刻奔到我的床前:“娘娘,你醒了!”說著連忙叫太醫。我的小腹疼痛難忍。手不由得就搭在了上麵。蕙菊看了我的動作,眼淚就掉了下來。

    “蕙菊,我好疼。”我幽幽說道:“好冷啊……”

    蕙菊的臉上滿是淚水,我看著那淚水,突然就明白了過來。

    心中頓時大慟,卻怎麽也哭不出來。眼睛好似已經幹涸的枯井,再也沒有辦法湧出泉水。

    “娘娘,隻要你好好調養身子,你還會有孩子的。”蕙菊用巾帕擦著眼睛,喃喃地寬慰我道。我卻什麽都聽不到了。孩子沒了,我的孩子,讓我從鬼門關踏回來的我的孩子,讓我的家族能有皇帝庇佑的我的孩子,沒有了……

    “蕙菊,去請皇上來。”我攏了攏身上的中衣,艱難地對蕙菊開了口。

    蕙菊領命正要下去,隻聽見門外傳來一個威嚴的聲音。

    “慢著。”隨後有人打起珍珠掛簾,便見一位婦人緩緩走進來。

    “給太後娘娘請安。”蕙菊跪了下去,頭埋得很低。

    “不許告訴皇帝。”太後一揮手:“你先去外間侍候著。”蕙菊便下去了。

    深藍錦絲福壽暗紋紂紗袍有著深沉的光澤,卻更顯莊重。太後緩緩向我走來,她的臉上的神情平和而安靜,卻能從那雙鳳眼中看出深藏的淩厲。

    我抬起頭看她,撐著身子要下床行禮,太後身邊的一個侍女忙????按住我,用清脆的聲音說道:“皇後娘娘不必如此,太後是來探望娘娘的。”

    我聞言向太後看去,見她一雙眼睛一直仔細地看著我的臉,似乎要在我的臉上找尋到什麽。我微微一彎身低了頭去算做行禮:“兒臣給母後請安。”

    太後這才回神過來般淡淡一笑,說道:“你剛剛小產,要好好養著,這虛禮就免了。”她停了停再道:“皇上將你安置於此,本是想要保護你腹中的孩子,畢竟這後宮險惡他不是不知,卻不想還是出了這樣的意外。他們來稟了哀家,哀家一刻不停就來了。遙兒那邊國事繁忙,十分勞累,哀家命人先不要通知他了。畢竟……此時還不宜。”說罷,太後坐到我的床前,拉了我的手,細細地看著卻不再說話。我在她溫柔的目光裏,卻不知為何,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

    這個身經三朝的女人是這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歲月在她的臉上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隻是眉目間多了身曆萬事後的冷靜與豁然。她的身上散發著讓人不敢仰視的尊貴之氣,由內向外,不容忽視。即使,我是她的兒媳,可在另一方麵,我也是她的臣民。兒臣兒臣,多麽貼切的稱謂。

    “母後。”我小心地喚了一聲,察看著她的臉色。

    太後許久都沒有開口說話,周圍的宮女太監也都隻是屏息垂手而立。

    半晌,太後終於開了口,聲音低沉,帶著悲傷和同情,她的眼睛看著我,裏麵有一種我一時沒有看清的情感。

    “太醫是已經盡了力了,你不要太難過,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我輕輕地點了點頭:“兒臣謝母後關心。”

    我的聲音很微弱,說話間眼淚就掉了下來。太後也抹了抹眼睛,眼神卻突然犀利起來,看向站在她身後的一個太監。

    “李福全,那乳母可有招認?”

    那太監輕聲回答:“回太後的話,抓住那乳母時,她已服毒身亡了。不過,奴才正在從旁枝末節中查明是何人指使。”

    太後點了點頭:“這事要速辦。謀害皇家骨血,行刺皇後,可是誰都不能包庇的罪名。”說完又看著我,眼神裏卻有一些躲閃。

    我迎上她的眼睛,心中卻明了,太後來此,並非隻是為了此事。這樣的事情,即使太後不查,我相信,沈羲遙也絕不會放過的。

    我用隻有我和她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母後來此,恐還有其他的事吧。”

    我自己也不知自己怎會講出這樣似乎有些僭越的話來,可是從太後進來後,我便一直在看她的眼睛,我終於看清了那層我先前並不懂得的意思。

    太後愣了愣,臉上的驚訝一閃而過,隨即又笑了,那笑很輕很淺,幾乎不易察覺,卻有一些讚賞與戒備的意味。她點了點頭,對著一眾隨從擺了擺手:“你們先下去吧,哀家與皇後有些體己話說。沒有哀家的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內。”

    她停了停,又對李福全道:“任何人,此時也不得上島。你去給哀家守著。”

    看著最後一個宮女的身影消失在門外,那門“嘎吱”一聲合上,我坐直了身子,迎上太後緊皺眉頭。

    “母後,你要對兒臣說什麽呢?”我帶著一臉溫和的笑看著她。

    太後頓了頓,站起身來,似乎是在思考如何說出那些話來。我看著她在屋子裏來回踱步,那燭光下反出的影子在之後的時光裏,常常出現在我的夢中。

    很久之後,我終於明白那影子對於我的意義,是它,改變了我的姓名,我的身份,還有,我的生活和我的愛。可是等到我想問問她,為什麽要做出如此的決定時,卻已經來不及了。此時,太後站定在窗前,幽幽地說道:“這雨來得突然,誰會想到之前竟是風和日麗的景象。”

    我淡然一笑:“這雨下得也好,正好洗刷了連日來的秋風蕭瑟和漫天落葉。”

    太後的身子在那窗前站定了半晌,終於回過身來,手裏拿著一樣東西。燭光下,那件東西閃耀著我所熟悉的潤澤的光輝。

    我看著太後,她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將那物件遞到我的麵前:“你可認得這東西?”我遲疑地接過,卻見那是一根簪子,有精致的木蘭樣子在簪首,木蘭的邊緣則用銀絲鑲嵌,一瓣微彎。我抑製著心裏的情感反複地看著,極力忍住不驚呼出聲。我沒有想到自己還能再見到它。雖然,之前我見到了與它幾乎完全相同的那兩根,可是……我反複摩挲著那簪底細小的“蘭”字,抬頭看向太後,心中滿是疑惑。是的,現在我手中的,就是母親送給我的那隻碧玉木蘭簪。

    太後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坐下,燭光晃動之中,她的臉隱在了那陰影之後,讓人看不太清楚。我隻聽到她的聲音,低沉而晦澀:“這簪子,你可認得?”

    “母後,這是兒臣母親在兒臣進宮時交與兒臣的,是她當年的陪嫁。先前不小心弄丟了,不想今日得以重見。”

    “可是,柳妃也說是她的,你如何看呢?”

    我一怔,旋即笑了起來,笑得很是無奈。“柳妃說是她的簪子,並不是這一根。”

    我再次低頭看著那個“蘭”字,解釋道:“她的那隻,是皇上撿到的,兒臣也不知怎麽與這根一模一樣,不過卻是沒有這個‘蘭’字的。”

    太後點了點頭,從袖管中又取出了一根:“那你看看,柳妃的那根,可是這個?”我愣了愣才遲疑地接過來,將兩根簪子放在一起比對,幾乎是難以察覺的一樣。不過,仔細看去,那玉的紋理還是有所不同的。我點了點頭,心裏疑惑起來。本以為太後是因沈羲遙的傷來興師問罪的,卻不想,是這樣的狀況。她到底要做什麽?我迷惑起來。太後笑了笑,那笑就像母親,很慈愛。可是,轉眼間,她又從袖中拿出一根折成了兩段的簪子,我定睛看去,卻是先前沈羲遙折斷的那根。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怎麽這三隻都在太後這裏?

    太後沒有說話,隻是看著我,她將手伸到我的麵前,我慢慢地伸出手去,幾乎是不敢碰那根簪子。太後將我手上那根簪子拿走,仔細看了半晌,用手輕輕摩挲著,眼神已經變得淒迷起來。她悠悠地說道:“你可知道,這簪子,並不是你母親的。”我驚得幾乎咬到了自己的舌頭,看著太後,滿眼的不解。

    太後淒涼一笑:“告訴你也無妨,即便哀家不說,遙兒遲早也是會告訴你的。既然遲早會知道,還不如哀家親口說與你,也來得真切。”

    “這簪子,是哀家還在閨中時最心愛的物件。”太後停了很久之後才又說道,她的目光似越過了時間,飛到了那遙遠的過去。

    我看到她甚至是帶著一絲甜美的笑,那笑與她如今身上的莊重是完全不吻合,可是,那卻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笑容。

    “這簪子,是哀家入宮前,與心愛之人的定情物。”她的語氣輕柔,仿佛桂枝上的明月,充滿了甜蜜:“這簪子,是哀家心愛之人,特意為哀家打造的。又因為哀家小字‘蘭’,便將這字也刻入其中。”

    她頓了頓,又悵然道:“之後我便入了宮,先帝給我改名為‘玨’,便再沒有人記得哀家是叫‘蘭兒’了”

    她低頭看著那簪子笑了笑,繼續說道:“隻可惜造化弄人,哀家無法與心愛之人相守。於是,這簪子,就在哀家出嫁的前一晚,托人秘密將它交給了一個人。”

    “你可知,哀家送去給的那個人,是誰?”太後定定地看著我,目光裏卻都是憐愛。前塵往事如閃電般劃過我的腦海。我不是沒有聽說過這樣一段往事,卻總以為是別人無中生有的故事。此刻看太後的神情,卻似乎……可是,我卻不敢說,我怕說了,便要壞了自己多年以來所認為的,雙親和睦的印象。

    “太後……”我遲疑著:“兒臣不敢妄自揣度。”

    太後笑了,輕輕拭了拭眼角:“這麽多年,哀家以為,哀家都要忘記這一切了。”之後太後的敘述中,我一直是恍惚的,那很久之前的情愛恩怨在她的口中徐徐展現在眼前。當年的閔小姐,與那時的淩公子,情投意合,暗結同心。若是沒有那一紙詔書,如今一定會是夫唱婦隨,舉案齊眉。那時看來,才子佳人,最是登對。可是,閔家小姐注定成為這大羲的皇後、如今的太後,而淩公子,才冠九洲,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成為政治場上的翹楚。即使無奈,即使怨恨,但是皇命難違。兩人隻好小心地收起了情感,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這也是為什麽父親一直鞠躬盡瘁的原因,那已經不全是一個臣子的拳拳赤誠,更還有對心愛的人的保護。這一保護,就是幾十年。

    我的母親,那個我的印象中帶著江南柔美溫和的女子,想必也是知道這些的。隻是,她也將內心的怨尤埋藏,做好她相國夫人的本分,最終也得到了夫君的情誼。

    隻是,得不到的往往才是最好的,父親恐是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年少時候的愛情,所以,無論做什麽,付出什麽,哪怕沒有一點回報,也都甘之如飴。

    沈羲遙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才恨父親,他是恨這段經年前的愛情,以及這愛情到如今依舊沒有完全褪去。在他這樣一個天生的帝王的眼中,這就是對皇室的褻瀆,是對他至高無上的父皇的褻瀆。

    所有的一切就化作了他對父親的恨,最終也使他做出了那樣的事情。

    在我出嫁的前一晚,母親將這簪子給我的時候,臉上的那一層迷霧,此時也被揭開去。原來,這並非她的陪嫁之物,是父親要它做我的陪嫁的,要在這深宮中喚起它本來主人對以前的回憶,從而來保護我。可是……我真的就因它得到了保護麽?

    可是,就是這隻簪子,卻也帶給了我一段美好的回憶,即使這裏麵夾雜著腥風血雨。

    “哀家問過遙兒,他是否是真的害了你父親。遙兒承認了他之前是有所動作,雖然後來停止了,卻也無力回天,來不及了。”

    太後慢慢地說道:“哀家聽到後很是震驚,但他對你父親的恨,是來自長久的壓抑,哀家懂得。可是哀家不懂的是,你為何在確定了遙兒做的事後,反而失去了怨恨。”太後眯起眼睛看著我,而我此時早已被那許久前的往事攪亂了心境,停了許久才稍緩過來。

    我緩緩地看向太後,她頭上幾根赤金如意簪反出耀目光華,我又別開眼去,目光落在了身上的百子千孫被上。手抓緊了,慢慢說道:“母後,你既經曆了如此情感,就會知道,感情和命運,往往不是我們能掌控得了的。”

    我歎了一口氣,突然有種希望一吐為快的衝動。

    “在我得知父親的死因是他所為的時候,我的心裏是恨,是在明鏡堂裏誦經七日也掃不去的恨。那恨啃噬著我的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的雙眼被仇恨蒙蔽,甚至沒有去多想,是不是有什麽陰謀藏在其中。”

    我看著太後,她的眼裏有悲痛,也有惋惜。

    “每夜裏,我的夢中都是父親慈愛的笑容,而這笑容到了我清晨夢醒之時,化作的是身邊人的麵孔,可那是怎樣的一個身邊人,他就是殺害我父親的凶手啊。我該如何去麵對?”

    我無助地看著太後,她伸手,將我攬住。我聞著她身上淡淡的檀香味道,感受到內心在逐漸平靜,繼續說道:“那時的我已經是瘋狂的,什麽都顧不得了。我的情感在那時受到了最強烈的碰撞,一麵是恨,一麵是愛,可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愛之深,責之切,所有的愛都化成了恨,充斥了我全部的內心。所有的恨,在最後都匯聚成了一杯毒酒,一把利刃,變成了那晚我的巧笑倩兮,還有那深深的一刀。”我並沒有想過,將這些和盤托出會對自己造成什麽影響,我隻想說出來,說出來,我的心,就會好受很多。

    “那時,我隻是想讓一切都結束。可是,我沒有成功。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可是,他卻將我送來了這裏,也沒有治我淩家之罪,反而給了封賞。而我的恨,早在那一刀下落之後,就隨著我的擔心而讓我明白,我不僅僅是恨他的,我,同時也還是愛著他的。而當我獲悉我有了我們的骨肉之後,那恨,就更加淡褪了。”我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所以,在他承認了事實之後,我隻想,這算是兩清了。我不能否認他是個明君,是個好男子,我也知道,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怨而毀了這如畫江山,毀了這父親曾經為之拚命的江山。”

    這是一種暢快的感覺,直到我說了出來,才覺得是完全的解脫。我一直渴望著去對誰傾訴,可是,這落落深宮中,我卻找不到任何可以傾吐的人。

    太後沉吟了片刻,突然看著我,目光炯炯,卻帶著壓迫:“你真的,沒有別的想法了?“

    我看著她,搖了搖頭:“我淩家,該有的,都有了。”

    太後搖搖頭,終於開口道:“你可知,這簪子為何有三個?”

    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太後為何突然將話題轉回了簪子上。不過,這也是我一直好奇的事情。

    “兒臣……不知。”

    太後沒有立即回答,她隻是站起身來,我才突然發現,她保養得很好的臉上此時滿是滄桑。

    “這三根簪子……你丟失的這根,是赫兒撿到的。柳妃的那根,則是赫兒找人照樣打造的。而皇帝手裏那根,是他自己製作的。”

    太後突然轉向了我,她的眼神裏有一種淩厲與堅決,完全不複先前的慈悲溫和。“你可知,他們為何有這一模一樣的簪子嗎?”

    我看著太後,搖搖頭。

    “赫兒對你一見傾心。他願意收藏你佩戴過的東西,因為他不知道你們是否會有將來。”太後看著窗外:“哀家知道,他曾想向皇帝求娶你。”

    “可是……皇上為何會有?”我迫不及待地問道。

    “那日他撿到簪子後去了遙兒的禦書房。雖然簪子被他藏在袖中,可還是被太監看到了,便告訴了遙兒。”太後淡淡道,“不過赫兒也應該是察覺到了的,便連夜讓人趕製了一支同樣的簪子,第二日交還給了遙兒。隻說是前一日在禦花園中撿到,卻忘記了。”我看著太後,不敢置信。

    “恰巧那時柳妃去禦書房見遙兒,便說是自己丟失的。遙兒便順水推舟地給她了。”太後搖搖頭:“即使,遙兒知道,這簪子,不是柳妃的。”

    我吃驚地睜大了眼睛:“皇上他,怎麽可能知道?”

    太後的笑中蘊含了多少無奈,她看著我,張了張口:“其實……遙兒他,也很早就喜歡你了。你一定認為,他是在曲徑通幽與相遇之後才喜歡上你的吧。”太後的眼中泛起點點悲傷,“其實早在那之前,他便愛上你了。”太後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哀家這個兒子,十分長情,哪怕他知道你是不該愛的人,依然不顧一切去愛了。哀家以為將你指為皇後是成全了他,卻不想,他又逃避了。”

    我吃驚地睜大眼睛,直直看著太後,滿是不解,“母後的話,兒臣不懂。”

    太後淡淡地笑了笑:“你不用懂,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如今時過境遷,你也沒必要去知道了。並且,不知道,也許對你更好。”

    太後沒有給我解釋,我卻心慌起來,仿佛有一件緊要的事要去做,卻忘記了是什麽。“所以……”太後突然轉換了口氣,一字一頓地嚴肅說道:“哀家,不能讓你毀了哀家兩個兒子!”

    我拉著她的衣袍:“母後,求你告訴兒臣。”

    “因為,皇上早就傾心於你,雖然一直對你視若無睹,但是,心裏是有你的。這簪子,他又怎會不知?在把簪子送給柳妃之前,他也自己製了一支同樣的,留了下來。”我駭得說不出話來,隻好呆呆地看著太後。

    太後歎了口氣:“有些事,你還是不知道的好。”她頓了頓道:“原諒哀家今日的決定,因為哀家不能讓你,毀了哀家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