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常歡撰記-社會實踐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4-01 08:41      字數:2177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一轉眼,兩天……兩周過去了。

  以不降低豆腐的品質為前提,經過數次的調整和試驗,韓三終於找到了上學和磨豆腐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淩晨三點,韓三抗著水車和豆腐,帶著小狐狸用二十分鍾趕到太玄北城外的廟裏,廟裏有修夜遊禪的和尚,整宿不睡,正好找他帶路,把豆腐送到廟裏的香積廚。

  送完了豆腐,水車就放在廟中,韓三再扛起小狐狸一路風風火火的趕往太玄宗山門外的修真小區。

  一天課程,天色將晚放了學,韓三扛起小狐狸趕回去廟裏,取水拉車回豆腐鋪子,吃晚飯,晚飯後小狐狸放羊,韓三去米鋪進豆子,回來洗澡打坐,直到淩晨一點。

  淩晨一點,一腳踹醒打坐修煉時常瞌睡的小狐狸,抬水搬豆子,萬籟寂靜中或有月亮或沒月亮的使鹵石磨豆腐,有月亮亮堂,磨的快些,沒月亮不亮堂,磨的自然慢些。不論快慢,大半個時辰總能做完,然後收拾洗刷器具,去校門口吃早餐,或者扛上豆腐和水車去了廟裏再去校門口吃早餐。

  半夜做的豆腐比後晌做的豆腐工藝不同,苗掌櫃經過幾次調兌,終於找到合適第二天下午進廚備料的豆腐製備之法。

  就此大半的問題都解決了,隻是給鬆鶴樓送豆腐的事要苗掌櫃親自跑一趟。

  有兩個ID一起忙活,斯瑞韓德魂體的魂力增量明顯,隻是想要達到魂身成聖的水準,一是沒有準確的量差,二也是沒有準確的量差,啥年月能湊合滿了誰也不知道,隻能慢慢的攢起。

  至於學習術法,韓三隻從小狐狸和穀胖子的筆記上學來了四五種,想和其他同學借筆記卻沒有什麽交情……有交情怕也不成,能借給筆記,得是那種背人上學幫人打架的鐵交情。

  筆記和在課堂上學習累積到的知識都是財富,最不濟的用法還能拿去做私教課程賺魂錢。如果高考沒上,利用這三年學到的東西,開個高考衝刺班,甚至一對一的陪讀陪練,很多高考落榜的往屆生都會這麽幹,既有錢賺,又能從中感悟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方向,實在是複讀期間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就業選擇方式。

  外借筆記屬於隱性的客戶流失,對於有誌於私教行業的以及雖然對自己有自信考學卻無謂得罪同學的所有應屆學生而言,外借筆記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不借。

  韓三沒辦法,轉轉腦筋,還是把主意打到自己人的身上。

  小狐狸的姐姐都考研了,會的術法肯定嗷多嗷多的,把她的筆記借來看看總有把握的吧。

  於是韓三就去了,情況也很順利。

  本來麽,以韓三和何英秀之間純粹的雇傭關係是不可能有這種結果的,可是架不住韓三心誠,天天背著你弟弟上學放學,但凡你有一捏捏的姐弟親情總該要感動上一捏捏的吧,幸好姐弟之間真有姐弟親情這種東西,韓三順利的從何英秀那裏搞到了四十七種術法,足夠斯瑞韓德先生用上好一陣子的了。

  韓三的修煉迥異常人,不分環境心境,隻分有人沒人。

  身邊有人的時候,韓三或幹活,或勞動,或聽課,或吃飯喝酒,這是表麵上,暗地裏,斯瑞韓德正站在舵輪神格前,一遍一遍學習描摹術法模型,一點一點的點亮神格。

  身邊沒人的時候,韓三思考人生,前神廟安全顧問先生便全力修煉百轉聚靈訣,一枚枚的赤色魂錢,劈裏啪啦的落在魂體四周。通常晚上幹完活入定到淩晨一點或者三點,盤坐在榻上或者地上的韓三周圍總能像搔頭皮屑似的積了一地的魂錢。

  得益於也悲哀於韓三魂力流向的黑洞性質,在赤色魂錢的產出上,韓三沒有上限的困擾,也沒有更高顏色價值的魂錢的產出希望,就像一台能量轉化器,以略略高於平均能量轉化魂力的效率,源源不斷的產出魂錢,隻要是在周圍沒有人的時候,因為小狐狸不是人,所以韓三造錢的時間寬裕了一倍以上的時間還不止。

  細細考究上麵兩段話,任誰都要為斯瑞韓德先生的謙遜忍耐表示讚賞,單從描述上看,幾乎所有的活兒都讓前安全顧問先生給幹了。

  關於工作量分配不公不均的解釋,韓三的說法是,他已經竭盡所能的為了自身的魂力單位效率的極限增長進行了卓絕的努力,比如上學放學背著小狐狸練負重,還有隔三差五的水車和豆腐。

  並且,為了儲備術法的多樣性,韓三不惜命運之子的麵子和臉皮,以堅忍的毅力和違背初心的花式舔法,終於撼動了佟文汐的冰冷心障。這些工作,無論在魂體還是精神上,都已經遠超斯瑞韓德畫畫和睡覺性質的點亮神格和冥想魂力的工作強度,韓三是這麽理直氣壯的以為的,而斯瑞韓德先生則是很意外的頗有同感……很難理解是不是?就是這麽神奇,誰讓筆是掌握在一個隻執著於千字百元水到世界盡頭才好的二十來歲的肥宅手裏呢,情節的合理性總是要為篇幅而服務的。

  雖然也許會存在可能全神貫注的讀者,但是常歡毫不介意,還是習慣性的在情節中插入各種批注來體現創世至高的存在感,他覺得這樣才是一篇有靈魂的水文。

  最關鍵的是,常歡並不覺得這樣會不妥,譬如打斷讀者思路以致出戲罵街什麽的,水文是批判性的讀物,類似防沉迷這種畫外音的方式還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兩周了,最後一門課程也出現在了課程表上,沒錯,就是社會實踐課。

  上古中洲有一句學術用語叫什麽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功不練拳到老狗都嫌,俗語就是俗語,若是改用成語,大概學以致用四個字就可以了。

  學會了烹飪術會不會特別想炒一盤菜?

  苦練了挖掘機修理術是不是特希望遇見一輛翻車的挖掘機?

  社會實踐課就是帶著學有初成的學生們去找到那盤翻了車的菜,實地去看一看,車是怎麽炒翻的。